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2024-01-27 17:24吳永娜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3年36期
關鍵詞:物聯網課程改革高職院校

吳永娜

摘要:高職院校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改革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本文通過教學實踐,對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實踐內容、教學方法和項目作品保存方式進行了改革。在教學及實踐內容方面,增加了最新技術和應用案例,加強了傳感器原理和應用場景的講解,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方法方面,采用了案例教學、問題導向教學和團隊合作學習等方法。在項目作品保存方式方面,建立了項目作品庫。通過這些改革,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這些改革為學生的就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聯網;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改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3)36-0162-0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0 引言

傳感器應用技術是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工程技術等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高職學生對內容枯燥的傳感器理論內容學習效率較低,對實踐性環節的學習較感興趣,這促使高職院校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注意理論知識結合生活和社會實踐,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出學以致用的實用人才。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將從教學及實踐內容、教學方法、項目作品保存方式等方面探討高職院校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的改革。

1 教學及實踐內容的改革

傳感器應用技術涉及多個領域,需要掌握多個學科的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測量方法上,這些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需要增加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傳感器應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教學中,可根據最新的科技發展動態,增加一些新型傳感器應用領域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和應用效果,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下面是幾個具體的案例。

1.1物聯網和傳感器網絡技術

物聯網和傳感器網絡技術是傳感器應用技術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們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環境監測、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在課程的教學中,可選擇一個簡單的傳感器網絡仿真實驗作為示例,例如基于Arduino或樹莓派的傳感器網絡仿真實驗。這個示例中,使用串口通信來模擬傳感器節點和匯聚節點的數據傳輸。在具體的代碼中,通過編寫傳感器節點的數據采集代碼、匯聚節點的數據接收和處理的代碼,以及顯示界面的代碼等來實現。

1.2智能傳感器技術

智能傳感器技術是另一種重要的傳感器應用技術,通常集成了傳感器和微處理器,可以實現自主控制、自校準、自診斷等功能。智能傳感器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很廣泛,例如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交通等領域。在智能傳感器中,需要考慮傳感器的精度、線性度、靈敏度等問題,同時還需要考慮數字信號輸出、通信協議等問題。

在這部分授課內容中,可以設計一個“基于智能傳感器的溫濕度測量系統”作為案例,在這個案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來采集數據,使用微控制器來處理數據,并使用串口通信或網絡通信來輸出數據。在軟件設計階段,需要編寫代碼實現溫濕度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微控制器進行數據處理和輸出,以及結果的顯示等。

1.3傳感器應用技術的行業新趨勢

介紹傳感器在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環保、健康醫療等領域的最新應用和技術趨勢。通過實例講解各種傳感器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和創新。例如可以給出一個基于多種傳感器的自動駕駛系統的代碼實現,包括各種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和融合、決策和控制等,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多種傳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調試技巧。

2 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傳感器應用技術課堂上,除原理性較強的內容可采用傳統講授法外,也應結合所授課內容,增加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以提高教學效果。

具體來說,除了傳統的授課方式外,還可以結合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2.1多媒體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中加入一些動畫和視頻,把傳感器內部的基本結構和運行時復雜的電磁關系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傳感器的結構和工作過程,把抽象難懂的理論和概念轉變成直觀、便于觀察和認知的內容,更有得于學生掌握和學習教學內容。

2.2 項目式教學法

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師生互動”的方式完成具體項目的創作。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各階段的項目,強調學生的主導性、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

下面以“智能家居溫濕度傳感系統”為例,簡要介紹項目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 項目導入:在項目導入階段,引入整個項目的背景和目標,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了解智能溫濕度傳感系統的應用意義和需求;

2) 團隊組建:以自由組合形式組成開發小組,每個小組3-4名學生,鼓勵他們進行合作與協作;

3) 設計方案:學生們在小組中共同討論并設計智能溫濕度傳感系統的整體方案。這包括確定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定義系統功能與特性,以及制定項目計劃和時間安排,教師引導學生確定可行的方案;

4) 硬件和軟件準備:學生根據設計方案所需的材料和設備,準備和搭建電路,同時學習和練習使用對應開發板的編程技能。

5) 編程開發:學生根據設計方案,使用相應開發環境編寫程序,實現溫濕度傳感器數據的讀取和處理,通過無線通信模塊控制和提示系統,過程中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6) 測試與調試:學生進行系統的測試和調試,確保溫濕度傳感器能夠準確測量室內溫度濕度,系統能夠根據設定的閾值進行相應的操作和提示,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提供必要的答疑解惑。

7) 反思和改進:進行項目的反思和改進,回顧整個項目的過程和成果,討論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8) 展示與分享:學生們向其他小組或全班展示他們的智能溫度監控系統,分享設計思路、實現過程和遇到的經驗,促進彼此的學習和交流。

通過以上步驟,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掌握傳感器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培養其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扮演指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成為項目的主要推動者和學習的實踐者。

2.3 跨學科課程教學

在講授相關傳感器知識時,將計算機中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多學科合作和綜合學習,如:

1) 云計算與大數據:在涉及相關數據計算及處理時,可結合計算機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術,例如云服務、數據清洗、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學習如何將傳感器數據存儲在云端,使用大數據處理技術來分析和計算這些數據,應用于傳感器的處理和分析,以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2) 網絡通信與安全:傳感器數據的通信需要網絡技術的支持,因此,在涉及這部分內容時,應先了解網絡通信的基本原理、協議和技術,例如TCP/IP協議、HTTP協議等;此外,還應掌握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術,例如身份驗證、加密通信等,利用這些知識和技術可以確保傳感器數據的安全傳輸和存儲。

3) 嵌入式系統開發:傳感器技術結合嵌入式編程、硬件接口等知識可完成大部分智能家居系統的開發設計,物聯網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來開發和控制物聯網傳感器的嵌入式系統。

4) 環境科學: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還可以與環境科學結合,探討環境監測和保護的方法和技術。例如,在講授MQ-2、HS1101、PH傳感器時,可以結合環境科學中的空氣和水質監測的知識進行講解。

將傳感器應用技術內容與其他學科結合,可以實現多學科合作和綜合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跨學科交流;教師在指導學生項目設計過程中,也可以整合不同學科的教學資源,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和工具。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涉及不同學科的參考書、在線資源、實驗設備等,讓學生能夠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學習和探索。

2.4 虛擬仿真教學法

虛擬仿真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虛擬環境來模擬實際場景和操作的教學方法,由于環境、安全等客觀因素,在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其獨特的優勢。下面以MQ-2傳感器為例,介紹如何通過虛擬仿真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

1) 確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例如學生需要理解MQ-2傳感器的原理、掌握MQ-2傳感器的應用場景和使用方法等。

2) 選擇虛擬仿真軟件:選擇適合的虛擬仿真軟件,例如Arduino、Tinkercad等,這些軟件提供了MQ2傳感器模型和實驗環境。

3) 設計虛擬場景和任務:設計一個室內環境中的氣體檢測系統的虛擬場景。任務是在不同的氣體濃度條件下,使用MQ-2傳感器進行氣體檢測并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

4) 開發虛擬仿真環境:利用虛擬仿真軟件,開發虛擬仿真環境。包括設計MQ-2傳感器模型,設置室內環境的物理特性和參數,編寫交互邏輯和控制代碼等。

5) 教學資源開發:根據虛擬仿真環境,編寫相應的教學資源,如實驗指導書、實驗報告模板、教學視頻等。這些教學資源應該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思考,并提供相應的解析和反饋。

6) 教師培訓和學生指導: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虛擬仿真教學法的實施方法和技巧。同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支持,引導他們進行虛擬仿真操作和學習。

7) 評估和反饋:對虛擬仿真教學法進行評估和反饋。通過教學評估和學生反饋,了解教學效果和改進的方向,不斷完善和優化虛擬仿真教學法。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的實施,學生可以在虛擬仿真環境中進行MQ-2傳感器的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了解MQ-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方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虛擬仿真教學法提供更加豐富和靈活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場景。

以上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他們在傳感器應用技術實踐教學中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3 項目作品保存方式的改革

從以往經驗來看,學生每學期的項目設計作品都以實物形式保存下來,這存在著如下弊端。

3.1 實物作品易受環境影響

傳感器實物作品通常需要使用電子元件和機械設備來檢測和傳遞信號,因此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灰塵、磁場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作品的損壞或性能下降,影響其長期保存和使用。

3.2 維護和保養難度大

傳感器實物作品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例如清潔、檢查、更換部件等。由于傳感器作品通常比較復雜,維護和保養的難度較大,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3.3存儲空間限制

傳感器實物作品通常較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進行存儲。而實驗空間有限,對作品的長期保存造成一定的限制。

3.4優秀作品的影響力有限

由于作品存在著一定時效性,導致部分優秀作品無法在更廣泛的時空范圍內展示和傳播,這些作品的影響力對新一屆學子有非常好的帶動作用,可能會啟發師弟師妹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甚至可以擴大本專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這些作品的價值和意義。

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結合現階段短視頻制作的興起,教師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教學流程:

此項目中的輔助教學網站主頁如圖2所示,其中的“作品展示”模塊為存放歷屆學生的優秀作品視頻展示模塊,如圖3所示;同時可以把課程的相關資料都放于網站上,供學生參考學習。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是可行的,其優點在于:

1) 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認可度: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公開展示給更多人,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認可感。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造力,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果和能力。

2) 促進學習和經驗的交流:通過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可以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的范例和借鑒。這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知識和經驗的共享,提高整個專業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3) 增加作品的影響力和可見度:將作品展示在網站上,可以讓更多人欣賞和學習。這樣作品的影響力和可見度會得到提升,有可能吸引到潛在的雇主、合作伙伴或相關行業的專家關注,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選擇。

4) 建立學校形象和知名度:通過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的網站,可以提升學校的形象和知名度。這有助于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和教師加入學校,增加校內外的關注和支持。

5) 方便分享和傳播:通過網站,作品可以輕松地分享給更多人,包括在校內外的師生、業界專家和社會大眾。這樣可以加大作品的傳播范圍,提高作品的影響力和受到關注的程度。

4 結語

多輪教學實踐表明,以上教學手段的實施,使物聯網專業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有較大提高。隨著物聯網關鍵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傳感器的應用將更加多樣化、智能化,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將不斷更新完善,需要教師持續探索實踐,使這門專業課程能更好地適應學科及專業的發展要求,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余發軍,王雙紅,林漫漫.基于CDIO理念的物聯網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12):194-197,202.

[2] 李晴,余文榮,吳以嶺,等.基于LabVIEW和Arduino的高職傳感器課程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3,45(1):54-57.

[3] 王峰,白靜,李鴻雁.基于智慧課堂的“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混合式教學探討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1,43(4):71-74.

[4] 王丹丹,楊帆,卓旭升.“課內+課外” 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初探——以《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97):57-59.

[5] JacobBeningo,禾沐.2023年值得關注的嵌入式軟件發展趨勢[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23,23(4):8-9.

【通聯編輯:王 力】

猜你喜歡
物聯網課程改革高職院校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