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與社會支持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與焦慮的影響

2024-01-27 03:48英,關
當代教師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學教師沖突個體

魏 鳳 英,關 雅 欣

(青海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青海 西寧 810016)

一、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中學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中學教師受到的社會期望越來越高,工作壓力逐漸增大,職業倦怠、生活滿意度低、心理健康狀況差等問題不斷凸顯[1][2]。已有研究表明,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的風險更高[3];對教師近十年心理健康狀況與生活滿意度的元分析研究顯示,中國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低于全國成人平均水平[4];生活滿意度逐年遞減[5]。而相較于中學生,中學教師的焦慮、生活滿意度情況更容易被忽視。生活滿意度是個體依據自主設定的標準對自身生活質量做出的主觀評價與判斷[6],是衡量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衡量個體主觀快樂的標準之一。焦慮是個體伴隨正在進行或即將到來的存在壓力、威脅事件而出現的不愉快、緊張不安、恐懼等情緒狀態[7]。研究發現,長期處于焦慮情緒的個體會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壓抑中,嚴重影響其人格與身心健康發展[8]。生活滿意度的主觀性決定其現狀不易被他人覺察,存在問題時較難被外界發現;焦慮通常也有隱蔽、不易被發現的特點,所以,個體的生活滿意度低與焦慮問題十分容易被周圍人忽視,而相關問題如果沒有及時解決,極有可能威脅到個體的身心健康[9]。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教師自身健康,還有可能間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有研究顯示,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幸福感顯著相關[10]。關注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及焦慮狀況,關心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既有利于中學教師的健康維護,也間接提升了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

已有研究發現,在影響教師焦慮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的因素中,家庭因素與社會支持因素不容忽視[11]。工作中的積極或消極的情緒會通過認知和動機過程轉移到家庭。教師在工作中遇到消極情緒、壓力,回家后可能轉移給家庭成員或轉移到家庭活動中[12],而家庭中的消極情緒又會反向影響教師的工作狀態。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微信家長群、釘釘線上作業批改、騰訊線上會議等軟件功能相繼上線,中學教師家庭和工作間的界線進一步模糊,很多中學教師存在工作時間長、加班情況多、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等問題,越來越多的教師出現了陪伴家庭成員時間變少、處理家庭問題精力有限、工作家庭沖突嚴重、大量工作中的消極情緒帶入家庭、家庭成員關系緊張、家庭親密度降低等問題。其中,家庭親密關系與工作家庭沖突對個體心理健康影響顯著。這也是本研究選擇家庭親密關系與工作家庭沖突作為影響教師生活滿意度與焦慮水平家庭因素中的兩個維度的學理依據。工作家庭沖突是個體在工作或家庭的某個領域中所承擔的角色使其在工作或家庭的另一領域中的角色扮演發生困難,或者一個領域的角色要求干擾了另一個領域角色的執行。家庭親密度指個體覺察到與家庭成員(包括:丈夫、兒女、父母等)之間的情感聯結程度,是研究家庭成員關系與家庭氛圍的重要指標之一[13]。已有研究發現,教師家庭工作沖突情況與職業倦怠、抑郁、心理彈性、工作滿意度均顯著相關;教師在工作中的消極情緒會轉移到家庭中進而導致其家庭關系緊張、家庭親密度低,而家庭親密度對個體出現焦慮等情緒問題影響顯著[14]。

社會支持是個體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是個體通過社會關系可獲得的支持,對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5]。個體在工作中的積極或消極的情緒也會轉移到社會關系中,進而影響其得到的社會支持,而其獲得的社會支持又會進一步影響其工作狀態與情緒狀態。除家庭外,同事、朋友、鄰居等社會關系均可提供給教師積極的情感支持與情緒體驗,對教師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同樣十分重要。已有研究顯示,教師獲得的社會支持情況對其心理健康影響顯著[16],同時,社會支持中的朋友關系與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焦慮水平、幸福感顯著相關,感知同事支持與個體幸福感顯著相關[17]。本文將社會支持具體到朋友、同事、鄰居、同學、團體的支持。

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仍存在學生基礎相對薄弱、教育資源相對落后、教育發展相對緩慢的問題[18],而師資力量欠缺是西部教育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西部在職中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生活滿意度,提高西部中學教師崗位吸引力,是解決我國教育均衡問題的關鍵環節。本研究通過調查西部地區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焦慮與生活滿意度現狀,探究家庭與社會支持對中學教師焦慮與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提出改善西部中學教師焦慮情緒,提升其生活滿意度的針對性建議,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對西部教師焦慮與生活滿意度狀況的重視,幫助西部地區中學教師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與職業認同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法,方便取樣,通過問卷星對問卷進行了線上的收集,發放問卷335份,收回有效問卷329份,有效回收率98.2%,所有被試均知情同意,被試均為西部(青海、廣西、四川等)地區的中學教師,其中男性教師133名,女性教師196名;30歲以下教師84人,30-40歲教師66人,40-50歲教師118人,50歲以上教師60人;來自農村141人,城鎮175人;教授初一年級的教師130人,初二年級教師51人,初三年級教師53人,高一年級教師36人,高二年級教師32人,高三年級教師27人;已婚教師263人,戀愛教師23人,單身教師43人;5年以下教齡教師73人,5-10年教齡教師38人,10-20年教齡教師66人,20年以上教齡教師152人;普通教師268人,班主任教師19人,擔任領導職位教師42人;數學教師66人,語文教師64,英語教師42人,政治教師19人,地理教師17人,物理教師20人,化學教師12人,生物教師9人;歷史教師15人,其他學科教師64人。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表

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教授年級、擔任職務、情感狀況等。

2.綜合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量表

采用Zigmond等人編制的綜合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量表[19],該量表由焦慮測試題和抑郁測試題兩套試題組成,各7個題目,本研究選用該量表的焦慮試題,共7個項目,采用4級計分,從“根本沒有”到“幾乎所有時候”,總分0-7分為不存在焦慮,8-10分為輕度焦慮,11-14分為中度焦慮,15-21分為嚴重焦慮。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擬合指標如下:2/ df=5.59,RMSEA=0.12,NFI=0.96,RFI=0.92,IFI=0.97,TLI=0.93,CFI=0.97,Cronbach’ s α系數為0.88,信效度均良好。

3.生活滿意度指數A量表

采用 Neugarten 和 Havighurst 等人(1961)編制的《生活滿意度指數A》量表[20],共20個題目,分為對積極人生態度的考察和消極人生態度的考察兩個維度,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選擇了該量表對積極人生態度考察的維度,共計12道題目,量表采用三點計分,得分越高,代表對生活的態度越積極,生活滿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擬合指標如下:2/ df=3.22,RMSEA=0.08,NFI=0.86,IFI=0.90,TLI=0.87,CFI=0.90,Cronbach’ s α系數為0.84,信效度均良好。

4.家庭親密度量表

采用Olson等人編制人編制的家庭親密度量表,中文版由費立鵬等人修訂[21],該量表共采用5點計分,從“不是”到“總是”,分數越高代表家庭成員間的親密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擬合指標如下:2/ df=2.63,RMSEA=0.07,NFI=0.93,RFI=0.91,IFI=0.96,TLI=0.94,CFI=0.96,Cronbach’ s α系數為0.84,信效度均良好。

5.工作家庭沖突量表

采用Carlson等人編制的工作家庭沖突量表[22],引入國內后相關研究證明該量表信效度良好[23],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得分越高代表工作家庭沖突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擬合指標如下:2/ df=4.79,RMSEA=0.11,NFI=0.94,RFI=0.90,IFI=0.95,TLI=0.92,CFI=0.95,Cronbach’ s α系數為0.87,信效度均良好。

6.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24],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依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將涉及家庭的維度去除,最終剩余7個題目,包含鄰居、同事、朋友、團體四個部分,得分越高,代表個體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擬合指標如下:2/ df=1.63,RMSEA=0.04,NFI=0.92,RFI=0.88,IFI=0.97,TLI=0.95,CFI=0.97,Cronbach’ s α系數為0.69,信效度均良好。

(三)統計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變量報告頻次和百分比,數值型變量均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考察年齡等對各變量的作用,采用進一步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分別對各變量得分進行比較;采用Pearson積差相關考察各變量間相關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討家庭與社會支持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與焦慮的影響。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研究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收集數據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進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未旋轉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9個,最大因子方差解釋率為33.94%(小于40%),故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西部地區教師生活滿意度與焦慮的得分情況分析

調查樣本焦慮得分的平均分為(5.35 ±3.85)分,8-10分輕度焦慮教師有45人(13.6%);11-14分中度焦慮教師有17人(5.1%);15-21分重度焦慮教師有11人(3.3%)。西部地區教師焦慮情況整體較好,但焦慮風險檢出率高于《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測出的我國成年焦慮風險檢出率;生活滿意度的得分平均分為(26.84 ±5.24)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工作家庭沖突得分的平均分為(15.82 ±5.65)分,得分略低于均值水平;家庭親密度得分的平均分為(34.73 ±6.27)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社會支持得分的平均分為(19.14 ±3.76)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表1)。

表1 西部地區教師焦慮、生活滿意度整體情況(n=329)

(三)西部地區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焦慮、生活滿意度等變量得分的相關分析

西部地區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得分與家庭親密度得分(r=-0.21,p<0.001)、社會支持得分(r=-0.42,p<0.001)、生活滿意度得分(r=-0.61,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2,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8,p<0.001)、鄰居支持得分(r=-0.32,p<0.001)和團體支持得分(r=-0.24,p<0.001)均呈負相關,與焦慮得分(r=0.64,p<0.001)呈正相關;家庭親密度得分與社會支持得分(r=0.39,p<0.001)、生活滿意度得分(r=0.32,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4,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1,p<0.001)、鄰居支持得分(r=0.24,p<0.001)、團體支持得分(r=0.28,p<0.001)均呈正相關,與焦慮得分(r=-0.33,p<0.001)均呈負相關;社會支持得分與焦慮得分(r=-0.39,p<0.001)呈負相關,與生活滿意度得分(r=0.50,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57,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59,p<0.001)、鄰居支持得分(r=0.60,p<0.001)、團體支持得分(r=0.57,p<0.001)呈正相關;焦慮得分與生活滿意度得分(r=-0.21,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1,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2,p<0.001)、鄰居支持得分(r=-0.28,p<0.001)、團體支持得分(r=-0.22,p<0.001)呈負相關;生活滿意度得分與朋友支持得分(r=0.30,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9,p<0.001)、鄰居支持得分(r=0.37,p<0.001)、團體支持得分(r=0.29,p<0.001)呈正相關。(表2)

表2 西部地區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焦慮、生活滿意度等變量得分的相關性(r)

(四)工作家庭沖突、家庭親密度等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生活滿意度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得分為因變量,以工作家庭沖突得分、家庭親密度得分、社會支持得分、生活滿意度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貧w模型的DW 值為2.067,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關性低。模型擬合度 R方為 0.529,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問題?;貧w方程顯著,F=90.518,p<0.001。綜上,本研究符合回歸分析建模標準。結果表明,工作家庭沖突得分、家庭親密度得分、生活滿意度得分與教師焦慮得分相關聯(β=0.270、-0.081、-0.267,p <0.001、0.002、<0.001),解釋總變異的 52% (表3)。

表3 工作家庭沖突、社會支持等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生活滿意度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329)

以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得分為因變量,以工作家庭沖突得分、家庭親密度得分、社會支持得分、焦慮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貧w模型的DW 值為1.939,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關性低。模型擬合度R方為0.529,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問題?;貧w方程顯著,F=90.523,p<0.001。綜上,本研究符合回歸分析建模標準。結果表明,工作家庭沖突得分、社會支持、焦慮得分與教師生活滿意度得分相關聯(β=-0.252、0.301、-0.494,p <0.001、<0.001、<0.001),解釋總變異的 52% (表3)。

(五)朋友、鄰居等支持等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生活滿意度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進一步以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得分為因變量,以社會支持中的朋友、同事、鄰居和團體(黨組織、工會)支持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貧w模型的DW 值為2.002,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關性低。模型擬合度R方為0.130,且容差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問題?;貧w方程顯著,F=11.987,p<0.001。綜上,本研究符合回歸分析建模標準。結果表明,鄰居支持得分、團體支持得分與教師焦慮得分相關聯(β=-0.774、-0.602,p <0.001、0.013),解釋總變異的 12% (表4)。

表4 朋友、鄰居等支持等對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生活滿意度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329)

進一步以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得分為因變量,以社會支持中的朋友、同事、鄰居和團體(黨組織、工會)支持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貧w模型的DW 值為1.820,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關性低。模型擬合度R方為0.235,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問題?;貧w方程顯著,F=24.724,p<0.001。綜上,本研究符合回歸分析建模標準。結果表明,朋友支持得分、同事支持得分、鄰居支持得分、團體支持得分與教師焦慮得分相關聯(β=1.094、0.723、1.363、1.090,p=0.002、0.029 、<0.001、0.013),解釋總變異的 23% (表4)。

四、討論

(一)西部地區教師生活滿意度、焦慮問題現狀

本研究發現,西部中學教師焦慮狀況總體良好,但焦慮狀況檢出率高于我國成年人整體焦慮狀況檢出率,這與先前研究結果一致[25]。隨著人們對學歷重視程度的提升,處于中考、高考兩個關鍵節點的中學不斷受到社會、家長的高度關注,中學教師作為中學教育的關鍵因素,承載了巨大的壓力,易出現焦慮情緒。本研究發現,西部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得分、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整體得分高于均值,工作家庭沖突低于均值,表明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生活滿意度、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工作家庭沖突情況整體偏好,不存在嚴重問題。這可能與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生活節奏相對較慢等因素相關。

(二)西部地區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生活滿意度、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與焦慮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西部地區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生活滿意度、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與焦慮得分顯著相關,工作家庭沖突顯著正向預測西部教師焦慮狀況,家庭親密度、生活滿意度顯著負向預測西部教師焦慮狀況。工作家庭沖突會使中學教師在家庭和工作中都難以得心應手,依據溢出理論的觀點,工作家庭之間會相互產生消極影響,工作中消極情緒帶到家庭中會影響家庭關系與家庭氛圍,家庭中的消極情緒又反過來影響教師在工作中的狀態與效率,導致工作、家庭都經營不好的情況出現,從而導致焦慮情緒的出現或加重;家庭親密度是家庭關系的集中體現,家庭親密度低、家庭關系差的教師,來自家庭的情感支持更少,家庭沒有成為其舒緩焦慮情緒的港灣,反而因為家庭關系問題帶給其更多的焦慮情緒;教師生活滿意度高,證明其對當前的生活狀態更滿意,生活態度更積極,這類教師通常更善于調節情緒,有更多緩解工作中出現的焦慮情緒的方式,對未來更樂觀,焦慮水平也就越低。

(三)西部地區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焦慮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西部地區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生活滿意度、家庭親密度、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得分顯著相關,工作家庭沖突、焦慮顯著負向預測西部教師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顯著正向預測西部教師生活滿意度。存在工作家庭沖突的中學教師,會有工作家庭兩邊都處理不好的無力感,較難體驗到工作和家庭帶來的幸福感,就更容易出現低的生活滿意度。以往研究發現,工作家庭沖突會顯著影響個體的自我效能感[26],自我效能感低的個體通常對生活的態度更消極,生活滿意度更低。缺失社會支持的中學教師,通常也缺失了從其他角色中獲得積極生活體驗與情感支持的機會,工作中積攢的消極情緒較難釋放,對生活的態度更加消極,對生活的滿意度會更低。焦慮水平高的個體常會出現不愉快、緊張、不安、恐懼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個體出現消極的人生態度,進而出現更低的生活滿意度。

(四)西部地區教師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鄰居支持、團體支持與焦慮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西部地區教師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鄰居支持、團體支持與焦慮得分顯著相關,鄰居支持、團體支持顯著負向預測西部教師焦慮水平。在眾多人際關系中鄰里關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與其他人際關系相比,鄰居因為地域與社會聯系簡單的優勢更適合成為個體交談、舒緩壓力、釋放情緒、提供情感支持、分享生活、相互幫助的對象。加入各類團體可以很大程度地擴大中學教師的人際關系網,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同時團體活動還可以豐富教師的日常生活,緩解工作、生活中積攢的壓力,從而降低其焦慮水平。

(五)西部地區教師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鄰居支持、團體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西部地區教師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鄰居支持、團體支持與生活滿意度得分顯著相關,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鄰居支持、團體支持顯著正向預測西部教師焦慮水平。朋友支持可以顯著預測個體生活滿意度,這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27]。朋友通??梢蕴峁┙o個體更多無條件地接納與認同,可以顯著提升個體自我效能感,進而對生活和工作有更加積極的態度,同時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還可以使個體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進而提高其生活滿意度。同事支持可以顯著降低教師消極的工作情緒[28],提升其幸福感,良好的同事關系可以提升教師對工作環境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提高其對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其積極的生活態度的建立,提升生活滿意度。良好的鄰里關系可以給個體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29],也會影響教師對生活的態度,促進其積極情緒的產生。

五、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營造全社會尊師重道的風尚,尊重教師、理解教師,給教師更多職業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進而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信念和使命感,這種內在動力的增強有助于教師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降低焦慮,提升生活滿意度。

(二)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應重視西部地區中學教師焦慮狀況與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學校各項工作應按照效率優先原則,一切工作圍繞“教書育人”這個終極目標,簡化日常的工作流程,適當為教師“松綁”和“減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定期為教師提供焦慮狀況與生活滿意度的普測,對檢出的焦慮水平較高的教師要及時提供幫助,對生活滿意度低的教師要多關注、多溝通,做好定期的情況追蹤與回訪。

(三)教育部門與學校需要控制教師的工作時間,減少加班時長,減少線上辦公時長。中學教師自身也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定期對工作家庭沖突情況進行評估,并做出適當調整;積極參與學校與社會團體的各類活動,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建立友好、和諧、互幫互助的鄰里關系。

(四)學??梢远ㄆ跒榻處熼_設諸如教師趣味運動會、辯論賽、歌唱比賽等各項主題活動,也可以開設教師為主體的諸如繪畫、書法、圍棋、音樂等興趣小組,定期進行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拓寬教師的人際關系網絡,促進教師同事關系和諧發展,讓教師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

(五)學??梢远ㄆ谘垖<覍W者開展與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相關的講座;可以定期開展以教師為主體的家庭人際關系的團體輔導等活動,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處理負性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的方法和成功經驗。

(六)教師本人需要學會與家人分享和溝通,學習用科學、平和的方式解決家庭矛盾與沖突。讓家人理解中學教師的工作特性,多給予其鼓勵與積極的情感支持,家人對中學教師情緒狀態的關注,有助于出現問題及時提供幫助;有利于教師建立和諧、互助友愛的家庭氛圍,從而降低生活和工作中的焦慮情緒,提升教師生活滿意度,維持教師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歡
中學教師沖突個體
教師作品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問卷的編制
西藏中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其提升建議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