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風險分析基礎上的單點系泊項目出入境船舶衛生檢疫模式創新的思考
——以東營港為例

2024-01-28 13:13文孝杰張春新通信作者呂海波
口岸衛生控制 2023年6期
關鍵詞:病媒單點系泊系泊

李 磊,張 峰,文孝杰,張春新(通信作者),呂海波

(1.濟南海關,山東 濟南 250003;2.東營海關,山東東營 257091)

單點系泊源于英文Single Point Mooring,是指 船舶通過單點形式系泊在另一個固定式或浮式結構物上,通過單點浮筒及海底管道就可以供大型油輪系泊和裝卸原油,它改變了港口碼頭概念,擺脫了地理環境的束縛,無需深水岸線和航道,充分發揮了大型船舶運輸的優點[1]。卸油作業時,油輪通過系泊纜系泊在單點浮筒上,漂浮軟管與油輪上管匯相接,油輪帶動浮筒上的三臂旋轉系統一起圍著浮筒外殼360°回轉,由于風標效應,被系泊船舶將會停泊在環境力最小的方位上。1994 年建成投產的茂名港30 萬噸級單點系泊是我國引進的第一套單點系泊系統,系泊點距港口本部約45.6 km[2],年設計接卸能力為1 100 萬噸,是我國最大噸級單點系泊原油接卸系統。單點系泊作為一種原油接卸技術,它的出現解決了絕大部分因港口條件限制而不能靠泊大型油輪的難題,除了能極大地降低海上原油運輸成本外,同時也可發揮海上戰略補給基地的作用[3],是我國原油接卸的一個發展方向。

東營港擬設計建造的25 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及配套工程位于渤海水域、東營港區東北方向,離岸約66.3 km,主要建設2 座25 萬噸級的單點系泊泊位,1 座增壓平臺以及1 條海底管道,設計年吞吐量為3 493 萬噸;配套陸上原油管道項目自海堤登陸點到中海油倉儲庫區。該項目建成后,預計靠泊約200 艘次/年、接卸原油3 400 萬噸/年,主要為中東、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跨洋運輸的油輪靠泊,油輪大多采用VLCC(Very Large Crude Carrier,是指載重超過20 萬噸的超大型油輪)。

1 現行檢疫模式及存在困難

單點系泊可借鑒的成熟經驗不多,目前,茂名單點系泊項目采取現行衛生檢疫措施,即船舶靠泊后,根據海關總署布控指令進行登臨檢查,衛生檢疫人員克服的不僅僅是19 海里(近2 h 的航行)的大風大浪,有時遇上惡劣天氣還險象環生[4],到達系泊點后登上VLCC,根據作業表單逐個項目進行現場檢查。如在東營港單點系泊項目中采取傳統檢疫模式,無論從監管人員配備、交通工具使用以及檢疫工作效率等方面都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根據測算,從東營港碼頭到單點系泊點,在海況允許的情況下,監管人員乘坐拖輪單程約需6 h,嚴重影響船舶檢疫效率,也造成交通運輸成本的上升。同時需要多組監管人員輪流值班,對人員的需求顯著增加。若在常態化檢疫監管過程中采用傳統作業模式,監管人員將疲于海上奔波,有效工作時間極少,大幅增加執法成本。

2 涉疫風險分析及防控策略

單點系泊項目出入境船舶靠泊裝卸作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船舶衛生檢疫風險也有其特點,因此需進行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以便為制訂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參考。

2.1 傳染病輸入風險

2.1.1 主要風險來源

VLCC 國際航行船舶及船員所攜帶的諸如鼠疫、霍亂、登革熱等各類傳染病的輸入風險。

2.1.2 風險分析

與港口靠泊船舶相比,VLCC 航程遠,從裝貨港起運至東營港單點系泊泊位至少需要20 d,超過一般傳染病的潛伏期,且航行過程中不與外界接觸,如有感染在健康申報中即可發現。系泊點距離遠,區域相對獨立,無其他船舶人員接觸風險;登輪人員包括兩類,一類為非執法人員,包括實施進口原油檢驗鑒定的2 名商檢公司人員和卸貨接管的2名碼頭作業人員,該類人員由相關企業按照重點人群管控,在增壓平臺進行14 d 輪班集中管理,與外界人員無接觸;第二類為執法人員,包括引航員1人、海關2 人(依情況可能登輪)、邊檢2 人(依情況可能登輪),相關人員由各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工作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在東營港區內輪班值守。因此,傳染病通過單點系泊相關出入境船舶及人員傳入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2.1.3 防控措施

一是壓實登輪人員相關單位主體責任,定期開展健康防護培訓及宣傳教育,登臨期間做好安全防護,盡量避免接觸,登輪人員采取輪班集中工作;二是落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加強登臨人員健康監測及抽檢,及時發現處置相關風險;三是對申請換班的船員嚴格落實總署防控要求,必要時實施“上岸采樣”,乘坐拖輪期間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四是制訂并持續完善針對單點系泊項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應急處置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夠第一時間開展應急響應及現場處置,嚴密防范疫情輸入風險。

2.2 病媒生物輸入風險

2.2.1 主要風險來源

VLCC 國際航行船舶、貨物及生活物資等所攜帶的鼠類、蠅類、蚊類、蜚蠊類等各種病媒生物的輸入風險。

2.2.2 風險分析

VLCC 僅與拖輪有接觸,且主要接觸部位為船舶外側,病媒生物的傳播途徑有限;系泊點為浮筒設計,周邊海域遼闊,無人員活動區域及設施,病媒生物通過海水或其他動物傳入風險極低;如有退船固體、液體廢棄物,均需由船方委托開展嚴格消殺處理,由有資質的回收企業密閉運輸至無害化處理單位。因此,病媒生物通過單點系泊入境船舶輸入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2.2.3 防控措施

一是嚴格落實船方病媒生物防控主體責任,實時監測病媒生物密度并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二是在接卸作業過程中,要求拖輪公司定期開展病媒生物防控相關培訓及消殺,采取有效的防鼠、除蟲及消毒等措施,盡量避免與油輪的接觸,降低病媒生物輸入風險。

2.3 食品及飲用水安全風險

2.3.1 主要風險來源

VLCC 國際航行船舶上各類食品、生活物資及生活飲用水不符合標準要求或被污染造成的安全風險。

2.3.2 風險分析

VLCC 油輪的食品及飲用水管理相對規范,采購渠道及內部管控較為嚴格,船舶食品、飲用水衛生條件較好;供船的食品及飲用水均實施嚴格衛生監督和抽檢,因此該類風險輸入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2.3.3 防控措施

一是壓實船方主體責任,加強對船用食品及飲用水的日常管理,在采購、驗收、儲存等方面嚴控質量安全,配備相應的快速檢測試劑,開展安全檢測,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開展現場處置;二是進一步加強對東營港供船食品及飲用水單位的現場監督及抽檢,開展現場快速檢測,查驗冷鏈運輸條件,確保供船食品飲用水安全。

2.4 退船固體、液體廢棄物所攜帶病原體輸入風險

2.4.1 主要風險來源

VLCC 退船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污油水等所攜帶的病原體輸入的風險。

2.4.2 風險分析退船固體、液體廢棄物需由船方委托檢疫處理單位進行嚴格衛生處理,再由具備廢棄物回收資質的企業采用密閉運輸方式轉運,開展無害化處置,不與外界接觸,因此該類風險輸入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2.4.3 防控措施

一是落實船方的主體責任,對生活垃圾及污油水進行消毒處理,做好相關儲存、處置、交接等記錄;二是加強對廢棄物回收作業的監督管理,確保嚴格規范處置。

2.5 壓艙水攜帶病原體傳入風險

風險分析:由于單點系泊的入境船舶均為載貨狀態,不需要實施壓艙水排放作業,因此無該類風險。

結合以上5 類風險的分析,通過單點系泊相關國際航行船舶及人員造成傳染病輸入風險、病媒生物輸入風險、食品及飲用水安全風險、退船廢棄物攜帶病原體輸入風險均為低風險等級。通過壓實各單位主體責任、強化健康監測、加強人員管控、開展病媒監測及衛生處理等措施,均能得到有效防控。因此,建議可通過實施遠程衛生檢疫,同時做好異常檢出、應急處置情況下的登臨檢疫工作,確保守護國門安全的標準不降、效能不減。

3 對單點系泊項目船舶衛生檢疫模式創新的思考

船舶運營者是入出境船舶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嚴格按照《國際衛生條例(2005)》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如實申報相關信息;保持交通工具無感染或污染源狀態,對發現的感染或污染源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負責清除和安全處置交通工具中任何受污染的水或食品、人或動物排泄物、廢水和任何其他污染物。針對東營港原油進口單點系泊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通過對衛生檢疫體制機制優化和信息化系統應用,探索對遠??坎吹拇笮陀洼喓凸艿佬敦浽蛯崿F集約化、智能化監管創新,以提升監管效能,構建適應單點系泊項目船舶智慧化監管方式,服務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3.1 對單點系泊船舶實施電訊檢疫

加強頂層設計。建議參照海關總署2019 年第22 號公告中對入境加注燃料油的國際航行船舶的檢疫管理要求,在運輸工具監管系統中對單點系泊泊位或備注來港目的為“僅單點系泊”的船舶進行特定識別,對申報靠泊該泊位的船舶設為系統自動放行,不下達登臨指令,予以實施電訊檢疫;現場海關僅對發現異?;蛏陥螽惓5雀唢L險船舶實施登臨檢疫。

3.2 對單點系泊船舶實施遠程衛生檢疫模式

結合單點系泊入境船舶的相關特點及入境作業模式,在對單點系泊項目涉及衛生檢疫風險開展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開展“遠程檢疫+視頻監督+遠程監控”,改變傳統檢疫及衛生監督模式,實現入境交通工具衛生檢疫的“測溫、流調、衛生監督檢查、衛生處理監管”等核心環節遠程監管作業[5]。

對照海關總署《進出境船舶監管領域“查檢合一”業務操作指引(暫行)》附件《船舶登臨檢查衛生檢疫作業項目操作指引》中的36 個項目,對單點系泊項目可能涉及的31 項作業內容進行逐一梳理,結果如下:除“飲用水有無異味”檢查內容外,其他項目均可通過遠程衛生檢疫模式落實布控指令。如遠程衛生檢疫發現異常情況,可實施登臨檢疫,開展現場應急處置或采樣、送檢以及其他不合格項目的監督整改措施落實。

3.3 對單點系泊船舶實施登臨檢疫模式

作為遠程衛生檢疫模式風險防范的有效補充,統籌兼顧執法效率與效果,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實施登臨檢疫模式:4 周內來自檢疫傳染病疫區的;申報或遠程檢疫發現船上有檢疫傳染病病人、疑似檢疫傳染病病人,或者有人死亡的;申報或遠程檢疫發現有嚙齒動物異常死亡的;申報或遠程檢疫發現船上有健康異常人員的;申報或遠程檢疫發現船上有活鼠、鼠跡、新鮮鼠糞的;船員突發疾病或因事故出現意外傷害等需緊急救援、總署有采樣要求的,遠程檢疫發現病媒生物超標等異常情形的;申請簽發《船舶免予衛生控制措施證書/船舶衛生控制措施證書》的;其他經風險研判,判定為高風險的入境船舶。

東營港25 萬噸單點系泊項目,既是落實國家能源戰略的具體實踐,也是推動渤海灣區域擴大對外開放的有效路徑。海關檢疫監管工作在服務口岸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通過科學嚴謹的風險分析論證,嚴守國門安全底線,充分打造“智慧海關”建設在基層一線的應用場景。海關通過積極探索遠程無接觸檢疫和信息化監管工作模式,推動實現25 萬噸單點系泊船舶的“順勢監管”和“高效監管”,將“守國門”和“促發展”的具體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同時也為國內其他類似場景檢疫監管工作提供了參考模板。

猜你喜歡
病媒單點系泊系泊
基于CFD方法的系泊狀態FSO舵載荷計算
高韌性海洋用三級系泊鏈鋼的研制
評價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病媒生物的監測能力
黃驊市人大常委會 視察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暨城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什么是單點系泊
2015 年北京市病媒生物監測結果分析
基于懸鏈線方程的系泊系統分析
30萬噸單點的海上責任
極限海況下單點系泊系統纜索動張力研究
警惕病媒來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