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貿易壁壘及中國的應對策略

2024-02-01 02:16付靖軒
江蘇商論 2024年3期
關鍵詞:貿易壁壘壁壘出口

付靖軒

(江蘇海洋大學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一、導言

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一直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各大行業、領域以及科技在這種大背景下得以不斷高速發展。 但由于初期工業化和國際分工等原因,導致環境受到較大的破壞。 為了確保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不僅要注重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還應認識綠色發展對于人類社會可持續性的重要意義。 隨著綠色發展的演進,它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以及各行各業的發展,而且還在國際市場上產生了巨大作用。 伴隨著國貿市場上越來越健全的法律法規,相關綠色措施與各種產品一起在國貿市場上流動,使得一些涉及國際貿易的基本規則、理念進行了重新定義。 其中綠色貿易壁壘對于各國間貿易往來的影響較為嚴重,成為各國都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本文主要分析綠色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并從出口貿易產品的質量等方面展開研究,探討它對國內出口貿易造成的影響。 最后從政府、企業的角度提出關于應對出口貿易中綠色貿易壁壘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增強中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特征及主要表現形式

(一)綠色貿易壁壘的特征

1.名義上的合理性。 環境壁壘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使人們生活在趨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中。隨著各國不斷提高環境要求標準,許多不利于環境發展以及人類健康成長的產品逐漸被人們所否認,面臨著被迫逐步退出市場的狀況。因此,在名義上來看環境壁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壁壘規則形式具備合法性。 作為非關稅壁壘的一種,綠色貿易壁壘是在公開的國內立法和國際法律條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系列限制制度。 20世紀以來,國際會議十分重視對環境的國際多邊保護,并落實了一些與保護環境有關的規章制度。 其中當前國際多邊貿易條約中最具權威性的貿易文件,GATT 文件以及WTO 規則, 也有相關規定。 原《關貿總協定》第二十條授予“環保例外權”;世貿組織也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TBT)》也明確規定“不能阻止任何成員方按其認為合適的水平采取諸如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命與健康以及保護環境所必需的措施”。 這些條文規定,都是發達國家以合法形式制定出來剛性文件。

3.壁壘規則保護的范圍具有廣泛性。 綠色貿易壁壘與人類、生物、自然等方面的可持續性發展密切相關,它對產品從制造到銷售再到消耗的整個范圍都有一定的限制,其中主要體現為法律和各項產品標準兩種限制的形式。

4.壁壘發展的不平衡性。 綠色壁壘名義上是為了保護環境,而實際上是保護本國的貿易。 但由于不同的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對環境保護的開展力度也大不相同,自然而然最后所形成的標準也各有不同。 使得很多時候出口方都無法完全適用這些標準,這無疑制約了出口國經濟貿易的發展。 因此,與其他非關稅壁壘相比,綠色貿易壁壘更容易限制對方出口的產品進入國內,并且還擁有較為合理的理由。

5.壁壘的技術性不斷增強。 伴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要求也不斷朝著技術化發展,各項產品檢測的標準日益提高并且變得煩瑣復雜。 西方的發達國家根據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和科技情況制定更高要求的技術標準,導致相對落后的出口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因應對能力較差而在這種限制上一度遭受損失。

6.影響的嚴重性。 先進發達的國家在綠色壁壘上所落實的針對國內發展情況的措施主要是為保護本國的發展。 這其中有很多條例隱含著對出口國某些產品加以限制的非公平待遇,實際上這些標準有時候極大地影響著中國生產者:如中國眾多蔬果進不了日本市場;牛肉不被歐盟等接受;豬肉、龍眼等產品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等等。 國際上對中國所標識的綠色食品認可度較低, 因此在綠色食品中, 中國只有10%左右的AA 級綠色食品與國際標準吻合,和外國的有機食品相等同。 剩余的90%屬于A 級的綠色食品, 暫時還未被國際所普遍接受,因而難以獲得所謂的“綠色護照”,因此使得很多國內出口的綠色農產品的銷路不暢。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

1.綠色關稅制度。 綠色貿易壁壘主要是針對可能對生態環境持續發展有危害的產品征收綠色關稅。 綠色關稅作為一種以保護環境為名、針對出口國家收取的附加稅,是很多發達國家在綠色貿易壁壘前期用來限制進口產品的主要方式。 例如美國環保署曾經在1994 年對進口的部分汽油或者石油等產品,以對環境威脅較高的有害物質如苯、硫等含量過高為名義, 對進口的原油等產品每桶收取3.5美分的進口附加稅。

2.綠色衛生檢疫制度。 為了保護本國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保證消費者使用符合一定安全、健康標準的產品,各國的海關部門制定了用來檢驗進口產品的衛生檢疫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制度也屬于綠色貿易壁壘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進口發展中國家的產品。 其中這項檢疫制度特別對食物、藥品等有著比較嚴格的檢測,如自2000 年的7月份,有關進口茶葉衛生安全的標準如對農藥殘留的檢查就被歐盟當局大幅提高。

3.綠色包裝制度。 綠色包裝制度具體體現為產品的包裝應具有易于分解、可回收再利用、對環境的污染小等對生態有益的特征。 相關法律在保護環境方面的確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企業產品出口所需的成本也因此而大大增加。 使得企業的利潤減小,并為部分國家筑起“綠色貿易壁壘”提供了理由。而作為綠色壁壘的相關制度,綠色包裝制度的相關規定也不利于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的發展。

4.綠色環境標志制度。 綠色環境標志是印在一種產品或包裝上的證明性標志, 是國家或民間相關組織在嚴格根據環境保護相關標準對產品檢驗后頒發給企業的能通行證。具體有德國的“藍天使環保認證”等。 該制度實際上也屬于環境壁壘相關制度。

5.綠色反補貼制度。 先進的國家會將環境保護和資源消耗等作為生產產品成本中的一部分,并將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產品生產轉移到環境保護要求較低的發展中國家。 在此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成本不斷提高、產品成本不斷增加,國家不得不給予那些無法承擔高額環境治理費用的企業一定的環境補貼,來協調本國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沖突。 為此,很多先進發達國家認為這種行為違反了世貿組織有關補貼的規定,進而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涉及綠色產品補貼的反補貼限制制度。

6.綠色技術標準制度。 該制度的出現是因為發達國家的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普遍較高,并處于壟斷技術的有利地位,因此他們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由,在技術標準上制定了較高的強制性要求,并成功地限制了很多不符合環境技術標準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作為綠色壁壘內容的一部分,綠色技術標準所牽扯的產品、標準及其分量正朝著更多、更高和更細的方向發展。 例如歐盟針對進口的產品必須要達到ISO14000 環境管理認證,還有如日本制定的JAS 即農業標準化管理制度等。這些標準對于先進發達國家所生產的產品來說,因具有較高的技術而基本不存在過多的限制,而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卻疲于應付這些標準。

三、綠色貿易壁壘內涵及成因

(一)綠色貿易壁壘的內涵

20 世紀80 年代末,綠色貿易壁壘開始出現,它也被叫做“環境壁壘”。 綠色壁壘具體是指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在國際市場上進口他國商品的國家在貿易方面落實一系列比較嚴苛的環境技術和衛生檢驗等制度標準,或是簽訂國際多邊環境保護條約。 是一種限制出口國出口產品或服務的有效方式。 “綠色壁壘”提出后,形式經過不斷演化和發展, 現在已經幾乎涵蓋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 但由于這些綠色標準要求過高,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無法接受。 因此,綠色貿易壁壘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產物,對于中國出口貿易來說是一把有利也有弊的雙刃劍:若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綠色壁壘”的高標準、高技術含量無疑會刺激中國出口企業加大自身技術的革新,進而推動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同時也會為企業發展帶來阻力。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成因

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近些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環境日益面臨嚴重的破壞:洪澇、干旱等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溫室效應、水污染等問題迫在眉睫,這些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因此,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世界各國也漸漸在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主張上達成共識。 各國政府針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出口設立一定的政策、法律法規等限制條件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也實現了保護本國產業的目的。 同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理念也日漸發生變化,為了順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國際組織制訂出了要求較高的食品安全和動植物健康標準等。 這些是綠色貿易壁壘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2.貿易市場失靈現象嚴重,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 自從世貿組織多輪多邊貿易談判結束之后,世界各國普遍下調關稅,因此非關稅制度逐步成為各國維護國內產業發展利益的工具。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世界各國紛紛出臺并完善一系列綠色貿易壁壘制度。 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刺激下,很多國家都開始增強環境壁壘來確保進口產品得以有效減少,與此同時在出口退稅方面給予本國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增加國內出口,從而擴大順差,減少逆差。 因為很多綠色壁壘都是政府在保護國內市場發展層面上建立起來的,所以綠色壁壘逐漸成了先進發達國家對貿易進行保護的關鍵方式。

四、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的影響考察

(一)積極影響

1.有利于促進中國出口和國內商品品質量的提高。 綠色壁壘的發展對于中國來說實際上是一個發展機遇。 在面臨較高的綠色壁壘障礙時,出口企業為了確保產品出口會選擇將產品銷往壁壘門檻較低的國家,或者是改造自身生產技術來使產品達到先進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門檻。 在面對綠色貿易壁壘門檻時,出口企業選擇的發展方向具體可以通過表1 進行了解。

表1 關于綠色貿易壁壘門檻下出口企業主要選擇的出口發展方式1 許海清.中國農產品出口的綠色貿易壁壘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從表1 中能夠了解到,企業通過將產品的出口市場轉移至別國后只能在短期內實現較高的經營收入,其后會因新的市場提高綠色壁壘而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面臨的困難依舊存在。 然而若企業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并使之達到綠色貿易壁壘的要求, 那么企業必然會加大前期對生產技術的投入,致使企業的前期發展存在巨大潛力。 但因為隨著相關技術的提高和進步, 產品質量得到提升,企業將會持續加快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最終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實現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從出口企業承受長期的綠色壁壘角度進行分析,在進口國的綠色貿易壁壘阻礙下,出口廠商需要不斷地通過轉型升級來實現發展,這最終將會帶動國內其他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促進出口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面對進口國的綠色貿易壁壘和國內較差的自然環境,出口國政府必然會不斷增強國內消費者和企業的環保以及有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意識,繼而也會倒逼本國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

2.有利于完善中國出口貿易行業的體系標準?,F在中國仍位于發展中國家的行列, 產品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使用的技術與發達國家的技術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而在當前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下,行業標準在優化產業布局、 提升出口貿易質量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在應對環境壁壘的過程中,中國出口貿易產業能夠詳盡地了解自身在相關標準體系上存在的需要改進的問題。 然后根據這些存在的不足,對出口戰略進行調整,從而制定并完善產品標準體系,更加專業并接近有關的國際標準。

3.有助于優化和升級中國的產業結構。 從根本上來看,進出口國家之間是因為存在技術方面的差距才導致綠色貿易壁壘的出現。 所以中國政府在運行過程中高度重視綠色貿易壁壘,通過實施各種優惠政策來鼓勵從事出口貿易的廠商加大對技術的研發投入,以便應對進口國設置的綠色壁壘。 由于企業的技術革新,加快了產品的換代速度,將促使中國貿易及生產向環境友好型發展。 通過技術擴散效應帶動中國各個產業的優化和升級,為進一步強化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提供有力保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1.影響國內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 對于中國來說,各個地區的科技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要使各地出口廠商達到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要求,如增加商品的綠色程度,在產品生產、管理過程中融入綠色環保理念等,將會因成本的提高而對這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產生較大影響。 例如,中國紡織業的出口受綠色壁壘的影響就遇到了很大的障礙:綠色壁壘要求紡織企業根據真實情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環境管理體系,并且需要企業對其產品設置環境標志和聲明等。 為了應對這些情況,廠商就必須投入比發達國家企業更加高額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就使其產品的成本在無形中大幅增加,而由于實際上產品的貿易價格并沒有大幅提高,無疑降低了產品的資產收益率。 因而從產品價格上來說,國內很多出口企業便失去了原有的價格優勢。

2.對國際的影響。 發達國家憑借先進的研發技術、雄厚的資金實力等優勢,建立起一堵高水平、嚴要求的綠色壁壘,限制了中國皮革、紡織品、農產品等的出口。 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本土企業因為發展能力有限,需要在政府的扶持下不斷實現技術創新來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滿足先進國家綠色貿易壁壘的要求。 但西方發達國家則認為這種補貼行為不符合WTO 以及GATT 的相關規定,損害了其國內企業的利益,從而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繼而導致一系列國際貿易摩擦的產生。

3.加劇低質量產品及高污染行業向中國轉移。發達國家在實行綠色壁壘限制進口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時, 還會通過利用發展中國家較低環境保護要求,向這些國家轉移國內的廢棄物、污染物及被限制發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等,這種做法無疑會危及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 而中國只有數量較少且要求較低的環境保護標準,有關環保的管理體系仍不完善。 當發達國家紛紛推行并不斷提高它的環境標準時, 面對中國龐大的人口市場,低標準的產品必然會大量進入中國。 同時,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需要巨額的資金來建設發展,在國內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流入的外資極大地彌補了這一不足。 然而,由于中國對生態環境因素評估的要求較低,一些化工、農藥、印染等行業的國外投資商將一些高污染、能源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中國境內來規避本國的綠色貿易管制,從而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這些將會嚴重破壞中國的生態環境并損害中國人民的利益,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五、中國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策略探討

(一)政府的應對措施

1.落實綠色貿易壁壘預警機制。 綠色壁壘的變化具有動態與專業的特性,因此建立綠色壁壘的預警機制顯得特別重要。 如果信息不對稱,將導致企業不能及時根據法規或標準的變化而更新產品,那么產品出口就會遇到阻礙。 隨著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國家總是設置新的綠色壁壘并不斷朝著多樣的方向發展,國家政府部門應當全面研究其他國家的綠色標準, 收集其他國家關于環境壁壘舉措的數據,并建立起有關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來幫助國內企業產品的出口有效應對綠色壁壘況。 政府可以通過建立信息數據庫為國內出口企業提供數據,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綠色壁壘,進而帶動中國出口貿易的迅速發展。

2.完善環保標準制度及體系。 基于綠色貿易壁壘的背景,在中國出口貿易的發展進程中,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應該積極推進環境保護標準制度,加強中國與世界產品標準的接軌工作。 目前,中國相關制度與國際標準仍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完善。 為此, 中國政府要積極了解國際市場的情形與變化,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環境標準與認證工作。 為產品設定一定的技術壁壘,使其適合環保及出口需要,最終達到國際標準。 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對出口貿易生產過程進行更加全面的管理,讓產品所涉及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備案,并嚴格把控出口產品的品質,確保中國對外貿易產品的質量符合國際上的市場標準。

3.開展有關國際標準制定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面對綠色壁壘帶來的貿易摩擦與爭端, 中國應主動參加與環境有關的國際談判,簽訂諒解協議、互認協議等,并利用WTO 規則等國際相關法律,保護中國貿易的合法權益。 同時,通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與一些國家建立貿易自由區域,如2020 年正式簽署的RCEP 等,盡可能地規避綠色壁壘和貿易摩擦。

(二)企業的應對措施

1.加大綠色技術的開發力度。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所以他們越來越關注與自己密切相關關的環境問題,消費偏好也不斷朝著綠色和有機產品的方向發展。 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中國企業應用綠色產品來突破其他國家的綠色壁壘。 同時,企業可以借助國家為綠色環保產品給予的扶持、優惠政策,為自己的技術進步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此中國企業理應加大對綠色技術的發展力度。

2.增加對國外的直接投資。 作為當前國際經濟社會中重要的趨勢之一, 綠色發展不會被任何國家所阻擋。 發達國家將環境壁壘看作保護本國貿易利益的工具, 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貿易的發展。 為此,企業應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到國外特別是一些經常出現綠色壁壘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直接投資。 通過跨國直接投資,企業可以將產品技術研發中心設立在發達國家當地,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緊密結合,作為對付新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壘。

3.制定綠色營銷戰略。 企業可以通過綠色營銷方式樹立起自身的綠色形象,在一個新的市場環境中提高產品的競爭優勢,引導公眾的消費行為。 因此,企業應在生產經營時制定與自身特點相匹配的綠色營銷戰略,并與企業短期的擴大出口和長期的戰略計劃有機結合起來。 只有以市場為導向來推行自己的綠色營銷觀念,企業才能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適應更高標準的環境要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六、總結

在綠色貿易壁壘不斷發展的狀態下,很多國家以環境保護為名,行保護國內企業和市場之實。 一系列被落實的貿易保護措施,大幅提高國外產品的進入門檻,限制了其他國家特別是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的發展,為自由貿易的實現蒙上了一層陰霾。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綠色貿易壁壘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挑戰但也是機遇,因此作為全球唯一一個受疫情影響但仍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企業要加快發展綠色技術,并逐步突破其他國家日益嚴峻的環境壁壘,推動國內對外出口貿易持續快速發展。

猜你喜歡
貿易壁壘壁壘出口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打破發揮失常的壁壘
貿易壁壘破解策略分析
國際貿易中的環境貿易壁壘問題及對策
論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只鷹,卡在春天的出口
魚與魚缸
車易拍:二手車的壁壘是信用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破除部門間壁壘之利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