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應用型高?!癈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2024-02-22 05:27介丹王艷群
互聯網周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

介丹 王艷群

摘要:本文詳細闡述了在新建應用型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背景及必要性,并提出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思路及方法,探討如何將思政教育元素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相融合,實現提高大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和培養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為新建應用型高校在該領域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探索提供參考,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高??梢愿玫嘏囵B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C語言程序設計;新建應用型高校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C語言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學生來說,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不僅有助于提高技術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一方面,傳統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式往往只注重編程語言的基本語法和技能訓練,忽略了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另一方面,在課程思政理念下,也普遍存在過于機械式地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元素相結合的現象,忽略了將思想政治元素隱式融入教學過程及內容。這導致課程思政教育很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學生。因此在新建應用型高校中,如何將思政教育元素有機融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旨在探討新建應用型高?!癈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教學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把握課程思政改革的關鍵性環節,主要就“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資源庫建設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性及教學實踐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合理性進行研究,旨在解決青年教師“課程思政難”、課程思政理念的落實與建設泛化、標簽化、思政融合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為今后學校專業課教師建設課程思政提供理論及案例依據。

1. 背景和意義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學校教育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難以培養學生應對所有社會問題的素質。之前,高校教育主要側重于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然而,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為世界持續發展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倫理挑戰。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并不能讓學生為迎接未來的挑戰做好充足準備。積極的態度、責任感、合作精神等良好品格,可以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承擔起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積極履行公民的責任。因此,高校教育在關注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應注重學生良好品格和社會責任心的培養。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更為重要的是要具備優良的綜合基本素質,從而形成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廣泛適應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就必須注重思政元素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這不僅是一種知識性的教育,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引導和塑造。為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體系,推進課程思政的創新改革,這意味著高校需要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僅在專門的思政課程中傳授價值觀,而且在專業課程中也要融入思政元素。傳統教育往往偏重于知識技能的傳授,卻忽視了“欲為學者,必先學做人”的道理,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課程教學融合起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作為一所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普通本科高?!睘槟繕说男陆☉眯捅究聘咝?,就教學條件而言,學校在教學設施、實驗室建設等硬件方面都較為先進,但在學科建設、專業課程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等軟實力方面經驗尚淺,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當下學校亟待解決的是軟實力的建設。當前學校各二級學院面臨著專業建設的迫切要求,其中就包括專業課程的資源建設和課程思政的建設。

“C語言程序設計”是絕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會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算法設計、計算思維和編程能力。核心素養是指人們在面對復雜及不確定的現實情境時,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自身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內在動力系統,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綜合性品質[1]。這種素養并不是單一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在多個學科和領域間進行交叉、融合和拓展的素質和能力,是人們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關鍵性素養。程序設計語言的嚴格規則要求相關從業人員具備高度嚴謹的工作態度,這種工作態度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體現為遵守規章制度、尊重規則的行為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煉項目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塑造學生堅定的信仰和價值觀,培養其對人類和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恪守職業操守和社會準則,同時提高明辨是非、緣事析理的能力。

隨著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持續凸顯,要想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小處、落到實處,必須落腳到課程引領上來,通過建設示范型課程思政來實現?!癈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覆蓋專業廣,且大多開設在大學的前兩個學期,學生的向師性也決定了其更容易從進入大學時接受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中感受到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和文化環境,從教師的教學行為中培養專業興趣和對學校的熱愛。因此,在“C語言程序設計”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對現有課程教育模式的補充,旨在讓學生清楚國家對軟件人才的迫切需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創新意識、嚴謹作風和工匠精神。

2. 思政元素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融合

在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背景下,秉承“隱形教育,立德樹人”的宗旨,依據理工科類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基礎性強、覆蓋范圍廣的特點,通過政策梳理、文獻查閱、課程調研、產業需求分析,在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以點帶面、逐步全方位融入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中,將教書育人的任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建設承載課程思政理念的課程教學資源庫,探索實踐路徑,“基因式”融入課程,突出育人價值。

2.1 結合課程實際,優化教學體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需求呈現新的特點,要求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跨學科整合能力。針對這一需求,以人才培養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為主渠道,基于“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構建以模塊結構為基礎的課程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算法思維以及問題解決能力。

2.1.1 基于任務驅動的理論教學模塊

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導引,將課程內容與工程項目有機結合在一起,開設合理的教學模塊,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知識點與具體的項目相關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和發現知識,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掌握實際工程項目中的相關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

2.1.2 層次化實踐教學模塊

在上機實踐教學環節中設立不同層次的實踐環節:(1)基礎知識掌握層;(2)編程思維培養層;(3)實際應用提高層。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計算編程思維,深化學生對C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在基礎知識掌握層,學生通過一些基礎的編程練習,如變量定義、數據類型操作、選擇和循環等,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法和程序結構。

其次,在編程思維培養層,學生通過解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經典程序問題,如漢諾塔問題、排序算法問題等,培養算法思維,提高自身運用編程方法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最后,在實際應用提高層,學生可以通過一些實際的工程項目,如文件操作、數據處理等,提高自身實際應用能力。

2.1.3 綜合考核管理模塊

在傳統的理論考試基礎上,增加創新加分機制,在理論教學模塊中增加日常例題考核,在實踐教學模塊中設置綜合性實踐題目,根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表現進行評分,并納入最終考核結果[2]。通過創新加分機制,形成積極的競爭環境,從而逐漸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編程技能。

2.2 提高思想站位,挖掘思政資源

以課程所服務的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為依托,以“培養什么人”為根本導向,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職業崗位群所需素質要求,依據課程、專業及學科實際,挖掘“C語言程序設計”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梳理其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設課程教學資源庫,強化育人功能,以發展性評價為核心,注重動態化評價,提倡綜合性評價,引導學生真正將學習思考與實踐感悟結合起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效統一。

2.2.1 聯系現實生活,深入挖掘人文精神內涵

根據工程項目模塊的具體知識和內容,挖掘蘊含其中的政治認同、人生哲理、文化素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例如,在C語言程序設計概述中,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軟件行業的現狀及優劣勢,強調計算機軟件開發及編程技術對增強國力的重要性[3];通過列舉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高校和企業,引導學生關注這些高校和企業的特色與優勢;通過介紹“西北工業大學遭受美國NSA網絡攻擊事件”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為國爭光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奮發向上,樹立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

2.2.2 精選典型實例,促進學生深入思考

通過設計或運用典型程序實例,引導學生體會和分析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時代新人。例如,在函數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完成一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團體”“合作”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分而治之、分工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相關思政元素有: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自豪感、敢于擔當、實踐能力、團結協作精神、舉一反三、創新能力、日積月累、誠信教育、憲法法治、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等。

2.3 實施項目牽引,探索實踐路徑

專業課程教育的顯性目標是知識的傳授及能力的培養,而思政教育是隱性的,采用滲透的方式將思政內容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并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融入方式。

課堂教學采用嵌入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也可利用課前兩三分鐘播放有關思政教育短視頻;實踐教學采用沉浸式教學方式,在設計開發過程中學習、體驗、體會和領悟思政精神。另外,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作業,開展課程調研等實現自我教育,教師在與學生的線上、線下交流互動中向學生推薦課程或專業相關資源,延伸課程思政。

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思政的核心環節和基本渠道,教師是課程思政實踐的主要力量。從學科實際出發,深刻把握思政、課程、學生三個基本元素,打造課程思政教育的氛圍與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探究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有效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使思想政治教育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達到自然、和諧的融合狀態,真正實現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具體課程建設與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

結語

總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要抓住4個關鍵因素:課程是基礎,要尊重課程建設規律,強化課程建設管理;思政是重點,要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煉、組織思政教育內容,并將其融入專業教學中,讓思政教育貫穿課程教育全過程,實現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同時進行價值引領;教師是關鍵,教師是教書育人實施主體,是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教師的品德、言行、學識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是成效,我們的目標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把學生培養成理論基礎好、專業能力強、思想覺悟高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夏愛月.新媒體視域下程序設計類課程思政的實踐[J].福建電腦,2020,36(9): 158-160.

[2]皇蘇斌,趙森嚴,劉三民.新工科背景下的C語言程序設計模塊化教學改革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7):106-107.

[3]張利華.“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設計[J].計算機時代,2021(5): 103-106.

作者簡介:介丹,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智能信息處理。

基金項目: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元素融入“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建設的探索實踐(編號:J20221546)。

猜你喜歡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能力培養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大專院?!癈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建設改革
以“學生為中心”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設計探究
基于翻轉課堂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系統的實現與研究
淺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