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玉米綠色生產化肥減量化集成技術研究

2024-02-07 19:12王玉霞施雪艷陳東義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葉期水溶谷氨酸

王玉霞 施雪艷 陳東義

為探索化肥減量化的技術途徑,商水縣安排了玉米施用“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以下簡稱“微蜜”)及化肥減量技術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在夏玉米6~9葉期噴施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能促進養分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抗逆能力,有效提高穗粒數和千粒質量,增產增效顯著。在70%常規化肥施量條件下,增產率5.4%,每667 m2節本增效90.8元。該研究為綠色玉米生產集成技術推廣提供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2年6月布置在商水縣原農場九分場,GPS定位東經114°27′39″,北緯33°31′17″。土種是黏蓋石灰性砂姜黑土,質地為重壤土,肥力均勻,地勢平坦,具有代表性,交通便利。前茬作物為小麥,供試玉米品種為良玉99。播種施肥前采集耕層土樣并及時化驗,土壤有機質為18.5 g·kg-1,全氮1.1 g·kg-1,有效磷25.6 mg·kg-1,速效鉀125 mg·kg-1,pH為6.9。

試驗示范用 “微蜜”,由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本試驗研究由商水縣農業農村局勞模創新工作室實施,河南省現代農業科普基地(商水)項目支持。

(二)試驗方法

試驗設3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40 m2,小區間設田埂,重復間留1 m走道,四周設置保護行。復合肥采取基施(種肥同播)方式,在玉米6~9葉期噴施“微蜜”。除施肥不同外,生產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處理1:常規施肥(CK),每667 m2施40%(N-P2O5

-K2O,28-6-6)復合肥,50 kg。

處理2:常規施肥量的70%+每667 m2噴施“微蜜”250 g,兌水30 kg。

處理3:常規施肥+每667 m2噴施“微蜜”250 g,兌水30 kg。

試驗示范田玉米于2022年6月8日播種,每667 m2播種量為4 kg。行距60 cm,株距26 cm,每667 m2定植4200株。7月6日按照方案噴施“微蜜”或清水。試驗點明確1名技術員,及時調查記載玉米的生物學性狀、發育情況和抗逆性狀。在9月24日取樣考種,并且一次性收獲。收獲時,對各處理小區除去邊行后,以小區為單位,單收單打計產。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處理對玉米生育期的影響

噴施“微蜜”的試驗小區,玉米的成熟期提早1~2 d。試驗示范過程中進行玉米生育期調查,并記錄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二)不同處理對玉米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2、處理3與處理1(CK)相比,株高與穗位都有所提高,穗長分別增加0.5 ~1.5 cm,穗粗分別增加0 cm、0.1 2 cm,禿尖分別減少0.6 cm、0.8 cm,紋枯病病株率分別降低6%、5%,葉銹病病株率分別降低15%、20%。

(三)不同處理對玉米成產因素的影響

據調查,噴施“微蜜”的玉米表現出較好的抗旱抗高溫能力,玉米散粉受精較正常。8月下旬,遭遇降雨天氣,造成對照區玉米倒伏15%,“微蜜”區玉米倒伏5%,噴施“微蜜”的玉米表現較強的抗倒伏能力。

由表3可知,處理2較處理1(CK),穗粒數增加21,千粒質量增加6.55 g;處理3較處理1(CK),穗粒數平均增加33.5,千粒質量增加15.57 g。處理2與處理3的小區產量,均較處理1(CK)高。

(四)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應用“微蜜”的處理,產量增產效果明顯。處理2較處理1(CK),每667 m2產量增加31.1 kg,增長率為5.4%。處理3較處理1(CK),每667 m2產量增加64.9 kg,增長率為11.4%。

對各處理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見表5),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處理3與處理1(CK)之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與處理1(CK)之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見表6)。

(五)應用“微蜜”增效情況評價

由表7可知,在其他管理措施相同的條件下,處理3每667 m2投入465元,每667 m2產值1 652.8元,每667 m2效益1 187.8元;處理2每667 m2投入415元,每667 m2產值1 564.9元,每667 m2效益1 149.9元;處理1每667 m2投入425元,每667 m2產值1 484.1元,每667 m2效益1 059.1元;處理3較處理1(CK)每667 m2增收128.7元,處理2較處理1(CK)每667 m2增收90.8元。

三、結論

夏玉米噴施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改善了玉米的生物學性狀,玉米生長旺盛、莖稈粗壯、毛細根多、氣生根發達,抗逆性增強。玉米病害較輕、授粉受精較好、抗旱抗倒伏能力較強、不早衰,有效提高了玉米的穗粒數和千粒質量,增產增效明顯。在玉米6~9葉期噴施“微蜜”,與處理1(CK)相比,處理2、處理3穗粒數分別增加21、33.5,千粒質量分別提高6.55 g、15.57 g。在常規化肥施用水平下,每667 m2增效128.7元;在70%常規化肥施量條件下,每667 m2增效90.8元。

聚谷氨酸是一種高分子生物材料,富含高分子有機質。這種高分子生物材料通過分配作用機制、表面吸附作用機制和一些微觀吸附機制,來實現吸附作用,是養分與根系接觸的最佳平臺。一方面,可以補充土壤有機營養;另一方面,可以加速肥料吸收,并能提高作物與土壤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實現提高肥料利用率。

試驗結果表明:在70%常規化肥施量條件下,施用“微蜜”,不增加投入,但增產增效,這無疑拓寬了化肥減量化的技術路線,開辟了環保施肥的新途徑。

本試驗結果僅對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供試樣品負責。

作者簡介:王玉霞(1978—),女,河南商水人,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劉素芳)

猜你喜歡
葉期水溶谷氨酸
“建昌紅香芋”養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水溶肥生產工藝與技術
水溶肥標準修訂即將啟動
水溶肥磷酸二氫鉀 你真的了解嗎?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玉草迅克
基于正交設計的谷氨酸發酵條件優化
N-月桂?;劝彼猁}性能的pH依賴性
問:如何鑒定谷氨酸能神經元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熱原性發熱機制中的作用與退熱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