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王陽明樂教理念的育人思考
——以《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為例

2024-02-13 03:41薛婷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樂教王陽明思政

薛婷

引言

自2019 年起,我國高校開始實施高校新文科建設工作,探索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課程中。近些年,高職音樂類課程在信息化教學運用上已初具規模,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F有文論和研究表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存在培養方向不明確、思政教育淺而不深、教學實施過程中信息技術運用不足、學生實踐效果一般等問題,全方位推進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或引用王陽明的學說主張,強調要“像王陽明那樣‘誠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與當前新文科背景下的高職院?!叭谈母铩瘪詈?,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六大領域之一的《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建設具有啟發意義,如何從王陽明樂教理念中發掘有積極意義的部分,融合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建設路徑,是本文要探討的。

王陽明樂教理念內涵

樂教是儒家用音樂來實行道德修養的教化方式,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先禮后樂體現了儒家將音樂納入道德教育鏈條中的重要性。王陽明的樂教理念來源于其心學理論體系,其“樂本人心”的命題旨在矯正朱熹的“唯仁故能樂”音樂觀。朱熹主張“心”之“樂”來自心中有道,先做“道”的工夫而后有“樂”,先仁后樂觀將“理”與“樂”做先后之分,使得儒家樂教思想的踐行在明初流于虛寂,陽明論樂與朱熹最終都指向了克己復禮,但王陽明樂教理念的邏輯路向與朱熹不同,具有實用性特征。

1.以德育為本,強化戲曲的德育功能

現有資料表明,王陽明精于音律和地方戲曲并對之有獨到的見解。針對在明中期發展起來的大眾戲曲藝術,王陽明試圖通過改革戲曲內容來教化民眾,主張在戲曲創作中應“將妖淫詞調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梢?,王陽明肯定了戲曲的音樂形式,認為戲曲等俗樂形式不能一味排斥,因為通俗易懂的戲曲形式容易讓百姓知曉。王陽明從音樂教育的社會功用角度出發,認為戲曲中的忠臣孝子內容對世人有從善去惡、克己復禮的教育作用,使世人能夠根植道德意識,做到復禮、復仁。從實踐的角度看,王陽明提倡通過忠孝廉節的內容來激發人內心中的良知,這樣的樂教方式是適用于大眾流行的,進而達到和古樂一樣的教育目的。

2.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注重啟蒙教育中的教學實踐

除了通過戲曲改革在日常流行中教育民眾,在啟蒙教育方面,王陽明認為孩童時期應將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倫理道德內容貫穿音樂教育中。王陽明認為歌詩具有“興、觀、群、怨”的社會功能,易于啟發學生之志意,“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利用歌詩對于兒童來說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這一特點,王陽明提倡在音樂教育中,教師使用“誘、導、諷”的教學方法,利用孩童樂嬉游而憚拘檢的天性,將歌詩宣泄不平、潛化粗頑的功能與“禮”的教育內容結合,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目的。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王陽明樂教理念相較于明代以前的道學家,是具有創新性的。

可以說,王陽明的樂教理念是對禮樂教化的重新解讀,使平民大眾走向“自樂”境界是王陽明樂教理念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王陽明將音樂本質定義為心體之和,對音樂的追求便是內心對“禮”的踐行,故此,王陽明樂教理念指向在“心”上下功夫,在“心”上格“理”。王陽明以德育為本、注重音樂教學實踐的樂教理念,突出平民大眾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旨在將身外之“禮”轉變成內心自覺,從而達到人人皆圣賢、愚夫愚婦皆可適用的樂教目的。

《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現狀

1.課程培養方向模糊,職業特色不夠突出

《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目的是培養受學前兒童歡迎的音樂教師。從現有研究中看出,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建設比較緩慢,由于是音樂與教育學的交叉課程,在課程改革中容易不被重視,課程培養標準基本以歌唱、韻律、打擊樂器等常見模塊的教學方式為主,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方向不夠明確,缺少多維度培養視角??梢哉f,不少高職院校未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也沒有根據自身辦學條件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導致在課程培養方向上不夠明確、職業特色不突出。

2.課程思政教育內容不足

《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屬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法類課程,以培養學生用已掌握的音樂技能與教學方法交叉融合為基本任務。從目前的高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由于如何深化課程思政的研究較少,課程思政教育大多流于表面且效果一般。當今,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環境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且速度更快,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專業,加強學生在師德師風方面的塑造和培養尤為重要。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的《音樂藝術活動設計與指導》,幾乎無人研究其與課程思政教育融合的問題,教師課程思政意識的欠缺是主要原因,教師在教授學生技能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十分必要。

3.教學模式固化,協同育人意識薄弱

近些年,高職院?;揪邆淞讼冗M的教學硬件和軟件,智慧教室、網絡信息平臺的搭建等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中開始普及。音樂類課程的改革大多以先進的教學信息化使用為主要方向,關于高職院?!兑魳方逃顒釉O計與指導》課程的研究,多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為主,在教學信息化使用的推進,以及探索與思政課程、幼兒園協同育人的教學機制方面的研究較少。課程是對學生音樂教學法培養,其屬于實踐性較強的理實一體課,為了避免閉門造車,使課程教學能夠順應當下的時代要求,教師著力于“怎么教”“教些什么”,讓學生將來快速與幼兒園音樂教學職業能力對接,是這門課程在教學改革中要面對的。

4.教學評價形式單一

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標尺,也是檢驗教學成效的途徑,目前我國高職院?!兑魳方逃顒釉O計與指導》課程多以考核結果性評價的為主,很難掌握學生知識與技能學習的真實情況,無法體現該課程與行業聯系的密切度和職業特色。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評價內容基本以傳統的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形式為主,且平時成績以出勤率、課堂作業構成,形式較為單一,教師將期末成績定量考核的比例為70%左右,也無法突出過程性考核對教學效果的監測,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王陽明樂教理念下的《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改革策略

王陽明的樂教理念繼承了儒家禮樂教化的傳統,“以德育為本,以技為輔”樂教理念的積極方面,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改革指引方向。在當今信息運用技術高速發展的教學環境下,《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建設在人才培養定位、思政教育內容、信息化教學模式、新型教材編寫、課程評估體系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1.課程培養目標以教學成效為導向

王陽明樂教理念的特點是從實用角度出發,將德育與音樂教學相結合,具有明確的教育導向,旨在將儒家道德深入到音樂教學中,從而達到禮樂教化目的。根據教育部對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培養目標應明確以就業作為導向,對接幼兒園音樂教學能力要求,以培養出優秀的幼兒音樂教師為目標。教師明確以教學成效為導向,進一步細化學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質目標,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師德、知識、技能方面,教師應結合幼兒園的工作崗位及職責要求,將學生畢業后在幼兒園一線所具備的職業道德與音樂教學能力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標準。由此,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培養目標應包含思政教育內容,加強學生師德師風的塑造,以及對學生基本音樂教學法理論、音樂教學創新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等全方位的培養。教師在教授基本音樂教學理論的同時,培養學生將信息技術和其他通識課程與音樂教學理論融合,并在實踐環節綜合運用,通過與幼兒園搭建協同育人教學機制,提升學生的音樂教學實踐水平。

2.繼續深化課程思政教育

新文科建設提出了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師德師風建設等內容,在突出“新”的特點同時,更要深化課程思政教育。王陽明的樂教理念核心是“以德育為本”,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一名“準幼師”,端正的師德師風是行業基本要求,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大思政教育內容并突出師范類專業人才特點,將思政教育融入音樂藝術活動設計與課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唱歌活動、韻律、音樂游戲活動等模塊設計上選擇積極、正面教育意義的素材。如在學生小組實踐環節中,教師指導其教案撰寫、教學實踐中可以結合兒童心理特點,選取幼兒熟悉且易于創編和改編的歌曲,將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美德等思政素材融入這些音樂形式??梢哉f,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教學技能的同時,對其愛國主義精神、傳統美德進行正面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幼兒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凈化其思想與心靈。

3.推進信息化教學的深度

王陽明樂教理念強調實用性,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探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在加強思政教育的同時,豐富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模式同樣重要。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硬件基本具備信息化教學的條件,智慧教室、智能教學APP、搭建好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逐漸開始在教學中普及。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師在O2O 混合式教學中,通過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的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上課前后積極在互聯網平臺上搜集相關的知識。為繼續推進信息化教學深度,加大學生實踐中信息化手段運用程度,教師對學生小組實踐中的PPT、音頻軟件的制作水平進行指導,使學生在掌握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具備信息化音樂教學能力。

4.構建院園協同育人的教學機制

高職院校要在產、學、研一體化育人機制下,多融合社會教育資源,教師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聯合幼兒園協同育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院園合作、幼兒名師工作室等平臺,創建與幼兒園協同育人教學機制,加強課堂實訓與校外實訓融合程度,以聘請幼兒園名師進校講座和帶領學生到幼兒園走園、觀摩的教學組織形式,加大學生到幼兒園一線進行音樂教學實踐的頻次,促使學生通過了解音樂教學的改革發展現狀與趨勢,鍛煉其音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能力。

5.編寫院園合作新型校本教材

目前,國內出版的《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教材有十余本,質量參差不齊,高職院校存在經常更換該課程教材的情況。為配合《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和院園合作協同育人機制,貼合學情并能適應當下的教改方向,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教學團隊,需要編寫院園合作新型校本教材以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教材編寫時應注重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與歌唱、韻律、音樂游戲、打擊樂、區角等幼兒園實踐教學的主要模塊融合,打造以數字教材、活頁式、云教材以及幼兒園音樂教學案例集等類型為主的新型校本教材。教材內容也可與當地或者學院的非遺工作室合作,編入具有地方音樂文化特色的素材,提升學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打造出具有地方職業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推進高職院?!兑魳方逃顒釉O計與指導》課程改革有效落實。

6.以評促學,采用多維度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評價關注的是人才培養的結果,即學生是否具備音樂教學能力,能否將所學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多數高職院?!兑魳方逃顒釉O計與指導》課程的教學評估注重結果性考核的量化部分,沒有突出學生主體,很難直接觀察學生學習成效。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在培養目標以及教學模式改革的同時,教學評價應該作出相應調整,多維度反饋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學生怎么評、考核些什么以及考核方法的設計是教學團隊要思考的,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評價應基于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和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突出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因為在過程性評價中,教師對學生平時作業、測試進行考核,通過學生小組音樂教學實踐形式對學生作業完成結果與每位學生完成進度統一考評,將學生的教學設計、教案撰寫、教學組織、教具創新量化,準確監測學生掌握音樂教學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把校內過程性評價與幼兒園教師的校外評價結合形成結果性評價,可以較為全面地考查學生對音樂教學的基本理論的分析、運用及實踐能力。在校外評價中,幼兒園根據學生在幼兒園見習、參與音樂教學的情況作出的評價,能夠讓教師更真實、更全面地觀察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助于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教學進度和模式,“以評促建”“以評促改”,進一步推動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與幼兒園音樂教學實踐的緊密聯系。

結語

王陽明樂教理念將儒家道德教育由“他律”引向“自律”。如康德所言:“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蓖蹶柮鞯臉方汤砟畋A袅烁嗟娜饲槲?,注重樂教實踐中人的心理體驗??梢哉f,王陽明樂教理念從實用角度出發,順應了當時繁榮的市民經濟下的俗樂發展,旨在將道德教育從外在約束內化為內心自覺,達到讓儒家禮樂思想徹底生活日用化的目的。

王陽明樂教理念對當代高校音樂教育具有啟發意義。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應以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為首要任務,以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為目標。同時,加快推進課程信息化教學的深度、推進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在教學中的普遍運用,教師通過院園合作、協同育人的教學機制,與幼兒園的行業一線實踐教學密切聯系,從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的框架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符合以教學成效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特色。隨著當代學者對高職“三教改革”探索的深入,我們期待關于《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研究能夠出現更多獨特且具有創新性的成果。

猜你喜歡
樂教王陽明思政
《朱載堉<六代小舞譜>學術復原與“樂教”》(插圖)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淺談孔子的樂教思想對當今音樂教育的意義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孔子樂教思想研究述評
淺析王陽明“知行合一”說
關于王陽明的入仕之道
王陽明研究的知識進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