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分析

2024-01-26 09:44林汐澄張慶萍
北方經貿 2024年1期
關鍵詞:伙伴國絲綢之路經濟帶農用

林汐澄,張慶萍

(新疆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一、引言

我國農機出口正處于低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中,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21 年我國農業機械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1 億美元,同比上漲19.6%。其中,出口64.29 億美元,同比上漲28.2%;進口7.03 億美元,同比上漲14.4%,農業機械貿易順差57 億美元。[1]在我國農業機械的出口中,小型農業機械出口占比較大,其中泵類產品出口位列第二,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根據恒州博智的統計和預測,2021年全球農用泵市場銷售額達到49 億美元,預計2028 年將達到56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1%。[2]近年來,隨著泵業制造基地不斷向中國等亞洲國家轉移,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泵生產國之一,占據了65%的市場份額。

農用泵主要運用于農業灌溉、排污領域。我國農用泵出口的市場比較集中,主要出口地區是亞洲和歐洲,其中東盟與歐盟占比較大。由于農用泵出口國家主要是“一帶一路”中“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較少,因此研究分析中國與絲路帶沿線國家,其中特別是中亞、南亞、西亞和東歐國家的農用泵產品的貿易潛力,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谏鲜鍪聦?,面向現階段我國農用泵產品的出口貿易現狀,本文將深入研究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絲路帶沿線國家的貿易效率和潛力,以及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找出中國與沿線國家潛在的貿易機會,分析疫情時代下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的狀況,探究中國與哪些國家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市場挖掘,從而拓寬中國農用泵產品的海外市場。

二、文獻綜述

農機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重視,不少學者紛紛展開研究,從研究方法上來看,國內許多學者對于農機產品的研究主要采用貿易指數分析法,如陶忠元和唐秀玲(2019)基于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測算,比較中泰兩國農機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差異;[3]陳寧、王立群等(2020)基于貿易競爭力指數測算手段對我國農機產品進出口情況進行了測算和分析,全面分析了我國農機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水平;[4]黃孝巖、謝強和李劍(2021)采取對稱性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SCA)和拉菲指數(Lafay)指標,衡量中國和印度2005-2018年各自農機產品競爭力和貿易發展模式;[5]胡國良和劉鳴雙(2021)分析了中國農機產品出口哈薩克斯坦的現狀及市場開拓現狀,運用區域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我國農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6]也有部分研究是采用計量模型分析法研究,如張萌和張宗毅(2015)構建引力模型對農機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和潛力進行了研究;[7]潘彪、趙金鑫和田志宏(2019)運用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農機的效率和潛力;[8]趙明和楊孟卓(2019)通過構建隨機前沿模型,分析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機械出口貿易效率、貿易發展潛力及相關影響因素;[9]黃孝巖和李國祥(2022)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國農機出口RCEP 成員國的貿易效率和潛力。[10]

而從研究范圍來看,國內關于農機的出口市場研究主要是基于單個國家或者某一經濟組織聯盟,也有少部分基于“一帶一路”這一大范圍,而“絲綢之路經濟帶”是聯通中國和中亞以及歐洲各國的重要紐帶,但很少有作者基于絲路帶沿線國家研究我國農機產品的貿易狀況。此外,泵類產品是農業機械主要產品之一,也是出口規模最大的農機主機產品之一,學術界對其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泵類產品設計與試驗等方面,尚懷元和董曉麗等(2021)表示,在農業生產中,泵的應用覆蓋了灌溉、植保、施肥等作業領域,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11]然而綜合來看,對泵類產品的貿易發展,以及其貿易效率和影響因素進行相關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文章選取37 個國家為絲路帶沿線國家,通過構建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對中國與絲路帶沿線國家農用泵產品貿易效率及影響因素展開研究。充分挖掘雙邊農用泵產品貿易潛力,拓寬我國農用泵產品貿易市場。

三、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貿易現狀

本文結合胡鞍鋼[12]等人的方法,選取絲路帶沿線國家中的37 個國家作為樣本,并將其分為三個經濟帶,分別為中亞經濟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環中亞經濟帶(阿聯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孟加拉國、格魯吉亞、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俄羅斯、沙特、土耳其)、亞歐經濟圈(比利時、保加利亞、白俄羅斯、捷克、德國、西班牙、愛沙尼亞、芬蘭、法國、英國、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烏克蘭)。同時本文參照農業機械工業年鑒的分類方法,將農用泵產品按HS 六位碼分為六類,分別為HS841330、841350、841360、841370、841381、841391這六類。

由圖1 可見,中國農用泵產品對絲路帶沿線國家的出口總額呈逐年遞增狀態,2007 年至2008 和2009 年至2011 年增長較快,2008 年至2009 年由于金融危機,出口額有所下降,從2011 年開始,增長速度落緩,農機開始處在了低速增長的黃金十年,甚至在2014 年至2015 年出現了負增長趨勢,直到2020 年開始,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農機出口額增速明顯增長。從各個經濟帶的出口額來看,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到環中亞經濟帶國家的貿易額要高于亞歐經濟帶國家和中亞經濟帶國家,中亞經濟帶的總體出口額最少。但中亞經濟帶的國家數量少,因而如果比較單個國家之間的出口額,中亞經濟帶的國家出口額是要高于環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中出口額較低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絲路帶沿線國家的市場比較集中,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帶可能存在較大的貿易拓展空間。

圖1 2007-2021 年中國農用泵產品與各經濟帶沿線國家出口貿易變化圖

表1 列舉了各類農用泵產品出口比例及主要出口國家,農用泵出口產品種類也呈現集中化趨勢,HS 六位碼841370 離心泵類目的出口額占比最高,達到所有農用泵產品的47.59%,出口額排名前五的國家為俄羅斯、孟加拉國、德國、土耳其和阿聯酋,主要是環中亞經濟圈的國家。出口額較低的產品為HS841381 的多級泵類產品,僅占總出口額的1.42%,主要出口國為環中亞經濟圈和亞歐經濟帶的國家;HS841330 的燃油泵產品和HS841350 電動齒輪泵產品的出口額也不高,僅為11.61%和5.82%,主要出口至印度,其次為德國、印度、意大利、英國等國;HS841360 的復式排液泵產品的出口比例為13.52%,出口市場集中在德國、俄羅斯、阿聯酋等國;HS841391 的泵用零件類目的產品出口比例也比較大,達到20.04%,排名第2,主要出口國家為德國、意大利、俄羅斯等??v觀不同產品類目的出口國家前五排名,基本都集中在德國、印度、意大利、俄羅斯這幾個國家。

表1 各類農用泵產品出口比例及主要出口國家

四、模型構建與樣本選擇

(一)理論模型

通常用引力模型來計算貿易效率和分析潛力,而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引入了隨機前沿分析中關于生產函數誤差項的分解,將影響因素中的人為因素歸納到貿易非效率項,仿照隨機前沿模型,將誤差項分解代入引力模型,得到如下公式:

(2)式由(1)式兩邊取對數獲得,其中,Tijt表示t時期內中i 國對j 國的實際貿易額,Xijt是影響實際貿易額的因素變量;β 表示待估參數;νijt為隨機誤差項,指人為阻力存在的因素的干擾度;μijt為貿易非效率項;νijt與μijt獨立分布,且和自變量不相關。μijt≥0 表示貿易非效率項人為阻力的阻礙遠遠大于其促進因素,當貿易非效率項μijt為零時,表示雙邊貿易中不存在貿易阻力,此時貿易潛力達到峰值,并且與技術效率公式相類比,算出貿易效率值,公式如下:

T*ijt表示t 時期內中國對j 國的貿易潛力,TEijt表示貿易效率。TEijt值越大,實際貿易和雙方貿易潛力之間的差距就越小,貿易效率就越高;μijt>0,表示非效率項是影響因素之一。早期研究認為,貿易非效率項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這種模型也被稱為“時不變模型”。然而,這一假設對于較長的跨時間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Battese 和Coelli[13]提出了時變模型的基本形式:

其中exp[-η(t-T)]≥0,η 為帶估計參數。當η>0,η<0 時,貿易非效率項分別隨時間遞減和遞增,而η=0 表示貿易非效率項不會隨著時間推移改變。

(二)模型構建

Armstrong(2007)提出只使用一些核心變量來評估貿易前沿,[14]根據Armstrong 的思路,本文設定如下隨機前沿引力主模型:

其中,EXPijt代表第t 時期i 國(中國)對j 國(伙伴國)的農用泵產品出口貿易額;β 為待估計參數;CPGDPt和PGDPt表示第t 時期中國和伙伴國的人均GDP,反映了貿易各方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預計為正號;DISijt為中國與伙伴國的地理距離,用來反映雙方的運輸成本,預計為負號;CPOPt和POPt分別表示第t 時期中國和伙伴國的人口總數,表示了雙方的市場需求和規模,前者預計為負,后者預計為正;IAt表示伙伴國的灌溉面積,伙伴國的灌溉面積越大,對農用泵的需求就越大,預期為正;BORij和LAND 表示中國與伙伴國是否有共同邊界和伙伴國是否為內陸國,為虛擬變量(“是”賦值“1”,“否”賦值“0”),邊界接壤的兩個國家一般保持著穩定的貿易關系,對兩國的貿易成本和產品的需求程度也會產生影響,預期為正,貿易對象國是否為內陸國也會對貿易成本產生影響,內陸國家不方便通過實惠的海運來運輸,因而增加了部分成本。由于該變量為引力模型的非基本變量,本文在估計前將采用最大似然比檢驗確定是否將其納入。

同時設定如下貿易非效率副模型,來探究貿易非效率項的影響因素:

其中,GOVjt和POVjt表示沿線國家國內政治效率和政治穩定程度,取值為-2.5~2.5 之間,數值越大表示國內政治效率越高和政治局勢越穩定;LPIjt為物流績效指數,取值范圍為1~5,得分越高說明國際貨物運輸的便利性越強,雙邊貿易效率也就越高;BFjt、TFjt和IFjt分別為絲路帶沿線國家j 第t 年的商業自由度、貿易自由度和投資自由度,取值為0-100,此項指標得分與貿易自由程度相關,得分越高說明該國受到的貿易管制越少,經濟體制越完善;WTOjt和FTAijt表示各沿線國家是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是否與中國有自由貿易協定,若有,則取值為1,否則為0。

(三)數據來源

本文中中國對沿線國家農用泵產品出口貿易值均來自于UN Comtrade;各國PGDP、POP 數據和LPI(物流績效指數)來源于世界銀行WDI 數據庫;DIS(兩國距離)以及BOR(是否為內陸國家)數據來源于CEPII 國際中心數據庫;IA(各國灌溉面積)來源于中國國家排灌委員會網站;GOV(政府效率)和POV(政治穩定性)指標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WGI數據庫;BF(商業自由度)TF(貿易自由度)IF(投資自由度)數據來自全球遺產基金會;是否是WTO 成員國依據世界貿易組織信息所獲得,FTA 數據來自自由貿易區服務網。對于部分缺失的數據,采用相鄰年份的數據予以補充。

五、實證分析

(一)似然比假設檢驗結果

為了保證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適用性以及引入變量和估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首先進行似然比(LR)檢驗(如表2 所示),四個零假設的LR 統計量均大于1%臨界值,說明四個原假設都被拒絕。中國與絲路帶沿線國家農用泵的貿易效率變量在樣本時期存在變化,并且應使用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同時共同邊界和內陸國變量應該被納入模型。

表2 假設檢驗結果

(二)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估計結果分析

進行似然比檢驗后,本文采用了OLS 模型、時不變隨機前沿模型和時變隨機前沿模型對2007-2021 年中國與絲路帶沿線中37 個國家農用泵產品貿易進行實證分析(見表3)。

表3 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回歸結果

結果表明,大多數變量都通過了系數T 檢驗,時不變模型的γ 為0.006,時變模型的γ 為-0.280,說明貿易非效率項在復合誤差項中的影響較大。時變模型的η 在1%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系數為正,表明時變模型更加適合衡量中國與絲路帶沿線國家農用泵產品的貿易效率和貿易潛力。

對時變模型結果分析如下:伙伴國國內生產總值(PGDP)通過了1%顯著性檢驗,系數均為正,與預期相符,說明伙伴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拓寬了經貿往來規模,促進雙邊農用泵貿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CPGDP)系數為負,不顯著,可能因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促使中國農用泵產品對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減弱;地理距離(DIS)系數為負,說明較高的運輸成本會阻礙貿易的開展;伙伴國人口規模(POP)和中國人口規模(CPOP)均通過了1%顯著性檢驗,系數為正,說明中國與伙伴國人口的增加也會促進農用泵的需求增加,對貿易規模的擴大有正向影響;中國人口規模(CPOP)通過了1%顯著性檢驗,系數為負,絲路帶沿線國家人口規模(POP)通過了1%顯著性檢驗,系數為正,說明中國人口增多會造成中國國內農用泵產品需求上升,部分產能從出口轉為內銷,農用泵產品的出口能力減弱,但伙伴國人口的增加也會促進農用泵的需求增加,對貿易規模的擴大有正向影響伙伴國灌溉面積(IA)在5%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說明伙伴國灌溉用地的增多會增大對農用泵產品的需求,共同邊界(BOR)也在5%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說明伙伴國與中國是否接壤對雙方貿易的開展起到促進作用,存在共同邊界的兩個國家貿易往來頻繁,雙方在交往中往往能達成共識,積極促進貿易便利化,減少了貿易成本;內陸國(LAND)系數為正,并不顯著,說明內陸國家并沒有因為無法通過海洋運輸而受到影響,可能是因為中歐班列的暢通運行,內陸國家紛紛采用鐵路運輸代替海洋運輸,提高了貿易的便利性。

(三)貿易非效率模型估計結果分析

根據表4 的模型的估計結果來看,模型的γ 為0.886 且結果顯著,進一步說明了貿易非效率是阻礙雙邊貿易最主要的因素。

表4 貿易非效率模型結果

對貿易非效率模型結果分析如下:政府效率GOV 系數為負,在5%水平上顯著,這說明伙伴國較高的政府效率推動了一帶一路的建設,從而促進了貿易的發展;政治穩定性POV 系數為正,在10%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共衛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影響了一些國家政治的穩定和經濟政策的執行,阻礙了雙邊貿易的展開。一般而言,經濟貿易政策的持續性和執行力取決于政治穩定性,進口國的政治穩定性越高,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貿易環境,有利于持續維護雙邊貿易關系。物流績效LPI 的系數為負且在5%水平上顯著,表明絲路帶沿線國家提升貿易和運輸相關基礎設施的質量,減少通關管制手續和提高運輸的便利性,將有助于提高中國農用泵產品的出口。

商業自由度BF 與貿易非效率負相關,影響并不顯著。由此可知,伙伴國的經濟自由度越高,其市場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進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貿易自由度TF 與貿易非效率呈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疫情發生后貿易發展受到了限制;投資自由度IF 與貿易非效率也呈正相關,并在5%水平上顯著,可能是因為進口國較高的投資自由度易造成貿易替代效應,從而對雙邊的農用泵貿易發展造成阻礙。

FTA 和WTO 兩個變量雖不顯著,但系數為負,說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于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貿易,且中國與絲路帶國家之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能夠降低關稅,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實現貿易自由化,目前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只有格魯吉亞和巴基斯坦,未來中國應積極推進與沿線其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四)貿易效率和潛力分析

通過對時變隨機前沿模型的深入分析,得到2007-2021 年中國農用泵出口到絲路帶沿線國家的貿易效率,并分類處理。圖2 是對三個經濟帶進行分開計算得出平均效率并按其年份遞增所作的折線圖。由圖2 可以看出,2007-2010 年三個經濟帶的平均效率波動較大,2010 年后開始波動平緩,因為2007-2010 年,農用泵產品處在了快速增長的黃金期,但由于農機供給側改革的力度不夠,農用泵乃至所有農機產品在此之后逐步進入了低速增長的狀態;中亞經濟帶的平均效率從2007-2009 年大幅遞增,可能是因為中亞五國國際市場的開放程度逐步提高,經濟正逐步擺脫持續衰退、增長不穩定的狀態,逐步進入持續穩定增長階段,但中亞五國經濟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仍然處于欠發達階段,使其難以很好應對金融危機的爆發,因而其從2009年到2011 年呈現遞減狀態。2011 年之后,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帶的平均效率略高于環中亞經濟帶,表明中國對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帶沿線國家農用泵產品貿易發展相對穩定,而環中亞經濟帶有較大的農用泵產品市場可挖掘。

圖2 2007-2021 年中國對絲綢之路各經濟帶貿易效率變動趨勢圖

貿易效率是實際貿易額和貿易潛力的比值,因此貿易潛力可以通過貿易效率和實際貿易額計算。本文計算了2021 年的貿易潛力值和貿易拓展空間,由于樣本較多,表5 列舉了貿易潛力值前5 和后5 的國家。由表5 可見,中國與印度的平均效率為0.50,2021 年的效率僅為0.34,但其貿易潛力值達到了6.76 億美元,也是37 個國家中貿易潛力值最高的,印度是農業大國,如果印度之后成為RCEP成員國之一,那么我國對印度的農用泵產品的出口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同為南亞國家的孟加拉國的平均貿易效率僅0.58,但其貿易潛力值為3.28 億美元,潛力值排名第4,孟加拉國也是農業大國,該國工業化程度不高,農業機械依賴進口,孟加拉國和印度均位于南亞,Muhammad Waqar Akram 等(2020)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均耕地的同時減少,引起了人們對有機農業能否提高產量和維持不斷增長的需求的嚴重關注,這個問題對于人口密度高的南亞地區來說是非?,F實的,因而南亞市場對于中國來說也是值得發展的市場。[15]

表5 中國與部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貿易效率和潛力分析

在排名后位的國家中,中國與愛沙尼亞的平均效率達0.50,但2021 年貿易效率也僅為0.06,貿易潛力值僅為0.12 億美元,排名倒數第二,可能因為愛沙尼亞是歐盟與北約成員國之一,存在貿易壁壘,中國與其政治經濟往來不頻繁,中國與愛沙尼亞存在較大貿易拓展空間,應積極減少貿易壁壘,改善貿易環境。亞美尼亞的平均效率為0.24,貿易潛力值排名倒數第一,可能因為亞美尼亞國家體量小,農用泵需求不高,中國與其的貿易額也不高,中國和其農用泵的貿易已經達到了飽和。

總體來說,中國對環中亞經濟帶國家的出口存在較大潛力,特別是南亞地區,而中國對于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帶的國家的出口潛力較小,面臨的貿易阻力較大,可以通過建立雙邊對話合作機制,拓寬出口市場,提高出口效率。

六、主要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結論

本文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了2007-2021 年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絲路帶沿線國家的效率和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得出以下結論:

在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中,伙伴國的GDP、伙伴國人口、伙伴國灌溉面積、共同邊界等變量和中國的農用泵產品出口為正相關關系,而與中國的GDP、中國人口、兩國距離以及伙伴國是否為內陸國等變量與其為負相關關系。

在貿易非效率模型中,政治穩定性、貿易自由度和投資自由度對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效率有阻礙作用,政治效率、物流績效指數、商業自由度、世界貿易組織和自由貿易協定等變量都對中國農用泵產品出口效率有促進作用。

中國對中亞經濟帶和亞歐經濟帶沿線國家農用泵產品出口效率高于環中亞經濟帶國家,說明環中亞經濟帶有較大的農用泵產品市場可挖掘。從貿易潛力來看,在37 個國家中,貿易潛力值最高的是印度,愛沙尼亞和亞美尼亞的貿易潛力值較低,其中印度和孟加拉所在的南亞地區是值得發展的市場,可見中國對環中亞經濟帶國家的出口潛力較大。

(二)對策建議

1.優化農用泵產業結構,助力農機供給側改革。政府應加大農用泵購置補貼力度和新能源應用的政策補貼與支持力度,打造智能數字化平臺,企業應注重品牌的經營建設,發展品牌經濟,大力推廣高質量的產品,抵御國外技術壁壘,開拓國際市場,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推動產業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與國外認可度。同時積極舉辦各類機電博覽會,推動農機國際交流與合作。

2.積極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發展絲路電商,加強與絲路帶沿線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升級完善物流運輸供應鏈。數字絲綢之路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的選擇,也是應對新冠疫情沖擊的選擇。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外貿業務受阻,跨境電商順勢而上,絲路電商成為經貿合作新渠道和新亮點。因此,應積極推動數字經濟,拓展絲路電商,釋放全球增長的潛力;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能保障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發揮,新冠疫情下出現海運一柜難求的局面,而中歐班列的運行逐步成為了物流運輸模塊中重要的一環,通過中歐班列運輸,不僅提高了出口的便利性,也提高了貨物、資金的中轉效率,使運輸變得更為可靠和高效,對農用泵企業來說,在政府補貼下,鐵路運輸無疑是跨國運輸更適合的解決方案,對絲路帶沿線的內陸國家來說是更便利的選擇。因此,應持續助力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加強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3.構建與貿易國在投資便利化方面的合作機制,加強區域交流合作,減少貿易壁壘。投資自由度對貿易非效率項有顯著影響,中國可與貿易國建立兩國之間便利化投資制度,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本國投資自由度升溫,并且中國泵企可以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學習和引進國外投資企業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推進國內企業的技術改造,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提升兩國政府效率,增進政治互信度,進一步降低農用泵出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拓寬出口渠道,并且加快與中國-孟加拉國自貿區和中國-蒙古自貿區的研究和談判進程。

猜你喜歡
伙伴國絲綢之路經濟帶農用
農用機械發展
中國OFDI對貿易伙伴國服務業集聚的影響研究
本財年內緬甸增加了10個新貿易伙伴國
“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現狀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下中國的中亞能源政策
農用履帶式底盤技術及衍生產品概述
“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次區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農用機井管理
防止農用氨水中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