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新賽道與新動能

2024-02-07 00:49
人民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質算力動能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回望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的過去一年,指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有力量”,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2023年,我國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令人振奮的成績,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敝袊洕?,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靶屡f動能轉換”中的“動能”,不能狹義地理解為物理意義上的能源和動力,而應該包括推動新產業、新模式誕生、發展、升級的一切突破性技術、顛覆性技術和新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也包括新型的勞動方式與就業方式,以及以新文化、新技能、新知識武裝自身的勞動者。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關鍵在于優化與轉換,難點在于升級與接續。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如何找準新賽道與新動能,不僅關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且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

新型工業化扎實推進,為中國經濟強筋壯骨,不斷培育新的競爭力。從發展目標看,新型工業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工業化;從技術—經濟范式看,新型工業化是新質生產力驅動的工業化、數字技術賦能的工業化、產業深度融合的工業化;從國際環境變化看,新型工業化是綠色低碳的工業化、效率與安全并重的工業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工業化。要準確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定位、階段性特征以及面臨的環境條件變化,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算力成為新的關鍵生產力,算力資本呈現出產出遞增效應?!?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我國算力產業蓬勃發展,融合應用深度不斷拓展,催生更多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模式,為產業提質增效注入了新動能。但也要看到,與多樣化的企業需求、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相比,我國算力技術的關鍵突破與普惠效率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遵循“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發展邏輯,將計算機領域的算力轉化為廣泛應用至各領域的數字化生產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載體和主要陣地。近幾年,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快速崛起,新產業新產品增勢良好,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加強對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的識別與預測,是打造未來產業集群的前提與保障。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鏈成群”,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融合發展。

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能。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人工智能、云計算、量子信息與生物、材料、能源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接續突破和交互融合,正在改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路徑。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號。應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守正道而開新局,致廣大而盡精微。奮進新征程,我們應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科技創新增強經濟活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猜你喜歡
新質算力動能
基于網絡5.0的重疊網形態算力網絡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衛星通信在算力網絡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的主要生產力
新動能,源自創新力
基于SiteAI算力終端的交通態勢感知系統
新質動員力量建設與運用淺析
為構建開放創新新高地增添動能
“金企對接”轉換舊動能
澎湃新動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