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開放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路徑及異質性分析

2024-02-20 10:37陳菡彬陳楚
科技創業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金融開放產業結構升級資本市場

陳菡彬 陳楚

摘 要:對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進行理論分析,然后選取我國內地30個省份2005—2021年的面板數據,運用中介效用模型,檢驗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路徑下金融開放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結果表明: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的貿易開放和技術進步、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優化均能顯著驅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區域異質性結果顯示:東部地區的傳導機制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能顯著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中部地區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機制和技術進步機制在促進產業結構高度化的過程中處于失靈狀態,在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過程中暢通,但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所有傳導機制均不顯著。

關鍵詞:金融開放;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產業結構升級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10011

The Transmission Path an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Financial

Opennes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Chen Hanbin, Chen C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1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nancial openness promo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Then,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5 to 2021 are selected, and an intermediary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test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opennes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under the paths of capital and money marke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de opennes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under the path of capital market opening, as well as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under the path of currency market opening, can significantly driv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regional heterogeneity sh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eastern reg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oth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currency market; Under the path of capital market opening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trade opening mechanism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echanism are in a state of failure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re smooth in promoting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owever, all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under the opening of the currency market are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Financial Openness; Capital Market; Money Market;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0 引言

縱觀世界發展史,任何一個經濟體經濟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和演進的過程。但是,在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往往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本質上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一個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而資金流向是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問題。2019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金融開放新“11條”,成為中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新的綱領性文件?!锻馍掏顿Y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明確取消了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外資股比不超過51%的限制。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也指出:“開放是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進疫后經濟復蘇的關鍵。我們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鞏固供應鏈、產業鏈、數據鏈、人才鏈,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苯鹑谑乾F代經濟的核心,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金融開放同樣也是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關鍵一環。由此可見,中國的金融開放正進一步提速。隨著中國經濟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尤其是在金融開放引領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當下,如何通過穩步推進金融開放,利用金融紅利推動改革,引領經濟結構轉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文獻綜述

從金融資產的期限劃分,資本市場屬于長期市場?,F有研究認為,資本市場開放是金融開放政策效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究議題[1]。但現有研究主要研究資本市場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資本流動效應及其對金融市場的沖擊[2-3],鮮有文獻研究其對產業結構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存在技術進步與貿易開放兩個傳導機制。首先,技術進步機制。一方面,資金的流動往往伴隨著技術的流入,金融開放國家既吸收了先進國家的資金又吸收了先進國家的生產技術,從而實現技術創新的跨越。研究表明,資本賬戶自由化與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呈正相關關系[4]。另一方面,完善的金融體系提高了有效發明的可能性,刺激了經濟增長[5-6]。此外,更高水平的銀行競爭可以通過減少產出增長波動、私人信貸波動和銀行違約概率來促進宏觀經濟穩定。Khan[7]和Abuselidze[8]通過研究發現,金融發展增強了銀行競爭對宏觀經濟穩定的積極影響; 鮑星[9]進一步分析發現,技術進步往往是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直接動力,因此技術創新能力的不同導致各國全要素生產率的不同,在開放的條件下,要素可以跨境自由流動,不同的全要素生產率導致生產要素往往從較低的國家流向較高的國家,從較低的行業流向較高的行業,從而直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其次,貿易開放機制。Chird等[10]考察了1984-2015年51個國家出口升級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長期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出口升級、經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人力資本和貿易開放之間存在關系。燕楠[11]研究發現貿易開放能夠顯著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貨幣市場屬于短期市場。在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存在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改善兩個細分傳導機制。首先,金融深化機制?;?013-2021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Shan等[12]運用熵值法構建了數字經濟發展綜合指標體系,研究結果表明,金融深化顯著提升了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金融深化對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高于東部地區。胡玉梅等[13 ]研究發現我國銀行主導型金融結構的優化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發揮積極作用。其次,金融結構機制。金融結構也是影響經濟和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變量,不同的金融結構往往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劉世錦[14]是較早研究金融與產業結構關系的學者,林毅夫等[15]進一步提出了金融結構的產業結構決定論。此外,易信等[16]從供需兩端分析了金融結構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具體影響路徑。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將金融開放分成資本市場開放和貨幣市場開放,并分別從兩個維度、4個傳導機制檢驗金融開放對產業結構升級包括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響。第二,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當前阻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障礙。鑒于現有研究較少進行傳導路徑的異質性分析,本文在對路徑異質性檢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區域異質性問題進行了考量,試圖檢驗在不同的區域中中介渠道的作用效果。通過對比分析,闡述在不同地區中,哪些渠道能夠發揮更好的傳導作用,而哪些渠道又處于梗阻狀態,從而為我國不同地區都能更好地發揮金融開放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提供經驗證據。

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2.1 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的傳導機制

資本市場開放是金融開放的重要一環。而資本市場屬于長期市場,長期市場的資金往往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特點,無論是外商直接投資還是對外直接投資,資本市場的開放都能夠為我國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資金和經驗支持,推動國內企業在技術創新層面的提升,進而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另外,資本市場開放還可以通過出口機制和進口機制來擴大貿易開放,如通過轉移過剩產能和進口高質量中間商品,來實現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2 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傳導機制

在貨幣市場開放的過程中,隨著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貨幣市場,中國的貨幣價格將更加市場化,利率的制定更能符合市場的實際需求,而貨幣價格的市場化定價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特征,說明貨幣市場的開放可以推進金融深化。另外,隨著貨幣市場開放的推進,外資金融機構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內貨幣市場,可以有效倒逼國內金融體制改革,改變中國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金融體系和以間接融資為主體的金融結構,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和資產形成質量,優化金融結構,為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提供資金?;诖?,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和技術進步將是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兩個重要傳導機制;

H2: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改善將是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兩個重要傳導機制。

3 研究設計

3.1 樣本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我國30個省份2005-2021年的面板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金融統計年鑒、各省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等官方渠道。利用Stata 15.0對原始數據進行初步整理并進行相關分析。

3.2 變量選取

3.2.1 被解釋變量

產業結構升級。根據干春暉等[17]的研究,產業結構升級包含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其中,產業結構合理化水平參考韓永輝等[18]的方法:

其中,Y代表產出,L代表勞動投入,i代表第i產業部門,n代表產業部門的總數。

產業結構高級化借鑒干春暉等[17]方法:

UIOS=第三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 (2)

3.2.2 核心解釋變量

本文將金融市場劃分為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其中,資本市場通過外商直接投資(FDI) 和對外直接投資(OFDI)來影響產業結構升級,并用兩者之和代表各省資本市場開放水平(CMO);而貨幣市場通過金融機構外幣存貸款總額(TFC)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總額(TDD)中的占比表示貨幣市場開放程度(MMO)。本文采用客觀賦權法即變異系數法確定每個評價指標的權重,最后得出金融開放水平:

3.2.3 控制變量

為防止遺漏變量的影響,本文采用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政府干預水平(GOV);用各省份單位面積的年度GDP總額來衡量經濟集聚水平(EA);用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占總人口比重來衡量人力資本(HCA);用地區常住總人口中的城鎮常住人口來衡量人口城鎮化水平(URA)。

3.2.4 中介變量

中介變量及其定義見表1。

3.3 模型構建

假設金融開放可以通過金融深化、金融結構改善、技術進步以及貿易開放來影響產業結構升級,本文將逐一檢驗上述假設是否成立,參照Hayes[19]中介效應檢驗法,構建如下遞歸方程:

RSOPi,t01CMOi,t+δXi,t+Ai+Bti,t

INTERi,t01CMOi,t+δXi,t+Ai+Bti,t

RSOPi,t01CMOi,t2INTERi,t+δXi,t+Ai+Bti,t

UOISi,t01MMOi,t+δXi,t+Ai+Bti,t

INTERi,t01MMOi,t+δXi,t+Ai+Bti,t

UOISi,t01MMOi,t2INTERi,t+δXi,t+Ai+Bti,t

其中,INTER為中介變量,包含資本市場開放下的技術進步(TFP)和貿易開放(OPEN)兩個傳導機制以及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金融深化(FD)、金融結構改善(FS)兩個傳導機制。

4 實證分析

4.1 變量描述性統計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2。

4.2 對不同市場開放路徑下傳導機制異質性的檢驗

如前文所述,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和技術進步將是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兩個重要傳導機制?;谥薪樾P偷臋z驗結果如表3所示。

實證結果證實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的貿易開放機制和技術進步機制均較為顯著。具體來看,無論是對產業結構合理化還是產業結構高級化來說,貿易開放的傳導機制作用始終更強,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重分別為40.11%和58.09%,這與我國經濟發展軌跡基本一致。樣本期內,我國始終堅持推行貿易便利化舉措,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而貿易的開放不僅為我國進口大量高質量的中間商品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有效地促進了我國出口貿易,帶動了國內產能消化。因此,貿易開放從進出口兩端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在這一階段,技術進步雖然也發揮了一定的傳導作用(在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中占6.94%,在促進產業結構高度化中占9.65%),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為這一階段我國以先進技術的學習和消化吸收為主。隨著我國逐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以及國外對一些“卡脖子”關鍵技術的限制,技術進步成為了阻礙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障礙。我國在下一階段必將重點對一系列核心技術進行研發突破,技術進步將成為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動力。

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改善將是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兩個重要傳導機制?;谥薪樾P偷臋z驗結果如表4所示。

實證結果證實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金融深化機制和金融結構改善機制均較為顯著。具體來看,就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促進程度來說,金融結構改善的傳導作用更強,金融結構改善的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52.91%,而金融深化的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16.73%。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產業之間的一種協同發展水平,即產業鏈合力大于不同產業的簡單相加,產業融合的前提往往是金融融合,因為金融是產業發展的先行指標,金融結構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金融市場效率,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質量,為產業協同發展提供更為強勁的金融保障。而金融深化強調的金融資源的覆蓋廣度,產業結構高度化是從較低水平向更高級水平演進的過程,這種低級與高級的衡量方式有很多中,可以用二三產業的占比、資金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占比以及中間品、最終品占比來衡量。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發展往往需要更多的資金保障,而金融深化恰好可以優化貨幣定價機制,提供更為豐富和有效率的金融資產。在促進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中介機制中,金融深化的傳導作用為35.52%,大于金融結構優化的9.44%。但總體來看,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改善均是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兩個重要傳導機制。

上述實證過程證明了不同的傳導機制在不同市場開放路徑下發揮不同的作用。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無論是對產業結構合理化還是對產業結構高級化而言,貿易開放機制和技術進步機制的渠道作用均被增強;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的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改善機制的渠道作用也均被增強。

4.3 不同區位下的傳導機制異質性檢驗

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本文在考慮不同市場開放路徑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區域異質性加入其中。對東部、中部和西部分別進行中介效應檢驗(中、西部地區檢驗結果一樣,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開放下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均不顯著,因此未列出西部地區結果),檢驗結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是東部地區資本市場開放和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傳導機制異質性檢驗。從資本市場開放來看,東部地區的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均較為顯著,且中介效果有所增強。說明我國東部地區金融開放政策發揮效果的傳導渠道較為暢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有效促進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具體指標看,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渠道作用更為明顯,從表5可知,在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化過程中,中介效應占比總效應的56.86%,而技術進步中介的這一值僅為25.63%,前者是后者的兩倍之多。另外,在產業結構趨于高度化過程中,中介效應占比總效應的7.30%,超過了技術進步中介的23.51%。這一結論表明東部地區貿易開放在當前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的傳導作用更強,原因可能是東部沿海地區屬于我國開放時間較早、開放質量較好的地區。

從貨幣市場開放來看,除去產業結構合理化指標下的金融結構渠道沒有增強外,東部地區的貨幣市場開發路

徑下的傳導機制都得到了增強。從具體指標看,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合理化的發展多是通過金融深化渠道得以實現,金融深化的中介效應占比總效應的56.99%,說明東部地區的貨幣市場開放程度更強,有效促進了東部地區的金融深化,提高了金融效率和金融供給,為產業結構的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傮w而言,東部地區的傳導均較為通暢,這為金融開放能在東部地區產生良好的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效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部地區的傳導機制并非都顯著。具體來看,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機制和技術進步機制在促進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過程中處于失靈狀態,而貨幣市場開放下的所有傳導機制均不顯著。這一實證結果表明,金融開放政策效果在中部地區不如東部地區明顯,原因在于傳導機制存在差異,部分傳導機制存在失靈和梗阻現象,阻礙了金融開放政策效果的發揮。另外,金融開放之所以能在中部地區依舊發揮產業結構升級效應,關鍵在于中部地區在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貿易開放和技術進步在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傳導作用,兩者總效應的占比分別為32.33%和17.73%。中部地區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明顯不如東部地區通暢,這也是造成金融開放政策效果產生區域異質性的重要原因。

5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結論

本文將金融開放、產業結構升級以及貨幣市場開放路徑下的金融結構改善、金融深化、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的技術進步以及貿易開放等指標納入到整體的分析框架,利用中介效應模型,對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及其異質性問題進行了檢驗。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市場開放路徑下存在不同的傳導機制,即貨幣市場開放往往通過金融深化和金融結構優化渠道驅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而貿易開放和技術進步渠道往往在資本市場開放路徑下的傳導機制效果更為明顯。在路徑異質性檢驗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考慮了區域異質性問題。實證結果顯示,東部地區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路徑下金融開放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均較為通暢;而中部地區金融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失靈現象。

5.2 管理啟示

第一,將創新擺在經濟發展戰略中的突出位置,讓技術創新成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核心動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所有權歸屬的優勢產業;注重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收利用,最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及產業結構的調整。

第二,構建區域性金融支持體系,突破中西部地區新興產業的融資困境。我國應逐步構建起區域性金融支持體系,引導區域性金融機構立足于地方,充分發揮其在當地市場的優勢;頒布相應的支持性政策,對區域性金融機構進行資本擴充,鼓勵地方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活動,完善金融產品設計,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增強對當地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從而有效突破新興產業的融資困境,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參考文獻:

[1]張彥峰.金融市場開放視角下的我國資本市場改革[J].金融發展研究,2019(10):88-89.

[2]王維安,錢曉霞.金融開放、短期跨境資本流動與資本市場穩定——基于宏觀審慎監管視角[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7(5):196-212.

[3]何劍,張夢婷,鄭智勇.金融開放如何提振實體經濟?——基于內部要素傳導與外部環境約束的動態匹配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10):97-108.

[4]BATUO M,MLAMBO K,ASONGU S.Linkages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ability,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frica[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18,45:168-179.

[5]BEN JEDIDIA K,BOUJELB?NE T,HELALI 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Tunisia[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14,36(5):883-898.

[6]DUCTOR L,GRECHYNA D.Financial development,real sector, and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2015, 37:393-405.

[7]KHAN H H.Bank competi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merging economies[J].Economic Systems,2022,46(4):101022.

[8]ABUSELIDZE G.The impact of banking competi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stabil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21,10(1):203.

[9]鮑星.金融開放、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調整——基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分析[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20(1):54-61.

[10]CHRID N,SAAFI S,CHAKROUN M.Export upgrading and economic growth:a panel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21,12(2),811-841.

[11]燕楠.貿易開放政策和地區創新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J].工程管理科技前沿,2023,42(1):76-82.

[12]SHAN S,LIU C.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epening on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J].Sustainability,2023,15:11358.

[13]胡玉梅,張國建.金融結構影響產業結構變遷的傳導機制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3(7):85-90.

[14]劉世錦.為產業升級和發展創造有利的金融環境[J].上海金融,1996(6):3-4.

[15]林毅夫,章奇,劉明興.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以制造業為例[J].世界經濟,2003(1):3-21,80.

[16]易信,劉鳳良.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轉型——理論及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8,35(6):21-39.

[17]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4-16,31.

[18]韓永輝,黃亮雄,王賢彬.產業政策推動地方產業結構升級了嗎?——基于發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論解釋與實證檢驗[J].經濟研究,2017(8):33-48.

[19]HAYES A F.Beyond Baron and Kenny: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9,76(4),408-420.

(責任編輯:張雙鈺)

猜你喜歡
金融開放產業結構升級資本市場
金融開放對金融監管影響及對策分析
從“魏則西事件”看“細胞免疫療法”行業發展狀況
從國民經濟核算分析我國的產業結構
經濟開放度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研究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資本市場對證券分析的影響研究
城鎮化發展對河南省產業升級的影響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金融開放條件下跨境與跨市場資金流動關系分析
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