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營造技藝中“揚州工”的形成與發展*

2024-01-24 02:02劉敏曹孟陬馬曉平
廣東園林 2023年6期
關鍵詞:造園揚州營造

劉敏 曹孟陬 馬曉平

“揚州以園林勝?!睋P州傳統園林有湖上園林和城市山林之分,還有百姓人家所建造的庭園,這些園林大都山石綺麗、建筑成群、繁花似錦、流水淙淙,令人賞心悅目,在有限的空間里,營造無限的意蘊。

造園,靠的是園林營造技藝,其是一門以建筑為主體表現形式,結合疊石,輔以植物及理水,科學配置,精心組合,構建詩畫、最宜人居環境的綜合藝術[1]。揚州傳統造園除了應用普遍使用的技藝外,還創造了獨特的帶有鮮明揚州文化元素的“揚州工”技藝。由“揚州工”打造的揚州園林融匯南北,自成一格,雄偉中寓明秀,得雅健致,其堂廡廊亭的高敞挺拔,假山的沉厚蒼古,花墻的玲瓏透漏,更是別處所不及,其詩畫品格和精致做派,彰顯出獨特的風格與成就[2]。2014年12月,揚州傳統園林營造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能夠熟練掌握“揚州工”的老匠人們逐漸離去,同時現代科技的廣泛運用淡化了傳統之法,致使部分傳統絕技也瀕臨失傳。對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行搶救性挖掘、整理、保護和研究成為當務之急。

1 “揚州工”的產生

“揚州工”,是揚州手藝的代名詞,也是揚州各種絕技的總稱[3]。本文說的“揚州工”,專指在造園過程中采用的揚州手藝,使營造出的園林帶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皳P州工”源于揚州工匠長期的造園實踐與積累,涵蓋土作、石作、大小木作、漆作、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磚作等多個工種,其形成和發展與揚州園林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據南北朝時期的鮑照《蕪城賦》記載,漢吳王劉濞曾在公元前150多年于揚州建館苑。其苑“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由此推斷,這個時期揚州或已有一批掌握造園技術的匠人。但此時的造園術很簡單,無非是砌房造屋(甚至僅僅是帳篷而已),加裝飾鋪陳,比如在門戶上加彩繪、幔帳上加繡花,用美玉砌成水池可供釣魚,在山林中放鳥以供捕獵等。這便構成了古老的園林。

又有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南袞州刺史徐湛之于廣陵城(揚州)造園,《宋書·徐湛之傳》載:“廣陵城舊有高樓,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鐘山。城北有陂澤,水物豐盛。湛之更起風亭、月觀、吹臺、琴室,果竹繁茂,花藥成行。招集文士,盡游玩之適,一時之盛也?!盵4]較之漢代前的園林,這時的園林已有較大發展,不僅開始注重意境優美,而且形成組群式園林建筑。其中,風亭、月觀、吹臺、琴室等景點名尤為高雅,以至于在以后的千百年間,不斷被造園者們引用。

從西漢至隋800多年間,揚州園林建設都屬于官方建造,僅供皇家或貴族居住和游玩。受當時的物質條件所限制,造園術只能因地制宜,以盡可能地裝飾豪華、方便游玩為標準。

2 “揚州工”初見端倪

隋大業元年(605年)以來,隋煬帝數次來揚州,大造離宮別館,一時間,揚州皇家園林異常繁盛。據《壽春圖經》所載:“十宮,在縣北五里長阜苑內,依林傍澗,迎高阜,隨地形置焉。并隋煬帝立也,曰歸雁宮、回流宮、九里宮、松林宮、楓林宮、大雷宮、小雷宮、春草宮、九華宮、光汾宮,是曰十宮?!雹僖郧宕∧觊g《文淵閣四庫全書》中的《太平御覽》(卷第一百七十三,居處部一)。其時,隋煬帝在揚州所建宮苑可能還不止這些,致使揚州有了“以園林盛”的美名。造園多了,造園術也隨之發達。這個時期的園林,不僅關注室外,而且關注室內。隋煬帝有一處行宮在觀音山上,建有迷樓(后為警示人們,改稱“鑒樓”),其建筑“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回環四合”“千門萬牖”“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②引自宋代佚名《煬帝迷樓記》。??梢娡两ㄅc裝修之工藝奇巧,堪稱一絕。這個時期的揚州造園術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及至盛唐時期,揚州因位于運河和長江交匯處,是重要的南北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交通發達帶來經濟發展,許多富商大賈云集揚州③引自清嘉慶年間《重修揚州府志卷六十·風俗志》中記載:“唐開元時,稱天下元夕燈火,廣陵為盛?!?,可謂“夜市千燈照碧云”④引自唐代王建《夜看揚州市》。。其時,造園的物質材料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造園之風日益盛行,出現了“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⑤引自唐代姚合《揚州春詞三首》。的現象。

此時,揚州的住宅園林追崇構造“仙境”,千方百計地濃縮大自然的風光,將其搬進自家的庭院中,營造有山、有水、有花木、有亭臺的宜居環境。顯貴們依仗財力雄厚,在自己的住宅庭院里,沒有山則造假山,引水入院,栽種奇花異草,植入自然景觀,于方寸之地營造出萬千氣象,園中有宅、宅中有園,宅園結合,美不勝收。此類住宅園林亦稱“城市山林”,一時間被紛紛仿效。唐代揚州的繁華也吸引了大批文人[5],這些文人在揚州留下了諸多經典詩篇,在與官宦富商的交往中,以其獨到的審美眼光和更豐富的審美思想影響了住宅園林的營造。如在布局上追求詩情畫意,營造時講究精致典雅,增添一些楹聯抱柱、碑廊題刻,使住宅園林的文人氣息更濃。即便是當時揚州的普通百姓,在經濟富足的情況下,也在構建自家的小園子?!皥@林多是宅”,較為客觀地反映出當時揚州營造住宅園林之風的盛行。這對后來明清時期揚州住宅園林的營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逐漸形成了揚州園林營造技藝中的“揚州工”的獨特風格。

住宅園林的建造對園林人來說是一大挑戰,筑園不僅是苦力活,而且在建筑、筑山、理水、花木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園林營造技藝成為一門特殊的藝術形態。揚州因為繁華,造園實踐豐富,開始形成獨具特色的“揚州味”。

然而,揚州的盛世造園活動至晚唐光啟年間廣陵兵亂以及唐末漕路的斷絕告一段落。

3 “揚州工”形成系統

宋元以降,由于社會經濟或時局動蕩不安,私家園林的規模與修建大不如隋唐時期,造園活動絕大部分屬官府建造,以郡圃為主。營造工官制度在這一時期發展完善,手工業分工細致且日趨完善,以宋代最為完備[6]。宋時,即便為同種匠人,依據其工作內容與特點,還有更細致的分類。宋代的手工業特別是建筑業越來越“標準化”與“規范化”,具體的專業分工常用“作”來表示。宋初期設有八作司,涉及整個手工業領域。在宋代李誡的《營造法式》中涉及建筑營造十三作⑥十三作指土作、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畫作、磚作、鋪作、窯作。,其則由八作司之外的廣備攻城作⑦廣備攻城作為主城之事,總二十一作,主要指大木作、鋸匠作、小木作、皮作、大爐作、小爐作、麻作、石作、磚作、泥作、井作、赤白作、桶作、瓦作、竹作、猛火油作、釘鉸作、火藥作、金火作、青窯作、窟子作。操作。揚州園林營造技藝中的匠人分工重點體現在建筑方面,建筑部分匠人工作符合《營造法式》中的十三作;同時增加了漆作,疊山、理水部分的作(主要由土作與石作構成),以及培植花木的花作等。在造園活動中,各種匠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組成一個整體。

明中葉以后,伴隨江南經濟的發展,手工業與商業逐漸活躍繁盛,為園林興造奠定了經濟基礎,造園日漸形成風氣,造園技藝日臻完善。來揚州做生意的徽商、晉商等帶來了各地的工匠,與揚州的工匠交流建造園亭的經驗,在造園風格和技藝上相互影響和借鑒,這也促進了“揚州工”的豐富與發展。

明代以前,揚州園林中疊石技藝運用較少。明代中后期,揚州園林重視山水意趣的營造,以再現自然山水之美為造園的重要內容,疊石造山尤為普遍。大量從南方回載的石料豐富了疊山的材料與形式,逐步改變了利用自然陂澤,或以堆土為阜為岡的情狀,開始了以石疊山的歷史。最初的疊石佳作,見于明代后期的于園。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稱于園“奇在疊石”“池中奇峰絕壑”,并說“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7]。在此時期,私家造園蔚然成風,伴隨著江南園林中疊石之風的影響以及鹽運漕運的發達等等,大批南北疊石匠師匯聚揚州,他們互相交流、共同實踐,傳承技藝,從而形成了疊石的揚州流派,即揚派疊石。從一些園記、游記、縣志中可知,除于園外,由計成設計建造的寤園、影園也是這一時期的名園。

此時,建筑、掇山、理水、花木四大園林營造要素已趨于完備,園景更富有層次,更有山林意趣,營造技藝已逐漸發展形成系統。園林大師計成一生中所筑之園有一半是在揚州完成,成稿于明代崇禎辛未年(1631年)的《園冶》可以說是源于他在揚州的造園實踐。據考證,書中一些術語與營構做法皆為揚州術語,與吳地、徽州不同[1]。

4 “揚州工”臻于成熟并形成流派

清代乾隆時期,造園之風日漸興盛,揚州造園術較之前有了新的發展,園林營造技藝也更加成熟。

揚派疊石名家董道士、仇好石等在蘇派疊石名家的影響下,疊石技藝更趨于成熟,以卓絕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創造出“宛自天開”的疊石園景。揚派疊石能廣泛吸納各家技藝,更臻精妙,造就了兼具南秀北雄的造型風格和獨特的技法。揚派疊石材料主要通過外地輸入,因而品種較多,常用湖石、黃石、宣石、石筍石等。其造型技法講究以石料呈橫狀層層堆疊變化的橫紋拼貼手法為基礎,體現山石造型體態的流動感;以大飄大挑的手法增強山石造型動勢;以花崗巖條石為骨架增強山體氣勢;以山洞或山石陰面增加山體深遠感;利用不同石料分峰造山,由此創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平遠、高遠、深遠之境,給予觀賞者以深刻的哲思和悠遠的韻味[8]。

這一時期的理水技藝主要在于利用自然泉水和創造人工瀑布兩個方面。建筑形制新穎,其意多來自懷有爭奇斗妍心理的鹽商,制作之技則有賴于技藝奇才。除此之外,清代揚派盆景技藝發展達到高峰。當時的揚州城里可謂“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9],甚至有的專業盆景匠人被鹽商等大戶人家所雇,專門蒔養盆景,用于斗富。揚派盆景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其發展得益于揚州文化,又將自身融入揚州文化之中,與揚州園林一脈相承,有著許多共同的個性,都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詩畫的情趣,是意境的涵蘊。揚派盆景是清代揚州園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偟膩碚f,揚派盆景的制作以樹木為主要素材,層次分明、嚴整平穩的風格和“一寸三彎”的剪扎技藝,至今仍然是揚派盆景區別于中國其他各派盆景的最顯著特征[10]。

明清時期的揚州商業經濟繁榮,私家造園蔚然成風,吸引了大批南北造園匠師匯聚,揚州園林也因此綜合了南北的特色,自成一格,并日趨成熟,轉而影響到以揚州為中心的蘇北大部及寧、鎮兩地和安徽一帶[11]?!皳P州園林甲天下”“造屋之工,當以揚州為第一”,揚州園林營造中的各個技藝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流派,綜合在一起便構成了具有揚州典型特征的園林營造技藝中的“揚州工”(圖1~6)。

圖1 何園漏窗

圖2 汪氏小苑磨磚花窗

圖3 汪氏小苑福祠

圖4 瘦西湖五亭橋

圖5 何園湖心亭

圖6 個園秋山

5 結語

綜上所述,揚州園林肇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鼎盛于清代乾隆時期,其發展脈絡清晰可見。伴隨著造園史的推進,園林營造技藝中的“揚州工”也經歷了隋唐時期的“初見端倪”,宋明時期的“形成系統”,清代中期的“臻于成熟”“形成流派”的不同階段。時至今日,在揚州一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名園中,仍然依稀可見“揚州工”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鮮明印跡。

完整意義上的揚州園林營造技藝分為兩大類——設計與施工,分別由相師和匠師共同完成。相師便是設計師,而匠師是工程施工建設者。相師與匠師的結合,是文化與技藝的結合,相師賦予了揚州園林的文化靈魂,而匠師則以其高超的造園技藝使揚州園林展現出不同于他處的獨特風格。具體來說,這些技藝不僅體現在外形上,而且在結構上、細作上均顯現出獨特的美。匠師的這些獨特技藝便構成了“揚州工”??傊?,“揚州工”技藝具有如下特點:材料選擇因地制宜;施工匠心獨運、意在工先,且因材施藝;制作工藝精致儒雅、細膩圓潤,追求“書卷氣”,體現出儒雅的文人情懷;園林建筑融匯南北,兼具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特點,外觀上介于南北之間,在結構與細部的處理上又兼抒兩者之長,整體風格“雅健”,從而營造出樸素自然、幽靜深邃的獨特風格。

“揚州工”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揚州文化符號,是揚州園林營造的核心技藝,其技術含量高,地方特色濃郁。自清末以來,揚州古代園林多有損毀,“揚州工”在揚州歷史名園、歷史街區的保護與修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技藝是古代能工巧匠藝術創造的結晶,如今有的還在匠人中傳承,有的僅能從遺存的歷代名園中窺見一斑。該技藝現已形成體系完整、獨具一格的藝術門類,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且在打造公園城市,美化人民群眾生活,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彌足珍貴的價值。

致謝:本課題的研究長期以來得到了揚州非遺專家、文化學者管世俊先生,揚州古建筑專家趙立昌先生、揚州古典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范續全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在此謹表謝忱!

注:圖片為作者自攝

猜你喜歡
造園揚州營造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我那水蛇腰的揚州
揚州的夏日
壹 造園·納瑞集祥
江南園林造園手法在新中式園林中的應用初探
清漪園賅春園造園藝術及園林審美探析
揚州的秋日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古典皇家園林造園藝術特征辯證評價——以諧趣園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