?

用人格和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學生
——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2024-01-22 01:44馬葛羽巖
政工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原著馬克思主義文化

☉馬葛羽巖

近日捧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段深情的回憶、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讓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地感受習近平的人格魅力、思想偉力和領袖風范,為更加全面、歷史地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基礎、理論內涵和實踐溫度提供了鮮活教材。

該書進一步凸顯了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的如山信仰。習近平與青年學生即興交流時,經常談到如何學好馬克思主義。習近平下鄉時,每找到一本馬克思主義原著都如獲至寶,反復閱讀咀嚼,在窯洞的煤油燈下通讀過三遍《資本論》。讀原著、學原文是學習馬克思主義最有效的方式,把馬克思主義原著“厚的讀薄,薄的讀厚”。讀薄的過程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理解其精神實質、掌握內涵精髓的過程;讀厚的過程,就是緊密聯系中國社會具體實踐的體會過程,逐步領會偉大理論外延的過程。學習馬克思主義一定要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要深深扎根中國的文化沃土。

該書進一步凸顯了習近平不負人民的如鐵信念。不論是走進宿舍、請進家門與青年學生個別交流,還是搞座談、作報告等集體交流,習近平總是運用具體事例和親身經歷為青年學生指點迷津。偉大情懷始發于家教家風。習近平說,自己老家在陜西富平——寓意“富裕太平”,父親給他們兄弟的名字都加了個“平”字,就是要他們不忘家鄉,將來多為家鄉老百姓做事,真正實現共同富裕、天下太平。偉大情懷養成于知青歲月。習近平多次分享他在梁家河插隊時的工作和生活,示范引導青年學生深入群眾,真真切切地了解社會的情況,體諒老百姓的困難,看到人民群眾的力量。偉大情懷貫穿于全部工作。習近平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干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

該書進一步凸顯了習近平對青年學生勇擔民族復興重任的如磐信心。從縣委書記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始終站在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愛青年、懂青年、為青年,贏得了青年學生的崇敬愛戴和衷心擁護。習近平對青年學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寄予厚望,期待青年學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在習近平的諄諄囑托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學生主動奔赴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崗位,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習近平對青年學生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寄予厚望,期待青年學生“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棟梁之才”。在習近平的殷殷教誨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學生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成長成才,在諸多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習近平對青年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寄予厚望,期待青年學生“要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習近平的切切期盼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學生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用高尚的人格感染青年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學生,以豐富的人生經驗引導青年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啟迪青年學生。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緊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決心;打牢能力基石,既要在學校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在投身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實踐中砥礪奮進;勇擔時代重任,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真正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猜你喜歡
原著馬克思主義文化
讀原著學英語(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漂流瓶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拔牙
誰遠誰近?
水家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