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必然、實然與應然

2024-01-24 11:20蓋豪杰
山東體育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體醫全民康復

蓋豪杰

(西南大學 體育學院,重慶 400700)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首次從國家層面上提出要完善全面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共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同時還強調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最終實現全民健康[1]。這一重要論述為開展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即通過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促進全民健康。而這一體系的完善根基在于推動體育與醫學的深度融合,培養相應的復合型人才,進而填補全民對參與體育活動科學性指導的人才需求空缺。

著眼于當下,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在全民健身戰略計劃下,人們的消費目標開始聚焦到自身的健康狀況,健康產業從而迎來了大爆發時代,但在其迅速發展下弊端也隨之顯露。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深度推進過程中,人民群眾對于體醫復合型人才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急劇增加,供給與需求極不平衡。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譜轉變,體育健康素養缺乏和健康服務業發展需求等社會問題,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據此,本研究基于全民健身戰略發展的基礎,通過對體醫復合型人才的概念界定,把握體醫復合型人才的現實定位,圍繞全民健身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實然困境展開論述,探索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社會與高校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提供參考,為全民健身事業有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1 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內涵闡釋

體醫融合在中國正式提出時間尚短,對其涵義的闡釋,不同學者基于不同角度給出相關定義,從宏觀層面上來講,馮曉露、于洪軍認為“體醫融合”是指:通過體育與醫療衛生系統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整合,來優化健康資源配置,提升健康服務效率,最終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2-3]。而從微觀層面上來講,劉海平認為“體醫融合”是指在疾病預防、臨床治療和康復鍛煉各階段中,相關專業人員綜合應用醫學和體育的專業知識、方法,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的手段和健康干預模式[4]?;谏鲜鰧W者觀點,“體醫融合”雖在作為特定概念上未達成一致共識,但也共同表明了“體醫融合”的實現路徑不僅需要體育與醫療相關服務部門的協同發力,也更需要體育與醫療專業資源與人才整合。由此觀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是推動體醫深度融合的路徑之一。

當前,在學術界對于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內涵界定還未有一個清晰的定義,但也有部分學者提出一些想法,認為體醫復合型人才既需要掌握運動專業技能、運動訓練學知識,也需要掌握診療和康復相關知識和技能,實現醫學專業與體育專業的知識相容[5-6]。此外相關高校培養單位對其定義也大同小異,例如,體育與醫學交叉結合的前沿學科:運動康復專業和康復治療專業。調查結果表1所示;在治療手段、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的側重點雖然有著明顯不同,但在其培養目標上都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系統掌握醫學治療技術和運動基礎理論的高級康復技術人才。目前無論是學界給出內涵界定還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給出的定義都從知識體系角度出發,認為體醫復合型人才應具備醫學和體育兩領域的知識體系。但是隨著全面健身計劃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正式提出,僅僅具備兩領域的知識體系,顯然不足以滿足現實需求。面對老齡化趨勢、慢性疾病譜變化、殘疾人康復意識缺乏,全民體育健康素養缺失等一系列問題,體醫復合型人才在具備能夠勝任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治療的情況下,也應具備“運動是良醫”的健康新理念,且能有效地向大眾傳輸該理念。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內涵是:具有大健康、大衛生、大體育理念,系統掌握運動科學和康復醫學方面的知識體系,能夠勝任在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等環節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

表1 部分體育類和醫學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表

2 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

2.1 體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客觀需求

健康中國戰略建設背景下,強化體醫合作理念,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是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標[7]。據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5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9億,占總人口的13.5%[8],伴隨著人口老齡化而來的健康問題為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沉重負擔,國家醫療保障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同時,隨著國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的健康風險也在急劇增加,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9]。這些慢性疾病帶來的醫療負擔占總負擔的70%以上,也是制約我國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為積極應對老齡化、慢性病帶來的健康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僅僅靠醫療部門的全科醫生診斷、治療的手段無法完全應對。而體醫復合型人才對于促進健康老齡化和防控慢性疾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地緩解醫療部門的壓力。因此,全民健康的應對措施不能局限在醫療技術和手段,而應是跨學科合作、多技術多手段的綜合應用。在面對人口老齡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急劇增加的時代,培養掌握體育與醫療手段的復合型人才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

2.2 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滿足健康服務業對人才的內在訴求

健康服務產業在國民經濟第三產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僅關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還代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水平與文明程度[10]。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是深化醫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11]。該《意見》為我國體醫融合的深度發展開辟了廣闊道路。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體質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12],這無疑更加肯定了體醫融合在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中的重要地位。在面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如此龐大的需求群體,體醫復合型人才必將成為眾多健康服務業專業人才的重要來源。

2.3 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提高全民體育健康素養的重要保障

健康素養是指個體獲得、理解和處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務并做出正確的與健康相關決策的能力[13],與國人科學健身、主動健身、保持健康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健康中國建設的“塔基”,而我們缺少的就是這種“塔基”建設。高校大學生體測猝死事件,杭州女孩跟劉畊宏跳操腳受傷事件等,更是從側面反映了大眾健康素養的缺失。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7.06%,2019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上升到24.81%,略有提高,但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體育健康素養作為健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標和本質看,體育健康素養與健康素養有共同的目標,即健康促進[14]。由此可見,體育健康素養是全民科學健身的前提。當下,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多數社會體育指導員成為一線指導人員,社區衛生人員成為一線治療人員。但是多數社會體育指導員往往不具備醫學基礎,醫學實踐能力不足,社區衛生人員缺失運動專業知識及運動技能,缺乏運動干預健康相關理論知識,對“運動是良醫”理念認識不足。因此,我國急需一批具備體醫融合理念的復合型人才,彌補健康中國建設的“塔基”不足。

3 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然之困

3.1 政府統籌力度低:繼續教育多主體的協同能力薄弱

繼續教育體系作為銜接普通教育體系和產業需求與社會需求體系的重要紐扣,在其培養社會市場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15]?;谌窠∩硎袌龅男枨筮壿?體醫復合型人才作為服務群眾的中堅力量,應該是繼續教育關注的目標群體。但是由于繼續教育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體醫復合型人才進行繼續教育的開展需要政府、體育部門、衛生部門、社區部門以及受教育者的多方協同,如,對于社區而言開展繼續教育必然意味著財政支出的增加,對于體育部門與衛生部門而言開展繼續教育必然涉及到兩者的相互協作,其開展過程也必然牽扯到利益的訴求。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參與社區開展的繼續教育是否額外付出受教育成本或占用其個人工作時間等,都會成為其參與繼續教育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因素僅靠單一的部門又不能很好地去解決,協同不當必然導致體育型、醫學型的單一領域人才向“體育+醫學”的復合型人才轉變速率下降,從而將遠遠滿足不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對于體醫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3.2 高校教育資源滯后:院校教學供給失調

無論是教學資源、課程資源還是師資,任何教育資源的配置在本質上都是一種以客觀需求為導向的系統化行為,不可脫離外部供給需求孤立存在[16]。因此高校在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便是明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對體醫復合型人才人力資本的需求情況。然而高校作為培養高質量體醫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其教學資源上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導向,最主要的特征表現在教學、課程和師資上。首先,作為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專業主要分布在體育類院校和醫學類院校,當前兩類院校所傳授內容與崗位的現實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體育類院校在其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時,重運動技能輕醫學知識的情況依然存在,醫學類院校在其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時,重醫學知識輕運動技能的情況也是常態,都各自注重本領域的培養,這就造成教學內容未能與社會需求形成對應,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還偏向于各自的領域,無法實現有效整合,不能滿足群眾需求。其次,體醫復合型人才作為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應用型人才,在其課程設計中必然需求更多的實踐經驗,但是目前兩類院校在其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的課程配置中,實踐課程比重占比低,使學生無法切實掌握將運動康復療法作為醫療或非醫療干預疾病的能力。最后,欲培養過硬的專業實踐能力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具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前提[17]。作為培養兩領域復合型人才的教師,其自身也應該具備兩領域的知識儲備。但是醫學類或體育類教師由于教育背景、專業背景、研究方向的差異,往往專業單一的教育背景很難與人才培養計劃銜接。而缺乏“醫學+體育”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教師,很難給予學生更全面的知識,無法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質量、高水平體醫復合型人才。

3.3 資格認證制度缺失:體醫融合職業發展受阻

當前,從事社區衛生工作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在職人員的資格證書都分別來源于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體育指導局指定的相應資格考試,通過測試進行獲取。兩者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互相獨立,這就導致社區內繼續教育培養的體醫復合型人才的資格認證制度相對缺失,使得社區體醫復合型人才即便完成相關培養,也無法從事跨領域的工作,大大降低了體醫融合職業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再者,針對于體育類院校和醫學類院校開設的運動康復和康復治療等具備體醫融合理念的專業,我國衛生部雖為此開設了康復治療師職業培訓和資格考試項目,國內也成立了康復醫師協會、中國康復醫學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等組織,但康復治療師資格認證工作還沒有正式開始[18]。此外,有些地區還提出體育院校的運動康復專業和醫學院校的康復治療專業的畢業生要在醫療機構實習一年之后才滿足報考“康復治療師”的要求。相比而言,美國物理治療師的培養,無論是教育還是考試、認證、注冊、組織管理都是獨立形成的完整體系[19]。我國在體醫復合型人才資格認證制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否則在這種限制的加持下,將不利于人才的評價和篩選,無法促進全民科學健身持續縱向發展。

4 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應然之策

4.1 政府統籌引領:構建協同治理機制

政府是教育投入的主體和教育監管的主體,而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20]。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應當對于繼續教育體系發揮足夠的領導作用。根據當前在對社區衛生團隊、社區體育團隊進行繼續教育培養時,由于其繼續教育的多方協同不足,社區體育部門和社區衛生部門在通力合作時,各自利益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導致繼續教育培養社區體醫復合型人才的設想與現實仍有一段距離,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發揮宏觀調節作用,引領社區體育與醫療部門相互配合,督促社區體醫部門尋求切實可行的協同治理機制,消除阻礙體醫部門融合的鴻溝。其次,對于社區在開展繼續教育上的投入成本,政府應對社區管理機構進行資金傾斜,加大社區對體醫復合型人才進行繼續教育的主動培養意愿。最后,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可采取相應的人才激勵政策[21]。通過設立體醫復合型人才激勵機制,采取經費支持、福利和待遇支持、職位晉升制度支持、精神層面支持等來調動社區衛生和社區體育團隊對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從而加快向體醫復合型人才的轉變。

4.2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重置院系供給資源

(1)重構教學資源管理,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對兩類院系關于體醫復合型人才的教學資源進行重置和協調,同時以就業為導向,結合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人群等完善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為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保障。(2)優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設置。一方面可通過增加校內實踐課比重,打牢學生理論基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通過與體衛部門合作方式,將其高校培養的體醫復合型人才送往醫院康復、社區康復等相關部門進行實踐培養,實現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的貫通。(3)促進“體育+醫療”雙型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師存在專業阻隔的情況下,很難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培養,對此可以從兩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加大對現有教師“體育+醫療”復合型能力提升的支持,可通過資助教師進行跨專業進修提高專業知識,或開展相關跨專業科研支持、開設相關教學研討會等方式進行;二是通過引進“體醫+醫療”復合型人才,彌補師資不足的問題。通過增加對教師“體育+醫療”復合型教學能力的培養和多元化引進人才,解決教師跨領域中的阻隔問題。

4.3 完善資格認證制度:推動“體醫“職業發展

當前,我國體醫復合型人才認證機構設置尚不規范,運動防護師已確立職業資格,但考核標準卻還未制定,且報考人員需從事運動防護工作滿一年[22]。官方認可康復治療職業資格,但是在康復治療師的考試準入上,部分省要求僅運動醫學類院校的康復治療專業學生可以參加,運動康復專業學生不允許參加,或許從事一年醫療機構才可參加[23]。另外,通過繼續教育培養的社會內體醫復合型人才的職業認證制度也存在缺失。因此,需要針對通過繼續教育培養的體醫復合型人才建立一套具有公認性的資格認證制度,以具有跨領域工作的資格。針對體育類和醫學類院校相應專業下培養的體醫復合型人才,可參照國外的措施:將其運動康復、運動治療等列為正式的職業,得到國家衛生保健系統的認可[24]。我國也應將運動康復師、康復治療師、運動防護師等相應體醫復合型人才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類,完善職業技能考核標準,規定統一入職門檻,讓體醫復合型人才持證上崗,減少無證無業、有證無業的思維顧慮,加大培養單位的培養意愿,從而推動體醫職業的發展。

5 結 語

培養大量體醫復合型人才是滿足全民科學健身服務需求,持續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必要一環。在全面健身計劃實施過程中科學健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成為全民極度關注的問題,而作為培養體醫復合型人才的高校和社區單位顯得極為關鍵。然而,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體系還處于不完善階段,在職的社區衛生和體育團隊的繼續教育培養尚存在多主體協同性不足、高校的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資源滯后、相關的體醫復合型人才資格認證制度缺失等問題,這些實然困境限制著體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完善全民健身視域下體醫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顯得極為迫切,也是早日實現全民健康目標的關鍵環節。

猜你喜歡
體醫全民康復
后疫情時代安徽省體醫融合現狀的調查研究
全民·愛·閱讀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可持續全民醫保
共生理論對“體醫結合”模式創建的啟示
全民健身 參與快樂
在社區實施:“體醫結合”促進健康研究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