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構建機制研究

2024-01-24 02:56黃彥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財會學習 2023年36期
關鍵詞:風險管理流程國有企業

黃彥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引言

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工作的完善是一個突出的現實問題,優化內部控制流程,提升風險管理水平,落實落細規章制度,見嚴見效管理水平提升迫在眉睫,從內部控制流程的梳理優化及風險管控中去要效益,提高國有企業發展綜合管理成效。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理念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理念

國內外許多大型企業的內控失效所引發的教訓異常深刻,內部控制完善與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由企業制定并全員參與、全員實施的,旨在完善控制流程,遵循內外部法律及政策,防范發生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降低經營風險,以實現企業有質量的經營管理目標,促進企業高質量的達成發展戰略。

(二)國有企業風險管理的理念

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日益完善,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和企業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企業的發展與衰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如何正確應對風險與挑戰,取決于企業有沒有科學的風險管理理念及成熟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國有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融入風險管理理念,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控制流程,以為企業能健康長遠發展、實現總體經營目標提供合理保證。

二、內部審計參與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構建機制的原因

(一)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客觀原因

客觀上,隨著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及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產業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企業經營環境日益復雜。國有企業在股權結構、組織規模、機構設置、薪酬分配乃至內部流程等各個方面都容易出現與現有的經營形式不相匹配的地方,粗狂式的經濟發展和管理模式不符合當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國有企業需要加強風險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對于汽車行業企業來說,如何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制度,防范發生重大經營風險,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舉措,客觀上需要內部審計人員深度參與梳理企業內部控制流程的關鍵風險點,做好應急及預防措施。

(二)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主觀原因

主觀上,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具有其專業上的優勢及主觀上提升自我價值的需要。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的內部設置機構,既相對獨立,又與其他部門緊密聯系,內部審計一方面對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經營環境、政策法規、企業文化、企業戰略目標及實際經營業務較為熟悉,能夠提出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也具有審計、內部控制、合規及風險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從系統化的角度來分析表象的業務,發現并提煉一線業務人員未能注意到的系統性問題;此外,內部審計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的增值,內部審計不止局限于審計業務,而可以從審計中延伸出對企業內控、風險管理等所存在問題的理解,幫助企業完善相關控制和防范風險流程,既實現自我的價值增值,又促進國有企業的更高質量發展。

三、內部審計參與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構建機制的作用

由于內部控制的專業性及風險的不確定性,通常情況下,可控風險可以通過內部控制等方法進行防范,而不可控風險一般通過接受、轉移、減輕、規避等進行應對,內部審計則通過檢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去發現風險漏洞,通過制定完善風險管理的建議去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一)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上起再監督的作用

企業構建內部控制流程是為了滿足企業的經營方針需要,優化工作效率,防范舞弊風險。在不同的組織中,內部審計可能在內部控制流程的梳理上起主導者或協調者的作用,為企業擬定內部控制流程框架,或者協調各部門參與擬定內部控制流程框架,并對其執行的效果進行再監督,防止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走樣變形,能及時掌握流程執行過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能及時掌握新出現的風險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上起檢查與再評價的作用

風險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風險并不總是“壞事情”,在原有的理論中,許多人會把風險等同于危險。事實上,風險的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也蘊含了一定的機會,對屬于風險愛好者的人來說,風險意味著其中的收益往往會更大,經濟效益會更好。而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起到檢查與再評價的作用,依據企業戰略需要對存在的風險的可能性及后果進行評估分析,揭示關鍵性的風險,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四、審計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構建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沒有內控的企業就沒有未來,但內部控制也不是萬能的,內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的保障,卻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因而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內部控制流程不能合理有效地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首先,企業缺乏對內部控制流程進行梳理,沒有制定和完善內部控制流程,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問題;其次,企業制定的內部控制流程過于冗余,為內控而內控,層層加碼,層層設限,導致內部控制與企業人員的工作效率產生了嚴重的沖突,直接降低了企業業務的開展效率和績效效果;最后,內部控制流程制定得不科學、不完善,也會形同擺設或相互矛盾,無法達到相應的控制效果。

(二)風險管理體系不能合理有效地管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

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風險管理實踐是比較薄弱的,沒有得到管理層的足夠重視,許多企業仍然以拓展業務為第一生存要義,忽視了對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的預防與管理,而風險的積累在某個階段的暴露往往會極大地損害到企業的效益,導致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比如“高周轉”模式下的房地產企業,就是以快發展為中心,忽視了風險的累加,導致風險最終發生的時候企業面臨著破產倒閉的危機。同樣,汽車企業也面臨著風險管理的難題,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導致其管理的難度較大,企業所建立的風險管理體系往往不足以準確預測和管理風險,一些風險管理相關的制度及操作流程又過于僵化,不能適應企業動態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風險問題,因而企業風險管理問題應獲得足夠的重視。

(三)內部審計不能合理有效地發揮其崗位職能作用

一方面,內部審計目前主要存在于大中型企業或其他組織,而在廣大的小微企業中是幾乎沒有內部審計專職崗位的,對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監督存在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企業的內部審計一般是以高層領導的意志意愿來開展工作,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在不同的企業或組織中差異較大,廣泛受制于高層領導的支持程度、審計業務開展的資金飽和程度、審計項目的重要程度、審計技術方法的復雜程度等,比如缺乏審計信息技術系統,審計開展業務所需收集審計證據的過程均較復雜,容易出現遺漏,會影響到內部審計崗位職能的發揮。

(四)內部審計人員不能適應職務擴大化所帶來的挑戰

內部審計人員從單一的從事財務審計、流程審計等審計業務擴大到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風險管理檢查與評價及其他各種新型的審計,極大地擴展了其職務的邊界,內部審計人員面臨著許多從未接觸到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學習與成長的能力提高均帶來挑戰,能不能適應職務擴大化所帶來的挑戰,很大程度上考驗著內部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

五、審計視域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構建機制的路徑

沒有一成不變的企業內部控制流程與風險管理制度,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所遇到的內部控制問題及風險管理問題都有所不同,針對不同階段所體現的特點,內部審計從專業的角度持續地發揮作用,對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進行規范改進,賦能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

(一)構建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實施機制,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等一系列文件為藍本的內部控制實施指引機制,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同企業在實施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的業務實際進行分析,制定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實施流程,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一般來說,汽車企業的IT 系統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投資規劃決策流程、合同管理、招投標等均是內部控制容易出現問題的重要領域,以固定資產為例,汽車企業的固定資產在企業各類資產中占比較大,是重點關注領域,但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與盤點較為困難,且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輔助參與才能夠進行盤點,并對性能進行確定,因而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實施機制和監督機制,明確相關崗位人員的權責和授權機制就顯得更為重要,可以有效減少舞弊風險問題。

(二)強化企業風險管理意識培訓機制,厚植企業合規文化

企業的風險是無處不在的,既有法律政策方面的風險,又有經營決策、技術革新、安全生產、運營管理及財務風險,每一種或幾種風險的發生,對企業都是重大的傷害,因而必須強化企業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培訓,將風險意識融入企業文化,融進員工的日常工作中,每一個員工都是其崗位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倡導企業合規文化,加強對有關法律及政策方面的解讀與培訓。并通過明確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權限與職責,明確內部審計的功能定位,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控方面的作用,通過內部審計對相關崗位流程的梳理,建立一套可行性高的風險防范機制和檢查監督機制,以企業風險導向審計為指引,建立企業風險清單,定期對有關項目進行審計,排除風險隱患,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三)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預警機制,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面對企業資產高度分散、管控難度較大等實際情況,發展大數據信息系統,健全內控和風險預警信息技術能力尤為重要。集成和共享業財數據,完善財務風險預警、資產管理風險預警等各方面的關鍵控制措施,實現數據的在線可視化分析。使得內部控制可以通過信息系統這一載體進行有效實施,輔助企業管理人員對有關業務進行規范化管理,實現對財務和業務的自動控制,減少或消除經營舞弊行為,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四)完善審計人員培養與考察機制,重視審計成果的轉化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審計人員培養與考察機制,以教育培訓為抓手,結合實際工作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將培訓與工作相結合,寓教于樂,寓學于實,通過實踐工作來學習和提高工作能力,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接受錘煉、提升本領。注重審計人員的考察培養,對工作態度端正、成果突出的及時進行獎勵,以營造出“你追我趕、相互促進成長”的良好局面,鼓勵和引導審計人員在工作之余,積極更新知識儲備。同時要注重審計成果的轉化,企業建立完善的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和整改制度,明確審計整改的責任歸屬,將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監督納入崗位職責中,定期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及時掌握關鍵控制執行的有效性,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落實,確保企業的經營穩健。

結語

新時代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構建機制是內部審計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離不開對自身內部控制流程的梳理,以打通堵點、解決難點;國有企業做大做強也離不開對風險的預防和管理,以降低風險、消除隱患。內部審計人員只有站在國有企業戰略高度,充分了解管理層的立場,充分了解企業的業務內容,從精從細,掌握每一個環節的內控關鍵點,合理設置內控層次,明確各層次負責人員的責任和追究機制,強化風險管控,既要防止造成冗余控制,降低業務部門的工作效率,阻礙企業發展壯大,又要防止內控失效,造成信息失真,風險積累。本文在審計視域下,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理念進行分析,進而探討了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原因和作用,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構建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其路徑進行分析,最后做了總結。

猜你喜歡
風險管理流程國有企業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違反流程 致命誤判
本刊審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