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課程模式探索
——以華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為例*

2024-01-24 02:03賴文波林大祜許云
廣東園林 2023年6期
關鍵詞:風景園林校企育人

賴文波 林大祜 許云

1 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面臨的機遇挑戰

“新工科”建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立于新經濟、新起點背景下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要戰略行動,對于教育理念、學科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1]。為了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2018 年教育部啟動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強調提升專業學科對于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應用性,提升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2]。同時,為了落實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積極推動“新工科”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專業課程教育全過程,推動學科理論知識傳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價值塑造融合統一,強調在行業發展與時代變革下的人才思想教育[3]。

2022 年教育部印發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對學科專業設置作出了重要調整,撤銷一級學科風景園林學,這意味著培養風景園林應用型專業人才被進一步強調。國內風景園林專業孕育于中國古典園林,承襲了古典園建的思想與匠人精神。而當下風景園林教育存在重理論研究的風氣,雖然部分學校在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參與競賽、實際建造、實習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類問題,但學校與社會需求的鴻溝仍在持續拉大??梢?,應對專業與行業脫節、職業觀念淡漠等問題,以及面向新工科建設對于專業的應用性與思政模塊的強調,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專業實踐與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因此,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課程模式探索至關重要。

華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作為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延續,依托建筑學院學研產平臺,通過搭建匹配職業發展多樣化的“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以及融入適應行業發展與時代變革的思政融合育人模塊,培養了大量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恪守行業道德規范的復合型人才,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本文以華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為例,闡述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課程模式探索,以期為應對新工科建設下風景園林面臨的機遇挑戰提供相應的參考。

2 “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作為一門集藝術、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多元應用性專業,面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與學科融合,風景園林專業職業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如設計院、地產公司、政府管理部門與事業單位等多種企業類型。但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主要接受學校課堂教育,進行專業實踐的機會有限且企業類型單一,缺乏對“專業-行業-職業”的系統認知,尚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職業觀,對于自我規劃缺乏理性思考,亟需在企業、地方政府等中長期從事相應實踐工作的專家的指導和幫助[4]。并且,現有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教育的教師隊伍以理論教學、專業研究為主,缺乏實踐型教師與思政型教師[5]??梢?,風景園林職業發展的多樣性與匱乏的師資類型之間存在矛盾,構建匹配職業發展多樣化的“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至關重要。

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作為風景園林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一環,銜接了風景園林學校教育與社企培訓,而“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的構建是課程建設的關鍵?!靶F蟮亍倍嘣獛熧Y體系以華南理工大學學研產一體化教育模式為基礎,通過高校、企業、地方政府三方共同建立“校企地”合作平臺,打開教學與實踐通道[6],進而聯合打造三類型的多元師資,將“理論學習-項目實操-思政教育”作為基礎教學模塊,利用不同主體間協作的特性,衍生出不同教學方式、教學團隊和教學內容,培育綜合能力更強的復合型風景園林人才(圖1)。

圖1 匹配職業發展多樣化的“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

2.1 建立“校企地”合作平臺

高校與長期合作的企業、地方政府通過相互合作建立知識分享平臺,以聯合教學的形式打造地方發展戰略平臺,搭建“校企地”合作框架?;诖?,高校、企業、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協同育人,充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體優勢包括:1)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在價值引導與政策法規指定方向的領導作用;2)高校一方面為企業提供行業科研條件,一方面為政府和企業輸出優質人才,以此創造良好的專業環境,實現戰略協同;3)企業一方面配合學校研究,共享科研成果,實現知識協同,另一方面與政府通過項目合作、人才交流與政策指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地企”關系,實現利益協同。

2.2 引入多元師資

在“校企地”合作平臺基礎上,通過引入高校、企業、地方政府的從業者,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方向及切入點,從而讓其對職業方向選擇與相應能力需求產生具體認知,形成“專業型-實踐型-思政型”三類型師資配置,完善學科理論教學、項目經驗分享、思想政治教育3個教學內容模塊。多元師資體系的引入對于強化專業的應用性與思政教育至關重要,其具體組成與教學內容包括:1)專業型導師由本?;蚝献鞯钠渌叩仍盒5谋緦I或相關專業教師組成,負責介紹專業背景、教授基礎理論知識及指導學術研究等;2)實踐型導師由長期合作的設計企業知名設計師、高級工程師,以及地方政府及事業單位從業人員組成,負責分享項目實踐經驗、項目管理經驗和產品制作經驗,幫助學生掌握實際設計項目的流程體系和基本方法,鞏固和豐富理論知識與設計能力;3)思政型導師由風景園林相關行業匠人代表與先鋒人物組成,負責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職業觀,形成正確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方面的價值觀和評判能力,具備正確的風景園林領域的法律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

2.3 小結

通過“校企地”合作平臺的搭建與“專業型-實踐型-思政型”多元師資的引入,搭建了匹配職業發展多樣化的“校企地”多元師資體系,轉變了教師講授知識的傳統課堂模式,形成以校外導師為主導,校內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討論的課堂模式,將學校理論知識教學、企業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地方政府政策整合為一體,縮小了企業、政府所需人才能力與學校教育的差距,強調了地方政府在政策與思想方面對于人才的引領作用,回應了面向新工科建設下對于強化專業的應用性與思政教育的要求。

3 思政融合育人模塊

在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方向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如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更新改造、鄉村振興等。但風景園林專業課程教學以理論知識講授、專業研究為主,缺乏對于國家政策、行業法律法規的解讀。面臨快速的行業發展與時代變革,緊扣國家政策,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是風景園林專業學習的關鍵[7],亟需在風景園林專業教學中引入思政融合育人模塊。

在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中,思政融合育人模塊貫穿專業教學全過程,結合“校企地”合作平臺優勢,圍繞思政要素的滲透、思政模塊的教學內容、思政模塊的實施方式三方面,構建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和思政育人為核心的融合設計,形成適應行業發展與時代變革的思政融合育人模塊(圖2)。

圖2 思政融合育人模塊設計

3.1 思政要素滲透

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特點,結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發展政策,教學團隊有針對性地對地域化的實體設計項目進行學習和分析,進而將國家和地方政策中的發展、創新、社會責任感等思政要素融入專業知識教學。思政要素滲透點包括:1)城市更新國家政策解讀。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基于社會主義發展理念促進城市與國際并軌,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發展具有國際視野的城市網絡,至關重要。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全球化、國際化發展趨勢給行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更新模式的全局思維[8]。2)鄉村振興國家戰略解析。鄉村振興是我國現在農村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指導思想,農村地區也是我國現在經濟、文化、生態發展的重要戰場。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鄉村振興的意義、目標,將“兩山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鄉村發展的工作中,培養符合國情發展的專業人才[9]。3)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辨析。高質量灣區是我國國際化,也是城市網絡協同發展的創新之舉。引導學生了解大灣區的發展模式和風景園林在其中發揮的職能,是開闊學生國際視野與其提升其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10]。

3.2 思政模塊的教學內容

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行業法律法規等內容融入專業學習過程中,培育學生堅定文化認同、國家自信、民族自信、行業創新的理念,增強底線意識與恪守法律道德規范。課程思政模塊的教學內容圍繞提升風景園林研究生的思政教育素質進行發掘,具體教學內容包括:1)指導學生充分認識職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通過引導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的社會運行規律與風景園林專業發展趨勢進行清晰認識,培育和樹立其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2)培養學生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和責任心。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風景園林職業發展的深刻聯系,培養學生以愛國愛黨、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應對未來的職業發展。3)開展風景園林職業發展中的法律法規教育。邀請企業高級工程師對風景園林設計、招投標與施工全過程的法律體系進行討論,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風景園林師應當知法守法,善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

3.3 思政模塊的實施方式

思政模塊的實施牢牢把控專業教育為基礎和思政教育為核心的教學路徑,運用“學研產”教學方法,以系列課程的方式,邀請各界人士開展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式的探討?;诩訌妼嵺`知識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考慮,課程思政模塊的實施方式包括:1)開展實踐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前往實踐設計單位,促使其了解景觀工程的工藝工法,培養其大國工匠精神。2)解讀理論政策——教師指導學生解讀國家和地方相關發展政策,促使其緊跟國家和時代形勢。3)解析經典案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設計案例,并邀請設計師進行深度講解。4)學習榜樣人物——教師引導學生向行業杰出的設計大師學習,激勵學生繼承其崇高的設計精神。5)統籌思政全過程——教師指導學生撰寫個人職業規劃與事業拓展報告,詳細分析國家、社會和個人的需求。

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和思政育人為核心的融合設計的構建,形成了“理論-實踐-思政”三位一體的專業實習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國家政策精神的指引下,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充分加強學生的思政和職業素養等教育,回應了面向新工科建設對于強化專業的應用性與思政教育的要求。

4 課程模式的成效與反思

4.1 成效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課程自2018年開展以來,積極探索“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相關成果獲批1個省級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建設項目、1 個校級思政項目、2 個校級教育改革研究項目,發表教育改革研究論文3篇,獲得2019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大會風景園林教研優秀論文三等獎、2022 年度廣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優秀教育成果獎、2022年度廣東風景園林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22 年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二屆高等教育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該課程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的職業思維培養與從社會到學校的實踐知識深化,培養了大量面向新工科的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恪守行業道德規范的復合型人才。

在從學校到社會的職業思維培養方面,課程教學通過邀請相關企業負責人課堂講授、開展線上線下沙龍研討以及現場考察知名企業等方式共同實施,充分實現“學研產”的辦學理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真實的人生經歷進行深入探討。自2018 年起,課程邀請了來自大型設計院、民營設計公司、地產公司景觀部以及政府管理部門與事業單位等的60 余位風景園林行業人才,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的方式,為學生講授職業經驗知識。不同主題下的研討實現了校內外的全面鏈接,全面展現各大企業的運營邏輯和人才要求,幫助學生規劃職業未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以課程為平臺發起“五山風景學術沙龍”60 余場,搭建了華南地區風景園林職業與事業拓展的交流平臺?!拔迳斤L景沙龍”話題在新浪微博中的閱讀量達到了314萬次,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學團隊結合當下的社會發展趨勢、社會主義價值觀、自然與建成環境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通過線上職業規劃沙龍的方式,邀請廣州美術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師生共同參與,輻射人數超過1 000人次。

在從社會到學校的實踐知識深化方面,依托課程舉辦行業發展研討會,匯聚校內研究型人才與校外實踐型人才共同探討風景園林師的職業未來,形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如2021年4月開展的“后疫情時代——風景園林行業的挑戰與趨勢”會議和2022年6月開展的“激變與機遇——2022青年風景園林師職業發展沙龍”會議,均邀請了多所高校的師生和多所知名企業的代表參與研討。前者與會人數超百人,影響人數超過500人,共同探討了當前國情和社會趨勢下,如何進行人才培養、如何應對歷史潮流等熱點話題,幫助學生開闊眼界,靈活運用自身的知識面對問題;后者與會人數共計約200人次,共同探討在當下就業形勢、行業發展形勢較為嚴峻的前提下,如何通過發掘風景園林行業新的市場及機遇,增強青年風景園林師的職業發展自信。

4.2 總結與反思

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導下,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模式在風景園林研究生職業規劃課程教學改革的應用,著力培養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正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方面的價值觀和評判能力,具有正確的風景園林領域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的風景園林碩士。本課程自2018 年開展以來,深刻鏈接了學校和社會,在“校企社”“校企地”合作中均廣受好評。

教學團隊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得到如下啟示:

1)線上教學模式有利于擴大“校企地”平臺的影響力。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嘗試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契機,依托于線上講座,增進了學生與不同企業類型的專家的交流,減少了專家蒞臨的成本和阻力。同時,基于遠程教學的便利性,對于專家的選擇可以減少空間方面的考量,有利于擴大“校企地”平臺的影響,拓寬學生視野。但線上講座的模式仍有局限,現階段條件建設仍不充分,講座質量、內容把控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2)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全過程育人成效良好。思政教學改革之后,不同主題下的研討實現了校內外的全面鏈接,有利于學生充分認識社會發展趨勢,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價值觀。思政教學的引入是應對復雜變化的環境的重要舉措,但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如何結合,新型領域的價值底線如何劃定,如何引導風景園林學邁上新臺階等問題仍需更多實踐。

注:圖片均由作者自繪

猜你喜歡
風景園林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