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語言類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以“語言學概論”課程為例①

2024-01-31 01:57吳昌昊
關鍵詞:概論語言學方言

吳昌昊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盵1]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的本質,也是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教師在進行思政元素挖掘時都要以此為目標進行思考。

2020年6月,教育部對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作出進一步指示,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結合各學科的特點,分別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文學、歷史學、哲學類課程的教學中提出要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維度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結合專業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

“語言學概論”是普通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基礎理論課程,它用比較和描寫的方法從理論上研究人類所有語言的共同規律,在學科分類中屬于普通語言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及相關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語言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方面要理論聯系實際,另一方面要結合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漢語的魅力,以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不能僅依賴于課堂教學,還需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思政教育模式。

一、高校語言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現狀

近年來,學術界對“語言學概論”課程思政設計開展了集中探討,其中,王倩和張先亮[3]從語言生態學為視角,秉承“為教而學,為學而教”的基本理念,針對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存在的“重基礎輕前沿、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引領”三大痛點,提出了“基礎性與前沿性相融合”“專業性與師范性相融合”“知識性與引領性相融合”的三種教學模式。伍瑩[4]在進行課程思政設計時,將專業性與師范性相融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注重“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育人,寓價值觀引領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將課程分為6個專題,每個專題對應一個思政內容,第6個專題為拓展內容,增加了語言與語文教學、語言與社會生活、語言與人工智能等知識點,以學生學有所用。彭有明[5]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的情況,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學生日后的考研需求、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除了傳統的教學改革方式外,還有融合新教育理念和依托教育平臺等新教學改革模式,如王明月[6]以OBE理念為導向,更新教學理念,構建“知識內化+能力提升+價值涵育”的新教學目標,根據內容之間的關聯,重組教學內容,側重文獻檢索與材料歸納、科學思維與理論聯系實際、語言表達與語言教學、語言調查與語言研究能力的提升,立足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創建“多樣化方法+多維性手段+信息化環境+多元化評價”模式,活化課堂教學全過程。吳勝偉利用“MOOC視頻+自制短視頻”,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在線學習的新方法[7]。金枚系統地對“語言學概論”課程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并以此為課題申請了相關科研項目正在進行研究,以資源包的形式挖掘“語言學概論”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旨在形成這門課程思政元素教學資源的備用庫,為“語言學概論”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一個翔實的例證[8]。但是,高?!罢Z言學概論”課程思政設計仍然存在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聯系不緊密、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安排較少、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弱化及教師間教研活動流于形式等問題。

二、高校語言類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聯系不緊密

自從推廣課程思政以來,各高校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都會另附一個課程思政教學大綱,在課程思政教學大綱中,教師需要明確所承擔課程的思政目標。但有些教師的思政目標過于宏大,難以實現。為了使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緊密聯系起來,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充分掌握,才能找到合適的思政切入點,并進行相應的設計。北方各高?!罢Z言學概論”這門課程通常會選用葉蜚聲、徐通鏘主編的《語言學綱要》(修訂版),這本教材對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較為艱難,為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設計時,應從高頻的知識點中選取,比如,在詞匯部分,可將思政目標設定為通過讓學生調查近些年網絡熱詞使用頻率,體會漢語詞匯系統更迭的速度,樹立文化自信。此思政目標的設定基于第九章第三節教學目標“掌握詞匯發展變化的表現形式”,以此將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聯系起來,更有利于思政目標的實現。

(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安排較少

出于“語言學概論”的內容特點,教師常常擔心學生難以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所以講解時間往往很長,容易“滿堂灌”。事實上,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最佳方式是通過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教師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布置適合他們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多“走出去”,通過實踐活動課外領悟某個語言學原理,進而達到思政目標的效果。但從此前情況看,部分高校在該門課程的學時分配上不合理,理論性學時占比大,實踐學時占比小,影響對實踐教學部分的設計。

(三)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弱化

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納入對學生的考核范圍內,才能檢驗教師的課程思政設計是否達到應有的效果。有些教師在設計課程考核方式時還是采用課堂筆記、課堂表現以及作業或試卷等傳統方式,弱化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導致無法看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達成性。部分教師雖然在考核方式中有過程性考核的內容,但是分值占平時成績總分值的比例較小。在設計過程性考核內容時也要注意對學情的分析,比如在講到語流音變時,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方言中找出涉及音變的類型,并與班級同學交流后,體會不同方言之間的語音差異,樹立保護方言的意識。但在實施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語音學知識儲備不足,對知識點掌握程度也參差不齊,學生進行此項調查有一定難度,且整理出來的結果和預期目標也有一定差距,致使部分同學此環節的得分情況并不理想。

(四)教師間的教研交流流于形式

多數學校各專業同上一門課的教師不只一名,通常會有兩至三名甚至是多名教師共上一門課的情況。為了設計好“語言學概論”課程思政部分的教學內容,各位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教研會議,定期對各自的設計內容進行充分討論交流,彌補各自教學設計的不足。比如,老教師可以向青年教師學習更新教學手段和思路。但有些教師并沒有充分利用教研會議,比如只是拍一些照片、在會議上傳達學院的一些要求、讓教研室教師針對某一問題形成電子版或紙質版材料并由教研室主任匯總寫成教研室活動記錄,并未達到真正交流的目的,使教研活動流于表面,這樣就失去了教研活動的意義。除了教研會議,教師間的教研活動還可以更加豐富化,比如定期開展教師間課程思政設計講課大賽,或是利用一些講座、優秀教師示范課等形式來提升教師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能力,尋找設計靈感,努力將自己所講授的課程打造成“金課”。

三、高校語言類課程思政建設改革實施路徑

遼寧理工學院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校,現要求教師的課堂設計要遵循OBE的教育理念,各專業已經按照OBE的教育理念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罢Z言學概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課程總共48學時,其中理論24學時,實踐24學時,體現出了對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國語言文學類)》對語言類課程的素質和能力目標都有明確要求--“了解國家關于語言文字的政策和法規,掌握中國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具備適應社會發展主動獲取和更新專業知識的基本素質;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語言文學現象的能力;在母語和國家通用語的閱讀理解、口語表達、文字表達方面體現出明顯的優勢?!盵9]據此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時,要把素質和能力目標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中。

學院將“語言學概論”安排在為第5學期開設,它的前置課程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學生系統學習過漢語的相關理論知識后,再學習普通語言學的基本理論,有助于學生對語言學共性理論的理解,課程安排的先后順序具有合理性。同時“語言學概論”課程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它與前置的語言類課程的關系好比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系?!罢Z言學概論”課程會涉及各語言共有的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體現為語言知識的普遍性,即共性,而不同時期不同國別的語言還會有各自的特點,則體現為特殊性,即個性。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10]。比如對語法組合和聚合規則、句子的分析方法、語言的語法結構類型、語言的普遍特征都需要運用辯證思維來理解。但課程思政設計應主要著眼于增加實踐活動的布置和加強過程性考核兩個方面。

(一)增加實踐活動的布置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第六章在講解完書面語規范化內容后,結合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和日常的語言現象,可布置相應的語言景觀調查,使學生意識到語言規范化的重要性。為了語言景觀的調查順利進行,在課堂上向學生額外介紹語言景觀的相關概念,明確語言景觀的類型。在課后可讓學生選取某個區域進行調查,要求學生主要將有特色或是不規范的語言景觀用手機拍照記錄下來,后續按語碼種類或語言景觀的類別制作成PPT和大家分享,加深對語言規范化的理解,感受到新時代語言建設的重要性。在第七章講解語言分化的第二個類型地域方言時,可采用傳統教學手段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先讓學生了解我國方言區的區域劃分,采用方言學上李榮提出的方言“十區說”,對各方言區做簡單介紹,并選取不同方言誦讀同一篇長篇語料《北風和太陽》,讓學生感知方言的差異性。課后為學生布置調查所屬方言區的方言特征詞,并與普通話中的說法相比較的任務,向學生發放《中國語言資源調查手冊·詞匯部分》供調查參考。因大學生來自不同的方言區,調查和匯報活動能使他們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化的深厚底蘊。

(二)加強過程性考核

在設計考核方式時,平時成績要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平時成績應占總成績的50%或60%,由課堂表現、作業、小組展示和小論文4部分組成,其中后兩項內容均涉及對課程思政設計的內容考核,小組展示要求各組學生將實踐活動分別形成PPT,并分別和大家共享調查成果。通過觀看各組制作的PPT及聽取每組負責人的解說,感受學生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獲,并判斷思政目標是否實現。小論文則要求學生以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為選題范圍,從中形成一篇習作,也是鍛煉學生進行學術論文寫作的一種方式。

四、實施改革路徑的效果

課程結束后,以組長訪談的形式向部分學生了解學習效果,在學期末的最后一節課中也鼓勵學生們將對本門課的建議匿名寫下來,通過這些形式來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滿意度。綜合訪談記錄和建議,本門課的教學設計取得了應有的效果,學生語言規范化意識增強,并且自愿參加相關活動。

(一)增強語言規范化意識

學生經過語言景觀的調查活動后,語言規范化意識明顯增強,對生活中語言景觀現象存在不規范現象的觀察較為敏銳。有些同學對語言景觀產生濃厚興趣,有志于進一步細化研究。學校寒暑假都有社會實踐的活動,有些同學就將語言景觀調查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題,所選取的語言景觀幾乎都是學生所在的城市。不少同學也開始將其納入畢業論文選題范圍,將語言景觀研究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此同時,和社會語言學相關的選題方向逐漸受學生青睞,學生運用語言學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升。

(二)自愿參加語言學相關活動

2022年寒假前筆者注意到南開大學冉啟斌教授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語言核心詞匯聲學數據庫及計算研究”在招聘假期能做方言核心詞錄制的志愿者,便將信息發到朋友圈和學生的群里。學生在經歷過方言調查后,在課堂上對不同方言區的方言差異都有初步的認識,部分學生出于對方言的喜愛和渴望參與語言學項目的熱情,踴躍報名參與其中。此頂工作要根據項目所覆蓋的方言點招募志愿者,通過篩選的幾名同學最終入選,并按時完成了相應方言點核心詞匯的錄制及音標轉寫、歸納音系等工作。

五、結語

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仍然是一個持續研究的議題,各專業課教師應及時發現課程思政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時彌補。要注重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課程的思政精神,不斷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加強教師間的教研交流,及時做好教學反思,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師設計的課程思政內容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概論語言學方言
方嚴的方言
方言
青銅器辨偽概論
《速勒合兒鼐傳》(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論
說說方言
留住方言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電冰箱節能與發展概論
關于給水排水工程設計的概論
社會語言學名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