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類)肥料對作物產量、土壤養分及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024-01-30 14:33李其勝楊凱蔣偉勤賈艷艷殷小冬李青董青君楊文飛杜小鳳顧大路
江蘇農業學報 2023年8期
關鍵詞:土壤養分肥料有機

李其勝 楊凱 蔣偉勤 賈艷艷 殷小冬 李青 董青君 楊文飛 杜小鳳 顧大路

李其勝,楊? 凱,蔣偉勤,等. 有機(類)肥料對作物產量、土壤養分及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2023,39(8):1772-1783.

doi:10.3969/j.issn.1000-4440.2023.08.018

收稿日期:2023-09-14

基金項目:淮安市自然科學研究計劃聯合專項(HABL202229);淮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發展基金項目(0022022001H);江蘇現代農業產業單項技術研發項目[CX(22)3127];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200264);淮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層次引進人才科研啟動發展基金項目(002201901413)

作者簡介:李其勝(1994-),男,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農業資源利用及微生物肥料研究。(E-mail)qishengli12300@163.com。

通訊作者:顧大路,(E-mail) gudalu666@aliyun.com

摘要:過量的化肥施用導致土壤退化,降低耕地生產力的可持續性。合理地培肥土壤是作物穩產、增產的關鍵,為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施用有機(類)肥料成為必然的趨勢。本文綜述了有機(類)肥料種類、制造工藝、產品標準以及施用有機(類)肥料對作物產量、作物養分利用率、土壤物理結構和養分含量的影響,探討了施用有機(類)肥料條件下農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分析了當前有機(類)肥料研究和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對有機(類)肥料在未來農業中的研究方向和應用進行了展望,為實現綠色可持續性生產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有機(類)肥料;作物產量;土壤養分;土壤酶;微生物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S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440(2023)08-1772-12

Effects of organic-like fertilizers on crop yield, soil nutrients, and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LI Qi-sheng1 YANG Kai2 JIANG Wei-qin1 JIA Yan-yan1 YIN Xiao-dong1 LI Qing1 DONG Qing-jun1 YANG Wen-fei1 DU Xiao-feng1 GU Da-lu1

(1.Hu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the Xuhuai District of Jiangsu Province, Huaian 223001, China;2.Huaian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Huaian 223232, China)

Abstract: Excessiv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leads to soil degradation and reduc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Reasonable soil fertilization is the key to stable and increase crop yield. In order to achiev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like fertilizer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is paper, the typ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product standards of organic-like fertiliz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organic-like fertilizers on crop yield, crop nutrien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oil physical structure and nutrient content were reviewed, and the changes of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under application of organic-like fertilizers were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this article provided prospects for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future agriculture,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achievi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Key words:organic-like fertilizers;crop yield;soil nutrients;soil enzyme;microbial diversity

化肥施用對作物增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過量施用化肥不僅會引起土壤酸化、團聚結構變差、有機質含量下降,還會導致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2-3]。此外,中國化肥養分的當季作物利用率明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嚴重阻礙農業綠色發展[4]。隨著《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的出臺,進一步減少農用化肥施用總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時加強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增加有機肥資源還田量成為當前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5]。

有機(類)肥料指的是一類包含有機物質的肥料,主要包括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商品生物有機肥以及復合微生物肥料等產品[6]。據原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數據[7]顯示,中國有機(類)肥料總投入比例從1949年的99.9%下降至2010年的10.0%,到2019年這一比例升至25.0%。相比化肥,有機(類)肥料富含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有機質和活性物質,不僅可以提供更平衡的營養,供給更持續的養分,還能夠有效緩解化肥濫用帶來的環境問題[8-10]。

近幾十年來,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導致了嚴重的土壤退化問題,如何培肥土壤、維持土壤健康成為當前農業科學研究的重中之重[11]。從長遠角度考慮,利用有機(類)肥料培肥土壤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實現作物穩產增產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6,12]。因此,本文論述了施用有機(類)肥料對作物產量、土壤物理結構、土壤養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等方面的影響,并對有機(類)肥料在未來農業中的應用進行展望,旨在為科學施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 有機(類)肥料的制造工藝與產品標準

根據農業農村部現行標準《NY/T 525-2021》,有機肥是指以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經過發酵腐熟達到無害化標準的商品化有機肥料[13]。由沈其榮等編著的《中國有機(類)肥料》明確定義,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是指在有機物料的基礎上加入無機肥料后制成的復混肥料,商品生物有機肥是指在有機物料的基礎上加入某種或某些特定功能微生物菌種的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是指在有機物料的基礎上加入無機養分和微生物菌種的肥料[14]。表1列舉了當前有機(類)肥料的制造工藝與產品標準,但在實際生產中,生產技術與工藝還比較薄弱,有機肥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規?;a技術,制定適合工廠化生產的技術規程。

2?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作物產量和養分利用率的影響

作物產量不僅受品種特性、生物和非生物環境脅迫的影響,也依賴于施肥管理措施[15]。施肥會影響植株的養分吸收和干物質積累,進而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16]。有機(類)肥料在補充土壤養分、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果實品質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17-19]。表2列舉了23例施用有機(類)肥料較全量化肥處理下作物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果實品質變化的研究結果,涵蓋了不同試驗年限(1~39年)、不同作物類型、不同有機肥種類和施用量等試驗因素,可以看出,與施用全量化肥處理相比,施用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肥均能提高作物產量和植株氮素利用率,增幅分別為0~51.00%、17.68%~59.76%。不同有機肥種類及不同施用量對作物增產效應不同。其中,王文贊等[20]通過連續5年田間試驗發現,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可顯著提高蘋果產量,以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為25%最為適宜。關靜等[21]通過17年長期定位試驗發現,有機無機肥配施處理能使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在較高的水平上協調統一,即通過增加水稻的穗數、穗粒數和千粒質量等提高水稻產量。也有學者[22-23]認為,添加生物炭的商品有機肥可減少養分的流失。李夏等[24]通過盆栽試驗證明,施用稻殼炭基有機肥能顯著提升番茄產量。

生物有機肥和復合微生物肥料是兼具有機肥和微生物功能的新型肥料,具有長效、速效、增效的作用,起到了養分控釋的作用[41-42]。從表2中可以看出,相比全量化肥,施用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肥料可明顯提升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等品質指標,增幅分別為5.46%~18.02%、3.71%~34.89%、18.76%~41.06%。其中,田露等[36]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替代化肥較全量化肥處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甜菜產量和種植效益,可能是因為生物有機肥料的施用能有效補充土壤養分和有機質,同時有益功能菌的引入會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減少其對作物生長的限制,從而提升產量。此外,盧云峰等[43]和王繼雯等[44]的盆栽試驗結果均表明,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可以促進作物生長,改善其生物學性狀,還能有效減少小麥孢囊線蟲發病率。

作物對肥料的利用效率是評價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指標[45]。提高肥料利用率對維持生態系統生產力,減少地表徑流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18]。蒲瑤瑤等[45]的田間大棚試驗結果表明,與單施化肥相比,有機無機肥配施能顯著提高西瓜產量、光合性能以及肥料利用率,其中蚯蚓糞配施化肥作用效果最為顯著。有學者[46]認為,適宜的有機無機肥配施能夠保證作物的穩產增產,同時顯著增加水稻氮素累積量,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有機肥的施用也可以提高作物根系活力,促進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并向籽粒轉移,從而提高作物產量[47]。

3?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物理性質和養分有效性的影響

3.1?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

土壤物理性質反映了土壤的水熱狀況及供給養分、協調環境的能力[27]。前人研究結果表明,增施有機肥可顯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深層土壤中根系的分布,促進植株對養分的吸收,實現作物高產[48]。一般認為,施用有機肥降低土壤容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施入土壤中能起到稀釋的作用,同時有機質分解會產生腐殖酸等具有多孔特性的物質,從而增加土壤孔隙度[27,32]。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長期施用有助于促進土壤生物生命活動,加快營養物質轉化,從而降低土壤容重,改善田間持水量等物理指標[49]。

穩定性良好的團聚體能夠協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對土壤孔隙結構的維持和穩定起重要作用[50]。研究結果表明,施用有機肥可以提升土壤大團聚體的比例,增強土壤團聚體的穩定性,維持較好的土壤物理結構[51]。土壤有機質與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密不可分,有機質分解產生的腐殖質能增加黏土顆粒的疏水性,有助于土壤團粒之間的聚合[52]。Annabi等[53]的研究結果表明,每2年施用1次城市固體廢物堆肥可以使土壤團聚體的穩定性提高29.3%,從而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抗水蝕能力。張勇等[54]的研究結果表明,施用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均增加了粒徑大于2 mm的水穩性團聚體含量,降低團聚體破壞率。綜上所述,施用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有助于土壤團聚結構的形成,提高土壤物理結構的穩定性。

3.2?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pH、有機碳和養分含量的影響

土壤pH是表征土壤質量和肥力的重要參數之一[55]。農田土壤pH與作物產量、土壤養分有效性、土壤微生物群落變化密切相關,明確施肥對其的影響至關重要。表3列舉了施用有機(類)肥料較全量化肥處理下耕層土壤(0~20 cm)pH、有機碳及養分含量變化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與施用全量化肥處理相比,施用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肥均能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養分含量。施用有機肥對土壤pH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土壤初始pH以及有機物料的特性。一般認為,有機肥能夠有效改良土壤pH是因為有機肥中含有大量呈膠體狀的腐殖質,當土壤處于酸性時,土壤中氫離子(H+)會與腐殖質膠體中的鹽基離子進行交換[56],從而提高土壤pH;當土壤處于堿性時,土壤中氫氧根離子(OH-)又可與腐殖質上吸附的氫離子(H+)結合生成水,降低土壤pH。胡天睿等[57]的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化肥可以降低土壤交換性酸和交換性鋁含量,提高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從而有效防治紅壤酸化,其中以有機肥替代40%化肥的處理效果最佳。此外,胡誠等[58-59]發現,在堿性土壤中施用生物有機肥能有效降低pH,起到中和作用。

土壤有機碳含量的變化受到許多管理措施的影響,例如施肥、秸稈還田和耕作方式等。由表3可以看出,與施全量化肥相比,施用有機(類)肥料可以? 顯著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幅為4.35%~182.23%,

其中,呂真真等[60]通過試驗發現,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能明顯提高土壤有機碳儲量,從而增加土壤陽離子交換能力,維持土壤碳平衡??傮w來看,有機碳含量增幅表現為高量有機肥>低量有機肥。魏夏新等[66]的試驗結果表明,相比施用其他有機物料,施用生物有機肥更有利于提高洞庭湖雙季稻區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機碳含量。在水稻-小麥輪作系統中施用32年農家肥后,0~15 cm土層的有機碳含量相比于施用化肥處理增加了17%[67]。就可持續性來講,通過測定40年施用有機肥后的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發現,只有施用農家肥的土壤能夠維持40 t/hm2的土壤有機碳含量,而施用液體有機肥和化肥處理的土壤有機碳含量分別減少了23%和43%[68]。

從表3中可以看出,施用有機(類)肥料較施用全量化肥能明顯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增幅為5.66%~199.25%,施用有機肥會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機氮庫,當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土壤礦質氮供應不足時,土壤微生物通過礦化作用將有機氮礦化為無機氮供作物吸收利用[69]。然而,土壤氮素礦化在短期內是非常有限的。長期施用有機肥存在一個累積效應,一般在4到5年后這種效應才會顯現出來[70]。前人[71]研究結果表明,有機無機肥配施作為氮肥高效管理的關鍵施肥措施,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為參與氮循環的微生物提供碳源,直接或間接調控土壤氮循環關鍵環節,提高氮肥利用率。土壤有機磷各組分含量可通過施用有機肥來增加,但各組分增加的幅度主要受土壤類型和有機肥種類的影響[72]。施用豬糞、紫云英綠肥、稻草等有機物料能顯著提高活性有機磷、中活性有機磷和中穩性有機磷等組分含量[72]。此外,磷素的有效性還會受到碳磷比的影響[73]。施用有機(類)肥料較施用全量化肥還顯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增幅分別為5.08%~737.59%%、0~186.60%(表3),可能是因為有機肥分解產生的有機酸不僅可以酸溶、絡合土壤磷,也能通過其陰離子的交換影響土壤對磷的吸附與解吸,還能通過促進解磷微生物增殖而活化土壤磷[74]。余煒敏等[75]通過田間試驗得出,施用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均可以提高菜地土壤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含量,施用生物有機肥效果更佳。河北潮土區小麥-玉米輪作體系中,秸稈還田可顯著增加土壤緩效鉀和速效鉀含量,增強土壤的供鉀能力,有助于緩解土壤鉀素的虧缺狀況[76]。長期施用有機肥或者有機無機復混肥均可以促進土壤自然鉀素的釋放[77]。在紅壤雙季玉米生產中,有機無機肥配施和有機肥單施的鉀素盈余量均隨年限的延長而逐漸降低[78]。魏曉蘭等[79]通過盆栽試驗發現,生物有機肥可以活化土壤中不溶態的磷、鉀,將生物有機肥與化肥混合施用有助于提升土壤氮、磷、鉀的供給,改善小白菜產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鐵(Fe)、錳(Mn)、銅(Cu)、鋅(Zn)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80]。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態微量元素的限制已經成為制約作物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81]。有機肥的施用不僅能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時還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狀況,Whiting等[82]和貝凱月等[80]通過試驗發現,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較單施化肥明顯增加設施土壤有效態Fe、Mn、Cu的含量。有機肥施入土壤后,大量的有機質與鋅發生螯合反應進而增加鋅的有效性,且有效態鋅含量隨有機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83]。生物有機肥不僅可以改善作物產量和品質,還能提高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如肖雪[84]對庫爾勒香梨園土壤的研究結果表明,與施用全量化肥相比,增施生物有機肥處理的土壤中有效態Mn、Cu、Zn含量顯著提高。

4?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4.1?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表4列舉了施用有機(類)肥料較施用全量化肥處理下耕層土壤(0~20 cm)酶活性變化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與施用全量化肥處理相比,施用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肥可以提升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別為0~107.01%、0~94.44%、2.74%~100.00%。有機物料的長期投入提高了土壤腐殖質的含量,不僅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促進微生物繁殖,還顯著增加土壤酶的保護性位點,進一步刺激酶活性提高[85-86]。有學者發現,在施用有機物料后,常常檢測到其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遺余效應”(即長期受某一種特定因素的影響形成特定的微生物特性,當這一因素的影響終止后,其對微生物所產生的作用影響后續功能的發揮),這也進一步延長了植物養分的可獲得性[11]。Ginting等[87]試驗結果也表明,與施用化肥相比,施用4年堆肥和糞肥后的“遺余效應”促使土壤微生物量增加了20%~40%。此外,Luo等[88]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施用有機物料可以通過提高與碳、氮、磷循環相關的胞外酶活性來促進有機質的降解以及養分礦化,進而維持或提高農田土壤肥力和功能潛力。

表4中孫家駿等[89]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中的有機物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促進酶活性提高。此外,生物有機肥中還含有固氮、溶磷、解鉀菌等微生物功能菌,可以活化土著微生物,刺激胞外酶增多。然而,過量施用生物有機肥可能會抑制土壤酶活性,不利于土壤氮素、磷素的累積[90-91]。研究結果表明,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可以顯著提高草地土壤過氧化氫酶和脲酶活性,且腐殖酸微生物肥料效果優于其他復合微生物肥料[92]。閆瑞瑞等[93]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劑與復合微生物肥料有助于提升草甸土壤養分含量、微生物碳含量和酶活性,提高了生態系統穩定性。

4.2? 施用有機(類)肥料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土壤微生物及其控制的生物過程對于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94]。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物區系中最重要的功能組分,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對土壤生態系統變化和環境脅迫反應強烈[95]。研究結果表明,糞肥以及其他有機物料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樣性的積極影響遠高于其他管理措施(如保護性耕作)[11,56]。從表4中可以看出,與施用全量化肥相比,施用有機(類)肥料可以明顯增加土壤真菌多樣性和細菌多樣性,增幅分別為0.30%~138.79%、0~156.64%。有研究結果[43,96-97]表明,變形菌門細菌和酸桿菌門細菌在土壤養分循環、有機質降解等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施用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混肥可以提高這些土著優勢微生物的豐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的香農指數和物種豐度指數。白震等[96]在種植玉米的農田土壤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單施豬糞有機肥或豬糞有機肥配施化肥均有效地增加土壤氮磷鉀養分含量,提高土壤細菌、真菌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Dong等[98]通過試驗也發現,有機肥替代化肥較不施肥處理微生物總PLFA含量增加85%。

與土壤氮循環相關的各種轉化過程及其速率受微生物群落的調控,這些過程主要包括有機氮礦化、硝化、反硝化、硝酸鹽還原過程[11]。馬龍等[99]發現,有機肥或玉米秸稈替代化肥均通過調控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和硝酸鹽異化還原成銨功能基因NirB豐度減弱硝酸鹽淋溶,并促進硝酸鹽異化還原成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保護土壤氮素。張英等[97] 的研究結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機肥均可以提高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其中羊糞有機肥處理下變形菌門菌相對豐度較高,而豬糞有機肥處理下厚壁菌門菌相對豐度最高。除了細菌,有機肥施用還顯著影響土壤真菌多樣性及群落組成。王靜等[100]的長期定位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配施磷肥較單施化肥有效地提高了甘薯根際土壤真菌數量和香農多樣性指數。已有研究結果表明,長期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會增加農田土壤中子囊菌門真菌的相對豐度,并提高了根際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樣性[101]。

研究結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機肥可以明顯降低病原真菌的相對豐度,增加根際土壤細菌和放線菌數量,有效降低土傳病害的發生[102]??总S等[103]在番茄種植中施用生物有機肥后,番茄品質得到顯著提升,番茄病害降低,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生姜連作地在施用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后,土壤細菌、真菌、放線菌的數量增加,細菌群落多樣性指數和胞外酶活性顯著增加,并且生姜枯萎病發病率明顯下降[104]。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肥料均含有促生或防病的功能菌,當施入土壤中,功能菌通過產生一種或多種抗生物質抵御植物病原菌侵害[102]。此外,施用生物有機肥會增加土壤細菌多樣性,較高的細菌多樣性占據了土壤生態系統更多的生態位,阻止病原菌進一步繁殖生存,從而有效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105]。任勝林[106]在種植百合的連作土壤中發現,施用含枯草芽孢桿菌菌株HQWBH1的生物有機肥可以顯著降低百合枯萎病發病率,防控效果達77%以上,還可以提高百合根際土壤中細菌和放線菌數量,降低尖孢鐮刀菌數量,改善百合根際土壤微環境。

5? 有機(類)肥料的作用機制

有機(類)肥料能夠通過各種機制直接或間接地改善農田土壤性質,增加作物產量。施用商品有機肥或生物肥料會帶來大量的有機質,增加土壤碳儲量,促進碳循環和有機碳各組分周轉。微生物對碳有效性的響應能顯著影響土壤氮循環和磷循環[11],加快有機態氮、磷向無機態氮、磷的轉化,增加土壤氮儲量和磷的生物有效性。作物產量與土壤微生物功能潛力和多功能穩定性有關[11],有機(類)肥料可以通過提高養分的有效性促進作物產量的增加,同時也能通過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樣性來維持作物生產力。此外,有機(類)肥料可以通過增加腐殖質調節土壤酸堿度,改善土壤結構。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使用有機(類)肥料培肥土壤有利于保持土壤功能穩定,維持較高的農田生產力。

6? 研究展望

中國人口不斷增長,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并且農業機械化程度低。因此,盡管糧食產量不斷提高,中國糧食供給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近年來,化肥的過量施用導致農田土壤退化,耕地質量下降,長此以往必將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維持農田生產力,通過養分優化管理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提高養分利用率以及維持土壤肥力和功能已成為中國農業生產的迫切需求。

中國有機肥資源豐富,來源包括畜禽糞便、作物秸稈、果蔬殘余、蘑菇渣以及餐廚廢棄物等[107-116]。中國在施用有機(類)肥料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國家也一直大力扶持和推廣有機(類)肥料,但目前還難以實現有機(類)肥料的大面積推廣和應用。因此,今后需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第一,加強有機(類)肥料的理論基礎研究,提升肥料品質。高溫堆肥是有機物料腐熟的重要過程,堆肥過程中容易造成養分流失,應當加強在堆肥過程中如何固持養分、減少氮素損失的相關研究。加強對微生物肥料作用機理的深入研究,如微生物與植物互作機理研究等。此外,還需要研究菌株的貯存條件以及在根系的定殖能力和競爭能力等。

第二,加強有機(類)肥料生產設備技術研發。針對當前有機肥生產技術落后等問題,采用先進設備和現代化管理,優化有機(類)肥料生產工藝,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生產效益。

第三,加強有機(類)肥料資源開發利用。通過構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許多廢棄物和殘留物如農作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棄物等都能變成有機肥料。同時需加強畜牧養殖法規和飼料檢驗方面的管理,從源頭減少重金屬和抗生素進入養殖業,減少畜禽糞便作為有機肥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

第四,明確有機(類)肥料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養分釋放規律。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和作物需求,開展有機(類)肥料的類型選擇和應用技術研究,以擴大其施用范圍,建立起高效的有機肥施用技術;建立土壤肥力與有機肥施用相關數據庫,從理化性質和微生物角度全面了解有機肥培肥土壤效果。

第五,高效微生物功能菌種的篩選。發展生物肥料有助于實現綠色高效農業,應針對性篩選高適應性的具有拮抗土傳病原菌功能的微生物、具有促生功能的微生物和促進堆肥發酵的微生物。此外,大多數單一菌種由于受環境條件的制約、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響,其使用效果往往不穩定,將不同菌株混合構建多功能菌群,有助于解決單菌環境適應性差和效果不穩定的問題,更好地發揮防控植物病害、促進植物生長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利用優良功能菌株開發出高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

參考文獻:

[1]? 張福鎖,申建波,危常州,等. 綠色智能肥料:從原理創新到產業化實現[J]. 土壤學報,2022,59(4):873-887.

[2]CHEN Z M, DING W X, LUO Y Q, et 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cultivated black soil: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global estimates using empirical model[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14,28(11):1311-1326.

[3] GUO J H, LIU X J, ZHANG Y, et al. 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s[J]. Science,2010,327(5968):1008-1010.

[4]朱兆良,金繼運. 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3,19(2):259-273.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的通知[EB/OL]. (2022-11-18)[2023-9-14].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2212/t20221201_6416398.htm.

[6]楊興明,徐陽春,黃啟為,等. 有機(類)肥料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J]. 土壤學報,2008,45(5):925-932.

[7]中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有機肥施用量數據集[CP]. [2023-9-14]. https://data.stats.gov.cn/.

[8]陶? 磊,褚貴新,劉? 濤,等. 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長期連作棉田產量、土壤微生物數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14,34(21):6137-6146.

[9]LUO G W, LI L, FRIMAN V P, et al. Organic amendments increase crop yields by improving microbe-mediated soil functioning of agroecosystems: a meta-analysi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8,124:105-115.

[10]SEUFERT V, NAVIN R, FOLEY J A.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J]. Nature,2012,485(7397):229-232.

[11]羅功文. 有機培肥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特征的變化與機制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20.

[12]龔雪蛟,秦? 琳,劉? 飛,等. 有機類肥料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0,31(4):1403-1416.

[13]楊? 麗,李慧媛,柴小粉. 有機肥質量標準與關鍵生產技術研究綜述[J]. 中國農業信息,2017(22):81-86.

[14]沈其榮. 中國有機(類)肥料 [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

[15]劉玉穎,戴? 健,楊勁峰,等. 長期不同培肥措施下玉米產量穩定性及棕壤氮素累積分布特征[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5):823-834.

[16]晁? 贏,付鋼鋒,閻祥慧,等. 有機肥對作物品質、土壤肥力及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22,38(29):103-107.

[17]楊? 凱,吳? 倩,蒲瑤瑤,等. 熏蒸條件下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西瓜光合和氮代謝酶活性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20,51(4):905-911.

[18]李其勝,趙? 賀,汪志鵬,等. 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稻麥輪作土壤養分利用和酶活性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20,51(4):912-919.

[19]楊凱,董青君,李其勝,等. 餐余蚓糞替代化肥對白菜和西蘭花光合、抗氧化性及品質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1,40(5):934-942.

[20]王文贊,韓? 建,倪玉雪,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氮對蘋果產量、品質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3,29(3):437-448.

[21]關? 靜,周? 靜,徐青丹,等. 紅壤性水稻土長期定位有機-無機肥配施對早稻產量構成與品質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08(2):238-241.

[22]ARIF M, ILYAS M, RIAZ M, et al. Biochar improves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 of organic-inorganic fertilizers, maize-wheat productivity and soil quality in a low fertility alkaline soil[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7,214:25-37.

[23]? MIG A S, MARA L C, MARA S, et al. Agronomic evaluation of biochar, compost and biochar-blended compost across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perspective from the european project FERTIPLUS[J]. Agronomy,2019,9(5). Doi:103390/agronomy9050225.

[24]李? 夏,汪玉瑛,呂豪豪,等. 炭基有機肥對設施番茄生長及其土壤性質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3,42(3):568-577.

[25]肖? 倩,武? 升,劉? 瑩,等. 不同有機養分替代化肥對小麥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3,42(10):2291-2300.

[26]安祥瑞,江尚燾,謝昶琰,等. 減施化肥配施有機肥對荔枝園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2,33(4):1099-1108.

[27]胡國智,閆? 淼,熊? 韜,等. 適宜有機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提高甜瓜養分吸收、產量和品質[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2):260-268.

[28]俞巧鋼,孫萬春,葉? 靜,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橘園土壤培肥及果實產量品質的影響[J].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3,40(4):755-762.

[29]溫延臣,張曰東,袁? 亮,等. 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2018,51(11):2136-2142.

[30]王書停,李文廣,蔡慧芳,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對旱地冬小麥產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響[J].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3,40(2):393-402.

[31]張? 然,史? 雷,馬? 龍,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對旱地冬小麥產量及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20,34(6):325-330.

[32]梁? 路,馬? 臣,張? 然,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提高旱地麥田土壤養分有效性及酶活性[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9,25(4):544-554.

[33]侯建勛,張水梅,袁靜超,等. 玉米秸稈源有機物料對黑土養分有效性與酶活性的提升效應[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1,27(4):610-618.

[34]孫鷹翔,王明偉. 有機無機復混肥對花生生長和品質的影響[J]. 土壤,2019,51(5):910-915.

[35]楊? 旭,劉海林,黃艷艷,等. 有機無機復混肥施用量對熱帶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1,27(4):619-629.

[36]田? 露,蘇文斌,郭曉霞,等. 化肥減施下生物有機肥對連作甜菜耕層土壤質量及產量的影響[J/OL]. 生態學雜志,2023(42):1-11. [2023-11-2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48.Q.20230506.1702.006.html.

[37]張俊峰,頡建明,張玉鑫,等. 生物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日光溫室黃瓜產量、品質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 中國蔬菜,2020(6):58-63.

[38]李? 皓,甄怡銘,張子旋,等. 減氮配施有機物質對麥田土壤性質和小麥產量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22,36(2):166-172.

[39]江尚燾,栗? 晗,彭海英,等. 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芒果叢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3,34(2):481-490.

[40]師海斌,馬亞軍,張? 璐,等. 減量施氮配施復合微生物肥料對旱地蘋果產量、品質的影響[J]. 陜西農業科學,2023,69(2):87-91.

[41]張? 苗,施娟娟,曹亮亮,等. 添加三種外源蛋白研制生物有機肥及其促生效果[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20(5):1194-1202.

[42]孫? 超. 復合微生物肥料F25對渭北蘋果園土壤環境及蘋果產量品質的影響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學,2017.

[43]盧云峰,許? 航,段華泰,等. 葉面噴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復合微生物液體肥料的肥效研究[J]. 土壤,2019,51(5):903-909.

[44]王繼雯,趙俊杰,劉? 莉,等. M-14復合生物肥料抗小麥孢囊線蟲及增產效果[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6,32(5):676-680.

[45]蒲瑤瑤,呂秀敏,鄔夢成,等. 熏蒸條件下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西瓜生長及養分利用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17,31(6):306-311.

[46]劉紅江,蔣華偉,孫國峰,等. 有機-無機肥不同配施比例對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7(5):61-66.

[47]李絮花,楊守祥,于振文,等. 有機肥對小麥根系生長及根系衰老進程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5,11(4):467-472.

[48]蔡紅光,袁靜超,閆孝貢.等. 不同培肥措施對土壤物理性狀及無機氮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17,48(2):445-453.

[49]曲成闖,陳效民,韓召強,等. 生物有機肥對潮土物理性狀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 水土保持通報,2018,38(5):70-76.

[50]李春越,常? 順,鐘凡心,等. 種植模式和施肥對黃土旱塬農田土壤團聚體及其碳分布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1,32(1):191-200.

[51]劉恩科,趙秉強,梅旭榮,等. 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水穩定性團聚體及有機碳分布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10,30(4):1035-1041.

[52]張? 瑞,王鴻飛,吳怡慧,等. 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對設施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及其有機碳、全氮含量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23(2):1-9.

[53]ANNABI M, HOUOT S, FRANCOU F, et al.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improvement with urban composts of different maturitie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7,71(2):413-423.

[54]張? 勇,徐? 智,鄧亞琴,等. 有機類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條件下新墾紅壤團聚體變化特征及其與土壤養分供應的關系[J]. 西南農業學報,2021,34(12):2685-2690.

[55]孟紅旗,劉? 景,徐明崗,等. 長期施肥下我國典型農田耕層土壤的pH演變[J]. 土壤學報,2013,50(6):1109-1116.

[56]王? 瑩,周? 珺,孫德龍,等. 不同量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對設施番茄栽培土壤硝化潛勢和pH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3,29(4):602-613.

[57]胡天睿,蔡澤江,王伯仁,等. 有機肥替代化學氮肥提升紅壤抗酸化能力[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11):2052-2059.

[58]胡? 誠,曹志平,羅艷蕊,等. 長期施用生物有機肥對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5(3):48-51.

[59]李佳樂,梁泳怡,劉文杰,等. 有機肥替代化學氮肥對橡膠幼苗生長和土壤環境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2,33(2):431-438.

[60]呂真真,吳向東,侯紅乾,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比例對雙季稻田土壤質量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7,23(4):904-913.

[61]陳浩寧,周懷平,文永莉,等. 長期不同施肥下褐土養分及酶活性的生態化學計量特征[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6):972-983.

[62]李其勝,張順濤,趙? 賀,等. 化肥減量配施有機物料對油菜地土壤線蟲群落結構的影響[J]. 生態學雜志,2021,40(12):3970-3981.

[63]郭振威,李永山,陳夢妮,等. 長期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對連作棉田土壤化學性質及微生物數量的影響[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2,27(11):177-186.

[64]馬悅欣,劉樂彤,唐? 銳. 豬糞有機肥對紅富士蘋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果樹學報,2023,40(8):1559-1571.

[65]曲成闖,陳效民,張志龍,等. 施用生物有機肥對黃瓜連作土壤有機碳庫和酶活性的持續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9,30(9):3147-3154.

[66]魏夏新,熊俊芬,李? 濤,等. 有機物料還田對雙季稻田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0,31(7):2373-2380.

[67]KUKAL S S, REHANA R, BENBI D K.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elation to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ation in rice-wheat and maize-wheat systems[J].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08,102(1):87-92.

[68]NARDI S, MORARI F, BENTI A, et al. Soil organic matter properties after 40 years of different use of organic and mineral fertiliser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4,21(3):357-367.

[69]陳香碧,胡亞軍,秦紅靈,等. 稻作系統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土壤氮循環特征及增產機制[J]. 應用生態學報,2020,31(3):1033-1042.

[70]LEROY B, BOMMELE L, REHEUL D,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vegetable, fruit and garden waste (VFG) compost in addition to cattle slurry in a silage maize monoculture: Effects on soil fauna and yield[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2006,43(2):91-100.

[71]左明雪,孫? 杰,徐如玉,等. 叢枝菌根真菌與有機肥配施對甜玉米根際土壤氮素轉化及氮循環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響[J]. 福建農業學報,2020,35(9):1012-1025.

[72]陳利軍,蔣瑀霽,王浩田,等. 長期施用有機物料對旱地紅壤磷組分及磷素有效性的影響[J]. 土壤,2020,52(3):451-457.

[73]趙少華,宇萬太,張? 璐,等. 土壤有機磷研究進展[J]. 應用生態學報,2004,15(11):2189-2194.

[74]葉會財,李大明,柳開樓,等. 不同有機培肥方式對紅壤性水稻土磷素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19,50(2):374-380.

[75]余煒敏,梁嘉偉,王榮萍,等. 不同有機肥對菜地根際土壤磷素形態及蔬菜生長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8,34(32):90-94.

[76]柴如山,安之冬,馬? 超,等.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秸稈鉀養分資源量及還田替代鉀肥潛力[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0,26(2):201-211.

[77]張會民,徐明崗,呂家瓏,等. 長期施肥對水稻土和紫色土鉀素容量和強度關系的影響[J]. 土壤學報,2009,46(4):640-645.

[78]柳開樓,黃? 晶,葉會財,等. 長期施鉀對雙季玉米鉀素吸收利用和土壤鉀素平衡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0,26(12):2235-2245.

[79]魏曉蘭,吳彩姣,孫? 瑋,等. 減量施肥條件下生物有機肥對土壤養分供應及小白菜吸收的影響[J]. 水土保持通報,2017,37(1):40-44.

[80]貝凱月,向春陽,趙? 秋,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設施蔬菜土壤有效態Fe、Mn、Cu含量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20,35(6):148-154.

[81]JONES D L, CROSS P, WITHERS P J A, et al. Nutrient stripping: the global disparity between food security and soil nutrient stock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50(4):851-862.

[82]WHITING S N, DESOUZA M P, TERRY N. Rhizosphere bacteria mobilize Zn for hyperaccumulation by Thlaspi caerulescen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1,35(15):3144-3150.

[83]茹淑華,張國印,李虎群,等. 禽糞有機肥對土壤主要養分和微量元素鋅累積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11,26(S2):157-162.

[84]肖? 雪. 施用生物有機肥對庫爾勒香梨園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及果實品質的影響[D]. 烏魯木齊: 新疆農業大學,2022.

[85]李其勝,楊? 凱,汪志鵬,等. 稻-油輪作下有機替代對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多功能性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21,35(2):345-352.

[86]PASCUAL J A, GARCIA C, HERNANDEZ T. Lasting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to an arid soil[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1999,30(1):1-6.

[87]GINTING D, KESSAVALOU A, EGHBALL B,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oil indicators four years after manure and compost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3,32(1):23-32.

[88]LUO G W, LI L, FRIMAN V P, et al. Organic amendments increase crop yields by improving microbe-mediated soil functioning of agroecosystems: a meta-analysi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8,124:105-115.

[89]孫家駿,付青霞,谷? 潔,等. 生物有機肥對獼猴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6,27(3):829-837.

[90]萬連杰,何? 滿,田? 洋,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對椪柑生長發育、產量和土壤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4):675-687.

[91]秦? 秦,宋? 科,孫麗娟,等. 生物有機肥與化肥減量配施對稻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 上海農業學報,2022,38(1):21-26.

[92]權國玲,謝開云,仝宗永,等. 復合微生物肥料對羊草草原土壤理化性質及酶活性的影響[J]. 草業學報,2016,25(2):27-36.

[93]閆瑞瑞,衛智軍,烏仁其其格,等. 微生物肥料對呼倫貝爾打孔羊草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響研究[J]. 生態環境學報,2017,26(4):597-604.

[94]鄔奇峰,陸扣萍,毛霞麗,等. 長期不同施肥對農田土壤養分與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5):150-156.

[95]王青霞,李美霖,陳喜靖,等. 秸稈還田下氮肥運籌對水稻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0,31(3):935-944.

[96]白? 震,張? 明,宋斗妍,等. 不同施肥對農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08,28(7):3244-3253.

[97]張? 英,武淑霞,雷秋良,等. 不同類型糞肥還田對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 土壤,2022,54(6):1175-1184.

[98]DONG W Y, ZHANG X Y, DAI X Q, et 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fertilization of paddy soils in subtropical China[J]. Applied Soil Ecology,2014,84:140-147.

[99]馬? 龍,高? 偉,欒好安,等. 有機肥/秸稈替代化肥模式對設施菜田土壤氮循環功能基因豐度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1,27(10):1767-1778.

[100]王? 靜,袁  潔,王? 磊,等. 施肥方法對甘薯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3,29(5):876-888.

[101]陳夢妮,李永山,王? 慧,等. 麥田土壤真菌多樣性對麥玉輪作長期秸稈還田和配施有機肥的響應[J]. 微生物學通報,2023,50(6):2481-2496.

[102]朱? 震,張國漪,徐陽春,等. 產脂肽菌株發酵生物有機肥的生物防治與促生作用研究[J]. 土壤學報,2012,49(1):104-110.

[103]孔? 躍,于福慶,孫祥武,等. 生物有機肥對西紅柿生長及品質影響效應初探[J]. 華北農學報,2007,22(S1):111-114.

[104]張碧波,廖林正. 生姜青枯病的生態防治研究[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3):305-308.

[105]陳德樂,王興祥,張亞楠,等. 持續施用生物有機肥對花生產量和根際細菌群落的影響[J]. 土壤,2021,53(3):537-544.

[106]任勝林. 防控百合枯萎病專用生物有機肥研制及其效應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20.

[107]彌明言,杜? 超,溫小珊,等. 液態有機肥灌溉施用對南方橘園紅壤磷素累積及流失風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22):223-233.

[108]劉中良,高俊杰,陳? 震,等. 氮肥減量配施有機肥對大白菜產量、品質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22,40(11):1138-1144.

[109]姜立康,周? 霞. 替代補償、有效市場對果菜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為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2022,38(5):1374-1381.

[110]李? 虹,高華軍,呂洪坤,等. 有機肥和品種互作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雪茄煙葉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南方農業學報,2022,53(6):1552-1559.

[111]潘亞杰,朱曉輝,常會慶,等. 秸稈有機肥替代化學氮肥對菠菜生長和氮利用率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2022,38(3):650-656.

[112]王光梅,胡兵輝. 有機肥施用量和干旱時期對番茄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南方農業學報,2021,52(4):1040-1049.

[113]廖逸寧,郭素娟,王芳芳,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對板栗園土壤肥力及根系功能性狀的影響 [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5(5):84-92.

[114]姚童言,黃綿松,宋亞康,等. 長期施用菇渣與化肥對潮土地區玉米和小麥產量及穩定性的影響[J]. 生物加工過程,2021,19(1):79-84.

[115]范之馨,王艮梅,張煥朝,等. 添加有機肥對濱海鹽漬土壤溶解性有機碳特征的影響[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6(1):15-24.

[116]李佳璠,宋夢圓,許盟盟,等. 不同有機肥處理對番茄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2):173-180.

(責任編輯:陳海霞)

猜你喜歡
土壤養分肥料有機
有機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機農業,“機”在何處?
2019年3月肥料購、銷、存統計
2019年3月肥料購、銷、存統計
2018年12月肥料購、銷、存統計
肥料是否正規 教你快速辨別
不同施肥模式對油茶植株營養生長和土壤養分的影響
廣靈縣平川區土壤養分變化及施肥建議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產出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研究
有機心不如無機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