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路徑研究

2024-01-27 19:17李鳳瓊吳秀曼莊婉婷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

李鳳瓊 吳秀曼 莊婉婷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轉變,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教學的主要模式。在成本會計課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也被廣泛應用,但并未達到理想的狀態。本文旨在探討成本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對于提升成本會計課程教學質量,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42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安全的、強大支撐,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條件?;旌鲜浇虒W的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融合了知識的多元化、提高了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然而,混合式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師線上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學習效果不顯著、缺乏思政育人等。成本會計課程作為理論性、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上存在的問題尤其明顯。因此,如何針對成本會計課程的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成了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成本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學生作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主體,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直接影響線上教學質量,而課程課時安排、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都會成為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因素。成本會計課程僅開設一學期,一般為36學時。由于課程教學知識點較多,教學時間有限,往往課時只夠講授理論知識,沒法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部分的練習和實訓只能留在課后完成,學生有畏難情緒,完成效果不理想。其次,由于混合式教學需要學生在課堂內外學習,尤其線上部分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而成本會計中概念繁多,核算程序復雜、方法多樣,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弱,缺乏動力。其次,大部分老師沒有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際案例出發,結合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仍依賴于教材,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線上活動也是以簽到、課后練習為主,學習資料單一,教師授課效率以及學生聽課效率均不理想。

1.2?缺乏課程育人設計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思政是促進全面育人、強化德育教育、推動學科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然選擇,成本會計課程應把思想育人融入專業教學中,通過教學活動傳遞正確價值觀念,強化道德育人,培養優秀人才。從當前成本會計課程思政情況來看,思政育人已經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大部分成本會計課程教師從節約成本、樹立大成本觀等角度開展了思政育人教學,發展態勢良好,但將課程思政與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進行全面、深入、系統融合仍然面臨諸多困境,部分老師缺乏思政育人案例資料,部分老師思政融入生硬,與知識點關系不大。目前的思政育人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等方面不足,缺乏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及考核評價體系。成本會計課程整體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比較薄弱。對此,教師應當深入研究課程思政視角下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的有效路徑和方法,積極探索課程思政與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實現形式,努力推動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和創新。提升成本會計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1.3?考評體系不健全

健全的考評體系是反映教學質量高低的主要依據,但目前絕大多數院校成本會計課程的考核仍多以結果性考核為主,考核方式依然采用的是閉卷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的考核方式,這種考核方式下學生平時成績分數的構成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考勤情況和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缺乏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及思政素質培養的評價。閉卷考試又往往將考核內容局限于三種成本計算方法及成本費用的橫向、縱向分配的方法等知識點。學生對成本數據的采集、處理和挖掘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均未能涉及,不能充分考查學生的成本核算能力及可持續學習能力,很難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所以采用傳統閉卷考試方式很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給出一個準確的評價。也無法讓教師知道學生的知識弱點,并以此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因此,需要優化評估方式,細化形成性評價,強化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

2?成本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路徑

2.1?優化教學設計

針對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從課前、課中、課后3個階段設計合理的學習內容和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2.1.1?做好課程建設,引導學生預習

優化線上教學的首要條件是做好線上課程建設,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各類教學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使用中國大學MOOC、學習通、智慧樹等教學工具,根據最新會計準則和教師所授課程的學情選取合適的成本會計在線課程,作為優質的教學資源使用。其次,要做好課前預習指導。教師要錄制成本會計微課供學生提前學習,同時將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課件、案例資料、討論題等上傳到教學平臺,使學生及時了解教學目標。教師應注重在課前針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內容搜集案例素材。引導學生對案例資料進行搜集或編輯。讓學生深入企業去了解企業的生產職能部門、生產工藝、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核算方法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引導他們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對案例開展研究與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中心,形成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最后,老師要掌握學生預習的質量。老師利用教學平臺對預習情況進行必要的監測。并與學生開展線上互動,及時掌握他們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總結出后續教學的側重點,由此對課中教學進行調整和優化,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2.1.2?優化教學環節,激勵自主學習

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實行多樣化的教學環節,多樣化的教學環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著直接的影響。首先,進行任務式教學,可以進行“闖關任務點”教學設計。以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為例,按照要素費用投產到最終產成品產出的成本核算順序,教師可以把每一成本核算環節設為闖關任務點。此外,可以在教學視頻中穿插練習或任務問題,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視頻的觀看。其次,為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主動性和興趣,要加強互動式教學,在課堂上采用思維導圖、課堂小測、小組討論、學習搶答等形式來促進學生參與和思考,尤其在課堂中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根據企業的成本內容進行案例分析,比如講解成本會計報表時還可以向學生展示企業年報中的“成本報表”,或要求學生收集真實制造公司的成本報表并對其進行分析??梢允箤W生了解現實中制造企業“成本報表”的內容和結構,以及企業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提升教學效果。其次,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采用多媒體技術和虛擬仿真技術,展現復雜的成本會計內容,使學生更易理解和記憶。課堂上教師主要講解重難點,側重幫助學生把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要點和結構邏輯加以梳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最后,要采取“PK”學習的方式。教師們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統計學生課堂測驗的分數、任務點的完成度等數據,將各項指標學生的排名不定期進行公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2.1.3?加強課后鞏固,延伸學習范圍

通過課后拓展對課程內容加以鞏固是改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的保障措施。拓展的方向包括課后練習、拓展資料、文獻閱讀等方面,幫助學生加深知識印象,拓展知識范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視野的拓展起著一定的作用。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后作業和章節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等。其次,發布與成本會計相關的拓展資料以加強課程知識的融合,以成本會計項目核算中的“折舊”知識點為例,因為成本會計課本內容的局限性,教材中主要介紹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的分配方式,而對于具體的折舊計提方式在成本會計教材中沒有介紹。因此,老師可以通過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公布關于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方面的課程資源,以使學生將成本會計跟前面所學課程知識銜接起來。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成本會計實踐工作,給學生推送成本相關文獻資料進行閱讀,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

2.2?強化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學

思政教育的關鍵要求在教學內容中不斷挖掘思政元素,成本會計課程思政元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融入。

第一,成本會計學強調企業成本的精準計算和控制,在成本會計領域,虛假報賬、造假記賬等不道德行為是不能容忍的。在課程中通過瑞幸咖啡財務造案例融入職業道德標準,讓學生認識到要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遵守職業操守。

第二,成本會計側重培養學生的成本節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月餅過度包裝等案例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培養環保意識。

第三,講解生產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時,通過企業制定成本核算制度的案例,傳達客觀、公平、公正和嚴謹的職業精神和操守。

第四,成本會計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成本會計核算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多個員工協同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在進行案例分析和實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為單位分環節進行實訓,引導學生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分享經驗和見解,從而實現團隊合作,達到思政育人的目標。

第五,講解成本計算方法時,通過長征八號發射成功、中國高鐵生產虧本的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守正創新的精神。成本會計課程可以通過案例集從多角度構建起成本會計課程思政體系。

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學的路徑為在上課前把課程思政方面的案例教學資源上傳至課程平臺,并引導學生線上學習和分析,從而培養他們對該課程思政教育方面的濃厚興趣,在課堂上,老師應結合各種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完成課程的思政教育任務,在課后通過線上或線下交流進行反思,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思政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

2.3?建立多維度評價考核體系

課程評價考核是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最終反映,成本會計是一門理論和實踐都較強的學科,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單一考核方式很難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此需構建多維度評價考核體系。成本會計的知識點前后聯系緊密,邏輯順序明確,核算過程的掌握情況遠比最終的核算結果重要,考核方式應該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結果性考核為輔,考評體系以課程學習評價為明線,課程思政評價為暗線,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構建,具體的構成如表1所示:

從表1中看出,過程性評價占總成績的60%,在過程性考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評價對象包括對微課學習、小組任務、思政討論等,主要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知識掌握能力等,突出過程性考核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授課計劃。結果性考核占比40%,主要通過閉卷考試考核學生計算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整個評價體系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并且全過程融入思政元素。從評價形式、評價對象及評價結果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反映混合式教學評價。

3?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靈活和自主的學習方式,以網絡化、共享型的混合式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教師的授課質量。成本會計課程需從優化教學設計、強化思政融入、完善教學評價方面優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冰,周艷萍,程飛,等.電磁場和微波技術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03).

[2]劉瑩,周裕婧,袁銘,等.“三階梯”式混合教學法在改善學生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中的應用——以項目研究課程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J].2023,41(13).

[3]劉巧英.“1+X”智能財稅背景下高職成本會計教學改革[J].陜西教育(高教),2022,(02).

[4]尤立.數字經濟背景下成本會計課程改革探索[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3).

[5]李萬克,李廣苜紫,余洋,等.思政教育融入本科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研究——以《成本會計》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12).

[6]劉博.疫情背景下基于“互聯網+”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商業會計,2021,(12).

[7]程瑤.“互聯網+”時代會計本科教育教學變革思考[J].財會通訊,2019,(01).

猜你喜歡
成本會計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
成本會計在餐飲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核算原理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