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時代與靈魂弊病的道德教育探索

2024-01-27 23:20莊園
中小學德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省思冷漠道德教育

莊園

摘 要 道德冷漠問題在當代社會越來越嚴重,需要得到特別的重視?!兜赖吕淠慕逃∷肌穼Ξ斚碌赖吕淠畣栴}進行審視,理清道德冷漠問題的本質及與之相關的概念;關注教育中的“意志薄弱”“惡”等一些與冷漠有關但傳統研究較少的領域;修正長期被誤解的“競爭”“自我關系”“記憶”等道德教育相關問題;借助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中道”,探索走出道德冷漠困境的可能。

關 鍵 詞 道德教育;道德冷漠;《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4)01-0076-02

當越來越多有關“道德滑坡”的新聞報道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視為社會生活的自保準則,越來越多“厭蠢癥”式的話語出現在矛盾沖突中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確有一些人患了道德疾病,而對這種疾病的放任只會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麻煩,讓社會滋生更大戾氣?;诖?,高德勝教授新著《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對這種道德冷漠現象進行審視,指出這一現象背后的病灶所在,揭露潛藏在道德冷漠背后的現代教育因素,對我們已習以為常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并嘗試給出解決方向。

道德冷漠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復雜的大問題,對這種大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其本身“是什么”。對此,該書在第一章就對道德冷漠的定義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區分屬于生活常態的“對道德的不關心”和屬于問題的道德冷漠,把道德冷漠界定為“對道德需要的不關心”。[1]而道德冷漠之所以成為問題,在于它的性質是和“惡”非常接近的“不為善”。[2]這一問題在現代社會的嚴重化與現代科學技術、電子媒介、精細分工、現代組織大為相關。

對社會問題的探索不僅要厘清問題本身是什么,還要關注造成問題的相應原因,厘清與問題有關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找尋解決之道。為此,該書第一部分在有關道德冷漠問題本身和時代原因分析之外,也對造成道德冷漠的屬人原因“意志薄弱”及對與道德冷漠頗為接近的“惡”也進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重點分析助長道德冷漠普遍發生的現代教育的特征,包括競爭性的、離異人的、誤用記憶的、犧牲道德等。第三部分對“解救”道德冷漠進行了教育路徑的探索,認為可以從痛苦、愛和教育的中庸之道中找尋出路。

該書以道德冷漠為出發點,對道德教育進行了多方面探討,其價值不僅在于對道德冷漠這一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度關注,也在于其對道德教育中一些重要但研究較少的領域給予了創新審視。比如意志薄弱作為德性形成和道德教育的關鍵要素,因其具體性、非認知性和非測量性較少被道德教育研究所關注。[3]該書第二章梳理了既有理論中蘊含的意志薄弱發生標準的演變過程,指出了意志薄弱的核心是意愿的薄弱和善意的不強,以及意志薄弱同道德冷漠一樣距離“惡”非常近,且很容易滑向惡。因此,作者認為對意志薄弱的克服也應是當下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

“惡”是教育因追求虛榮性而被回避、被忽視的另一重要概念。[4]向善的教育離不開對“惡”保持敏感和警惕。該書第三章區分了自然惡和道德惡,介紹了道德惡的幾種形態,指出“惡”存在的基本條件是主體、惡行和惡果?,F代大規模、標準化的教育培養相同的、“無思”的、愛競爭的人,有促成教育根本惡的現實可能。但教育本身應該是善的事業,現代教育應該警惕惡、抵抗惡。

除了對道德教育中一些重要但常被忽視的領域進行補充,該書也注意到一些被誤解的教育問題,并對其進行了修正。

如對于教育中的競爭問題,人們常常會把競爭分為良性競爭與惡性競爭,鼓吹良性教育的優勢,讓學校借助競爭教育學生。該書第四章指出競爭的這種二分法實際是為競爭之惡脫罪,讓教育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被競爭“附身”?,F代競爭的本質是“人人為己”“將他人排除在外”,潛藏“同類相殘”的隱義,本身是惡的。被競爭附體的教育讓兒童一踏入學校就與他人比較,培養的是自私自利的性格。因此,教育者需意識到教育擺脫競爭的必要性。

現代教育所培養的新一代更關注自己的利益,“自我”的觀念似乎在增強;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物質資源和信息渠道幫助人們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讓如今的學生以為自己的能力更強大。就此該書第五章指出,[5]現代教育實際在推著人遠離自己,喪失內在力量?,F代教育推崇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把握,推崇理性化、標準化考試,以至于被教育者沒有意愿也沒有精力、能力審視自己,知道很多知識,卻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應該意識到人的心靈需要安頓,因此應將引導受教育者回到自身、學會與自己對話作為根本任務。

學校教育中灌輸式學習的“死記硬背”是很多教育教學理論批判的對象,這讓“記憶”成為了學校教育中“過了頭”的事情。[1]就此該書第六章區分了不同的記憶類型,指出學校教育一直以來只關注“命題記憶”,[6]即在教育中“過了頭”的是命題記憶,而對人很重要的“個人記憶”一直被忽視。在這種教育中成長的人更易忘記自己做的錯事,患上“不道德健忘癥”,更難客觀認識自己。因此學校教育應該處理好命題記憶與個人記憶的平衡,重視個人記憶的培育。

對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該書并非只在第三部分給出了解救之道。書中每一個揭露道德冷漠相關問題的章節,都在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之道,這些探索共同組成走出現代教育困境的希望。正如書中所言,對于一些問題僅靠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多方努力,但教育能夠做的是防范自己不要成為造成問題的幫兇,且應在諸多方面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7]

歸根結底,道德問題與道德教育的問題也是時代的問題。該書最后一章剖析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各執一端”?,F代教育所執的這一端帶來的問題,可以從古代教育中尋求解決思路。古代教育重視德性、重視人的精神、重視個人、重視人文,這可以幫助我們審視現代教育所執這一端的偏頗。

參考文獻:

[1][2][3][4][5][6][7] 高德勝.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4,9,29-30,57,113-120,145,22.

責任編輯 余志權

猜你喜歡
省思冷漠道德教育
過度冷漠是種病
兩岸間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規范省思及其完善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突然之間
東霞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長大不是變得冷漠,而是變得溫暖
商標使用及其判斷標準省思
省思與超越——新世紀以來郭嵩燾研究回顧與展望
高等教育質量觀的哲學省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