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傳統城鎮歷史街區保護的活態遺產途徑

2024-01-24 02:02李朝丹楊毅
廣東園林 2023年6期
關鍵詞:活態集市真實性

李朝丹 楊毅

1 活態遺產:對真實性原則的發展

1.1 真實性概念的發展

一般譯為“真實性”或“原真性”的舶來詞Authenticity[1],在1964 年經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產生的國際規制《威尼斯憲章》,正式被引入到遺產保護領域。憲章中規定了傳承遺產豐富的真實性(full richness of their authenticity)的責任[2],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遺產的一種“效忠論”[3]。但憲章中沒有對真實性做標準化定義。

真實性為遺產保護提供了一項原則,《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都將真實性作為遺產物狀態重要的衡量指標[4]。這有效推動了各國的遺產保護實踐,卻也逐漸呈現出局限。此后,各國對西方經驗標準和價值觀把控下的遺產“歐洲中心主義”(Euro Centrism)進行了批判[5]。在亞洲地區遺產保護經驗和價值理念發展的基礎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布了《奈良真實性文件》(1997)、《會安草案》(2005)等國際規制,將真實性概念大為擴展。2017年ICOMOS頒布的《德里宣言》再度強調了真實性對文化多樣性的包容,并提倡可持續發展“活態遺產”(continuity of living heritages)[6]。

1.2 活態遺產概念的樹立

《威尼斯憲章》強調了保護遺產的“早期狀態”(the underlying state),并保護“所有時期的正當貢獻”(the valid contributions of all periods)[2]。這體現了真實性理念在物質層面上忠于過去并展現當下的要求,是確立“修舊如舊”“時代印記”等遺產修繕保護一般操作方式的依據,具有重要意義。但《威尼斯憲章》注重遺產本體,缺乏對遺產有關的人、物、事的關注,缺少對精神和社會意義的重視[7]。

針對亞洲遺產保護實踐,《奈良真實性文件》重申了真實性是遺產價值的基礎因素(essential qualifying factor),為其檢驗給出了7對方向,既包含物質層面的形態、材料、功能、環境,也包含非物質層面的精神、感受、技術、傳統等因素[8]。這是在物質層面的基礎上,真實性理念向文化多樣性與非物質性邁出的重要一步。在此形勢下,日本推動了“街區創造”活動和“日本遺產”制度,整合活化發展非物質遺產與物質遺產[9]?!稌膊莅浮分姓J為遺產從街區生活用途的剝離已成為盲目現代化的惡果,提出“在活的文化傳統中,實際上發生過什么,比材質構成本身更能體現遺產的真實性”,遺產的有形表征來源于無形表征(intangible cultural expressions)[10]。

2015 年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的指導性文件《以人為本的文化遺產保護途徑:活態遺產》指出,街區能夠提供的資源比政府和專業機構更加持久,應作為遺產保護管理的核心?!盎顟B遺產”途徑是街區延續遺產的原本功能意圖并持續地沿用遺產的過程,同歷史街區此時此地的生活(contemporary life)密切相關[11]。2017年ICOMOS《德里宣言》更加明確了活態遺產及其文化認同不僅包含遺產本身的利用,街區生活、街區傳統運行機制和街區信仰都是活態遺產的重要組成[6]。

活態遺產是對真實性原則的發展?;顟B遺產的途徑包括遺產基于原本意圖的持續利用,和延續歷史街區真實的傳統生活,這既是遺產價值的源泉,也是最可貴的真實性。

2 我國傳統城鎮街區保護的活態遺產實踐

2.1 概況

我國近年的傳統城鎮街區保護研究和實踐已逐步開始了“活的遺產”的探索,并對各地曾出現的靜態化的歷史遺產保護有所批判。例如邵勇等[12]在平遙古城環境治理導則研究中倡導保護活態遺產,避免平遙“成為一座空城”,并提出需要應對人口外遷、產權關系復雜、資金缺乏等問題;季宏等[13]在福建船政遺產更新設計中主張活態遺產保護,尊重文物本體并延續生產現狀。歷史城鎮遺產相關的設計實踐除通過更新設計發揮活態遺產作用外,還需要審視風格化的仿古商業街模式和應對大量鄉土自發建筑構成的城鎮環境。對此,劉滌宇[14]提出“向沒有建筑師的建筑學 習”,需要充分進行價值評估并采取針對性策略,從而獲得扎根此時此地的生命力。

但總的來說,國內現有活態遺產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質遺產領域,在城鎮街區環境方面仍相對匱乏,歷史街區傳統生活“活的”價值仍缺乏系統研究和保護策略。

2.2 突出問題:傳統生活外遷導致活力流失

以多元化著稱的云南地方遺產保護為例,即使是對其而言,活態遺產和歷史街區傳統生活存續仍然僅是遺產保護研究者普遍提到的理想愿景。該領域缺乏體系的研究,并且在實踐嘗試中面臨許多問題和矛盾,傳統街區的保護開發常走向靜態化和展品化,造成傳統生活不斷被擠出。

一般認為的云南遺產保護的突出代表——麗江,是最早登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傳統城鎮之一,如今卻漸漸呈現傳統生活外遷的問題。麗江大研采用了圈地保護的策略,在新舊城間劃定了分明的界線,使古鎮的物質風貌得到很好保持,成為遺產物保護的優秀案例,卻使古鎮在靜態圈地的保護中停止了生長。王浩鋒等[15]認為,麗江新舊城之間空間隔離,缺乏有機聯系,城市結構性突變推動著古城功能變遷。新城開發之后,新興生產生活對傳統生活產生強烈“擠出效應”,古鎮最終由生活、居住、貿易之地轉變為旅游業的生產場所[16]。

居民一旦外遷,城中街區將成靜態的文化展品。歷史上活躍的貿易城鎮不再是地域生活的歷史過程,成為游客的集散地,地方精神和生活傳統逐漸失落。這便出現保護了傳統城鎮卻破壞了城鎮傳統的現象。歷史城鎮的街區生活、街道活力、文化記憶等“不可見關系”都包含在居民此時此地的現實生活中,如果街區傳統生活外遷,則遺產也難以保持活態價值。

3 被忽視的誘因:生活空間遷移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沙溪鎮案例除了對遺產物質層面的基礎性修復外,還著重于生態修復、可持續發展、非物質文化以及村民參與[17]。沙溪復興工程的策略是通過樹立實施樣例,改變當地觀念,配合政策條例,促使當地人接受并融入復原歷史、發展經濟的過程,因此沙溪寺登村在歷史核心區基礎上持續向外生長和發展(圖1)。在沙溪城鎮街區活態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文化真實性得到了更深入的保持,但傳統生活外遷的現象依然在發生。

圖1 2014—2022年沙溪寺登村外圍變化

筆者于2022年10月對沙溪主要歷史街道上的建筑狀況和業態進行了調查統計。從數據上看,沙溪主要歷史街道上建筑的地方風貌保持良好,沒有出現現代仿古建筑的混雜;除關閉的店面外,旅游服務行業占到絕大多數,主要包括酒吧、餐飲、住宿、紀念品等門類;仍以服務當地人為主的鋪面只剩一間理發店(表1)??上攵?,街區生活在這個氛圍中是不便的。實際上,當地人也正處在漸漸外遷的進程中。

表1 沙溪鎮主要歷史街道房屋、鋪面經營狀況統計

由于歷史上“沙溪街子”的存在,寺登村的四方街上會周期性地進行集市貿易,這個傳統持續到復興工程之前。據筆者走訪的當地人回憶,原本沙溪地方進行農產品、日用百貨貿易的集市街子就在四方街上,但為了改善城鎮整體風貌,如今街上已不允許擺攤經營。地方政府在街區外圍為專營農產品的農戶設置了專門的農貿市場,在原汽車客運站為周期擺攤經營的散戶開設了地方特色市場,加上四方街建筑產權置換和魁閣展覽館的改建,四方街及其主要建筑如今只剩一個“文化中心”的抽象概念。伴隨著地方特色集市的遷移,街區活力不可避免地從歷史區域流失了。

對于地方發展而言,疏導核心區,改善街道衛生面貌似乎是必要的。沙溪實踐中設置地方特色集市的辦法已經是相對溫和的途徑,尚且為周邊農民提供參與遺產經濟的機會。而在很多情況下,地方最具活力的自發集市空間,都要搬遷到距離歷史區域很遠的地方。這個活力流失的過程在巍山古城、東蓮花村、云南驛村等地都正在發生。

例如在云南驛古村落的街道修復中,周期集市從原本地處中心的場所搬遷到了一個相對邊緣的位置。目前云南驛主要歷史街道的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街區以本地居民居住生活為主,其中部分居民以集市擺攤營生。集市既給居民帶來了生活便利,也為其提供了一種參與生產的謀生手段。但隨著集市的搬離,這個街區的未來變得不明朗起來。而歷史街道建筑中的固定鋪面,由于經濟價值越來越高,會逐漸被旅游服務產業占領。隨著集市帶來的便利和謀生手段被抽離,居民很可能終究會做出遷出的選擇。

面對如今被普遍批判的古鎮中千篇一律的商業業態,需要重新審視將充滿活力的地方集市統一搬出的做法,重新認識傳統集市行為的價值。

4 實踐活態遺產的關鍵:延續街區活力

跳出遺產范疇來說,歷史和生活的分歧本質上是在跨時間同一性問題上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分歧。認識論的觀點認為,跨時間的同一性只是一個虛構,并不取決于跨時間的兩個東西在本體上是否同一,而只取決于相關者的目的。因此哪一艘船才是忒休斯之船①忒修斯之船或稱為忒休斯悖論,是關于物的跨時間同一性的經典問題,假定某物體的構成要素被置換后整體仍在沿用,它依舊是原來的物體嗎?由此衍生到建筑遺產,在生活中不斷更新其構成的木構歷史建筑符合真實性嗎?這個問題最早由普魯塔克提出來,后來霍布斯在《論物體》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完全在于相關者所關切的利益[18]。照這個理論,遺產真實性也是一個概念中的邏輯虛構。這并不否認真實性原則對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但這意味著對遺產的永續利用應更多取決于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關切,并存在于最佳方案候選者之間的比較。針對遺產保護實踐的問題,本體上“新”與“舊”的文字游戲并不重要,認識論的觀點更符合實際。

由此看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更好地挖掘和延續遺產全面的價值和意義。真實的歷史生活從未停止,其構成遺產一切價值的源泉。有活力的歷史街區除了提供文化多樣性的價值,還能提供比政府和學術機構更持續的人力物力資源,活態遺產途徑需要借助街區活力。因此,本文認為,為了延續街區活力,需要接納傳統生活多樣性,發揮市場混雜的活力,延續傳統技藝,并采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

在ICCROM《以人為本的文化遺產保護途徑:活態遺產》指導意見中認為,街區參與式管理應充分分析各個遺產相關街區的利益相關性,調動街區資源,發揮遺產保護組織的協調作用??梢砸揽拷謪^居民開展有意義的文化工作,如文化地圖(cultural mapping)、遺產譯釋(heritage interpretation)等,促進實現街區遺產事業的公眾參與和遺產旅游業下的“街區尊嚴”[11]。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自下而上的城鎮發展機制?;顟B遺產理念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機制的一部分,同樣符合中國傳統城鎮自下而上的生長邏輯。在中國特色的歷史城鎮發展道路中,活態遺產中以人為本的觀念與我國當前新時代新征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相切合,就是要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等的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把歷史街區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歷史街區群眾作為推動遺產保護利用的主體,實現遺產和相關群體的全面發展。

注:圖1底圖來自https://livingatlas.arcgis.com/,其余圖片均為作者自繪

猜你喜歡
活態集市真實性
活態中醫藥傳統知識數據庫的構建與應用意義
熱鬧的集市
在“活態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
探訪于山“相親集市”
廣告的真實性
活態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熱鬧的集市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