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求兩端賦能推動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強身壯體

2024-02-18 14:25張銳
中關村 2024年1期
關鍵詞:養老金賬戶養老保險

張銳

相當數量的人群被擋在政策門檻之外,這成為個人養老金賬戶難以快速做大的重大約束因素。

如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我國也實行以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以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作為“第二支柱”和個人養老金作為“第三支柱”的立體型社會保障制度,且由于“第一支柱”所面臨的財政供給壓力較大以及“第二支柱”覆蓋面的狹窄,近年來我國特別注重“第三支柱”的建設,尤其是截至目前試點剛滿一年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制承載著政策創新與民眾養老的更多期待,推進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引起了高度與廣泛的關注,以更快的速度與更有效的方式尋求破解之道成為較為強烈的社會性共識。

日益健全的“第三支柱”

最初的個人養老金完全是民眾以自發的方式進行,主要包括銀行養老儲蓄與商業養老保險兩大部分,但無論是購買者動機還是產品功能,基本指向上都只是追求投資收益,且以短期為主,因此就談不上可以覆蓋養老生命周期與起到養老保障的作用;最近幾年,受到構建“第三支柱”政策加速出臺的引導,市場上出現了養老理財產品、專屬養老保險以及養老目標基金等全新陣容,各路養老金的駕馭機構借助政策賦能展開充分競爭,使得“第三支柱”在體系上逐漸趨于健全與完善。

養老儲蓄方面,自2022年11月起,中、農、工、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依規在廣州等四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年滿35周歲的客戶可在單家試點銀行存進上限為50萬元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期限選擇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個檔次,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同時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以內,截至目前四大銀行開發出的特定養老儲蓄存款產品465只,儲蓄規模達336億元。

養老理財方面,根據銀保監會《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2023年2月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問世,目前共有14家商業銀行代銷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近15萬名投資者開立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行業信息平臺賬戶,可供選擇的養老金理財產品19只,累計購買金額近10億元。

養老保險方面,主要包括傳統養老年金保險、稅延商業養老保險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三大類,傳統養老年金保險為自主性商業養老保險,用戶依保險合同約定在投保期滿后便可領取不同生命周期的養老年金,后兩者為政策性商業養老保險,其中稅延養老保險支持投保人以每年最高1.2萬元的免稅額度購買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但2023年9月已并入個人養老金,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除提供高于銀行存款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外,保險公司可在傳統渠道之外委托商業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營銷,目前保費規模超過81億元,對應的產品數量95只。

養老基金方面,除了基金公司已經發行的近190只養老目標基金外,自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的一年多時間以來,新成立的個人養老基金產品達171只,約占市場上養老目標基金數量47%,基金管理規模合計近700億元,單只產品平均規模超4億元。

總量上看,目前我國個人養老金產品合計達750只,一個覆蓋養老生命周期、期限交錯并以長期限為主、品類多元的養老金融產品體系初步形成,并且從養老儲蓄到養老理財、再到養老保險和養老基金,全系列對接個人養老金賬戶,凸顯出了我國個人養老保險管理體系的統一性與協調性特征。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納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金融產品,參加人購買后可享受每年上限為1.2萬元的個稅減免。

供給端的約束與短板

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保險公司和公募基金構成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制的四大頭部供給服務主體,所對應的產品也是各顯優勢,自成特色,比如銀行理財和儲蓄產品重在安全保值,保險產品重在風險保障,資產配置傾向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基金產品重在投資增值和可能更高的回報率,相比于前三者而言波動性更大。如此理論設計與角色功能分配的確在一年的時間內引來了個人養老產品在數量上的擴容,但盡管如此,一些短期問題和可能存在的長期發展障礙值得關注。

表面看上去,可供個人養老金賬戶中選擇的產品數量的確不少,但結構性問題卻異常突出。一方面,儲蓄存款和商業保險構成的固收類產品約占75%,權益類產品占比約占25%,同時養老理財產品中固收類產品高達79%,由此導致養老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比較嚴重;另一方面,大量養老保險產品和養老理財產品未能納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產品清單,其中具備資質的11家理財公司只有5家發行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保險公司則有更多的成員還在場外靜候,由此限制了產品多樣化的空間;與此同時,個人養老理財與養老基金的市場體量較小,前者產品總價值不到整個養老理財市場規模的1%,后者資產凈值超1億元的產品占比不到一成,規模效應與駕馭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理論上說,個人養老金產品須突出養老保障核心特征,但也必須承認委托人的賬戶收益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著現有參與者的持續跟投積極性,也會間接影響個人養老金增量市場的擴容效果。截至目前,個人養老理財產品雖總體取得了正收益,但收益率超過3%的產品占比只有21%,絕大多數低于產品基準收益率;特別是個人養老基金幾乎全線發生重度虧損,近九成產品自成立以來收益告負,偏股混合基金平均虧損幅度更是超過10%,受到影響,平均年化收益率僅為0.85%的個人養老金基金被銀行同期利率遠遠甩在了后面,這種狀況更容易強化個人養老產品供給的權益類傾向,從而進一步抑制產品創新的多樣性。

由于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建設尚處初期,作為產品配給的銀行、保險以及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服務認知與能力目前還停留在產品創設與推銷階段,側重解決的是養老階段的吃穿住行,遠沒有延伸到非健康狀態下的醫療、護理的等環節的增值服務,相應的跟蹤服務意識也十分欠缺;另一方面,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管理和監管還不到位,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由多家機構共同參與管理和運營,各自利益訴求與信息不對稱容易導致彼此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不暢,同時監管機構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不明確,可能會導致監管空白、監管重疊以及監管沖突等問題。

需求端的抑制與低迷

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36個先行城市(地區)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人數4030萬人,賬戶投入資金人數1000萬左右,投入的資金總量約200億元。對比全國基本養老保險10.6億人的參保人數,參與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的占比僅有0.4%,同時賬戶繳費人數也僅占賬戶開立人數的25.8%,賬戶人均繳存額更是與1.2萬元的年度繳費上限相距甚遠??吹贸?,開戶并不十分踴躍、繳費并不非常積極、繳存比例占比不高成為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制的基本畫像,而背后則是不少個人養老金產品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現實。

之所以出現個人養老金賬戶推進弱于預期的低迷格局,除了產品供給不充分且供求錯位以外,首先是民眾對個人養老金認知高度有限以及參與意識不強所致。對于未開始養老規劃的原因,《中國居民養老財富管理發展報告(2023)》調查結果顯示,78%的Z世代(低于35歲)受訪者表示“還年輕,不著急”,而且強調自己沒時間去了解,也缺乏了解渠道與相關知識,雖然存在不少“有規劃但暫未實施”的被訪者,但接近半數給出的原因是“目前養老金融產品收益率偏低,不能滿足自己的養老財富規劃”或“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養老金融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意欲參與的受訪者中,不少人表示投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封閉期太長,取用不夠靈活。

相當數量的人群被擋在政策門檻之外成為個人養老金賬戶難以快速做大的重大約束因素。一方面,按照規定,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但許多靈活就業人員恰恰沒有購買基本養老保險,而且近幾年不少失業人員還退出了基本養老保險,同時也失去了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格;另一方面,按照5000元/月的個稅起征點,國內只有7500萬人月收入符合購買個人養老金的免稅要求,稅免惠及人群相當受限的同時,大量中低收入者根本不能享受到政策紅利,心理上很自然地形成了自動放棄機制。

即便是對于那些能夠受益于每年1.2萬元免稅政策的人群而言,稅收的激勵不充分也會直接抑制不少人參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積極性。個人養老金稅制采用“EET”稅制,即繳費環節免個稅,投資收益環節也不交稅,但提取環節需補稅,等于說是推遲了個稅繳納,也就相當于沒有節稅;還有就是,假設30歲起開始向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60歲退休時領取,其間投資收益率3%左右,領取時賬戶余額約55萬元,按計發月數139個月計算,每個月可領取4000元,扣除3%的個稅后,到手3800元左右,對應于30年后的通脹水平,3800元的貨幣價值或者購買力能有多大不言自明。

供求兩端賦能加力

一定意義上而言,個人養老金賬戶制推進速度的緩慢說明后續存在著可以拓展的增量空間,更代表政策杠桿還有較為寬闊的撬動余地,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激勵出更多的養老金融產品創新與豐富品產供給,同時增大與需求對接的服務差異化程度。除了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年齡層次開發出覆蓋不同生命周期的養老產品外,也要創建出可以體現不同風險梯度與收益的產品線,同時金融機構更需探索養老金融產品與健康、長期照護等服務相銜接的多元配給形式,構建多樣化、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搭建產品與產業相結合的生態模式,延長養老產品的價值鏈,提供出更為飽滿的增值服務。

盡可能快速地做大個人養老賬戶規模既是政策目標所需,也是不斷放大成果示范效應之必然。一方面可以優化稅免激勵機制,個人養老金賬戶參與人不僅繳費與投資環節免稅,領取環節可降低繳稅率或者全部免稅,至少可以考慮降低低收入人群的領取環節繳稅比例;另一方面,可以發行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對弱勢群體購買基本養老保險的貸款貼息支持,并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其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再者,支持將“第二支柱”賬戶的資金轉移到“第三支柱”并轉換成個人養老金,同時鼓勵將年金中對應的個人稅優部分(領取時25%可免稅)遷移運用于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此外,個人養老金賬戶可順應特定要求形成具有彈性的懲罰機制,即當領取人因急需發出提前支取繳納費用需求,可以通過懲罰稅或者現金扣除方式予以滿足,這樣既增強存量賬戶管理的靈活性,也可產生一定程度的增量吸引力。

針對參與人對個人養老產品投資收益變得愈來愈敏感的現實,同時深刻反思權益類產品大幅度與大面積虧損的教訓,非常迫切地需要構建出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關系,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長期穩定且具有賺錢效應的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很難讓產品投資人形成愉悅體驗與樂觀預期,也最終不可能讓個人養老金賬戶積累做大,為此必須優化企業IPO的數量結構,加大上市與申報上市企業的違規處罰力度,提升上市公司的退出強度,同時放大對中介機構的問責邊界與懲戒程度,讓更多的優質企業與養老金形成價值對接與發展共振;另外,基于養老資金長期性、安全性的特征,可適當拉長對產品、機構投資業績的考核周期,同時適當放松對個人養老金的投資范圍限制,提高權益類產品的投資比例。

全方位跟進與加強個人養老金金融教育與知識普及應視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程。在出臺有關個人養老金引導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可設計出養老投教的主要參考內容和標準,實踐中居民除了通過相關信息平臺了解個人養老金政策、繳費標準以及操作流程等基本常識外,更需要金融機構與相關部門建立起面向整個社會的養老投教合作機制,確保個人養老金制度宣傳的廣度、深度、準確和權威性。并且金融機構應積極培養復合型養老金融服務人才,打造綜合性養老投資顧問隊伍,在距離民眾最近“一公里”的營業場所進行養老投資教育的同時,更應直接深入到企業單位以及公共服務組織線下開展投教活動。媒體、網絡、行業協會等渠道也應主動與政府對接,通過多扇窗口釋放出豐富而飽滿的養老投資知識能量。

(作者系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經濟學教授)

猜你喜歡
養老金賬戶養老保險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切換Windows 10本地賬戶與微軟賬戶
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創新應用
外匯賬戶相關業務
父親的股票賬戶
基于確定繳費型養老金最優投資的隨機微分博弈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養老金也可“彈性”領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