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有點兒忌諱的書

2024-01-29 05:42苗煒
新民周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殯儀館安德魯老婦人

香港的一座塔樓,有一位86歲的婦女獨自住在一間破舊的小公寓里。她的家人很少來訪。有一天晚上,老婦人摔倒了,動彈不得,她慢慢死于脫水。5天后,鄰居們打電話給警方,警方移走了尸體并通知了家人。

幾周后,房東徹底打掃了公寓,略微降低了租金,有一位從內地來的大學生,租了這間房。大學生度過的第一個夜晚,就在夢中看到了一個老婦人模糊的臉。第二天,她買了一些植物放在陽臺上。睡夢中還是看到了老婦人,而后每天晚上都如此,老婦人叫大學生來看她,終于,大學生在某夜從陽臺上跳下,摔死了。警方裁定是自殺,公寓被列入香港鬧鬼公寓的在線登記冊。房東只能將租金打折30%,并等待一個不相信鬼魂的租戶。

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將這個故事講給了人類學教授安德魯·吉普尼斯,教授當然不信鬼故事。但他從人類學的視角思考這個問題——鬼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國城市人的焦慮,年邁的父母在生命結束時沒有家人;鬼魂傷害陌生人,甚至導致他們自殺;對死亡感到深深的恐懼;以及鬼魂與房地產市場之間的關系。他說,對鬼的恐懼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安德魯教授開始做研究,幾年后寫了一本書叫《王先生的葬禮:城市化中國的生,死,鬼》。

安德魯自上世紀80年代就在中國做研究,當時就接觸到了山東鄉村的葬禮習俗。2013年,他開始采訪在中國城市喪葬部門工作的人,參觀了許多城市的殯儀館和墓地,特別關注南京和香港。他說,與生活在城市的人相比,農村地區的人似乎不那么害怕死亡、尸體和埋葬場所,他們會將死人放到棺材里在家停留幾天。然而,一旦在南京、上海和香港發現一具尸體,人們就會將其從家中或病房中取出,并帶到停尸房或殯儀館。葬禮由專業人士而不是家庭成員組織和舉辦。葬禮結束后,尸體被火化,骨灰被埋葬在遠離市中心的墓地。

苗煒專欄作家讀書,寫字,旅游,鍛煉

大家庭和社區的消亡增加了我們獨自死亡的機會。

住在公寓樓的城里人,對農村葬禮習俗很反感。南京一位市民說,如果把尸體放在公寓里,哪怕是放進冷藏箱,也會對鄰居帶來厄運,并且是違法的。安德魯參觀了南京居民樓里的家庭祭奠,一般是用死者的照片作為將尸體留在家里的替代品。親朋可以來悼念。公寓門上有與死亡相關的符號,鄰居會意識到大樓里有人已經去世了,也會有鄰居對此表示反感。

城市人對死亡的消息感到厭惡。殯儀館專業人士會告訴逝者家屬,到了“陰能量”的地方可以用“陽活動”來抵消,比如喝姜糖水,或者在殯儀館的出口建一個踩火的地方。安德魯教授說,快速城市化加劇了對死亡的恐懼。在中國各地,墓地和殯儀館不斷遷離市中心。城市及其邊界的迅速擴張迫使國營殯儀館和火葬場反復搬遷。墓地和殯儀館附近的房地產價值總是低于中心地區。為了保護其房地產的價值,殯儀館被放在了遠離市中心的地方。

安德魯說,四個因素似乎很重要:一是城市中生命與死亡的分離,城里人一般死在醫院里而不是家里;二是“陌生人”社會和經濟的崛起;三是家庭的萎縮;四是越來越多的廢棄建筑。這四個因素都是城市化的產物,城市化造就了對死亡和鬼的厭惡與恐懼。

回到開頭的故事,安德魯教授說,像老婦人和大學生這樣的陌生人“非正常死亡”,讓人們產生擔心:大家庭和社區的消亡增加了我們獨自死亡的機會,隨著我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依賴陌生人,我們更容易受到傷害。

的確,人們避諱這個話題,我對這本書就匆匆翻翻,趕緊放到一邊了。

猜你喜歡
殯儀館安德魯老婦人
鞋子里的老婦人
去殯儀館
親愛的安德魯
守法模范安德魯
殯儀館生意興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