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青少年美育的館?;幽P徒嬇c實證

2024-01-25 21:04
天津美術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館校美術館美育

龔 乾

一、青少年美術館美育的現狀調研

課題組2019年4月25日至2020年4月30日,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北京、廣州、武漢及宜昌地區的青少年學生、家長、美術教師等進行超過1000份的問卷調研,主要結論如下。

(一)青少年美育存在地區間館校美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城市受經濟水平、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相關部門重視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在美術館建設和美育發展水平方面呈現一定差距。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及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影響,經濟發達地區由于財政收入較高,在教育部分投入更多,美術館與學校的美育資源更為豐富,同時也十分重視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美術館也有文化政策及經費的支持。其他地區學校外拓展美育的實踐上雖然有嘗試創新,但是公眾接受美育范圍與程度較低,美育的普及力度有待加強,造成地區間青少年群體接受美育的數量和質量差異。

(二)青少年美育存在學校與美術館之間的資訊溝通不暢

館校的上級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合作的渠道和平臺。我國大部分美術館主管單位為文化旅游廳部門,其政策方向是服務整個社會的文化藝術發展,而中小學和高校主管部門多屬于教育廳,負責教育事業的具體方針、政策并組織實施。兩個部門在行政職務上是平級單位,文件政策的上傳下達不直接對接。因此在共同做好青少年美育工作上的相關交流與溝通不暢。信息溝通的不暢導致美術館的眾多美育活動與學校廣大的青少年群體難以形成系統的對接,而學校的美育工作又很少對美術館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相關各部門之間的組織與配合有待加強。因此,館校之間有必要建設有效信息交流的途徑,搭建信息共享美育平臺,構建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互動體系。[1]

二、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互動關系模型建構

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美育的具體內容,包括美育目標、美育開展形式、美育課程內容、美育實踐項目、美育考核五個方面。尋找館校之間的共性,通過分析與強化,將其提升為政策指導、內容建設、制度保障、指標考核四個層面。以館校之間的共性為核心,構建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雙向互動模型并進而論述其互動模式。在模型的構建中為美術館和學校以及各美育機構提出具體要求與推進思路。

(一)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美育功能的共性分析

雙方在內容共性上體現為以下幾點:(1)在美育目標方面,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都是為了推動青少年欣賞和學習藝術,提高審美意識和提升全面素質;(2)在課程和公教活動的開展形式方面,“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美育開展形式是雙方的共同特點;(3)在課程和公教活動的具體內容方面,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都注重開發豐富優質的美育資源和內容;(4)在美育課程實踐與美育活動方面,青少年美育實踐活動課程化與美術館美育項目校園化恰好呼應,表現為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互結合;(5)在美育的考核方面,學校和美術館都涉及美育的場地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美育項目開展的效果、美育課程的課時數與公教活動開展次數以及美育人才資源等方面。

(二)雙向互動模型的建構

雙向互動模型的建構首先分別對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進行相關內容分析,青少年美育方面包括美育教學目標、課程開展形式、美育課程內容、實踐活動課程化和考核,美術館方面包括公教活動開展目標、公教活動開展形式、公教活動的內容、美育項目校園化以及考核。在構建中以共性為出發點,一方面圍繞其對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自身功能的拓展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另一方面以共性為基本搭建互動平臺,加強學校與美術館之間在美育上的聯系。

在雙向互動體系中,美術館本身作為一個公共的活動空間,可以為青少年開展美育活動提供場地設施,其承載的眾多優質美術資源、舉辦的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可以開拓青少年的藝術視野,豐富青少年的美育活動,通過與學校課堂的聯合可以促進美育全面進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而學校的青少年群體眾多,可以為美術館輸送美育對象,且學校的美育課程、美育資源也可以進一步豐富美術館的美育活動內容。通過與學校美育的聯動,幫助學校與美術館資源互通共享,美術館公教項目融入青少年美育課程,充分實現青少年群體與美術館美育資源的對接,使美術館與學校美育可以優勢互補并互相促進,推進雙方的共同發展。館校雙方的發展又可以進一步加強它們之間的合作,推動雙向互動模型的升級優化,從而又可以促進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自身功能的拓展。

(三)雙向互動模型的核心體系內容

通過對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美育功能共性的分析和強化,在美育目標的強化上提升為政策指導層面,在美育開展形式和課堂與課外活動結合的強化上提升為制度保障層面,在美育課程和公教內容上提升為內容建設層面,在美育考核的強化上提升為指標考核層面。在兩者共性的分析與強化的基礎上,進行雙向互動體系的構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1.政策指導

關于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合作互動在當今政策建議中都有所提及,但兩者之間沒有形成穩定的互動模式,并且相關的政策難以落實到位。要形成館校之間固定的互動模式,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需要雙方管理部門的合作。課題組建議教育部與文化和旅游部應針對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之間的互動合作,進行聯合的政策制定,先是在管理層面下達基本要求,再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實施。在館校合作政策的制定上可以參考國內外相關的政策方案,充分吸收成功經驗,同時也要結合國內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的發展具體情況。在具體政策中,第一是要將美術館美育活動課程化,將其納入青少年完成學業硬性要求,保證其質量和數量;第二是美術館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進一步拓展功能,將其建設為學校固定的青少年藝術實踐基地;第三是要對館校之間的美育活動開展進行政策支持,建立幫協和獎勵政策,推動當地政府在人員、物資、經費上進行協助;第四是要結合當地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資源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具體標準和考核要求。

2.內容建設

館校之間要強化“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美育活動開展形式,把實踐活動課程化與美育項目校園化緊密結合,以美術館資源為基礎結合學校教師及高校專家團隊打造精品美術館公教課程;以館校間共同美育目標為方向,共同開發優質的美育資源;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美育網絡,搭建館校間的美育資源共享平臺,推進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開設網絡美育課程和相關學習視頻;加強館校協同下的美育教研和科研工作,保證美育內容的新穎性、科學性和豐富性。

在中小學課程建設過程中,雖然青少年美育和美術館在內容建設上越來越豐富,但在館校之間的互動內容建設上還有待加強。首先需要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增加任課教師,提升地區美術教師的藝術理論和專業技能的水平,培訓出一批全科教師在中小學校任教,確保每一所農村學校的美術課程有人教并且可以教得好,同時舉辦專項技能和專業素養培訓班,可以選派中小學的青年美術教師和兼職教師參加培訓,教師選取的人數按實際情況制定。市直學校選派兼職青年教師,每校人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學??梢耘e辦相關藝術活動,如優秀文藝節目評選、優秀美術作品評選、優秀藝術教育課和專業技能比賽、增進課程的美育內容。課后須進行現場專業技能展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制度保障

學校的美育課程不再局限于校內,而是通過制度改革,引進來校外更豐富的美術資源,與各類美術館和美育機構做到共同聯手。美術館的藝術傳播不再局限于需要觀眾入場的被動性,而是應以公教開展的形式走出去,使社會、教育機構和學校達成更好的教育鏈接體系,以具體的制度明細規范美術館與院校相關活動。凝練青少年美育資源項目,增強美術館教育活動的針對性、趣味性,探索建立中小學生利用美術館開展學習的長效機制,落實有效措施。

教育部門應與文旅部門聯合發布相關美育制度,可建議院校增添學生的美育研學課程,教育局部門負責溝通省教育廳、市級相關部門,制定配套文件,明確政策要求,組織召開協調工作會議;將美育研學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納入教育督導項目,形成工作常態;組織開展相關督導檢查,指導學校和實踐教育基地完成相關工作。文化和旅游局負責整合相關資源,支持研學旅行基地的建設和運行;負責美術館、紀念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場所對學生免費開放。協調相關場館、景區、景點開辟綠色通道,優惠減免景點門票,做好美育研學活動服務。各部門共同制定科學翔實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配備精干力量全程參與,確保青少年美育活動安全、有序、有效地展開。

4.考核指標

建立完善的學校美育宏觀調控管理機制,做到明確美育教學的責任制,形成學校以及美術館美育教學評估制度,建立學校美育教師隊伍建設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學校美育環境和教學設備的考核,加大美育教學在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權重;再相應建立學校內美育教學的考核機制,做到學校對全校的美育教學制訂系統完整的教學方案,建立對學生的美育學習實行分階段的考核機制,逐步形成美育教學的內部管理和激勵機制,把美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實行單獨的定位管理考核。

可設立學校年度考核評價體系,評價學校與社會公共美術館合作開設美育課程情況,校內、校外資源聯動開展美育實踐活動情況,學校是否每年組織學生現場參觀美術館等校外美育活動,美術館是否做到具有針對青少年設置的特別展覽和相關公教活動,館校聯動的藝術項目是否優先選擇在學校及其周邊開展。針對老師的年度美育水平進行細則考核,自身每年需達到指定的美育培訓次數,對于課程內容是否根據教育部的美育要求不斷進行調整改動,優化美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2]

三、雙向互動模型實證

(一)美術館“美育”功能的拓展

新時期美術館除了展覽、收藏、研究、教育等功能之外,還要加強美術館在青少年美育方面的社會責任,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與優勢,開展藝術下鄉,建設面向青少年的美育課程。從“美術館內走向大千世界”,美術館與社區、校園、商業體等聯動開展美育藝術活動,增強線上展覽的體驗與趣味,進一步擴大美育的受眾,以更加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拓展美育形式,做受到青少年喜愛的美術館。[3]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2021年的六一兒童節,課題組與湖北美術館策劃了“時代有我,赤心相傳”的公教活動,通過課題組積極策劃和參與,湖北美術館邀請了百名藝術家參與美育活動。本活動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邀請了百名藝術家寄語“藝術后浪”。童心向黨,通過孩子手中的畫筆繪制豐富多彩的中國夢。部分不在武漢的受邀藝術家通過視頻連線、錄制VCR等方式讓小朋友和遠在北京、廣州等地的藝術家進行交流。課題組在北京為兒童節錄制了祝福視頻,在活動現場播放,并通過美術館向參加活動的兒童贈送了書法作品。課題組希望聯動美術館以及藝術家與青少年,組織各種形式的美育活動,能夠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讓他們帶著藝術家的祝福與寄望不斷成長。

(二)整合資源開展跨美術館的主題巡回展覽

作為拓展和延伸教育功能和空間的重要方式,每個美術館會有既定的主題、中心思想和發展脈絡,將其特色加以深化拓展并展示和宣傳出去,舉辦巡回展覽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主題巡回展覽根據情況需要整合美術館之間、館校之間、校與校之間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資源,并進行統一的協調合作。這種跨館巡回的展覽有助于美術館與學校開發豐富優質的美育資源和內容,拓展美術館的自身功能。在學校展廳、文化長廊等環境開展美育系列活動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美育開展形式,可以依托學校拓展美術館美育空間,促進課堂教學活動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是館?;拥闹匾憩F。

課題組在湖北省美術館、武漢市美術館、翟雅閣博物館、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等場館舉辦徐勇民圖文作品展、《新建文檔》、《再建文檔》等藝術展覽及美育公教活動。[4]并與杭州弘雅科技有限公司一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湖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高校舉辦了“千年記憶·五彩經緯——土家織錦藝術展”等巡回展覽。

(三)建設線上美術館,推進藝術推廣

美術館是多維度的學習資源平臺,除了線下的展覽、活動之外,還應有豐富的線上資源?,F代數字技術在實體美術館中的運用、線上美術館教育課堂的開展、微信公眾號和App的建立都給美術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實踐途徑。這些實踐途徑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美術館教育中的應用,也是美術館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起來的學習平臺,更是一種館校的深度融合,推動了美術館館校結合教育方式的變革。[5]

課題組與杭州弘雅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美育核心數據庫——《世界藝術鑒賞庫》。數據庫為新時期青少年提供了深度標引、超清大圖、內容全面、知識系統、辭典規范、知識關聯的美育核心數據庫,促進了藝術資源的高度共享。

(四)美術館、專業院校共同建設藝術鑒賞通識教育課程

在新時期下美術館的展覽需要從館內走向館外,在擴展自身功能的同時也開拓新的空間,館外重要的美育環境以院校為主,院校也需要結合校外的美育資源進行完善美育課程的內容建設,在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美育的雙向互動模型中,館校之間的合作互動是極其重要的方式,在豐富和建設美育課程內容的同時,增加館校間機制的合作,是一種新興形式也是為青少年提供美育的新渠道。本課題聯動藝術家、非遺傳承人,在民間藝術的基礎之上創新美育課程內容,以地域藝術資源為主,輸出文創產品,加強地域藝術家與學校以及美術館之間的聯系,開拓并豐富美育課程內容,利用好美術館及社會公共空間,為培養新時期青少年對于藝術的熱愛,以創新和融入課程的形式提供切實可行的方式。

課題組跨學科建設完成了“中國古代博物館賞析”美育課程,該課程被評為2021年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課程在美育視角下賞析中國古代文化遺產,從建筑陳列、文化教育、藝術品評等角度對中國古代的園林、碑林、石窟、祠廟、明堂、書苑、陵墓、皇宮等文化遺產進行分類講授。帶領青少年感悟中國古代文明的壯闊、燦爛與輝煌。

四、總結

通過訪談美術館、高校、文化教育部門專家學者對模型開展驗證評估,在多個城市與美術館中開展該模式運行的試點工作,聯動建設線上美育資源,線下開展了聯合館校的美育活動,促進館校之間共同完善美育課程內容,對該模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論證,并對互動模型進行驗證和優化。

從調研到模型的形成完善,以及比較驗證與實踐證明:青少年美育與美術館自身功能拓展的雙向互動模型在制度保障、政策指引、內容建設和考核標準上是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具有較強的推廣應用價值。據悉,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也正廣泛征求意見,擬共同出臺館校間協同加強美育的相關政策,期待本研究為館校、部委開展合作共同促進青少年美育的發展路徑提供建議。

猜你喜歡
館校美術館美育
鋼·美術館展覽現場
鋼·美術館二層展廳 鋼·美術館一層展廳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公共圖書館館校合作推廣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以廣州市為例
去美術館游蕩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試論館校合作
館校合作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發——以故宮“陶瓷”主題課程為例
“館校結合”中的兩個“三位一體”——科技博物館“館校結合”基本策略與項目設計思路分析
美術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