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專業課程思政“1T-3S-6P”教學模式探索
——以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例

2024-01-22 08:20王麗娟高麗敏曲琳娜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旅行社研學專業課程

王麗娟 高麗敏 曲琳娜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 101101)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高職院校意在培養國家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旅游管理專業為我國旅游行業培養具有“游客為本、服務至誠”的旅游行業核心價值觀的高技能旅游人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是在對旅游行業主要業務流程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基礎上開發的應用型管理課程,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具有愛崗、敬業、誠信、創新等優秀品質和職業道德,掌握旅游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具有旅游相關部門基層崗位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優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專業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的融會貫通。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有效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二、課程思政整體設計

(一)對接行業標準和專業要求,基于真實崗位業務,重構課程內容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依據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標準而設立。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契合度調研結果,與多家旅游企事業單位反復研討,基于旅游單位真實崗位業務重構課程體系。以“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為例,通過旅行社調研,確定以“旅行社三大核心崗位群”為課程主線,將旅行社相關課程解構為五大教學項目和十九個教學任務(見表1)。根據高職教育特點,秉承通過工作實現學習的工學結合課程開發指導思想,將旅游管理的業務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務轉變為課程內容,以工學結合為綱,以企業崗位群為目,以創建并經營管理一家旅游企業的實際業務為任務,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實施旅游企業管理的完整流程,通過任務驅動教學,實現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1]。

表1 “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思政整體設計

(二)深挖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融入工作崗位核心素養,浸潤教學全過程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科學設計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仍以“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為例,具體結合方法見表1。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旅游企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核心素養貫穿教學全過程,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浸潤思政元素。堅持思想引領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將旅游行業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貫穿課程始終,致力于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職業精神的培養,有效實現理想教育、誠信教育、法紀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各項推進目標[2]。

根據工作崗位需要和教學內容浸潤思政元素,在任務完成過程和評價的每一環節中,落實思政教育。例如:在“旅游產品開發與管理業務”項目中,選取當前最具時代性的研學、體育、紅色三個主題作為教學子任務設計教學內容并融入課程思政。研學、體育和紅色旅游主題讓學生深入感悟實踐育人的研學精神、奮斗拼搏的體育精神、愛黨愛國的革命精神。將“德育素養、美育教育、勞動意識、工匠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技能掌握復合集成于教與學的過程,促使學生能夠入腦、入心、見行動,達成知行合一的教學、育人目標[3]。

三、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一)精準分析學情,對標課程思政標準和工作崗位要求,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施前,通過測評、訪談等方式了解班級學生學習特點及學習興趣。結合學情分析,對標課程思政標準和具體崗位工作要求,遵循思政教育元素與授課內容之間的聯系,精準確定每次教學的課程思政目標,制定具體的授課計劃,使課程思政理念有效地融入課程教學中。后面的教學實施要圍繞這些目標有序開展。

(二)基于深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集成優質教學資源,優化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基于深度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優化課程思政教學策略。利用校內校外資源(實訓室、校企合作旅游企業)、線上線下資源(旅游網站、活頁式教材),整合教學平臺(云班課、學校在線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典型案例庫、網絡素材庫、智慧旅游網站)。通過任務驅動、實踐教學等教學方法,利用旅游企業先進的操作系統,探究學習,打造課程思政的立體、高效課堂。以旅行社課程為例,將課程思政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見圖1)。

圖1 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三)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任務驅動”的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與方法,構建“1T-3S-6P”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根據教學內容,總結形成“1T-3S-6P”課程思政教學模式?!?T”是指1個任務,即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如旅游銷售管理?!?S”是指善德、善學、善行3“善”的課程思政培養目標?!?P”是對“預、明、究、做、評、拓”6個教學過程和教學步驟的概括。在每一教學過程中突出“愛國、誠信、工匠、創新”等主題精神,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培育善德、善學、善行的旅游高技能人才。

(四)遵循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實施“六步沉浸式”課程思政教學過程

結合每節課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采用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法、實踐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4],實施課前、課中、課后的預、明、究、做、評、拓“六步沉浸式”教學過程,課程思政有機融入、浸潤全過程。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內動力得到激發。

1.預:課前任務驅動,完成自主學習

課前提前調查學情,了解學生關于每次課的知識和能力基礎,精準推送學習資源。教師通過學生預習反饋,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這一過程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細心、耐心和責任心。例如:在進行研學旅游市場調研教學之前,通過調查問卷、前序知識掌握情況等學情分析,在課前發布研學旅游市場調研知識和任務,引導學生在平臺上完成研學旅游市場調研相關知識的學習。

2.明:創設工作情境,明確課上任務

按照旅行社實際工作步驟明確每次課的具體任務。例如:在旅行社線路市場調研與分析課上,教師通過與旅行社工作的學長連線,線上調研引入真實的旅行社旅游線路,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方位的工作情境,既給學生樹立了學習榜樣、帶來了學習動力,也很好地融入了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教育。

3.究:探究重點難點,掌握核心技能

旅游工作流程中不同的環節,都有關鍵的核心技能。運用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手段,鼓勵學生深入探究。探究過程以學生分組討論為主,并以思維導圖、流程圖等形式展示。例如:引導學生搜索紅色主題旅游資源,挖掘紅色精神,運用到主題旅游線路設計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做:學中做,做中學

學生根據實際工作任務分組進行實操,形成初稿,不斷完善,最后以完整的成果呈現出來。例如:在研學旅游線路設計中,學生分組為小學生團、初中生團或高中生團等不同年齡段的研學團,設計研學活動,在學中做、做中學,不斷完善研學旅游活動設計,充分體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感受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

5.評:多元多維多角度評價

在每個具體實訓任務完成之后,設置學生展示和評價環節。例如:在旅游產品銷售管理的定價和報價環節,在每組學生展示完小組報價表的制作過程和成果后,進行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和企業專家點評。成熟的產品可以推向市場,讓游客進行客戶體驗點評。教師通過學生的成果采集教學和學習信息,分析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適應性,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互相學習、不斷創新,形成謙虛謹慎的精神。

6.拓:課后拓展遷移,深入工作實戰

將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延伸至課后,進行課上知識和任務的延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增強主動實踐意識。例如:在學習旅行社產品設計時,課上完成“一日游”線路設計任務,課后進行“多日游”線路設計的實踐活動,提高實踐技能。

四、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通過優化評價系統,構建全過程多元多維的綜合評價體系,可以精準評估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企業專家評價、客戶評價等不同的評價方式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全過程,形成全過程多元多維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將差異性評價指標和發展性評價指標融入其中,關注每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進行個性差異的增值評價。依托云班課等實時采集平臺數據,動態量化跟蹤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實時進行教與學的反饋和總結,開展因材施教和個性輔導,達成善德、善學、善行3“善”的課程思政培養目標。

(一)立德樹人貫穿教學全過程,嵌入式地踐行善德教育,育人質量有效提升

在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堅持立德樹人,讓學生掌握旅游經營管理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通過思政教育的整體設計和實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旅游工作崗位有機結合,使旅游從業人員的愛黨愛國、誠實守信、精益求精等道德素養目標融入其中,嵌入式地踐行“善德育人”,有效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教育,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5],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二)在任務驅動學習中,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善學目標達成

通過實際的任務驅動教學和課程思政全程貫穿融入,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在行動導向的六步沉浸式學習中,學生邊學邊體驗、邊練邊探究,激發了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通過不斷踐行課程中掌握的目標管理、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等實用的學習方法,善學精神和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夯實和提升。

(三)沉浸任務情境和工作實踐,行動力、實踐能力和專業認同感不斷增強

通過旅游企業真實工作任務情境教學和旅游企業實踐教學,學生對旅游相關崗位工作更加熱愛,崗位工作專業技能、核心能力、行動力、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崗位專業認同感、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都不斷增強,思政教育的善行目標有效達成。學生在1+X證書獲取和大賽獲獎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習效果顯著,為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五、結論與啟示

(一)課程與思政有機融合,課程是載體,思政是靈魂

專業課程是實施思政教育的基本載體,思政教育是專業課程的重要靈魂,二者相互依存、緊密聯系。課程思政建設不能脫離專業課程建設而單獨進行,專業課程建設是前提、是根本,不能為了思政而思政。專業課程建設也不能脫離課程思政而存在,要有機融入課程思政教育。要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6],深挖思政元素,打造課程思政金課,拓展專業課程教育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專業課程教育的溫度[7]。以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為載體,在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施,有效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的同向同行。

(二)以生為本,優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習體驗和學習能力

優化“1T-3S-6P”教學模式,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以德技并修為引領,聚焦工作情境、六步沉浸教學,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學習體驗,突出職業體驗感。例如:在旅行社產品開發業務中,設計研學、體育和紅色三大主題旅游情境,學做一體,理實結合,此教學模式做到了課程思政“潤物無聲”的無痕融入。例如:在旅行社線路設計任務中,結合研學、體育和紅色旅游線路設計中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和革命創新的紅色精神元素,將旅行社旅游線路設計從業人員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其中,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得到明顯提升。

(三)深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校內教師團隊與旅游企業專家團隊緊密合作,創設立體化的學習時空,進行線上線下互動學習[8]。結合旅游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關鍵技能,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結合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多元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對新技術的使用能力、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課上小組學生應用新技術和新方法設計的研學旅游線路已投放到合作企業,企業專家對學生設計的既有創意又新穎的研學活動給予高度評價,研學團體驗后也給出了“研學活動設計別出心裁”的評價,對活動中既有傳統文化知識學習又有傳統作品制作體驗贊賞有加。學生通過扎實的工作任務和豐富的企業實踐,提高了企業需求的崗位技能和崗位工作素養。

猜你喜歡
旅行社研學專業課程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出國游走錯機場 旅行社依法擔責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研學之旅
旅行社人才開發機制探討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旅行社內部財務管理與監督分析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