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金融何以提升糧食安全?
——基于農村人力資本和農業產業集聚視角

2024-01-22 14:58李建強王長松袁梓皓
關鍵詞:農業產業糧食金融

李建強,王長松,袁梓皓

(1.南昌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2.南昌大學 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31;3.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一、引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事關國運民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然而,早在1994年,美國農業部政策顧問、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的繼續增加以及中國人民飲食結構的轉變,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①BROWN L.R.,Who will Feed China?.The Futurist,Vol.30,No.3,1996,pp.14.。作為十四億多人口的大國,如何端穩端牢中國人的飯碗已經成為困擾政界和學界許久的重大難題。因此,探究促進我國糧食安全的路徑,對于促進農業綠色轉型、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圍繞糧食安全問題,學者們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討論和研究,主要是從糧食安全的內涵概念、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兩個方面展開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在穩定解決十幾億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實現了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的歷史性轉變。學術界對我國糧食安全的關注點也從重視數量安全轉移到數量安全與營養安全并重,實現從傳統的糧食安全觀向廣義的糧食安全觀的擴展①朱晶,王容博,徐亮等:《大食物觀下的農產品貿易與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經濟問題》,2023年第5期。。在關注糧食安全的內涵概念的同時,也關注到中國糧食安全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一方面,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地緣沖突、氣候變化、貿易摩擦等國際不利動蕩形勢外溢形成全球性的糧食安全危機,從而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傳導效應,帶來不少風險與挑戰②陳秧分,王介勇:《對外開放背景下中國糧食安全形勢研判與戰略選擇》,《自然資源學報》,2021年第6期;楊翠紅,林康,高翔等:《“十四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產的發展態勢及風險分析》,《中國科學院院刊》,2022年第8期。。另一方面,除了受到國際不利影響之外,中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內部環境也存在較大隱患。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口將繼續緩慢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鎮化水平還會提高,這些因素將繼續刺激糧食消費量增長,然而糧食安全面臨資源和環境約束趨緊、生產成本高企、供求結構失衡、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糧食損失與浪費等多重挑戰③何秀榮:《國家糧食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農村經濟》,2020年第6期;姜長云:《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新趨勢新問題》,《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 年第4 期;黃季焜:《對近期與中長期中國糧食安全的再認識》,《農業經濟問題》,2021年第1期。,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保障糧食安全離不開先進技術裝備運用、要素資源配置優化、風險管理和市場價格穩定,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就糧食產業而言,糧食生產環節幾乎無稅收貢獻,加上附加值低且屬于扶持行業,整個產業對地方財政貢獻小,“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較為突出,受疫情沖擊和逆全球化的影響,財政收入來源收窄和支出需求增加雙重因素疊加進一步擠壓糧食產業財政支出,亟待發揮政策性金融補充作用。金融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綠色金融作為支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經濟活動,是金融部門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從金融功能理論視角來看,綠色金融在支持綠色發展方面具有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這三大功能。相較于傳統金融而言,綠色金融更能精準、高效地將資金準確用于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以及保護環境。綠色金融能夠通過債券、基金、保險等多種方式介入,為糧食產業提供資金支持與風險保障,為投資方提供收益的同時,促使資本流入具有社會效益的糧食生產項目,支持糧食安全目標的實現。

為此,基于省級面板數據,采用熵權—TOPSIS方法測算綠色金融和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運用面板固定效應模型、機制檢驗、工具變量等方法,實證探討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及其機制,從而為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證參考。相比已有研究,可能的創新之處和研究意義在于:(1)立足糧食安全的特殊內涵和特定目標,從綠色金融角度進行影響及作用機制探究,有助于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獨特的綠色金融方案,從而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2)目前關于綠色金融與糧食安全的結合研究較為少見,以往研究忽視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能一定程度補上該領域研究的“缺位”。探究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內在機制,對農村人力資本和農業產業集聚兩個機制進行檢驗,有助于識別綠色金融提升糧食安全的具體路徑。(3)充分考慮了區域的異質性,探討了在不同類型功能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差異以及經濟地帶之間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差異,有助于為政府制定差異化政策提供理論和實證支撐。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理論模型

現有文獻有關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可為理論模型的構建提供良好的基礎。金融的本質在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金融具有資本積聚、投資導向、信息傳遞、要素整合等功能。綠色金融更加注重資金的綠色化配置,能夠促進資源的配置更偏向綠色產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經典的宏觀經濟學增長模型中,假設一個地區的生產函數滿足以下形式:

其中:L是勞動,K是資本,Q是本地區的生產產品的總值。

為了研究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引入了拓展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作為理論模型。具體形式如下:

其中:Y是糧食總產量,A是技術創新水平,L是從事糧食生產所投入的勞動力,GF是從事糧食綠色生產所投入的綠色金融,K是除綠色金融投入以外的資本投入,e是誤差項并假設它是獨立同正態分布的。α1,α2,α3分別代表糧食總產量對勞動力、綠色金融和資本投入的彈性系數。在模型(2)中假定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是規模報酬不變的,即α1+α2+α3= 1。

狹義的糧食安全觀認為,糧食安全是指滿足人口所需的糧食數量或者以解決溫飽為根本目標的糧食供給安全①黃季焜:《對近期與中長期中國糧食安全的再認識》,《農業經濟問題》,2021年第1期。,這類觀點主要強調水稻、小麥、玉米等口糧作物為主的數量供給。將糧食安全定義為如下形式:

其中:Y是糧食總產量,L代表包含從事糧食生產勞動力在內的人口總數,FS代表人均糧食占有量。

將公式(3)帶入公式(2)中,兩邊取對數可得糧食安全的表達式:

由公式(4)可以觀察到,綠色金融發展指標GF與糧食安全FS存在著正相關關系。由于研究主題是綠色金融如何影響糧食安全,因此,將公式(4)進一步整理得到:

其中,lnFSit為糧食安全,lnGFit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Zit為控制變量,μit為隨機誤差項。根據公式(5)可知,綠色金融、技術創新水平、資本存量對糧食安全呈現正向影響。

(二)研究假設

綠色金融作為金融供給側精準支持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于加快我國經濟向綠色化轉型,也有利于促進環保、農業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經濟增長潛力。為此,國內外學者圍繞綠色金融的功能作用開展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一部分學者認為開展綠色金融活動和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經濟的綠色轉型發展②馬駿:《論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金融論壇》,2015 年第5 期;LU S.,LU W.,XU M.,et al.,Water-energy-food Security under Green Finance Constraints in Southwest China.Energy Economics,Vol.118,2023,p.106478.。另外一部分學者則提出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由于綠色金融政策不支持粗放式經濟增長,綠色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會減緩經濟增長,而綠色金融更加注重的是經濟增長質量,且能促進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③YANG Y.,SU X.,YAO S.,Nexus between Green Finance,Fintech,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Resources Policy,Vol.74,2021,p.102445.。然而,關于綠色金融對農業產業影響的文獻卻不多,主要集中以下幾個部分:一是綠色金融與支農資金使用。許慶等實證檢驗了農業補貼的金融創新將引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而行偉波等檢驗了財政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的支農有效性問題①許慶,陸鈺鳳,章元:《規模經營補貼與糧食量質安全——來自規模經營農戶的證據》,《經濟研究》,2022年第11 期;行偉波,張思敏:《財政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支農有效嗎?——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的效果評價》,《金融研究》,2021年第5期。。劉洋等研究發現縣域金融集聚對糧食生產供給具有非線性倒“U”型影響②劉洋,顏華:《縣域金融集聚、要素配置結構與糧食生產供給——來自中國縣域的經驗證據》,《財貿研究》,2022年第9期。,而張志新等認為農村金融排斥水平過高會直接抑制糧食供給安全③張志新,李成,靳玥等:《農村金融排斥、農業技術進步與糧食供給安全》,《科研管理》,2023年第2期。;二是農戶農業金融行為選擇,其中陳小知等實證檢驗了農戶收入與信貸數量的倒U 關系④陳小知,米運生,楊天健等:《農戶收入與信貸數量:倒“U”關系及其理論解釋》,《農業技術經濟》,2021年第6期。,晁娜娜等通過調查數據研究發現,農村糧食種植戶金融素養越高,其參與糧食作物保險可能性就越高⑤晁娜娜,崔宇彤,逯婷等:《金融素養對糧食作物保險參與決策及參與程度的影響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2022年第5期。。為此,結合公式(5),提出第一個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H1:綠色金融能夠顯著提升糧食安全。

長期以來,中國糧食生產面臨資金的“缺乏”和金融的“缺位”等雙重問題:一方面,農村金融資金和金融產品創新不足⑥范成方,李玉,王志剛:《糧食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與對策——以山東省為例》,《農業經濟問題》,2022年第11期。;另一方面,農業金融主體與糧食生產的功能定位存在較大的行為“偏離”⑦鄭風田,普蓂喆:《量質兼顧下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思路與舉措》,《中州學刊》,2023年第4期。。相對傳統金融而言,綠色金融具有驅動產業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功能。為此,綠色金融正成為推動我國糧食安全目標實現的關鍵路徑。同時,糧食種植生產需要人力資本的支撐,綠色金融對人力資本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一方面,農村人力資本水平過低,會阻礙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不利于綠色金融業務在糧食產業的深層次應用,從而減弱綠色金融對糧食種植生產的影響⑧楊怡,陶文清,王亞飛:《數字普惠金融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改革》,2022 年第5 期;趙楠,李江華:《中國農業信貸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年第4期。。另一方面,綠色金融會使得資金更多地流向綠色產業,而綠色產業相較于傳統產業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更大,其發展有利推動勞動力的提升,農村人力資本水平的提升可以對技術起到扶持作用⑨劉忠群,黃金,梁彭勇:《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來自中國面板數據的再檢視》,《財貿研究》,2008年第6期。。由此,結合公式(5),提出第二個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H2:提升農村人力資本可能是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渠道。

綠色金融作為金融供給側精準支持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基于其獨特的投融資模式,可以使得傳統儲蓄轉化為投資,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資金保障,為農業發展提供動力,充裕的資金支持使得農業形成規模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糧食產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農業產業集聚。一方面,綠色金融的發展可以從不同方面產生技術創新效應,不僅能夠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還能綠色技術外溢產生正外部性,通過技術轉移,提高產業的整體科技水平,實現農業產業的綠色化、高效化,進而促進農業產業聚集效應⑩謝喬昕:《環境規制、綠色金融發展與企業技術創新》,《科研管理》,2021年第6期。。另一方面,綠色金融通過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等融資渠道為農業提供全方位、資金支持,吸引相關產業和資本聚集到綠色產業集聚的地區,產生虹吸現象,這一過程加強了產業間的關聯性和區域間的協同合作,降低了區域間的交易成本,促進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活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也帶動了相鄰地區的產業發展①魏麗莉,侯宇琦:《專業化、多樣化產業集聚對區域綠色發展的影響效應研究》,《管理評論》,2021第10期。。綠色金融與農業產業集聚的關系已經明確,那么農業產業集聚何以影響糧食安全?農業產業集聚可以顯著促進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產業集聚區巨大的糧食生產任務已超過人力和畜力的生產能力邊界,農業生產機械化在經濟利益誘使下和糧食生產任務完成期限的嚴格限制下逐漸成為糧食生產必然選擇。由此,結合公式(5),提出第三個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H3:促進農業產業集聚可能是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渠道。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模型設定

為驗證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性,分別采用最小二乘法、隨機效應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通過Hausman 檢驗結果可知,面板固定效應模型較為合適??紤]到個體變化導致的遺漏變量問題與時間變化導致的時間趨勢問題,為驗證假設H1,進一步將公式(5)細化,擬采用個體和時間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其中:lnFSit為糧食安全,lnGFit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Zit為控制變量,τi和γt分別代表省份固定效應和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為進一步驗證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具體影響路徑,從農村人力資本、農業產業集聚兩個角度出發,借鑒江艇(2022)的研究方法,在模型(6)的基礎上構建模型,對兩條機制分別進行檢驗:

其中:Mit分別為農村人力資本積累、農業產業集聚水平,lnGFit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Zit為控制變量,τi和γt分別代表省份固定效應和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二)變量選擇

(1)被解釋變量:糧食安全(FS)

糧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糧食包括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薯類以及雜糧等作物,狹義的糧食主要包括水稻、小麥和玉米等谷物(口糧)②王大為,蔣和平:《基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下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若干思考》,《經濟學家》,2017年第6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在穩定解決十幾億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實現了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的歷史性轉變。廣義的糧食安全觀認為,糧食安全是指“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獲得并且買得起足夠、安全、有營養的食物,以滿足他們從事積極生活的需要和對食物的偏好”③鐘甫寧:《正確認識糧食安全和農業勞動力成本問題》,《農業經濟問題》,2016 年第1 期;陳萌山,秦朗,程廣燕:《踐行大食物觀:中國食物系統轉型的挑戰、目標與路徑》,《農業經濟問題》,2023年第5期。。從廣義的糧食安全觀來看,糧食安全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準確評估糧食安全體系是個較為復雜的過程?;趶V義糧食安全概念內涵的理解,結合朱晶等、何秀榮等、薛選登等學者們的研究成果④朱晶,王容博,徐亮等:《大食物觀下的農產品貿易與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經濟問題》,2023年第5期。,從產量安全、質量安全、消費安全和資源安全等四個方面選取如下11個具體指標構建糧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表1)。采用熵權—TOPSIS方法計算糧食安全。

表1 糧食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表2 綠色金融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主要解釋變量:綠色金融(GF)

綠色金融作為從事于環境改善、氣候變化以及資源高效利用的金融活動,是未來金融業的發展趨勢。綠色金融是金融發展的新興模式,致力于將資金流向綠色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項目,是現行金融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綠色金融更加強調在金融支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綠色”職能,更加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等問題。構建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衡量一個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是綠色金融相關研究的重要內容,但由于綠色金融內涵較為豐富,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的做法。一部分文獻致力于從不同維度衡量了綠色金融發展水平。Li 與Hu 及Clark 等將綠色信貸數量發放總額作為衡量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①LI W.,HU M.,An Over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Finance Policies in China:Retrofitting an Integrated Mechanism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Vol.8,No.3,2014,pp.316-328;CLARK R.,REED J.,SUNDERLAND T.,Bridging Funding Gaps for Clim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itfalls,Progress and Potential of Private Finance.Land Use Policy,Vol.71,No.71,2018,pp.335-346.。董曉紅利用綠色信貸占比來衡量中國各省綠色金融發展水平②董曉紅,富勇:《綠色金融和綠色經濟耦合發展空間動態演變分析》,《工業技術經濟》,2018年第12期。;江紅莉等采用綠色信貸和綠色風投規模來代替綠色金融發展水平③江紅莉,王為東,王露等:《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碳減排效果研究——以綠色信貸與綠色風投為例》,《金融論壇》,2020年第11期。。還有一部分學者從多個維度構建綜合評價指標,利用熵值法來計算綠色金融。曾學文從綠色投資、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以及碳金融五個維度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運用主觀權重法與客觀權重法來評價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水平④曾學文,劉永強,滿明俊等:《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程度的測度分析》,《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紤]到綠色金融發展是一個復雜且綜合的過程,從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碳金融五個維度采用面板熵值法評估測算了中國各省份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各級指標對選取情況如下表所示:

①碳金融維度。碳金融作為綠色金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為了減少碳排放的而做出的金融行為①HE L.,LIU R.,ZHONG Z.,et al.,Can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Efficiency?A Consideration of Bank Credit.Renewable Energy,Vol.143,No.143,2019,pp.974-984;王展祥,葉宇平:《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地方政府重污染行業土地出讓的影響》,《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3年第3期。。采用碳排放強度(即單位GDP 產生的碳排放量)來衡量碳金融發展水平,其中碳排放量的數據是由《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各省消耗各種能源的數量,再根據IPCC確定的權重加權求和得到。

②綠色證券維度。綠色證券主要是指我國證券市場對綠色產業相關的上市企業支持力度。采用環保類上市企業市值以及六大高能耗行業市值占A 股總市值的比例,從正向和反向兩個視角來衡量我國綠色證券發展水平。環保上市企業主要涉及節能、環保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具體包括: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尾氣治理、固廢處理、污水處理、環保工程及服務、建筑節能、垃圾發電、節能照明、地熱能、新能源、氫能、風力發電、核電、新能源汽車。六大高能耗行業主要是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規定,主要包括: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③綠色信貸維度。綠色信貸作為綠色金融的主要維度,主要是指流向綠色環保類產業或項目的資金。采用六大高耗能產業企業的利息支出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息支出中所占比重,作為負向指標衡量綠色信貸發展水平。

④綠色保險維度。我國目前保險行業主要發展的綠色保險產品是企業環境責任險,但這個險種自2013年才開始在我國強制推行,相關數據資料比較缺乏。當前學者主要考慮采用農業保險的相關數據代替綠色保險,這主要是因為農業是受天氣和環境污染較為敏感的產業,氣候惡化和環境污染會導致農業保險產生賠付,因此農業保險較為適合替代綠色保險。故本文采用農業保險賠付率、農業保險深度兩個正向指標來測度綠色保險發展水平。

⑤綠色投資維度。綠色投資是指政府或者市場對環保、節能等項目的投資行為。選取節能環保公共支出占比、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比兩個正向指標來衡量綠色投資水平,由于這兩項資金投入能夠更加有效的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物的排放和節約能源,能夠較為直觀地反應各個省份對綠色環保產業的資金投入重視程度。

(3)主要機制變量

①農村人力資本(M1)。綠色金融業務能夠農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賴農村人力資本。當農村人力資本水平越高,當地涉農業務人員文化水平就越高,農村勞動力的金融素養就越高,其對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較強,有助于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提升作用。機制變量之一為農村人力資本,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測算的農村實際人力資本來衡量。

②農業產業集聚(M2)。綠色金融具備金融屬性,可以吸引資金和技術聚集到農業產業,產生虹吸效應,減少農業各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了糧食產業的交易成本,促進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農業產業集聚。農業產業集聚可以產生示范效應、學習效應和累積效應,實現農業基礎設施共享、中間投入品與社會化服務共享、農業技術溢出等正向效應,從而提升糧食安全水平。農業產業集聚程度采用區位熵的方式計算,即某地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與該地區農業總產值除以全國農林牧漁業增加值與全國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4)控制變量

為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提升實證模型的有效性,選取控制變量依次為地方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Z1、居民恩格爾系數Z2、水土流失治理面積Z3、年末常住人口Z4。具體變量說明見表3。

表3 主要變量定義

(三)數據來源

選取2005—2020 年中國30 個?。ㄗ灾螀^、直轄市)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由于部分地區統計標準不一致、數據缺乏,樣本數據不包括中國港澳臺地區與西藏自治區。被解釋變量糧食安全以及機制變量農業產業集聚相關指標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農業統計年鑒》,綠色金融相關指標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保險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以及Wind數據庫,控制變量主要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以及各地區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基準回歸分析

為保證回歸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選取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選取理由是在解釋糧食安全影響因素時,許多無法觀測、不隨時間變化的因素,如文化習俗、區位差異等,而一般模型無法控制這些變量的影響,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解決上述問題。此外,在使用固定效應模型之前,必須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單位根檢驗以及Hausman 檢驗,從而保證回歸結果準確。首先采用方差膨脹因子法(VIF)檢驗多重共線性,結果表明,各解釋變量的VIF 均小于10 且平均VIF 為3.13,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其次,再進行面板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所有變量在10%顯著性水平上均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結果表明,所有變量都不存在單位根,可以直接對原變量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最后,為了選擇最優面板回歸方法,對樣本數據進行Hausman 檢驗,檢驗結果對應P值均為0.02,因此選用固定效應模型。為使回歸結果更加穩健,結合“穩健性標準誤”方法估計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鶞驶貧w的實證結果見表4。

表4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基準回歸結果

基準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綠色金融與糧食安全之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綠色金融發展會正向促進糧食安全的提升??赡艿脑蚴?,隨著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提升,通過鼓勵、支持糧食生產主體的技術創新,推動糧食主體生產技術不斷更新、升級,從而促進糧食安全的提升。同時,綠色金融有助于提高糧食經營主體獲得更多的金融資源,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綠色生產當中,推動糧食生產的綠色化、高效化,從而提高糧食安全。從控制變量回歸系數來看:(1)地方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會正向促進糧食安全的提升??赡艿脑蚴?,地方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衡量了地區對于農業發展的財政投入水平,對農業發展的財政投入水平越高,用于糧食生產的財政投入資金就越多,充足的資金保障有助于調整財政支農結構,充分發揮財政支農政策的引導作用,提高廣大農戶的種糧積極性,進而提高糧食安全。(2)居民恩格爾系數對糧食安全的影響顯著??赡艿脑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居民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不斷下降,而隨著中國對糧食安全的越來越重視,恩格爾系數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時間差異和地區差異,后文中的異質性結果驗證了該觀點。(3)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不顯著??赡艿脑蚴?,由于某地區的有效耕地面積是固定的,隨著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的不斷增加,導致可用的耕地面積減少,從而對糧食安全產生了不利的影響。(4)年末常住人口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不顯著??赡艿脑蚴?,隨著中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鎮,而城鎮往往并非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大量的常住人口并非是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業勞動力,從而導致常住人口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系存在不確定性。

(二)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異質性分析

2017年,為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聚焦主要品種和優勢產區,國務院建立了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兩區”劃定)。為進一步研究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是否存在明顯地區差異,根據“兩區”劃定標準以及糧食生產與消費量的特征,進一步將研究樣本劃分為糧食主產區、糧食主銷區、糧食產銷平衡區。功能區異質性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功能區異質性分析

不同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對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重視程度會有所不同,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也會隨著政策扶持力度、重視程度產生波動。因而,有必要檢驗不同功能區之間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差異。根據表5結果可知,糧食主產區的綠色金融系數為0.19,糧食主銷區的綠色金融系數為0.35,糧食產銷平衡區的綠色金融系數為0.45,說明不同功能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均有明顯的正向促進作用,糧食產銷平衡區和糧食主銷區的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作用更大??赡艿慕洕鷮W解釋是,受中央對主產區政策扶持的影響,糧食主產區惠農政策多項疊加,對糧食主產區有較大的影響,而糧食產銷平衡區和糧食主銷區受到的扶持政策較少,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正向促進作用邊際作用更大。

此外,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地區分類標準以及地域劃分,將研究樣本劃分為東、中、西部以及南部、北部五大區域,并進行回歸分析。區域異質性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區域異質性分析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和氣候條件復雜,在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等因素會影響綠色金融發揮效應。因而,有必要檢驗不同區域之間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差異。根據表6結果可知,東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而中部、西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卻不顯著;北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呈現正向促進作用,而南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卻不顯著??赡艿慕洕鷮W解釋是,東部地區地形平坦,可以利用規?;鳂I和管理,有助于水稻和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長,從而能夠顯著提升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北部地區多為平原,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適應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生長,從而能夠顯著提升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三)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傳導路徑分析

根據前文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綠色金融能夠在糧食安全領域產生作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農村人力資本。一方面,綠色金融會使得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糧食產業,使得糧食產業對更高水平的農村勞動力需求有所增加,從而提升了農村人力資本。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農村人力資本,使得其對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更強,反過來會促進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根據公式(6)~(7),為進一步驗證農村人力資本在綠色金融和糧食安全之間的傳導作用,采用江艇的兩步法檢驗機制對綠色金融、農村人力資本、糧食安全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①江艇:《因果推斷經驗研究中的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中國工業經濟》,2022年第5期。。

表7驗證了研究假設H2,即農村人力資本是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傳導路徑之一。表7的第(1)列、第(2)列報告了兩步法檢驗機制結果: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在5%的水平上顯著;綠色金融對農村人力資本的影響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農村人力資本在綠色金融與糧食安全之間起到了傳導作用。根據展進濤等、楊義武等、馬林靜等、高鳴等、王躍梅等學者們的系列研究證明,農村人力資本是影響糧食安全重要因素②展進濤,徐鈺嬌:《環境規制、農業綠色生產率與糧食安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年第3期;楊義武,林萬龍,張莉琴:《農業技術進步、技術效率與糧食生產——來自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17 年第5 期;高鳴,馬鈴:《貧困視角下糧食生產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基于EBM-Goprobit 二步法模型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村觀察》,2015年第4期;王躍梅,姚先國,周明海:《農村勞動力外流、區域差異與糧食生產》,《管理世界》,2013年第11期。。此外,為了確保機制檢驗可信,繼續借鑒江靜琳等研究成果③江靜琳,王正位,廖理:《農村成長經歷和股票市場參與》,《經濟研究》,2018年第8期。,采用異質性檢驗中間傳導機制,表7 第(3)列報告綠色金融、農村人力資本以及綠色金融與農村人力資本交互項對糧食安全的回歸分析結果,綠色金融與農村人力資本交互項系數為0.2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接著,將全樣本分成兩組,一組農村人力資本較低(低于全樣本農村人力資本平均值),另一組農村人力資本較高(高于或等于全樣本農村人力資本平均值)。分別對兩組子樣本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農村人力資本較高的子樣本綠色金融系數為0.20,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而農村人力資本較低的子樣本綠色金融系數為-0.01,統計上不顯著。說明在農村人力資本較高的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作用更加顯著。

表7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傳導機制:農村人力資本

根據前文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綠色金融以其獨特的投融資模式,可以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保障,充裕的資金支持使得農業形成規模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糧食產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農業產業集聚。同樣的,為進一步驗證農業產業集聚在綠色金融和糧食安全之間的傳導作用,同樣采用江艇的兩步法檢驗機制對綠色金融、農業產業集聚、糧食安全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

表8驗證了研究假設H3,即農業產業集聚是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傳導路徑之一。表8的第(1)列、第(2)列報告了兩步法檢驗機制結果: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在5%的水平上顯著;綠色金融對農業產業集聚的影響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農業產業集聚在綠色金融與糧食安全之間起到了傳導作用。根據高維龍、徐清華等、杜建軍等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表明①高維龍:《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創新驅動機制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年第3期;徐清華,張廣勝:《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碳排放強度影響的空間溢出效應——基于282個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2 年第4 期;杜建軍,張軍偉,邵帥:《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農業產業集聚的形成演變研究》,《財貿研究》,2017年第5期。,農業產業集聚可以有效發揮規模效應,通過規?;蛯I化的生產方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業生產的技術效率,從而促進糧食生產效率,提高糧食安全。此外,為了確保機制檢驗可信,同樣借鑒江靜琳等研究成果,采用異質性檢驗中間傳導機制,表8第(3)列報告綠色金融、農業產業集聚以及綠色金融與農業產業集聚交互項對糧食安全的回歸分析結果,綠色金融與農業產業集聚交互項系數為0.18,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接著,將全樣本分成兩組,一組農業產業集聚較低(低于全樣本農業產業集聚平均值),另一組農村人力資本較高(高于或等于全樣本農業產業集聚平均值)。分別對兩組子樣本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農業產業集聚較高的子樣本綠色金融系數為0.30,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而農業產業集聚較低的子樣本綠色金融系數為0.29,在10%的水平上顯著,系數低于農業產業集聚較高的子樣本。這說明在農業產業集聚較高的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作用更加顯著。

表8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傳導機制:農業產業集聚

(四)穩健性及內生性檢驗

采用替換指標和改變估計方法的方式進行穩健性檢驗:(1)替換被解釋變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糧食安全綜合指數進行重新計算,并依次運用最小二乘法、隨機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貧w結果見表9 所示,雖然使用最小二乘法、隨機效應模型時,綠色金融系數統計上不顯著,但使用固定效應模型時,綠色金融的系數在5%的水平上均顯著。這說明,在改變糧食安全計算方式的前提下,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呈現正向促進作用,與表3基準回歸結果基本一致。(2)替換核心解釋變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綠色金融進行重新計算,并依次運用最小二乘法、隨機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貧w結果見表10所示,除最小二乘法中綠色金融系數在統計上不顯著,隨機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中綠色金融系數均在1%的水平顯著為正,即在改變綠色金融計算方式的前提下,綠色金融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呈現正向促進作用,與表3基準回歸結果基本一致。(3)更換估計方法。分別采用面板Tobit、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等方法對結果進行重新估計?;貧w結果見表11 所示,無論使用何種回歸方法,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仍是正向且顯著的??傮w來說,無論是替換變量,還是更換估計方法,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仍是正向且顯著的,說明了得出的結論具有穩健性。

表9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穩健性檢驗:替換糧食安全

表10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穩健性檢驗:替換綠色金融

表11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穩健性檢驗:更換回歸方法

盡管采用了控制個體效應和時間效應的固定效應模型,但不能完全消除內生性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內生性可能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可能存在遺漏變量。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提升實證模型的有效性,選取的主要控制變量為地方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居民恩格爾系數、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年末常住人口等相關變量,但仍不可避免地遺漏相關變量,從而導致內生性問題的發生。第二,數據測量誤差。由于數據分別來自《中國農業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保險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以及Wind 數據庫,數據的統計標準和統計口徑存在一定偏差,可能導致數據測量誤差,進而產生內生性問題。第三,反向因果。由于綠色金融具有資金支持效應和資源配置效應,中央政府針對糧食安全水平較高的省份傾斜更多的綠色金融資源,反過來又使得糧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因此,為減少內生性產生的不利影響,選取三個工具變量進行內生性檢驗:(1)參考紀祥裕、顧乃華和張建鵬、陳詩一等學者的研究成果①紀祥裕,顧乃華:《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集聚具有創新驅動效應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年第7期;張建鵬,陳詩一:《金融發展、環境規制與經濟綠色轉型》,《財經研究》,2021年第11期。,選擇綠色金融的一階滯后變量作為第一個工具變量。選取理由是滯后一期的綠色金融和當期的綠色金融高度相關,與誤差項不相關,滿足與內生變量相關的前提。將滯后一期的綠色金融作為工具變量進入回歸,回歸結果對應表12 第(1)列。(2)借鑒張杰等、張璇等、Chong 等以及Lee 與Wang 等學者的做法②張杰,鄭文平,新夫:《中國的銀行管制放松、結構性競爭和企業創新》,《中國工業經濟》,2017年第10期;張璇,李子健,李春濤:《銀行業競爭、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中國工業企業的經驗證據》,《金融研究》,2019年第10期。,選用除本省以外其余省份綠色金融發展的平均值(LT_IV)作為第二個工具變量。選擇這一工具變量的邏輯是受中央政府考核壓力和互相競爭的影響,不同省份之間存在著“同群效應”“集聚效應”,它們一般在政治、經濟或社會等方面有相似性,其余各省綠色金融發展會對本省綠色金融產生影響,而各省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跨省交易和信息成本會導致能源效率的變化,從而滿足工具變量的排他性假設?;貧w結果對應表12第(2)列。(3)依據李春濤等和張敏等學者的研究成果③李春濤,閆續文,宋敏等:《金融科技與企業創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證據》,《中國工業經濟》,2020 年第1期;張敏,劉耀淞,王欣等:《企業與稅務局為鄰:便利避稅還是便利征稅?》,《管理世界》,2018年第5期。,選用地理相鄰省份之間的平均值(NB_IV)作為第三個工具變量。選取理由是相鄰省份之間綠色金融業務存在“經濟趕超”“晉升激勵”等互相競爭關系,或者在地理上有鄰近和相似特征,往往會受到相鄰省份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影響,而相鄰省份的綠色金融并不直接影響本省的糧食生產效率,從而滿足工具變量的排他性假設。具體處理方式為選擇空間鄰接矩陣與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相乘,然后對鄰近省份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加權求和,然后除以鄰接省份個數得到地理相鄰省份之間的平均值(NB_IV)?;貧w結果對應表12第(3)列。此外,還檢驗了工具變量有效性。實證結果與基準回歸結果表4方向一致,說明實證分析具有一定的穩健性。

表12 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內生性檢驗結果

如表12 所示,第一階段的F 統計量均大于經驗規則的臨界值10,內生變量與工具變量之間具有很強的統計相關性,這說明工具變量對內生變量具有較強的解釋力。表12各列Anderson canon.corr.LM statistic 統計值在1%的水平上顯著,拒絕了原假設,滿足了工具變量可識別性;表12 各列Cragg-Donald Wald F 統計量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均大于Stock-Yogo 的臨界值,上述兩類工具變量均通過了弱工具變量檢驗。但由于兩類工具變量均滿足有效性條件,且第三類工具變量也滿足可識別性和相關性,總體上認為結果總體上穩健。采用工具變量法處理內生性后,綠色金融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與前文基準回歸結果方向一致,說明結果依然是穩健的。

五、結論與對策

通過分析綠色金融影響糧食安全的作用機制并利用中國2005—2020 年的30 個?。ㄗ灾螀^、直轄市)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發現綠色金融有助于促進糧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且通過了穩健性和內生性檢驗。機制檢驗結果表明,綠色金融通過提升農村人力資本、促進農業產業集聚實現糧食安全水平的提升。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在糧食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以及東部地區、北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糧食安全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提出了我國在“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和防范金融風險”等領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為此,基于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建議:

第一,提升綠色金融促進糧食安全的積極作用。首先,擴大糧食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金融機構和企業應當加大糧食領域的綠色資金投入力度,積極研發創新適合糧食領域綠色金融產品供給,為糧食產業鏈“產、購、儲、加、銷”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支持;政府部門應當轉變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差異化的糧食領域綠色信貸貼息機制、增量獎補、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參與實施糧食項目的建設,加大綠色金融資源供給。其次,推動糧食生產領域綠色技術研發創新。鼓勵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擴大和完善綠色金融項目庫建設,籌措資金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基金專項支持糧食領域的綠色技術研發創新。最后,推動糧食生產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完善轉型信貸、轉型基金、轉型債券特色綠色產品的開發,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種類。

第二,完善糧食領域綠色金融政策支持體系。首先,打造糧食領域高水平綠色金融人才隊伍。大力實施綠色金融職業素養提升工程,加強對金融機構、涉農企業、農戶等從事糧食生產的培訓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政策和業務知識學習,培養一批高水平的綠色金融農村人才隊伍。其次,優化糧食領域財政政策和金融手段。研究如何通過財政政策設計激勵綠色金融機構產品供給和滿足農戶、涉農企業金融需求,通過金融手段提升農戶、涉農企業種糧積極性,形成綠色金融發展與糧食安全的良性互動。再者,提供差異化的糧食領域綠色金融方案。加大對糧食產業規?;a和集約化經營的綠色信貸投入,堅持產業需求導向,積極開發綠色金融新業務、新產品,針對不同類型和經營規模的涉農企業、農戶需要,提供差別化的綠色融資方案,支持糧食產業集聚、發展壯大。

最后,因勢利導加強區域之間糧食領域多方位合作。因地制宜完善支持政策,尤其是針對農村人力資本水平較低的省份,在加快農村人力資本積累的同時,營造良好環境吸引鄰近省份更高層次的農村人力資本從事糧食生產業務,為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有力支撐;加強區域間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交流與合作,注重引導綠色金融資源的合理流動,輻射帶動相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從而促進提升糧食安全;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集聚程度,通過規?;蛯I化的生產方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業生產的技術效率,從而促進糧食生產效率,提高糧食安全。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糧食金融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以“黨建”推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君唯康的金融夢
我的糧食夢
甘肅省農業產業聯合會會員單位
甘肅省農業產業聯合會會員單位
農業產業的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