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省農民增收問題研究

2024-01-23 21:38齊興源粟紹媛劉春波
貴州農機化 2023年4期
關鍵詞:凈收入農民收入貴州省

齊興源,粟紹媛,劉春波

(1.貴州省促進農民增收工作專班,貴州 貴陽 550000;2.貴州省山地農業機械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7;3.貴州省草地技術試驗推廣站,貴州 貴陽 550025)

0 引言

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和現代化進程的基本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利益,農民利益的核心是農民收入[1]。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指出: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農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收入,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2]。

貴州省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3],2020年年底,全省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 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4]。從2021年開始,設置5年的過渡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民收入水平是評判是否脫貧的重要指標,鞏固脫貧成果,就是千方百計鞏固提升農民收入。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四項收入”構成[5]。其中,工資性收入是指農民受雇于單位或個人、從事各種自由職業、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和福利;經營凈收入是指農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包含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轉移性收入包括國家發給農民的各項涉農補貼、扶貧救助等資金和寄帶回收入;財產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紅利收入、儲蓄性保險凈收益、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凈收入、出租房屋和其他資產凈收入等。

1 近年來全省農民收入情況

1.1 增長速度持續領先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貫徹落實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近十年,正值貴州省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6],全省農民人均收入從4 753元提高到13 707元,年均增長11.1%,比同期全國平均增速(9.5%)、全省GDP增速(10%)、全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速(7.7%),分別高1.6個點、1.1個點、3.4個點,占全國平均水平從61.5%提高到68.0%,城鄉居民收入比從4以上收窄到3以下。

1.2 收入的絕對值還比較低

雖然貴州省農民收入增幅連續多年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但是貴州省農民收入的平均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 133元)6 426元[7],農民四項收入中,工資性收入5 585元、經營凈收入4 219元、轉移凈收入3 787元、財產凈收入117元,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 864元、2 753元、416元、392元,各項收入均存在較大差距。

1.3 地區間差異和低收入群體較大

從全國來看,貴州省2022年農民收入是上海(39 729元)的34.5%[8],是浙江(37 565元)的36.5%[9]。從省內來看,除貴陽市外,其他市州農民收入絕對值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畢節市、銅仁市、黔西南州和黔東南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從市州之間看,黔東南州農民收入占貴陽市60%。同時,分組收入差異大,低收入群體比重大,目前全省還有190萬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低于1萬元[11]。

2 四項收入情況分析

2.1 工資性收入

2022年全國農村居民收入20 133元,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轉移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四項構成為8 449元、6 972元、4 203元、509元[12],比例構成為41.0∶34.6∶20.9∶2.5,從占比看,工資性收入占比最大。貴州省2022年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占比40.7%,與全國水平接近,且近十年來占比逐漸增加,超越經營性收入比重,成為農民收入第一來源。

2.2 經營性收入

近十年,貴州省農民經營性收入也是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但是,經營性收入的占比從原來的接近五成降低至不足三分之一,退居第二位,雖然降幅最大,但仍然是農民收入的重要基礎和主渠道。剖析原因,主要是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提升,農村富裕勞動力由第一產業逐漸向二三產業轉移。相應的,農民收入由經營第一產業逐漸向從二三產業中獲取工資性收入轉移。

2.3 轉移性收入

過去十年,全省農民轉移凈收入從2012年的455元增至2022年的3 787元,轉移性收入占比從2012年的9.6%提高到了2022年的27.1%,增幅最大,基本上與經營凈收入形成消長互補關系,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剖析原因,主要是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寄帶回收入統計為轉移性收入。

2.4 財產性收入

自2012年至今,全省農民財產凈收入在72~189元波動,占比常年維持在1%左右,年際間同比波動較大,是農民收入最短的短板,其收入水平主要受政策影響較大。

3 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3.1 經濟總量小,就業崗位少

貴州屬于西南內陸省份,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不充分,二三產業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不足,全省二產、三產從業人員占勞動力比例25.2%、42.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 287戶,不足四川(16 796戶)的三分之一,吸納勞動力就業甚至達不到沿海發達省份浙江(54 706戶)的十分之一,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非常有限。近三年受宏觀經濟和疫情影響,吸納就業人數呈現下降趨勢。

3.2 缺乏就業技能,就業不穩定

2021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貴州省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8.33年,全省農村勞動力普遍缺乏專業技能,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建筑、餐飲、快遞等產業,可替代性強,就業不穩定,議價能力低。

3.3 一產增收潛力挖掘不深

從經濟總量上看,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4 908.8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 313.7億元,林業總產值340.0億元,畜牧業總產值941.4億元,漁業總產值79.6億元。全省水稻、玉米等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各1 000萬畝以上,多以單作為主,經濟價值較低。此外還擁有1.55億畝林地,是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總產值約為農業的十分之一,還有巨大的增收潛力可以挖掘。

3.4 農產品產業鏈條延伸不長

近十年,來自二三產的經營凈收入從563元增至1 701元,增長近2倍,增長潛力很大,且正處于上升通道。全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9.2%,比全國低12.8%。從龍頭企業看,國家級龍頭企業僅有50家,普通的鄉村家庭加工坊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品牌、品質、品種有待提升,對一產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限。

3.5 農村經營主體營收不強

全省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存在產業結構單一、管理不盡規范、競爭力不強、帶動作用不突出等問題。以家庭農場為例,2022年底,全省納入名錄管理的家庭農場3萬余家,四川省達到20萬家以上。全省家庭農場中,平均經營面積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六成,年經營收入5萬元以下的超過半數以上。從農民合作社看,農民專業合作社6萬多家,但有一半以上農民合作社年收入不足5萬元,對農戶的整體帶動有限。

3.6 農村閑置資源資產盤活不夠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22年脫貧攻堅和銜接鄉村振興期間,貴州省累計投入各類資金超1 000億元,部分資金各種形式形成各類固定資產,很多資產以村或集體所有的名義存在,但因缺乏專業的人才,在后續的資產管理、運營等方面難以發揮效益,導致資產閑置。除此之外,隨著城鎮化率不斷提升,農村閑置的耕地、農房等閑置資產越來越多,未能充分流轉和租賃,導致農村整體資源資產盤活不夠,難以充分發揮效益。

4 鄉村振興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建議

4.1 做大做強區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以政府工作報告為依托,堅持區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集群化的整體思路,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發揮“四化”重大項目、六大工業基地、農業特色產業基地等平臺引領帶動作用,發展一批既帶動就業、又促進財政增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地就近就業。

4.2 強化技能培訓增加就業穩定性

對農民就業技能培訓需求進行摸底,建立培訓需求清單,擴大培訓覆蓋面,確保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民能接受高質量的技能培訓。充分利用貴州省大數據平臺,加快推進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構建就業人員和就業信息資源庫,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促進供求雙方提供精準對接。搭建返鄉農村勞動力監測平臺,發布全國各省重點行業用工趨勢預警,收集發布靈活性、季節性用工信息,保障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4.3 充分挖掘一產增收潛力

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稻+魚(蝦、鴨、蟹)”“玉米+大豆(馬鈴薯、花生、太子參)”“林+菌(中草藥、花苗、禽)”“煙+小麥(紅薯)”等復合種養植模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土地綜合產出。以“稻+”為例,每畝純利潤增加490元,每新增100萬畝“稻+”,提升經營總收入近5億元。按照《全國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將貴州省劃定為牛羊大力發展區,按照當前近500萬頭存欄規模測算,存欄量還有近一倍的增長空間,結合當前綜合產值計算,僅肉牛產業就有400多億元產值的增長空間。

4.4 深化農產品加工延長產業鏈

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行動,大力發展產地初加工,引導加工企業與農產品主產區統籌布局,支持企業在縣域周邊發展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布局一批屠宰分割、冷鏈保鮮、倉儲物流、食品加工和綜合利用產業。持續推進農產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長企業培育,加強產業鏈配套,形成加工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的發展格局,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4.5 發展壯大農村經營主體提升營收水平

開展家庭農場示范創建,重點培育一批發展理念新、產品質量優、種養規模適度、經營效益好、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家庭農場。引導龍頭企業與家庭農場、合作社構建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加快形成以家庭農場為基礎、龍頭企業為引領、農民合作社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引導鼓勵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創辦領辦家庭農場和社會化服務組織。

4.6 用好盤活農村閑置資產

積極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將閑置農房、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依法依規納入集體資產管理。整合共享各地農村資產和相關項目招投標等信息資源,暢通集體資產與市場需求對接渠道,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撬動農村經濟發展,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著力指導各地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土地流轉費+分紅”的模式,明確農民在收取土地流轉費、保障收益的基礎上,土地合理量化后折價入股,保障農民能享受產業發展的紅利。

5 結語

貴州省農民增收問題是鄉村振興階段需要大力解決的核心問題,要聚焦“四項收入”中的短板,從發展區域經濟拓展工資性收入,挖掘產業潛力增加經營性收入,強化政策支撐提升轉移性收入,用好資源資產激發財產性收入全面發力,不斷縮短與全國農村居民平均收入的絕對值。

猜你喜歡
凈收入農民收入貴州省
貴州省種公牛站
陜西農民收入:一路爬坡過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單靠出門打工——搬遷后農民收入來源報告
浙江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不動產登記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貴州省為例
貴州省黨代會開得最成功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民收入年均增長6.5%
農民收入增長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貴州省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信息系統
道康寧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