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教育人口導入對策探析
——以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24-01-25 09:38周潔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鎮江人口畢業生

■周潔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0)

根據鎮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鎮江已處于老齡——超高齡社會的區間,現階段人口增長潛能薄弱。人力資本作為衡量人口規模、結構和質量的綜合指標,決定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面對鎮江人口老齡化凸顯的地域特征,鎮江市委、市政府、市人社部門等出臺了《關于實施人才“鎮興”行動建設人才集聚福地的若干意見》《大學生“聚鎮”計劃》等相關政策文件。因而,以高職院校視角出發,研究如何將畢業生留鎮的人口導入問題是助推鎮江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人口導入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

(一)研究背景

1.“理性經濟人”觀念導致人口流動定向化

基于戶籍制度的特殊國情,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口流動受到嚴格限制,尤其是鄉村——城市的遷移。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外部效應,人口流動同向體現為“城市人口增長”。受到“理性經濟人”觀念的影響,農村人口向經濟發展好的城市集中以獲得城市平均工資受保障、醫療教育高標準的生活體驗,即區域層面人口流向要素回報率高的東部沿海城市與省域中心城市,本質上延續了地區人口流動定向化的實際情況。

2.人力資本新動能加劇人口分布兩極化

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依靠人口優勢謀進步的傳統人口數量紅利式微,經濟發展需要拓展新動能?!笆奈濉币巹澗V要明確指出,拓展人口質量紅利的重要性,以高等教育為基礎的人力資本轉而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資源,人才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谌肆Y本的“定向遷移”路徑,發達城市對于人才的需求往往引發人口流動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地區人口分布兩極化。

(二)研究現狀

1.人口導入地區研究局限性

地區的人口遷移流動與經濟要素密切相關,引發各學者對地區人口導入的討論,討論地域多聚焦于傳統老城與開發新城兩大部分。對于東北老城而言,只有力爭下好人口流動這盤棋,才能在經濟發展中突破人口困局[1]。從為擺脫“城市病”問題而建的遠郊新城來看,人口導入的作用在于紓解市中心人口密度過大的壓力[2],其研究路徑以宏觀為主。

2.人口導入對流入地影響力研究

多數研究認為,人口導入有利于流入地發展,體現為流入人口積累的人均資本存量在人口轉型后期能夠實現較高水平的生產率[3]。雖然,部分學者認為人口遷入對本地收入影響是不確定的[4],但是對于高學歷、高技能或青壯年流入帶來的城市影響持積極態度。與高技能人群直接帶來的人力資本存量不同的是,凈遷入城市的青壯年勞動人口具備大量人力資本的累積潛質[5]。

(三)人口導入與人力資本互通性研究

針對目前中國處于人口紅利減弱階段,學者普遍認同建立經濟增長新動能, 即從注重培育人口質量優勢入手。面對產學研合作的背景,高等院校應發揮知識研究轉化為生產力的孵化器、輻射源作用吸引人口集聚[6]。從各學歷層次人力資本的增長效應來看,普通本??平逃龑τ谥袊卦鲩L并未起到應有的效果[7]。

因此,本文打破人口導入地區研究的局限性,選定華東地區老城鎮江作為研究落腳點,探討介于傳統老城與開發新城之間的經濟發達地區老城對于人口導入問題的適配性;與此同時,借鑒人口導入與人力資本互通性研究,探索作為青壯年勞動人口后備軍的高職院校學生如何積累其人力資本存量,進而推動鎮江的高質量發展。

二、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留鎮意愿現狀調查

本文采取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學生留鎮意愿現狀。

(一)學生留鎮意愿現狀

筆者利用教師身份動員在校生參與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600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達97.35%,信效度良好通過信效度檢驗。根據問卷結果梳理可知以個幾個方面。

1.學生基本情況

(1)男女比例“失調”。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中,男性68.06%,女性31.94%,相較于《中國統計年鑒(2022)》中全國平均男女比例104.5 而言,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男女比例“失調”,但較為符合中國教育在線調查的航空航天類畢業生性別比(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顯示,航空航天類三個主要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性別比例分別是飛行器制造工程男90%∶女10%;飛行器動力工程男92%∶女8%;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男86%∶女14%。)。究其緣由,主要在于學校工程學院專業、班級、教師等規模建制均超過飛行學院,專業性質要求學生具備鉆研動手能力、強健體魄等要素,因而更容易受到男性學生的“青睞”。

(2)專業興趣導向。與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略有不同,參與調查的學生在選擇就讀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原因中,選擇“專業興趣”的比重高于“就業意愿”,將近10%,半數學生懷揣“航空夢”學習生活。從就業階段的行業選擇來看,仍是以專業興趣導向為基礎的電子、材料、交通等專業相關行業為主。

(3)初次就業薪資期待相對合理。經數據調查2019年鎮江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5150 元。將學生初次就業期待薪資月化后發現,期待薪資總體呈現正態分布,“3000 元以下”與“9000 元以上”均低于10%,“3001~5000 元”、“5001~7000 元”選項位居前列占比38.37%、37.21%,低于鎮江平均工資數值。

(4)留鎮意愿有待提升。江蘇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自2016 年建校招收第一批學生以來,如表1 所示,畢業生留鎮比率逐年呈上升趨勢,短短四年間留鎮學生數量翻番。但相較于同期鎮江其他高校而言,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留鎮意愿仍有上升空間,以2018 屆畢業生為例,江蘇航院留鎮畢業生比例低于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近12%[1]。

表1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歷年畢業生留鎮情況

2.學生留鎮影響因素情況

問卷內容結合學者設計的留鎮意愿調查問卷與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從城市、學校、個人等方面進行設計,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將問卷各項目得分進行加權平均分計算,得分狀況中加權平均分得分最高的三項排序為“綠化覆蓋率高”>“生活節奏適宜”>“環境優良”;得分最低的三項排序為“娛樂生活精彩”<“城市知名度高”<“時尚元素豐富”。由此可得,鎮江城市自然資源是吸引學生留鎮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滿足青年就業去向需求的城市建設方面略有欠缺。

(二)鎮江人口導入SWOT 分析

根據學生留鎮意愿問卷調查歸納結果,并選取典型學生代表開展后續訪談,進行如下鎮江人口導入SWOT分析。

1.“S”人文地理優勢

首先,鎮江擁有區位交通的支撐力量?!耙敫幌刃蘼贰?,鎮江天然的地理位置自帶交通樞紐城市優勢,境內涵蓋華東地區首家A 類大型通用機場——大路機場、等級公路的國土面積密度排名蘇南第二、長江第三大港口、5 條鐵路,水陸空匯聚交通紅利。其次,鎮江具備人力資本的積蓄資源。目前,鎮江共擁有8 所高等院校,就高校數量而言位列蘇南五市第三。根據聚匯數據統計顯示,2021 年江蘇省每10 萬人口中擁有大學受教育人數18663 人,鎮江19134 人超過省內平均水平。最后,鎮江富含人文自然的底蘊潛力?!敖咏粎R、城市山林”的優越自然稟賦,符合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規律,加之鎮江留存歷史悠久的詩歌、傳說等文化資源,更增添一分獨有的魅力。

2.“W”城市發展劣勢

按照行政級別、城市規模、發展程度的綜合城市線級劃分標準,鎮江是蘇南五市中唯一的三線城市,城市知名度相對滯后的現狀無可避免與鎮江人口導入進程中的阻礙因素相互影響。一方面,就業容量有限制約城市知名度提升。鎮江市每年提供就業崗位約7.5 萬個,每年需要剛性解決除大學生以外各類群體就業5.7 萬人[8]。如此一來僅剩不足2 萬崗位可供畢業生選擇,這遠遠不足以覆蓋當年鎮江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總數量,難以實現留鎮人員口口相傳帶來的親連親“葡萄串效應”。另一方面,城市知名度滯后引發城市配套設施建設薄弱。在留鎮意愿調查問卷中,“娛樂生活精彩”“時尚元素豐富”兩項均屬末位得分項,由此表明,鎮江地區大學生休閑娛樂需求強烈,與鎮江地區配套設施建設薄弱現狀的不匹配,難以吸引高校畢業生留鎮選擇。

3.“O”發展戰略疊加機會

目前鎮江面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疊加機遇,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沿江開發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寧鎮揚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疊加于此將帶來理念、改革、載體、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有利于激活鎮江發展動力引進創新型人才。與此同時,鎮江自身重視本土人才引進建設,中共鎮江市委聯合鎮江市政府發布《大學生“聚鎮”計劃(2021—2025)》《鎮江市青年人才“歸雁”計劃》《鎮江市產業鏈人才賦能計劃》《鎮江市人才平臺提升計劃》等相關政策,旨在吸引優秀青年人才聚鎮留鎮就業創業,為現代化新鎮江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4.“T”集聚效應威脅

鎮江重疊交匯于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經濟圈的區位優勢,理應帶來集聚效應的影響,即享受發達城市輻射紅利的第一空間,但實際中卻面臨著周邊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根據《江蘇統計年鑒(2021)》,從引進人才角度來看:鎮江市引進人才總量與占比均處蘇南“洼地”。究其原因,同中國勞動力紅利時代成為過去式密切相關,面臨生育意愿與勞動成本反比例變動的現狀,“人才爭奪戰”已成為各地共識,周邊大城市紛紛出臺“降低標準”的人口導入政策,導致來鎮留鎮意向人群總量進一步收縮。

三、高職教育人口導入對策討論

面對各城市生產發展的需要,如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吸引具有技術技能的高職教育人口,達到勞動力數量與質量雙重平衡的狀態,需要宏觀國家、中觀城市、微觀學校三方共同發力。

(一)宏觀搭建頂層設計

作為頂層設計的搭建者,國家應從宏觀層面針對人口導入課題,發揮相關制定、引導作用。

1.發揚大國工匠精神

新時代大國工匠精神秉持敬業、精益、專注等基本內核的同時,對于創新性引領時代發展風范方面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其蘊意與高職教育價值定位不謀而合。國家層面發揚大國工匠精神,不僅可通過該連接點倡導工匠精神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將其內化為高職院校學生的行為準則,以培育具備高素質、高技能高人力資本的從業人員為宗旨,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結合起來,讓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家國情懷的浸潤下自覺選擇前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2.提升高職教育財政投入

我國深諳教育的重要性,自2012 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均在4%以上。然而在教育總量資源充沛的前提下,卻呈現出高等教育內部財政投入傾斜化的特征,作為高等教育“后備軍”的高職教育,在財政投入中呈現劣勢狀態(《國家教育經費統計年鑒》,2009—2018 年,高職院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普通本科院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年度均值為21.8%)。與此同時,從總體高等教育規模而言,高職教育在校生規模超過40%;從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近10 年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穩步上升,2017 屆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麥可思研究院《2020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高職教育發展前景向好。因而國家有必要從提升高職教育財政投入入手,將高職教育重視程度擺在與現實發展狀況相契合的地位,積極調動高職教育領域的人口集聚正向效應。

(二)中觀立足城市實況

基于國家宏觀層面的頂層設計搭建前提,鎮江地區的任務在于按照理念指引因地制宜進行針對性落實。

1.人才政策全覆蓋

綜觀現行鎮江人才引進政策,在制定與執行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從人才政策覆蓋地區來看,大多以鎮江市區企業就業為限制條件,對于其余鎮江大市地區的人才補貼表述為“可結合實際制定相應辦法”或“參照執行”,在此前提下需要更進一步擴大人才政策覆蓋范圍,明確規定保證落到實處、落成實效;從人才政策覆蓋對象來看,以《大學生“聚鎮”計劃(2021—2025)》為例,生活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等均將高職教育畢業生排除在外,而在鎮8 所高校中高職院校占50%,覆蓋高職院校畢業生留鎮人群將發揮鎮江人口導入進程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從人才政策覆蓋內容來看,應補充覆蓋政策中尚未提及的職稱工齡積累年限、社會保險轉移接續等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對于留鎮人群鏈接潛在“來鎮人員”而言,能夠打消擁有工作經驗高技術人才的“后顧之憂”。

2.產業企業發展全鏈條

面對鎮江市就業容量有限而產生城市遷入潛力不利影響的實際情況,地方政府想要發揮好人口集聚的規模優勢,應明確企業是地方經濟的發動機,產業是人口導入的強磁場,立足城市配置產業企業發展全鏈條,方能加快人口導入促進城市增長。特別是對于吸引高職教育這一導入人口群體而言,就業導向往往是決定其生產生活落腳點的決定性因素。此外,除了維護拓展現有企業發展的戰略措施外,政府層面倡導支持創新創業是推動企業產業拓展就業容量的“第二條路徑”,比如,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重視程度,同時給予政策與資源等方面創業援助,將項目落地作為考核指標,以此積極獲得人口導入實效。

3.城市配套建設全方位

根據上述調查問卷顯示,得分最低的三項中有兩項與城市配套建設相關(“娛樂生活精彩”“時尚元素豐富”)。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與時俱進發生新變化,充分表明伴隨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基礎上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等上層建筑的需求。與此同時,筆者在企業實踐中了解到當地企業面臨年輕一代員工留才難的問題,匹配的工作崗位同樣需要舒適的生活體驗作為支撐,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政府層面應關注時代新變化,以配套建設為抓手,以生活品質提升為宗旨,把握鎮江別具一格的文化、自然資源,站定“花園山水名城”發展定位,在人才爭奪戰中持續打好宜居城市這張牌。

(三)微觀挖掘高校職能

在鎮江地區人口導入的進程中,高校具備是畢業生群體學習生活直接場所的優勢,應正向發揮導向畢業生就業選擇的作用。

1.鏈接校企合作深度

2022 年暑期,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共667 名20級同學參與企業實習,其中13.5%的同學選擇在鎮企業作為實習單位。這一數據與同年畢業生留鎮比例存在顯著差距,究其原因,除去暑期特殊時間節點的因素外,表明校企合作的影響力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化。推進校企合作不僅有利于將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場所拓展至實際生產現場,增長學生人力資本存量的同時為高職教育根本目標——就業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同樣企業發展離不開具有高水平、高匹配度的勞動力,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夠利用大學生實習、訂單式培養、就業結對等途徑,展現航院周圍航空產業園等專業適配度高的產業資源集聚優勢,推動企業與學生之間的持續性密切接觸,同比提升具備高人力資本學生留鎮就業概率。因而,鏈接校企合作深度實際上是以學校和企業聯合主導的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留用的雙重效益。

2.激發畢業生去向偏好粘度

據調查研究發現,畢業生就讀學校所在地密切影響其擇業地區選擇。從擇校角度而言,畢業生最初綜合考量專業興趣、就業意愿、地理位置等相關因素確定就讀院校,呈現城市偏好“初印象”;從擇業角度而言,畢業生就讀期間實際是適應融入該城市的過渡期,并通過人際交往積累部分人脈存量,與其他城市相比,不論是出于“母校情節”的主觀情感依托還是降低遷移成本的客觀現實條件,院校所在地均具備天然的就業去向優勢。作為緊扣畢業生與院校所在地的關鍵環節,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應從日常學生管理入手,把握該年齡段學生“三觀”尚未完全定型的時間節點,積極提供學生需要的本地實習機會、生活學習援助等。如此一來,畢業生將通過學校窗口領略鎮江城市美好,使得初始城市偏好疊加轉化為最終畢業去向粘度。

3.強化教師培養建設力度

由教育部統計數據推測,大學生群體成為第二大遷移人群,僅次于農民工群體。面對如此龐大體量的人口導入儲備資源,教師基于同大學生群體生活場域的共同性與其身份角色的特殊性,往往能夠從業緣關系的角度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群體的思維方式乃至行為選擇。而其影響強度的關鍵在于教師具備的囊括專業知識與思想道德品質等在內的綜合素養,高校強化教師培養建設力度能夠打通教師推動大學生群體留鎮的路徑。具體體現為,立足職業院校促進就業的根本目標,開展課程思政融入就業觀念的培訓,與此同時,為教師提供管理學相關內容、當地就業適配崗位信息的補充學習,引導學生致力于積累自身人力資本存量,并指導學生利用人力資本理論、期望理論等知識理性做出適合自己的就業判斷,進而實現高質量人群導入的目標。

猜你喜歡
鎮江人口畢業生
9歲的高中畢業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賽珍珠:我在鎮江有個家
我的鎮江尋根之旅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人口最少的國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鎮江學前教育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