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話食說”元青花龍紋食盒

2024-01-31 00:07李立華
鄉音 2024年1期
關鍵詞:食盒荀彧盒蓋

李立華

【文物名片】

元青花龍紋食盒,通高10厘米,口徑21.5厘米,底徑16.1厘米,河北滄州市南皮縣出土,現藏于河北博物院。盒呈扁圓形,由盒蓋、什錦隔盤、盒底盤3部分組成。盒蓋與盒身成子母口扣合,什錦隔盤中心為圓形,周圍用四個“S”形扁泥片,分隔成等分的花瓣形格。為一級文物。

勢頭強勁的元代“行龍”

食盒盒蓋正面繪一條巨龍。龍小頭、細頸、三爪,正追逐著火焰寶珠,氣勢雄偉。所以,這件器物亦稱“元青花龍戲珠紋食盒”?!褒垺笔侵袊鴤鹘y文化中頗具神性的動物,“火焰龍珠”圖案的出現,就是為了彰顯它的這一特殊屬性。元青花龍紋的形貌與歷代同類紋飾存在很大差異,這件食盒盒蓋所繪巨龍就很有代表性:龍首呈斜角側視狀,前額微凸,頂角如鹿,雙眼圓鼓,猶戴眼鏡;張口吐舌,獠牙外露;體表密布鱗片或網格紋;須發、鬃毛、肘毫作分散飄帶狀,足具三爪,尖銳如鉤,它橫身蜿蜒,追逐著火焰寶珠,是一條勢頭強勁的“行龍”?;鹧鎸氈閳D案的元代特征也比較鮮明,龍珠較小,著重突出騰騰的火焰?;鹧嫱暾毩?、修長飄逸,與靈動而不失力度的形游龍象,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另外,食盒盒身繪卷草紋和蓮瓣紋;盒的坡形弧面繪海濤紋,直壁上繪錢紋。整件瓷器為細膩堅致的白胎,施青白釉。

一眼看去,這件龍紋食盒的青花發色素雅高潔、清麗婉轉。無論陶瓷界還是收藏界,元青花一直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話題,馬未都先生曾經說過:“元代藍釉,是鈷料呈色的天地,色塊與紋飾雙管齊下,既有寶石藍的釉色,亦有千文萬華的紋飾。元青花在此空間中,將藍釉推至前臺,扮成主角,獨挑一場空前的大戲,這場大戲一演就是七百年,其間從未有人撼動它一哥的霸主地位?!?/p>

食盒的流行或與“外賣”有關

顧名思義,“食盒”就是盛放食物的盒子。文物專家研究發現,最遲在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使用精美的青銅與漆器“食盒”了。雖然,它們在歷史文獻中的稱呼多種多樣,但就功能而言,已屬于“食盒”的范疇。

到了宋代,與今天頗為相似的“外賣”行業誕生了?!巴赓u”的繁榮,促使酒館和餐館采用“食盒”運送熟食,促進了“食盒”的流行。據考證,宋代“食盒”呈大小不一的箱狀,大的有半人多高,須要兩個人肩扛才能搬動;小的一尺來高,一個人就能提動。這種“食盒”不僅當時的餐飲業使用,在生活中也廣為流行。宋、元時期,野游是人們放飛心情、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貴族階層對這一活動尤為重視。所以,達官貴人野游時,往往跟著長長的隊伍,擔食盒的侍從或下人走在最后。文人相聚出游時,食盒更是常見的用具。南宋名畫《春游晚歸圖》(佚名,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就可見一人提著一個有兩層抽屜的方形食盒。這類或搬或抬的食盒以木質居多,多用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等質地細膩、色澤光滑的硬木制作。這類木料結實堅韌,做成食盒后耐磕碰,有一定的重量,盛放其中的食品運送途中不易晃動。

古代食盒較為常見的類型,除上述長方形箱狀的“提盒”或“抬盒”外,還有一類是用于端拿食物的“捧盒”,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青花龍紋食盒,應當屬于“捧盒”之列。

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捧盒”就曾多次出場。第六回寫王熙鳳吃飯:“又見兩三個婦人,都捧著大漆捧盒,進這邊來等候”;第四十一回寫賈母帶劉姥姥逛大觀園:“丫頭們便去抬了兩張高幾來,又端了兩個小捧盒來。揭開看時,每個盒內兩樣(糕點)……”第七十五回寫榮國府晚飯:“賈母見自己的幾色菜已擺完,另有兩大捧盒內盛了幾色菜來……”這些都是關于捧盒具體用途的描述,舊時大戶人家傳膳,因為廚房與主人的起居室離得較遠,下人端菜經常會用捧盒傳送。五代軍閥王處直墓(位于河北曲陽縣西燕川村)中出土的彩繪奉侍浮雕,表現的是一群盛裝持物的侍女。她們有的端杯執盤,有的抱壺持扇,畫面中心位置,就是一位雙手托著捧盒的侍女。再如五代宮廷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畫面中客人面前放一小桌,桌上放一大食盒,食盒內有好幾格,每一格裝著不同的熟食?!都t樓夢》第十一回還寫道:“是日賈敬的壽辰,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些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著賈蓉帶領家下人等與賈敬送去?!庇纱丝梢?,捧盒還具有“禮盒”性質,用以祝壽的賀禮裝在捧盒里面,一來顯得正式,二來也可對禮品起到有效保護。

食盒的特殊意蘊

在古代,食盒除了充當盛放、搬運食物的工具之外,往往還有許多特殊意蘊,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例如,在古代中國,賜食和饋食各是上對下或下對上的禮節。尤其上級對下級的賜食,是一種賜食之意不在“食”的特殊飲食現象。例如《漢書· 石奮傳》中“奮以上大夫祿歸老于家……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府伏而食,如在上前”的記述,天子對告老還鄉的官員不時賜食,就體現出一種不忘舊臣的關懷。

三國時期,有一個關于食盒的著名故事。東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荀彧認為:“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保ㄒ姟度龂尽の簳ぼ鲝獋鳌罚┮虼巳桥瞬懿?。不但如此,荀彧還以自己的影響力,逼迫曹操發誓永遠不進爵魏公。于是,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在現實的巨大利益糾葛前,走向了決裂。據東晉史學家孫盛撰寫的《魏氏春秋》,某日,曹操突然派人給荀彧送去一個食盒,荀彧滿懷期待地打開一看,里面竟然空空如也。荀彧頓時如遭雷擊,一下子就看懂了曹操的用意:“要繼續食我的俸祿,就要支持我,我手下可不白養人?!敝矣跐h室的荀彧,只好選擇自殺。有人據此考證,“食盒”作為器物名稱正式出現,就在魏晉時期。

食盒不大,卻意蘊多多。既有人間煙火氣息,又有文化風雅趣味。元青花龍紋食盒堪稱一個極好的實物例證。它既是舊日貴族階層享樂生活的見證,又充分展現了元青花的瑰麗與神奇。即使跨越千百年,我們仍能透過它感受到古人對精致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它有著歷史煙塵中的美好,與生活那么近,與藝術那么近。

猜你喜歡
食盒荀彧盒蓋
荀彧,別樣的三國故事
一種適用于極小寄生蜂室內繁殖的繁蜂盒
荀彧殉漢
荀彧殉漢
推理:遮住的餅干
食盒的溫度
淺談包裝設計中古代食盒的應用
基于蓄電池盒蓋翻轉移位機構的設計
吃糖
食盒妙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