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分銀行在醫藥衛生類職業教育的應用研究

2024-02-08 14:04謝啟智方瑞迪楊兆基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醫藥衛生學分證書

謝啟智 方瑞迪 楊兆基

一、醫藥衛生職業教育學分銀行發展現狀

學分銀行最早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當時旨在比較和規范各類學歷學位證與職業證書,而后在整個歐洲、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我國首次提及了學分銀行建設,經過10多年的探究,在國家層面上,我國學分銀行政策仍然停留于開放大學開發的系統,用于規范各網絡課程的分數。而在省級層面上比較少。只有個別學院,如: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能真正把學分銀行應用起來。而衛生類職業教育學分銀行機制的建設少之又少。

二、醫療行業需求現狀

分析《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中的數據可知,2020年,城鄉合格全科醫生的配比將達到2~3名/萬人,到2030年,此配比將提高至5名/萬人。同時,《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也指出,基層醫療機構執業(助理)醫師的配比為1.55名/千人,與大型醫院要求的4.0名/千人的配比差距甚遠??梢?,專業醫療人才短缺問題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尤為突出。而基層醫療機構每年承擔著中國50%~55%的診療任務,在分級醫療政策之下,承擔任務比例將持續提高,基層醫療體系人才緊缺的現象會愈發明顯。然而,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計1486所高職院校,有276所院校開設有醫藥衛生類相關專業,占高職院??倲档?9.40%。而專門的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僅93所,僅占全國高職院校的6.54%?;鶎俞t療一線人才供需不對等的現象,需要通過加強高職醫學類院校的培養力度和提高教育質量來實現。

三、醫學人才培養特點分析

醫藥衛生行業的教育具有學科的特殊性,醫學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規律性。而如何處理好專業與交叉、整體與局部、開放與封閉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培養的難點和重點。另外,現階段我國醫藥衛生類人才的培養輕預防、重治療的模式依舊存在?;鶎俞t療與醫院醫療合作程度低、銜接斷層,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缺乏交融,疾控系統和醫療系統各自為戰的現象比比皆是,這都有礙于對社會性重大疾病的防范與控制。因此,必須打破醫藥衛生各學科的教育壁壘,推動學科之間的交融與互動,深化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之間的有機結合。要構建以專業為基礎,多學科共同發展的多元教學體系,為培養出具有綜合醫學專業知識和全面實操能力的醫藥衛生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學分銀行的建設、學分制的有效運行,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學分銀行應用可行性

學分銀行的主要功能是學分的存儲、認證、積累與轉換。通過一定的標準,架起各級各類成果與學分之間的橋梁,并將其作為“知識貨幣”進行儲存。經過學生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將達到一定量級要求的“貨幣”轉換成證書,最終完成學業。同時,借助學分銀行的相應制度,形成學習激勵和教育管理機制。因為學分銀行在教育事業的空間和時間上都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優勢,學生可以在任何合適的場地進行學習,并根據自己學習的快慢程度獲取學分并完成學業。在這種學分管理機制下,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較快地完成學業,并盡早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當中,以解決醫療衛生人才緊缺的問題。學分銀行突破了學習方式與類別的限制,可以認證學生被認可的學習經歷,并轉化為成果。也突破了固定學習模式,在保證高質量知識獲取的基礎上,將技能競賽獎項、職業技能考證、“三下鄉”項目、志愿者服務、“雙創”成果、專利、發表作品、服兵役等量化成相應的學分,鼓勵多種教育、學習模式共同發展。在疏通醫學類學科與專業間的隔閡,鼓勵各種資格證考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推進衛生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道路上,學分銀行的建設和利用具備先天的優勢。

五、學分銀行應用價值

(一)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發揮學分銀行的驅動作用

適應市場需求、保障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和最終目標。在職業教育發展的早期,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學標準與市場要求背道而馳,教學內容與更新速度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就業供需雙方巨大的矛盾。學分銀行的建設,能夠為職業教育釋放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信號。將個別實操要求多,臨床實踐出現頻繁的教學內容或課程,賦予較高的學分,引導教學。為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業建設和課程標準開發等提供來自行業的支持。同時,促進職業標準與教學內容、行業與專業、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深度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社會適應性。學分銀行內的學分轉化制度是教育制度,也是就業制度,可以促進教育體系與勞動力體系的有效對接,幫助學校進一步銜接一線醫療行業。

(二)滿足學生興趣要求,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現代職業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健全人格,鍛煉心智,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成績是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但卻不是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而有部分學生雖然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較低、積極性較弱,但他們實驗實訓操作能力較強、興趣愛好較廣泛、樂于參加各類競賽項目、社交能力出眾。在社會中,此類學生也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學分銀行制度教育模式下,充分利用靈活的學分機制,拓寬衛生類職業教育的范圍,對技能競賽、“三下鄉”、志愿者服務、“雙創”成果、專利、發表作品、服兵役等制定學分標準,并納入到學分銀行。旨在以完成一定的學分標準的基礎上,賦予學生完成學業的選擇空間,因材施教的理念得以最大的體現。

(三)促進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注重以技能為導向

有別于傳統職業教育以課程建設為主導的理念,學分銀行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設為要點,貫穿于課程體系構建思路中。讓技能作為職業教育的引線,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此舉符合衛生類行業對實踐型人才的要求。專技人才的塑造,需要職業教育在教學實施中與行業實際緊密結合。落實技能為本、理論為輔的指導方針,有效地設置實驗實踐與理論教學的比例,并賦予實踐教學更高的學分。并要求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貼近臨床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充分掌握一線崗位的職業技能。另外,在對技術人才的考核過程中,要將專業技術操作熟悉程度以及職業素養水平作為重要考核點,反向推動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建設。

(四)創新融合發展理念

作為醫學類高職院校,要樹立大學科建設理念,打破學科壁壘,倡導交叉融合,形成多學科共同生長、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在多次重大衛生事件中,中西醫兩學科都完成了相互協作、相輔相成的完美演繹,這是我國五千年中醫藥水平的最好體現以及有效實踐。如:2003年SARS爆發期間,中醫療法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吳儀的充分肯定。2020年,“三藥三方”被多地采納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中也推薦了15種中藥用于防治新冠肺炎,并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專業群建設如火如荼,但如何將群內專業有效串聯,發揮“1+1>2”的建群效果,一直是專業群建設的疼點和難點。通過學分銀行,建立不同學科課程學分互換機制,擴大專業選修課的選取范圍,搭建起學科乃至專業間的聯系,專業群內專業間串聯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五)助力1+X證書制度落實發展

作為與學分銀行并駕齊驅、共同發展的教育新板塊,1+X證書制度近年也在職業院校間相繼開展。但1+X證書制度畢竟是新進產物,個別1+X證書完全來源于行業,實用性極強但理論基礎薄弱,推廣模式生硬,很難與固有的教育模式進行無縫對接。這往往導致課程設置不合理、校內教學內容與1+X證書培訓內容重復。充分利用好學分銀行機制,分析1+X證書內涵與機制,能夠加快1+X證書與現有培養方案的銜接。在常規教學內容中,注意與證書培訓內容相區別。在設置學分銀行學分時,注意常規教學內容和1+X證書學分的平均分配,以此避開重復教學的雷區,最終達到考證即學習、學習即完成考證的目的。

六、建立符合醫藥衛生類院校的學分銀行機制

(一)明確可被納入學分銀行的課程

學習成果及學分來源于課程,他們與課程體系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建設學分銀行初期,首先要明確允許用以學分轉換的課程。醫學類專業知識有自身的特殊性,學習內容上有一定的先后邏輯關系。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需對課程進行有效的分類與歸納,判斷課程間的關聯性,并將課程包體系應用于其中。課程包的設置需遵循以下要求:同個課程包中的所有課程,必須為同一學期要完成的課程;學習邏輯上有前后順序的,需劃分到不同的課程包中;知識點聯系不緊密的課程,可以列為專業選修課,按需求程度分配到各課程包中。

(二)明確學分銀行內課程對應的學習成果

在明確納入學分銀行體系的課程后,需要篩選出與之相對應的學習成果與學習經歷。如:學習時間、資格證書、獎項或獎勵、技能競賽、“三下鄉”活動、志愿者服務、專利、發明創造、發表作品、服兵役甚至工作經歷等,這是構建學分銀行體系的關鍵。在學習成果與課程間的學分體系搭建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學生的意見、教師的探討以及一線從業人員的建議,并且結合學習成果及經歷的難易程度、重要性以及認可度,來規劃好學習成果及經歷對應的分值。分值可以兌換成整個課程,也可以兌換某個或幾個章節。學習是獲取分值的方式,分值是學習過程深刻程度的體現。分值大小的設置,對學習成果體系的搭建尤為關鍵。

(三)建立學分銀行學習資源體系

學分銀行學習資源庫來源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計十分重要。人培方案不單單要符合醫藥衛生行業的需求,更要對教育乃至行業起到引導作用。方案內的課程不但質量要高,形式也要多樣,課程內容需涵蓋各種學習成果及學習經歷,以便在學分兌換過程中,證書、獎勵、獎項及課程等成果有據可依、有理可循。如:學生在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了獎項,并在學分銀行內轉換成學分進行儲存。當他需要將學分轉化成相應課程的時,此課程必須是已納入到人培方案的課程體系中的課程。

七、結語

現有的衛生類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制度研究較少,機制內容不明確,實質性成果缺乏。如何做好書證融通、打通學分認證的通道、豐富教學的多樣性是衛生類職業教育的重點、難點。學分銀行的有效實施,將豐富學分的獲得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個人能力將得到最大的開發,醫藥衛生職業教育將走上新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程舒通,徐從富.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的建設現狀、困境和對策[J].成人教育,2021,41(8):54-58.

[2]程舒通.資歷框架、學分銀行與1+X證書制度的協同發展研究[J].職教論壇,2020,36(12):38-44.

[3]付少杰.后疫情時代醫學類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4):3-5.

[4]楊耀防.后疫情時代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應關注的幾個理念和關系[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6(4):1-5.

[5]唐杰.1+X證書制度下高職學分銀行體系建設的價值取向與實踐路徑[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1-5.

[6]徐大量,范耀耀.完全學分制改革中中醫藥高等院校學業指導現狀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3):365-368.

[7]鐘守昌,鐘鳴,丁玲,等.高校學分制改革中應踐行“以生為本”教育理念[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4):170-174.

[8]劉媛,曾琦斐.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4):71-72,79.

[9]戴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發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6):25-30.

[基金項目:1.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等教育專項)“立足于后疫情時代高職醫學教育學分銀行應用的研究”(編號:2022GXJK606),主持人:謝啟智。2.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醫藥衛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教育教學改革課題“衛生類職業教育學分銀行的實施研究立足于專業群與多元等級證書建設”(編號:2022LX074),主持人:謝啟智。3.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課題“‘走進醫學生的殿堂’——一體化視域下醫藥衛生類職業院校建設共享‘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編號:2023WQNCX216),主持人:方瑞迪。]

責任編輯 朱守鋰

猜你喜歡
醫藥衛生學分證書
歡迎關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新媒體
WJCI 收錄證書
歡迎關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新媒體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歡迎關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新媒體
如何用學分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收錄證書
學分美食
斯皮爾伯格為什么要歷時33年修完學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