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研究

2024-01-23 12:31杰,廖露,王
關鍵詞:戶主普惠韌性

田 杰,廖 露,王 淑 敏

(1.重慶工商大學 金融學院,重慶 400070;2.河南理工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一、引 言

2020年底,我國已經基本消除現行標準下的絕對貧困問題,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但貧困是動態變化的,擺脫貧困和再次陷入貧困會同時存在[1],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環境改變、產業結構轉型、失業、疾病和自然災害等都可能導致非貧困家庭陷入貧困、已脫貧家庭在未來返貧;脫貧只是一個開始,如何鞏固這一成果并確保不會倒退,提高家庭抵抗風險的能力,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盵2]因此,研究如何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對于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普惠金融立足機會平等,通過向農戶提供更具普惠性的貸款和保險等服務幫助農戶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沖擊,從而提高農戶家庭風險抵御能力。那么,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是我國持續推進的普惠金融是否能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影響機制是什么?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是對我國推進多年的普惠金融政策效果的評估,也對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鞏固脫貧成果具有指導意義。

已有文獻研究發現,普惠金融可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3],提高信貸可得性,降低準入門檻,緩解信貸約束[4-5],促進貧困減緩[6-7];還有部分學者研究發現,普惠金融可以提高減貧質量[8]、阻斷貧困再次發生[9],顯著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10]。綜合上述文獻來看,現有研究對普惠金融的經濟效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但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完成,新時期所面臨的問題已變成如何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韌性的概念被廣泛用于心理學和生態學中,而在經濟學范圍內,韌性常被用來研究外部沖擊對區域、產業和經濟的影響,關于農戶韌性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升農戶韌性能力、建立農村高質量防貧的機制[11]及農業保險[12]、精準扶貧政策[13]、無條件轉移支付政策[14]、脫貧不脫政策[15]等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等方面,直接研究普惠金融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文獻較少,也缺乏對兩者之間的具體作用機理的研究?;诖?本文采用2013—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深入探討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機制,從而為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鞏固脫貧成果及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政策依據。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一)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直接影響

作為一種前瞻性概念,經濟韌性強調在不確定環境中,家庭能夠抵御外部沖擊對家庭福利的影響、保持經濟增長的能力[16],而普惠金融通過提供風險管理的手段,可以顯著改善家庭福利,尤其是當家庭面臨較大波動的情況下[17],普惠金融基于機會平等的原則,致力于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務獲取機會,對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具有積極作用。一方面,普惠金融具有較低的準入門檻和更加靈活的信貸政策,可以幫助更多人獲得金融支持。普惠金融通過為那些傳統金融機構認為信用風險較高的人提供融資,降低了這部分群體的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同時提高了他們的信用記錄和信用水平,從源頭上保證了扶貧資金的“活水”,為受信貸約束的家庭融入更高價值鏈的活動提供了啟動資金;普惠金融不僅可以為那些受到金融排斥的群體提供金融服務,還能夠通過提供金融支持來增強家庭內生發展能力,提高家庭在面對風險沖擊時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可以通過提供避險工具,如通過保險為家庭提供經濟賠償和支持,以應對其潛在的損失。當家庭面臨緊急情況或經濟困難時,可以通過貸款解決短期的資金需求。普惠金融能幫助農村家庭合理分配資金,從而避免陷入貧困等,使農戶家庭能夠更好應對各種意外事件和不可預測的風險,避免由于意外事件發生導致家庭陷入貧困、減少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谝陨戏治?本文提出研究假說1。

研究假說1:普惠金融可以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二)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間接影響

1.增加資產積累

普惠金融可以促進農戶家庭資產積累進而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貧困陷阱理論指出,經濟韌性的基礎在于擺脫貧困陷阱,而增加家庭資產、提高家庭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則是走出貧困陷阱的關鍵[18]。貧困惡性循環理論中也強調,缺乏資本導致家庭收入下降,從而形成“低收入—低儲蓄能力—低資本形成—低生存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同時,出現低收入后,又會導致“低收入—低購買力—低投資引誘—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情況出現??偟膩碚f,缺乏資本會導致家庭收入水平下降,阻礙家庭積累資產,使其難以建立生存資本,對風險的抵抗力較差,削弱了家庭經濟韌性。普惠金融通過使用新型的技術和金融工具,降低了農村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使更多人受益于金融服務,農戶可以通過儲蓄、投資和理財等金融服務來減輕家庭在資金方面周轉的壓力、增加家庭收入,并增強家庭所擁有資金的流動性和積累更多的金融資產,從而提高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避免在沖擊發生時突然陷入貧困、有助于打破貧困循環[19];不僅如此,普惠金融開發出的新型金融產品如微型貸款、保險等,更加適合低收入人群和農村居民等人群的需求,農戶可以利用不同金融產品進行不同的資產配置,增強家庭資產積累的能力,從而提高家庭經濟韌性[20],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可以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強家庭的財產性收入并擴大資產規模。家庭經濟韌性的重點是家庭在受到沖擊后應對貧困的能力,據此,強大的資產積累提供了對外部沖擊的“軟墊效應”,防止農戶家庭因不可預見的情況而受到損害?;谝陨戏治?本文提出研究假說2。

研究假說2:普惠金融通過促進資產積累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2.促進創業

普惠金融可以促進農戶家庭創業進而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普惠金融提供更加靈活、低門檻的金融服務,使得創業者更加容易獲得金融支持,緩解創業農戶在資金方面所面臨的限制,從而增加創業機會,提高創業績效[21-22],還能帶來創業的機會均等化,特別有助于低物質資本和低社會資本的家庭創業[23];此外,普惠金融通過為創業者提供更加優惠的利率和便捷的融資渠道,降低創業成本和融資成本,有效解決了家庭創業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和信貸支持問題,進而促進了農戶家庭創業的持續經營。普惠金融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家庭創業,不僅如此,普惠金融中商業保險、互聯網支付等對創業活動開展具有積極影響,有助于提升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家庭創業水平[24];同時創業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為就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并促進經濟增長,進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25]。綜上所述,普惠金融通過促進農戶家庭創業,提供靈活、低門檻的金融服務,降低創業成本和融資成本,以及促進創業機會均等化,有利于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谝陨戏治?本文提出研究假說3。

研究假說3:普惠金融通過促進創業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計

1.基準回歸模型

為考察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本文模型具體設定如下:

resilienceit=α0+β0FIit+ρ0Xit+γpt+λit+ε0it

(1)

其中,resilienceit代表家庭i在時期t的農戶家庭經濟韌性,FIit代表家庭i在時間t的普惠金融指數水平,β0是本文的關注系數,衡量了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Xit代表所有控制變量,γpt代表控制時間和省份的聯合固定效應,λit分別代表家庭固定效應,εit代表隨機誤差項。

2.機制分析模型

assetit=α1+β1FIit+ρ1Xit+γpt+λit+ε1it

(2)

entrepreneurshipit=α2+β2FIit+ρ2Xit+γpt+λit+ε2it

(3)

其中,assetit表示家庭i在時期t的家庭資產,entrepreneurshipit表示家庭i在時期t是否進行創業。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以Cisse and Barret[26]提出的計量方法測算家庭經濟韌性指標,并借鑒李晗和陸遷[13]的做法,本文采用家庭人均消費額的對數值作為福利水平的衡量指標,從而測算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第一步,首先假設一個一階Markov過程,引入福利水平的一階滯后變量,以體現上一期福利水平對當期的影響,從概念上說,由于福利是個狀態變量,它總結了所有先前的狀態,因此引進滯后一期是合理且必要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樣本數據的浪費,并解決了面板數據中可能存在的自相關問題。具體模型設定如下:

(4)

公式(4)將t時期的福利指標Wit建模為前一期t-1時刻的福利Wi,t-1的多項式函數,同時,加入其他特征變量Xit以及隨機擾動項εMit。下標M代表期望方程,j代表高階中心距的階數??紤]到多重均衡貧困陷阱理論的典型S形動態特征,本文在福利水平的多項式中,選擇1至3階矩引入方程[27]。

第二步,考慮到人均消費水平必須是非負的,因此假定因變量為泊松分布變量,使用廣義線性模型(GLM)進行似然估計,利用公式(4)及隨機誤差項的零均值假設E[εMit]=0,估計家庭i在t時期的條件均值可以寫為:

(5)

第三步,用下標V表示方差方程,得出一階中心距的殘差,并估計二階中心矩方程:

(6)

同時,遵循零均值假設E[εVit]=0,將殘差平方用來估計條件方差的預測值(1)與均值方程一樣,因變量(方差)也是非負的,再次假設因變量是泊松分布的,并使用廣義線性模型(GLM)對數據進行似然估計。:

(7)

(8)

2.核心解釋變量

本文參考尹志超等[29]的做法構建家庭層面普惠金融指數,根據2015—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中相關數據的可用性,選取5個指標來反映普惠金融水平,具體而言包括銀行賬戶(分別考慮家庭擁有活期存款賬戶或定期存款賬戶)、正規信貸、商業保險、信用卡、數字金融服務(是否使用互聯網進行支付、理財和融資)。其中銀行賬戶可以提供存儲和管理資金的功能,反映出金融服務對于貧困人口和農村家庭的覆蓋率和包容性,是金融普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0];銀行正規貸款和信用卡服務是傳統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接緩解貧困人口和農村家庭的金融約束,為農村家庭提供融資渠道和金融支持;保險服務可以為人們提供風險保障及經濟上的保障和支持,幫助他們應對不可預測的風險,并且保險服務還可以增加貸款服務的經濟效益[31];考慮到數字金融可以幫助普惠金融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務的普及性、便捷性和效率,本文還通過加入互聯網支付、理財和融資來反映數字金融服務。表1匯報了構建家庭普惠金融指數所采用的指標。

表1 普惠金融指標體系

采用平均歐幾里得距離法加總分項指標得到總指數。借助多維幾何的概念,將多維度轉化為一個矢量,在多維空間中,以最優點和最差點為兩個基準點,可以用實際點到基準點的距離來衡量經濟體的普惠金融狀態,家庭普惠金融指數就是由實際點到最優點的反向距離和到最差點距離的平均值來衡量,這種方法用于衡量普惠金融指數,其意義更加直觀,且與常見的線性加總法不存在完全可替代性,首先計算各變量指數,然后合成家庭普惠金融總指數(FI),具體公式如下:

(9)

(10)

FI=(FI1+FI2)/2

(11)

3.機制變量

(1)資產積累。參考李晗和陸遷[13]的做法,以家庭總資產作為資產積累的衡量指標,并進行取對數處理,家庭總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非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包括現金、存款、理財產品、股票、基金等;非金融資產包括農業資產、工商業資產、房屋資產、商鋪資產、土地資產、車輛資產、車庫資產和其他非金融資產。

(2)家庭是否創業:借鑒尹志超等[32]的做法,本文將問卷中家庭從事工商業生產經營項目界定為創業家庭,取值為1,反之為0;并對沒有進行創業活動但有創業計劃的家庭進行統計,有創業計劃取值為1,沒有取值為0。

4.控制變量

根據經濟韌性相關的研究,本文選取的控制變量包括兩個層面:戶主特征變量(戶主年齡及年齡平方、婚姻狀況、性別、戶口類型、受教育水平、風險偏好);家庭特征變量(家庭規模、家庭總收入、家庭總負債)。

表2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三)數據處理和來源

本文使用的所有家庭層面的數據均來自2013—2019年西南財經大學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該數據以問卷訪問形式整理獲得,數據樣本覆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特征、城鄉人口比例等多個方面與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相一致,具有較強的代表性[33],其他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民銀行官網?;谘芯繂栴}及數據可獲得性的考慮,本文對CHFS初始樣本進行如下處理:①匹配農村家庭與戶主層面的數據;②剔除主要相關變量缺失的樣本;③考慮到計算指標滯后期的影響,將2013—2019年樣本合并成家庭層面的2015—2019年平衡面板數據,④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所有的價值變量調整為2013年的不變價格,在此基礎上,計算家庭人均消費、家庭總收入等變量數據。經過上述處理,最終獲得3 440個農戶家庭樣本,10 320個觀測值。

四、實證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面板數據。分析普惠金融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關系,在模型中使用時間和省份聯合固定效應并且加入家庭固定效應。表3給出了普惠金融對于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逐步回歸的結果,第(1)列結果表明,僅考慮普惠金融對于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時,普惠金融會顯著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第(2)列進一步加入戶主特征層面的控制變量,結果顯示普惠金融對于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正向影響依然穩定;第(3)列中加入了家庭層面的控制變量,普惠金融對于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結果仍然顯著,假說1得到驗證。

表3 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檢驗結果

(二)內生性和穩健性檢驗

1.內生性處理

為克服內生性,本文參考尹志超等[7]的做法,選取“同一社區內的其他家庭普惠金融指數均值”作為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variable)。一方面,同一社區內的家庭通常受到相似的地理、經濟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的金融需求和普惠金融使用情況比較相似,并且社區內其他家庭可以通過民間借貸、聯合貸款等方式對該家庭金融普惠狀況產生影響,但并不會直接改變家庭的內生發展能力,影響該家庭的經濟韌性;另一方面,該家庭的經濟韌性不會對其他家庭的普惠金融指數產生影響,符合工具變量的基本要求,有助于緩解內生性問題。

表4報告了基于“同一社區其他家庭普惠金融指數均值”作為工具變量的兩階段回歸的檢驗結果。結果表明使用工具變量法回歸后,普惠金融的回歸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這符合工具變量的要求,并且第一階段的聯合F值為592.74,表示不存在弱工具變量的問題,第二階段的回歸結果顯示,普惠金融的系數在5%的統計水平下是顯著為正。結果顯示,不管是采用基礎回歸還是使用工具變量進行實證檢驗,普惠金融均能顯著促進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提高,說明普惠金融可以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這個結論是穩健的。

表4 內生性處理結果

2.穩健性檢驗

(1)更換貧困閾值

上述研究中使用的福利標準是世界銀行所提出的每人每天消費1.9美元,為檢驗普惠金融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結果的穩健性,將閾值分別更換為世界銀行在2015年公布的每人每天消費3.1美元和2022年公布的每人每天消費2.15美元,再根據新閾值重新測算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如表5回歸結果顯示,提高貧困線后,普惠金融依舊可以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結果保持穩健。

(2)縮尾后回歸

為避免極端值或異常值對本研究結論造成影響,本文采用了1%的縮尾處理進行調整,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影響顯著為正,表明本文結論的穩健性。

(3)剔除直轄市

樣本統計數據中部分農戶家庭位于直轄市中,相對而言,直轄市經濟水平較高,區位優勢突出,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及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相對更高。為了證明本研究結論的穩健性,將位于直轄市的農戶家庭從樣本中剔除再進行實證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剔除位于直轄市的農戶家庭數據后本文實證結論仍然穩健。

表5 穩健性檢驗結果

(三)傳導機制分析

1.資產積累

為檢驗普惠金融通過資產積累影響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機制,本文參考李晗和陸遷[13]的做法將家庭總資產(取對數)作為衡量資產積累的指標。從表6回歸結果可以看到,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資產積累的影響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普惠金融會顯著推進農戶家庭資產積累,進而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根據理論分析,農戶家庭在遭遇風險之前,家庭可以利用金融服務獲得收益,積累更多的資產,豐厚的資產積累在面對外部沖擊時能夠起到“軟墊效應”,避免在突發情況出現時無法及時抵抗風險而對家庭經濟造成損傷、導致陷入貧困;另一方面,農戶還可以利用金融產品進行不同的資產配置,這不僅能增強農戶家庭資產積累的能力,還能實現增值保值并擴大資產規模,從而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假設2得到驗證。

2.促進創業

為驗證普惠金融通過促進創業進而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這一機制是否成立,本文借鑒尹志超等[32]的做法對問卷中家庭是否從事工商業生產經營項目進行界定,從事工商業生產經營的家庭界定為創業家庭,取值為1,反之取值為0,并且本文還對沒有創業的家庭的創業意愿進行統計,以此充實普惠金融在創業這一環節的促進作用,為更好提出政策建議提供依據。

回歸結果如表6第(2)列所示,普惠金融會促進農戶家庭創業,并且對有創業意愿的農戶家庭同樣有激勵作用。農戶家庭從事創業活動可以提高收入、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和增加自有資本,進而降低農村家庭未來陷入貧困的風險,增強農戶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34];而且農戶從事創業活動除了可以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開拓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新途徑,從而緩解農村失業率問題,推動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提高農戶整體收入水平[35];通過養殖、種植、農產品銷售及開設農家樂等方式進行創業,可以為農戶家庭帶來多樣化收入,幫助其減輕經濟風險、增強風險承受能力和抵抗能力,提高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假說3得到驗證。

表6 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機制分析結果

(四)異質性分析

1.戶主特征

本文依據戶主年齡將樣本家庭劃分為青年家庭(45歲以下)、中年家庭(46~65歲)及老年家庭(65歲以上),依據戶主性別特征將樣本家庭劃分為男性戶主家庭和女性戶主家庭,研究普惠金融對不同戶主特征家庭的影響差異。

從表7結果看到,普惠金融對不同年齡段戶主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都顯著,但對中青年家庭的影響更大,這可能是因為中青年人學習能力強且金融知識儲備較豐富,更能直接享受普惠金融帶來的紅利。從第(4)、(5)列結果可以看到,普惠金融對男性戶主的經濟韌性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而女性僅在5%水平上顯著,男性戶主家庭的促進作用明顯優于女性戶主家庭,這可能是男性勞動能力更強、收入來源更加穩定,在經濟參數上作用更大、更多地被視為家庭財務管理的主要責任人,因此更有可能了解和理解金融產品和服務,并能更好地利用它們來增加家庭的經濟韌性,使得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促進作用在男性戶主和女性戶主之間表現出差異。

表7 不同戶主特征異質性估計結果

2.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是一種重要的生計資本,可以增強家庭內生發展能力,并提高家庭的經濟韌性。由于擁有知識和技能是人才的基礎,也是人力資本的關鍵因素,而教育是知識和技能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本文將戶主教育所形成的不同人力資本進行劃分,比較不同人力資本所帶來的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不同影響。

表8 不同人力資本異質性估計結果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普惠金融對于不同教育情況的戶主均能促進其增加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相對于未接受過教育的戶主家庭而言,普惠金融對具有更高教育水平的農戶家庭經濟韌性促進作用更顯著,這說明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提高家庭經濟韌性。這可能是因為農戶個體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升自己的金融素養、金融水平,受教育水平較高的農戶家庭能夠更好利用普惠金融服務拓寬提升福利水平的渠道,從而可以更有效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財務,增強家庭內生發展能力,提高家庭經濟韌性。

3.收入水平

為考察在不同收入水平下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促進作用是否存在差異,本文以樣本家庭總收入的中位數作為衡量指標,將樣本家庭分為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

如結果所示,對于收入水平不同的農戶家庭,普惠金融均能促進其家庭增強經濟韌性,但根據費舍爾組合檢驗法進行組間系數檢驗結果來看,普惠金融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相對來說,對于收入水平較低的農戶家庭而言,普惠金融指數的促進作用更強,這說明隨著普惠金融“普”和“惠”特質的發展,有效緩解了低收入家庭金融排斥的范圍和程度,讓原本被排斥在金融市場外的群體也能有更多渠道了解和消費金融產品,同時也說明普惠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務門檻,讓低收入農戶家庭有更多機會獲得金融服務,在可負擔的范圍內獲得融資便利,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表9 不同收入水平異質性估計結果

4.不同區域

由于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資源集中于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氣候條件相對惡劣且金融環境較差,農戶遭受風險沖擊的可能性會高于東部地區。為了更好地探究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促進作用是否存在區域異質性,本文將樣本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進行實證分析。

從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普惠金融發展對不同地區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其影響程度在東、中、西部地區存在差異。其中,普惠金融對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作用在1%水平上顯著,東部地區在5%水平上顯著??傮w來看,東部地區具備良好的發展要素和較多發達城市,這些城市的輻射作用較強,同時普惠金融所帶來的金融資源流入,也會不斷推動農村地區的發展;中部地區的農村家庭普惠金融的促進作用優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經濟發展雖不如東部地區,但是普惠金融政策下能獲取紅利,因此也能顯著增加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對于資源稀缺、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來說,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效果同樣顯著,這可能是因為目前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重點放在經濟金融環境較為落后的地區,這也彰顯了普惠金融所具備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價值。

表10 不同區域異質性估計結果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采用2013—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基于非線性動力學理論及貧困陷阱理論測度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實證分析了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影響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普惠金融能夠顯著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普惠金融每提高1%,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就提高0.4%,在進行內生性處理、更換貧困閾值、縮尾處理和剔除直轄市等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這一結論仍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普惠金融不僅可以通過資產積累機制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還可以通過促進創業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對具有創業意愿的農戶家庭同樣有促進作用。本文進一步檢驗了普惠金融對農戶家庭經濟韌性的異質性效應。從戶主特征異質性看,普惠金融對男性戶主和中青年農戶家庭經濟韌性促進作用更明顯;從人力資本異質性看,相對于從未接受過教育的戶主家庭來說,普惠金融對于接受過教育的家庭更能增強其家庭經濟韌性;從家庭收入水平異質性看,普惠金融更有利于增強低收入家庭經濟韌性;從三大區域異質性看,與東部地區相比,普惠金融對中西部地區農戶家庭經濟韌性促進作用更突出。

基于上述結論,為更好發展普惠金融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繼續加大普惠金融發展力度,充分發揮普惠金融的“普”和“惠”,尤其是提高具有低收入水平、低人力資本、老年家庭、中西部地區等特征農戶家庭的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從而增強農戶家庭的經濟韌性。加大普惠金融發展力度,可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更廣泛的服務渠道、建立更完善的金融服務網絡、采用更加普及的技術來實現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提高普惠金融在基層組織的滲透能力,完善征信體系建設和促進數字金融發展,加大對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第二,普惠金融通過資產積累機制可以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因此,要降低農戶家庭參與金融的門檻,使更多農戶能夠參與其中,同時,還需要開展普惠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知識,鼓勵農戶參與金融市場,積累資產;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金融優惠、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有效分散農戶家庭風險,提升其風險管理能力,從而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第三,普惠金融通過促進農戶創業增強農戶家庭經濟韌性,對具有創業意愿的農戶家庭同樣有促進作用,因此,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增強農戶家庭的創業意愿,同時提供稅收和政策優惠,鼓勵創業活動開展并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其次,要利用金融資源不斷解決創業過程中的難題和瓶頸,提高農戶家庭的創業質量和創業的韌性;還應利用普惠金融服務為創業家庭提供便捷的資金供應,有效保障農戶創業的可持續性,幫助弱勢群體通過創業增加收入,拓寬農戶家庭收入來源,從而提升農戶家庭經濟韌性。

猜你喜歡
戶主普惠韌性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漢唐戶主資格的變遷*
張小飛落網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