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理念下河南創新載體建設實踐與反思

2024-01-24 03:45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河南載體實驗室

文 瑞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1464)

創新是新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載體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撐力量,具有加速技術更新、實現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升級等重要功能.建好用好創新平臺,既有利于激發我國欠發達地區、欠發達城市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又有利于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對于河南各城市積極落實“十大戰略”、實現后發趕超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 河南創新載體的實踐探索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河南各城市對于創新載體的建設愈加重視,集聚創新資源、人才,打造創新型城市成為發展的重要目標.區域創新合作不斷加強,全社會創新發展的氛圍愈發濃厚.

1.1 創新載體建設獲得空前重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通過發揮政府“指揮棒”作用,一體化設計科技創新政策、法規、規劃和改革舉措,繪就了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規劃圖”“路線圖”“施工圖”,創新發展的新理念在全社會獲得空前重視.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著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圍繞這一目標,河南省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實施了以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為首的“十大戰略”[1],著力推進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提出要建設一流創新平臺和高水平建設創新載體兩大目標任務,成為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行動指南.2021年9月22日,河南科技創新委員會成立,省委書記樓陽生、省長王凱擔任雙主任,建立了黨政“一把手”頂格配置抓創新的工作機制.重組重振省科學院,建設嵩山、神農種業、龍門、黃河等多家實驗室,均由省委書記、省長為其揭牌,并聘任相關專業領域的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這種前瞻30年的戰略眼光和超常規創新舉措,充分表明河南省委、省政府對積聚高端創新要素、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的戰略決心和堅定行動.

1.2 城市創新載體數量持續增加

城市創新載體是城市創新生態的重要支撐.進入新發展階段,河南城市創新載體在數量規模和質量能級上均有較大提升.一是多層級創新載體體系初步構建.從2011年建設第一家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到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國字號”平臺載體先后落戶[2].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已經布局建設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0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1家中試基地、25家產業研究院[3].此外,2022年9月19日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資料顯示,河南省標準化地推廣“智慧島”雙創載體,省級以上各類孵化載體由2012年的36家增長至2021年的414家,增長10倍以上.國家級高新區達到8家,總量位居全國第六位,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實驗室為核心、優質高端創新資源協同創新的“核心+基地+網絡”的創新格局[4].二是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邁出新步伐.河南省主動對接、深度嵌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圍繞我省重大戰略需求,通過省市聯動,積極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嵩山實驗室、黃河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龍門實驗室、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等相繼掛牌運營.同時,省會鄭州大力引進大院名所、充分挖掘當地創新資源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努力補齊高端創新資源不足的短板,打造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截至2021年,鄭州成功引進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聲學所、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電網絡通信集團、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大院名所15家,備案新型研發機構58家,其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7家,占全省的37%.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鄭州輕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7家單位獲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占全省的44%.2021年新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0家,總量增至50家; 新增市級研發平臺133個,總量達到3 813個(1)數據來源于筆者實踐調研獲取..

1.3 區域合作共建創新平臺逐步加強

隨著基礎理論研究創新、原始型創新難度的不斷增大,區域合作共建創新平臺成為河南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新趨勢.一是積極對接融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創新策源地.河南各城市牢固樹立“抱團”發展理念,深化與周邊省份、先進省份開展區域創新合作,共建科技創新示范帶.例如,省內創新主體聯合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省外高校院所開展項目聯合研發,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上汽新能源汽車基地、阿里巴巴和??低暤葎撔滦推髽I區域總部先后落地河南,中原科技城擴展至鄭州全域范圍,構建形成了全域創新的系統氛圍.鄭州、洛陽依托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戰略部署,積極聯動西安,串聯起合作帶沿線的自創區、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區以及科研院所等創新平臺,合作共建G30科技創新走廊和鄭洛西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網絡.二是省轄市之間的創新合作越發深入廣泛.鄭州、洛陽、新鄉依托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入合作,推進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三鏈協同”,成為引領全省創新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同時,鄭開科創走廊、中原科技城、鄭許創新創業走廊、鄭許創新圈、鄭洛平“新三角”區域創新高地建設都在穩步推進中,各地市積極融入省會鄭州創新生態布局,十分注重自身優勢與省域創新資源的銜接與合作.

1.4 區域創新載體建設亮點紛呈

自2021年《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對外發布以來,相繼有洛陽、南陽、開封、信陽等10個地市相應出臺了各自市級的“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專項規劃.同時,其他地市對于科技創新均有相關部署謀劃,且在“十四五”規劃中對于創新平臺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列出詳細的規劃部署,各地市紛紛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河南全域創新發展的氛圍越發濃厚.區域副中心城市洛陽擁有省級高新區3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6家,研發投入強度“十三五”期間增長到2.82%,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聯手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建成14家新型研發機構,2020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37位,在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位居第一(2)數據來源于《洛陽市“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平頂山市探索實施的“高校院所+技術平臺+產業基地”一體式創新鏈條、圍繞特色產業建設煉焦煤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做法,被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表彰推廣.濮陽市成立了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為河南省各省轄市中第一家綜合性科學技術研究院.2021年濮陽市兩家產業研究院納入河南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計劃,獲批全國首批“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試點市.三門峽與鄭州大學共建的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實體化運行,成為目前全省除鄭州、洛陽以外第3個擁有省級實驗室的省轄市.2022年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揭牌,標志著周口市成為河南省唯一擁有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城市.

2 河南創新載體建設的現實瓶頸

2.1 高能級創新載體平臺建設滯后

河南省作為典型的內陸省份,在創新發展領域的原始積累比較有限,創新基礎、創新環境和創新條件都十分薄弱.以省會鄭州為例,雙一流高校僅有1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僅6個,同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西安則分別有29、23個.國家級大院大所只有15家.高層次人才中,鄭州2021年在校研究生數量為5.76萬人,武漢則高達18.27萬人,鄭州市研究生數量在本??埔陨显谛I倲抵姓急葍H為4.33%,遠遠低于武漢的14.18%、西安的16.18%、成都的10.98%、重慶的9.74%.2021年湖北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4 560家,河南僅為8 387家(3)數據源自《河南統計年鑒2022》《湖北統計年鑒2022》《陜西統計年鑒2022》.,數量上呈現出絕對差距.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一流學科、重大前沿課題研究、重大原創性成果等五個領域亟待實現“從0到1”的重大突破,整體呈現出國家級高端創新平臺數量少、研發能力弱、自主創新和原始型創新能力不足、顛覆型創新極度缺乏等特征,創新資源數量和積聚能力都較低,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相對滯后.

2.2 全社會研發投入力度較低

2021年,全國研發投入強度達2.44%,而河南僅為1.68%,同年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則分別達到6.0%、4.1%、3.1%、2.9%和2.3%,河南總體研發投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沿海發達省市的差距則更大[5].在《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排名中,河南位居第14位.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省會鄭州,在2021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市排名中僅列全國第13位[5],同時,河南省城市研發活動主要集中在優勢企業和大型企業,非企研發投入占比明顯偏低.較小的研發投入力度使得創新平臺和載體運營資金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受限,直接影響了河南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

2.3 創新載體區域差距較大

一是省會城市鄭州與其他國家中心城市相比,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都存在較大差距.與國家中心城市第一梯隊的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相比,鄭州的創新發展存在代際差距.與第二梯隊的武漢、西安、重慶、成都相比,鄭州市在一流高校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院士人員數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方面均較為落后.由表1可知,在“雙一流”高校和學科數量方面,武漢擁有7所高校、32個學科,西安擁有8所高校、20個學科,鄭州只有1所高校、3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在大科學裝置方面,鄭州剛剛實現零的突破,武漢已經布局2個大科學裝置,和中部地區合肥擁有11個大科學裝置相比更是相差甚遠[6].二是河南各省轄市之間創新資源分布不均衡.整體來看,河南省優勢創新資源和高能級創新平臺基本都分布于省會鄭州.洛陽工業基礎十分優秀,因此積聚了部分的高端創新資源,其他省轄市的創新載體均呈現出零星分布的低密度狀態,省轄市之間創新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同時,鄭州市對于創新資源的虹吸效應十分明顯,調研中發現,一些初步意向布局在各地市的大項目、大平臺受各種因素影響,很多最終選擇了省會鄭州,這種單向吸引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省轄市創新平臺的做大做強和集聚發展.

表1 國家中心城市科技創新指標對比

2.4 創新載體動能未能有效發揮

從創新載體的作用機制來看,實踐中還存在創新機制不活、創新平臺鼓勵創新、促進創新的效能未能得到有效發揮等諸多問題.內陸城市普遍缺乏激勵創新、包容試錯的創新創業環境.不愿創新、不敢創新、安于現狀的發展理念亟待破除,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亟待健全,促進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亟待建立,創新平臺服務經濟社會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同時,創新平臺、創新載體之間的聯動發展十分有限,城市間創新合作機制形式大于內容,競爭意識強于合作意愿,概念口號響于具體措施,平臺不落地、載體無支撐、合作無抓手等現象較為普遍.

2.5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支撐不足

高層次人才是創新平臺的靈魂和核心.河南城市創新平臺尤其是高能級創新載體在專業人才、領軍人才引進方面面臨來自全國城市“搶人大戰”的激烈競爭.特別是一些原始型創新領域的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青年人才,在面臨多重選擇時普遍傾向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創新環境更好、創新制度更完善的一線城市,河南各地市引才難、留住更難的現實困境長期以來沒有得到真正破解.多數研發機構,尤其是高能級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普遍面臨科研人才匱乏和難以招聘到高層次人才的困境.另外,從已有創新平臺實際運營效果來看,雖然新型研發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其中較大比例還停留在掛牌階段,能夠持續性開展長期的、全方位、鏈條式創新服務的數量仍然較少,高層次人才結構不優、人才使用效益偏低等已經成為制約河南城市創新平臺能級提升的關鍵瓶頸.

3 河南創新載體建設的對策研究

河南城市創新載體建設要圍繞我省重大戰略需求,主動對接、深度嵌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在高能級創新平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實現突破,著力優化城市創新載體布局,推進管理模式創新,全力構建河南全域創新的城市環境.

3.1 積極布局高端科技創新資源

河南各城市要緊密圍繞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實施,主動對接國家科技戰略布局,在省會城市、副中心城市加快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其他省轄市要重點推進省級實驗室的均衡布局,力爭在種業、信息技術等領域創建國家實驗室或分支平臺.加大重大平臺支持力度,協調各級政府部門全力支持嵩山、神農種業、黃河等省級實驗室建設,加快建設步伐,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軍,盡早完成國家實驗室在我省的布局.充分發揮鄭州超算中心作用,加快推進“中原之光”“空間信息泛在牽引網絡工程”等大科學裝置建設,依托鄭州航空港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區域天地互聯樞紐節點,積極布局航空航天領域,有效實現我省產業發展的動能轉換和換道領跑.堅持引進與共建并舉,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國內發達地區的科技戰略合作,打造中原—長三角科技走廊,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推進建設“創新絲綢之路”,全力打造內陸地區創新策源高地.

3.2 優化城市創新載體布局

優化創新平臺空間布局,有效整合創新平臺資源,針對定位不清、多頭管理、交叉重復的平臺設置和管理,要深化管理模式改革,建立退出機制,切實提升城市創新載體的整體效能.積極構建以鄭州為引領、省轄市多點支撐的科技創新網絡,優化提升城市科技創新水平,探索具有河南范式的城市創新平臺建設路徑,大幅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參與全球競爭和集聚高端資源能力,高質量建設“一區一島一城一帶一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智慧島”、中原科技城、中原科技帶、沿黃科創走廊),聚焦高精尖產業、企業、行業,打造支撐全省、服務全國的創新策源地.加快推進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增強創新資源集聚承載能力.以省轄市“智慧島”建設全覆蓋為切入點,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全覆蓋為支撐,以提升創新載體實際運營績效為目標,建設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縣(市)、創新街區、創新社區.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形成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科技創新空間發展新態勢.

3.3 推進平臺載體管理模式創新

推動建立更多的新型研發機構,構建形成現代化管理制度、市場化運行機制、多元化投資主體以及靈活用人機制,以便更加符合科技創新的時代要求,更加適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市場環境新型研發機構和平臺載體,有效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以省級以上高新區為重點,協同各類開發區,開展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復制推廣,充分釋放改革創新紅利,提升區域創新整體水平.另外,要完善科技創新平臺評價考核體系,探索實施生產總值核算、稅收分成制度、經濟指標合并統計等區域聯動管理模式,進一步突破行政區劃對創新發展的限制.

3.4 建設協同創新產業體系

建立科技創新共享合作機制,構建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機制,推進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高新園區之間橫向和縱向的多層次合作交流,促進城市之間合作共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科技研發生產基地.構建區域創新聯合體,通過創新聯合體的協同創新,解決產業鏈和創新鏈發展的痛點和難點,推動“創新鏈+產業鏈”“科技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支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發揮省際、市際聯席會議溝通機制,共同開展重大項目、重大課題、重大技術瓶頸聯合攻關,共同構建未來城市創新示范區和創新網絡.

3.5 優化提升城市全域創新環境

要在全省加快形成鼓勵創新、包容開放的全域創新環境.建立創新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明確科研人員創新探索中出現失誤偏差,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符合國家和本省戰略,且沒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下的責任免除規定.簡化復雜的科研報銷、考核規定,將科研人才從繁雜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來,真正專心于科研本職工作.同時,提高科研人員腦力勞動績效占比,提升科研人員工資待遇,探索采用年薪工資、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聘任高層次科技人才,并妥善解決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問題,優化外國專家來豫工作服務[7].加快形成國際化、自由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計劃,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試點,關注城市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知名品牌.鼓勵各地、各部門主動融入城市創新環境營造、營商環境優化的大格局,形成主動創新、敢于創新的濃厚氛圍,推動河南城市整體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猜你喜歡
河南載體實驗室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出彩河南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