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

2024-02-22 06:59洪博文
臨床骨科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對位線片股骨頸

梅 偉,洪博文,丁 亮

股骨頸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3.58%,占髖部骨折的50%以上[1]。對于移位不明顯的股骨頸骨折通常采用閉合復位內固定治療,但由于骨折線的局部剪切力作用,骨折斷端不易穩定固定,術后易發生骨折再移位、內固定松動等并發癥。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空心加壓螺釘(CCS)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隨著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材料的不斷發展,股骨頸動力交叉釘系統(FNS)近年來也逐步用于臨床。研究[2-4]表明,內固定物的選擇可直接影響療效,但何種內固定效果最佳仍存爭議。2019年11月~2021年4月,我科采用CCS和FNS固定治療42例股骨頸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較兩種內固定的療效,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本組42例,按照內固定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FNS組(采用FNS固定治療,15例)和CCS組(采用CCS固定治療,27例)。① FNS組:男8例,女7例,年齡28~72(55.40±4.09)歲。左側10例,右側5例。骨折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6例。傷后至手術時間3~6(3.73±0.36) d。② CCS組:男11例,女16例,年齡34~79(55.52±2.08)歲。左側18例,右側9例。骨折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13例。傷后至手術時間1~8(3.74±0.33)d。兩組術前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均由同一組醫師完成。

1.2 手術方式全身麻醉?;颊哐雠P位,患肢置于牽引床上,透視下牽引復位并確認骨折復位良好。① FNS組:經大轉子頂端垂直向股骨頭內鉆入1枚克氏針固定骨折端,做髖外側入路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電凝止血。切開闊筋膜,鈍性分離股外側肌達大轉子下方,定位器定位后鉆入1枚定位針。C臂機透視下調整使定位針正位位于股骨頸中下1/3、側位位于股骨頸正中央,深度達軟骨下5 mm處,測深后選合適鉆頭擴孔,打入相應規格鋼板,經套筒鉆孔向股骨頭內擰入相應螺釘固定,再經股骨干鉆孔,擰入1枚鎖釘固定。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端對位對線良好,內固定在位且穩定。碘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逐層縫合,無菌敷料包扎。② CCS組:做髖外側入路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電凝止血。于臀大肌與闊筋膜張肌之間切開深筋膜并用拉鉤牽開。劈開股外側肌,適度剝離骨膜顯露股骨上段及大轉子。于股骨距上方打入第1枚導針,C臂機透視下調整使導針正位盡可能貼近股骨頸內側皮質、側位位于股骨頭頸中心,深度達軟骨下5 mm處。通過導向器于股骨頸的前上和后上方各置入1枚平行導針,深度達軟骨下5 mm處。沿導針方向測深并行外側皮質擴孔,依次擰入3枚? 6.5 mm 半螺紋空心螺釘。其余操作同FNS組。

1.3 術后處理兩組術后處理相同。給予抗生素 48 h預防感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預防深靜脈血栓。切口定期換藥,2周后拆線。遵循“早活動、晚負重”原則,術后即刻穿丁字鞋置于外展位,術后第2天開始行床上股四頭肌收縮、髖關節功能鍛煉,患者視具體情況先輕微負重,后根據骨折愈合情況逐步部分負重。

1.4 觀察指標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中透視次數,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下地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步態情況。

2 結果

患者均獲得隨訪,時間12~14個月。切口長度CCS組短于FNS組(P<0.05);術中透視次數、手術時間FNS組少(短)于CCS組(P<0.05);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指標比較見表1。兩組切口均一期愈合,無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發癥發生;術后約3個月CCS組2例出現CCS松動及退釘現象,囑患者減少活動,此后復查未見進一步退釘,未影響骨折愈合。下地部分負重時間FNS組2~6(3.53±0.31)個月,短于CCS組的4~9(6.52±0.23)個月;骨折愈合時間FNS組6~9(7.47±0.24)個月,短于CCS組的8~13(10.56±0.22)個月;以上2項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均可部分負重行走。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兩組典型病例見圖1~8。

圖1 患者,男,38歲,左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FN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左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6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愈合 圖2 患者,男,48歲,右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FN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右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6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 圖3 患者,男,44歲,右股骨頸骨折,Garden Ⅱ型,采用FN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右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6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愈合 圖4 患者,男,61,左股骨頸骨折,Garden Ⅱ型,采用FN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左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6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

圖5 患者,女,52歲,左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CC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左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9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 圖6 患者,男,40歲,右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CC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右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10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 圖7 患者,男,41歲,左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CC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左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9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愈合 圖8 患者,女,58歲,右股骨頸骨折,Garden Ⅲ型,采用CCS固定治療 A.術前X線片,顯示右股骨頸骨折;B.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C.術后9個月X線片,顯示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有退釘征象

3 討論

股骨頸由于解剖結構特殊,發生骨折后易出現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功能障礙等并發癥。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既要骨折愈合,又要防止股骨頭壞死[5]。CCS固定因對股骨頭血液供應損傷相對較小、創傷小、患者預后好等優勢已成為股骨頸骨折治療的首選。文獻[4]報道,CCS因較強的抗剪切和抗旋轉能力,大大增加了股骨頸骨折術后斷端的穩定性。但也有如下弊端:① 空心螺釘? 6.5 mm,一般需3枚呈等邊三角形或倒三角方式固定,而成人股骨頸? 31 mm左右,容納空間有限,常需反復調整置釘位置,這會延長手術時間和增加術中透視次數。② 內固定強度相對差,術后存在螺釘松動、退釘可能。③ 術后患者需臥床,無法早期下地進行功能鍛煉。與CCS固定相比,FNS固定具有如下優勢:① 操作簡便,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透視次數。② 由于是股骨轉子下鎖定固定,不會出現螺釘松動、退釘等并發癥。③ 固定牢靠,患者可早期下地進行功能鍛煉。研究[4]證實,FNS固定穩定性與動力髖螺釘聯合防旋螺釘相當,其支撐強度和抗旋轉穩定性分別是3枚空心螺釘的2倍和2.5倍,因此,FNS固定可減少因力學不穩定導致的相關并發癥。本研究中,術中透視次數、手術時間FNS組少(短)于CCS組(P<0.05);下地部分負重時間、骨折愈合時間FNS組均短于CCS組(P<0.05);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相較于CCS,FNS也存在切口大、費用高等問題,且在國內尚未大規模應用。

綜上所述,與CCS固定相比,FNS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術中透視次數少、手術時間短,且固定穩定、牢靠,在“早活動、晚負重”原則下利于患肢功能鍛煉,更有助于促進骨折愈合。本研究不足: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較短,未能對后期是否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進行比較。以后將進一步積累病例資料,延長隨訪時間,以期得到更詳實的數據來驗證結論的準確性。

猜你喜歡
對位線片股骨頸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
體檢要不要拍胸部X 線片
以“對位變奏思維及模式”觀興德米特“天體音樂”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與處理
一種跨層盲孔制作及對位方式研究
周圍型肺癌X線片檢測法和CT檢查法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十二音對位
簡述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比X線片發現骨腫瘤要提早的原因。
醫院放射科X線片的質量管理分析
任意層HDI對位系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