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石高速公路碳減排測算與特征規律研究

2024-02-24 10:06朱曉東張興宇陳永昊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4年1期
關鍵詞:筑路消耗量排放量

何 佳,朱曉東,張興宇,陳永昊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202)

0 引言

二氧化碳(CO2)是大氣中最重要的人為溫室氣體,對全球總輻射強度的貢獻達到63.5%,并且其輻射強度逐漸增強。中國作為迅速發展中的大國又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國,在持續增長的經濟條件下面臨著大量能源需求,降低CO2已成為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公路交通是我國交通運輸的主體,也是我國最主要的交通碳排放來源。雖然近年來公路運輸過程碳排放通過車輛技術改進和車用能源清潔化等方式得到改善,但是作為水泥、鋼材、瀝青等高耗能、高碳密度建筑材料和化石燃料驅動施工機械的重要消費端,公路建設活動的碳排放還未得到足夠關注和有效控制。大規模的建設活動消耗巨量的水泥、鋼鐵、瀝青等高耗能、高碳密度材料,使用大量的柴油驅動施工機械,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容忽視。盡管對公路建設制定了大量的標準和技術規程,但由于種種原因,業界對于公路建養活動的環境影響并沒有清晰且統一的認識,結合碳排放理論評價公路新技術應用減排效果方面也鮮有研究。為順應當前國家、天津市交通建設領域“雙碳”行動要求,研究公路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方法,摸清公路建設碳排放底數,從技術角度減少公路建養產生的碳排放、能源消耗成為破解當前公路碳排放量大的重要途徑。

1 研究區域概況

津石高速公路天津西段(編號為G0211)工程位于天津市靜海區,道路整體呈東西走向。項目東起胡辛莊互通立交,與津石高速天津中段相接,西與津石高速公路河北段相接。建成后,不僅是南部港區通往石家莊及西部腹地的便捷通道,更是天津市連接濱海新區和華北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通道,在加強天津市輻射帶動能力的同時,可帶動濱海新區以及靜海區等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也是推進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道路區位如圖1 所示,項目路線全長約12.508 km,雙向6 車道,設計速度120 km/h,路基總寬度34.5 m。斷面布置為:0.75 m(土路肩)+3.0 m(硬路肩)+3×3.75 m(車行道)+0.75 m(左側路緣帶)+3.0 m(中央分隔帶)+0.75 m(左側路緣帶)+3×3.75 m(車行道)+3.0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34.5 m。

圖1 道路區位圖

全線設大橋4 座(共1772.9 m),中橋5 座(共369.3 m),互通式立交2 座,通道4 處,服務區1 處,匝道收費站1 處。

2 工程建設期碳排放核算

2.1 碳排放核算方法

公路建設期碳排放核算采用全壽命周期評價方法進行建模[1-3]。公路工程建設活動復雜多變,但由于公路工程各基礎設施施工期間的時間空間組織較為規范,工序順序也大體有跡可循。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公路建設活動碳排放要素,對公路建設階段進行分部分項解構,再自下而上遞推匯總,基于全壽命周期建模完成各分部分項碳排放測算,最終匯總得到公路項目建設階段總體碳排放。該過程即為公路項目建設階段結構化碳排放通用性測算模型構建過程[4-6],如圖2 所示。

圖2 公路工程建設階段建模思路

2.2 公路建設階段碳排放測算模型

公路建設全過程碳排放量E 為材料生產階段、材料運輸階段和道路施工階段的筑路材料和施工機械的碳排放量總和[7-8],其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式中:E 為公路建設全過程的碳排放量,tCO2e;i 為筑路材料類型,i=1,2,3,…,n;Qi為第i 種筑路材料的總消耗量,t;Fi為第i 種筑路材料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因子,tCO2e/t;Di為i 種筑路材料平均運輸距離,km;fi為單位重量的第i 種筑路材料單位運輸距離產生的碳排放因子,tCO2e/(t·km);j 為施工機械類型,j=1,2,3,…,m;k 為能源類型,k=1,2,3,…,l;Tj為使用第j 種施工機具耗費的工作時間總和,h;Pjk為單位工作時間內第j 種施工機具使用第k 種能源的消耗量,t;fk為第k 種能源產生的碳排放因子,tCO2e/(t·h)。

2.3 公路建設階段碳排放因子清單分析

為準確、合理地計算出由于能源和資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綜合公路建材生產、場外加工、運輸以及現場施工四個公路生命周期過程,對各碳排放來源進行相關因素整合,將公路生命周期排放因子歸納為公路建材碳排放因子、運輸過程碳排放因子、機械設備碳排放因子和能源碳排放因子[9-10]四類。

(1)筑路材料碳排放因子

通過對已有數據庫以及大量文獻資料調研,同時充分考慮我國使用燃料的類型和成分、燃燒條件、技術設備發展狀況等因素,提取來源、技術、年份和地理等數據代表性特征[4],梳理形成了符合我國公路建設特征的筑路材料碳排放因子,并以此來表征單位數量建材的生產而產生的碳排放量,部分筑路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如表1 所示。

表1 部分筑路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2)運輸階段碳排放因子清單分析

計算過程中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公路運輸為主,針對其原材料運輸方式,進行了碳排放因子的選取和特征化標定。本研究通過實地調研,統計了不同載重相同運距的耗能情況,得出85%的能源消耗狀況符合計算設計的限值,與《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GB 30510—2018)的耗量限值相比上下浮動范圍合理(在受具體現場環境和施工情況影響的程度范圍內),因此最終確定了各車型單公里耗能數據。根據不同車型的平均結果及相關文獻的資料統計,不同運輸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運輸方式的碳排放因子表

(3)機械設備碳排放因子清單

計算各種施工機械的臺班CO2排放系數,收集了公路工程項目中常用的施工機械工作表(以津石高速項目采用的類型為主),并基于《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JTG/T 3833—2018)等資料對每臺機械的單位臺班能耗類型進行了調查,總結了多種設備機械及其對應的CO2排放系數,部分機械設備碳排放系數如表3 所示。

(4)能源碳排放因子清單分析

能源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主要包括能源上游階段和能源使用階段。能源上游階段碳排放指能源開采、運輸和加工等階段產生的碳排放;能源使用階段碳排放指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在運行過程所消耗的汽油、柴油、重油等燃燒產生的碳排放。各類能源單位碳排放因子如表4 所示。

表4 各類能源單位碳排放因子表

3 津石高速碳排放數據分析

(1)項目排放總體特征

根據津石高速天津西段各單位工程材料數量匯總表和機械臺班匯總表統計,共使用建材220 種,機械和運輸車輛109 種。各單位工程的材料、機械整體碳排放情況如表5 所示,各單位工程碳排放占比如圖3 所示。

表5 項目總體排放情況

圖3 津石高速天津西段各單位工程碳排放占比

由表5 可知,津石高速天津西段項目總碳排放量為550013.93 t,其中材料、機械總排放分別為519060.91 t 和30953.02 t。津石高速天津西段項目施工總長度為12.508 km,車道數為6,由此可得單公里碳排放量為43972.97 t,單車道單公里碳排放量為7328.83 t。

由圖3 可知,交叉工程占總體排放值最大為65%,橋涵工程、公路設施及預埋管線工程及路基工程碳排放占比較大,其余工程總碳排放量占比均低于5%。

(2)材料部分總體特征

根據排放量和工程消耗量對工程內所用材料分別進行歸類、單位轉換及排序等工作,最終得到各類材料排放量和消耗量情況如表6 所示。

表6 材料分類排放

為更準確的分析材料部分排放特征,在數據處理分析過程中采取以下操作:

一是水及綠化工程內植被等不計排放,在計算分析消耗量時不考慮;

二是部分材料消耗量或排放量均低于0.5%,樣本量不充分,歸為“其他”類別進行整體研究;

三是材料部分內存在部分種類能源如電、柴油、汽油等的消耗數據,與機械或運輸設備排放計算及特征分析內數據重合,故在分析材料排放特征時忽略不考慮。

不同種類材料總碳排放量及總消耗量占比如圖4 所示,可知排放量較大的材料主要為水泥、鋼類和生石灰,分別占到材料總碳排放的32.27%、41.09%和23.48%,總占比超95%;消耗量較大的材料主要為礦土料,占總消耗量比例超85%。比較同種材料的排放量及消耗量可知,消耗量大的材料,如礦土料等排放占比極小,總計不超過2%;而消耗量小的材料如鋼類等排放占比極大,消耗占比小于2%,排放占比卻超過40%。

圖4 不同種類材料總碳排放量及總消耗量占比

(3)機械部分總體特征

根據排放量和工程消耗量對工程內所用機械和運輸設備分別進行歸類、臺班能耗查詢及排序工作,最終得到累計占機械部分總排放量和總消耗量前90%的機械類別如表7 所示,機械碳排放量及臺班量占比如圖5 所示。

表7 機械分類排放表

圖5 機械碳排放量及臺班量占比

由圖5 可知,回旋鉆機及自卸汽車為排放最大的機械設備,分別占到總體排放的22.28%及19.84%,累計占比超過40%;消耗量最大的機械電動卷揚機,消耗臺班量占到總臺班量的20.99%。

4 結語

本研究結合公路生命周期特征,重點對公路建設階段碳排放測算方法、建設階段的碳排放因子清單及低碳減排測算開展深入研究,基于公路建設工程計量單元過程劃分標準,按照“分單位- 分部- 分項”的施工時序和層級對公路建設階段進行劃分和建模,得到了材料生產、材料場外加工、材料運輸以及施工階段的單元過程碳排放測算模型。針對公路工程,在確定公路建設碳源的基礎上,利用國內外現有權威碳排放數據庫及相關文獻研究成果進行了理論分析,分別得出能源、筑路材料、機械與運輸車輛等單位碳排放因子清單,依托津石高速公路天津西段項目,搜集工程建設階段材料及機械使用情況,對其工程排放測算及排放特征規律進行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公路建設項目碳排放存在一定客觀規律。盡管不同區域發展特征不同,自然資源稟賦和發展特征不同,公路建設項目碳排放規律和影響因素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公路建設相關筑路材料、施工機械等排放源的排放因子僅在一定分范圍內波動(除去運輸過程的距離參數影響),同時公路建設的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類似,大型構造物結構特征相近,使用的材料、機械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本次核算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公路建設過程存在明顯的2∶8 定律,即消耗量為20%的材料和施工機械貢獻了80%的碳排放,這主要是由于鋼鐵、柴油等生產過程產生了較大的碳排放,因此少量的消耗能貢獻較高的排放。

(2)津石高速天津西段工程原材料生產碳排放占比最高,并且減排潛力也最大,其碳排放主要來源為鋼材、水泥和生石灰。而施工機械及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僅占總量的5.6%,主要來源為打樁鉆孔機械、運輸機械、土石方工程機械,其中運輸車輛碳排放主要來源為15 t 以內的自卸汽車。因此,在平原微丘區公路建設的節能降耗管理中,需重點關注上述筑路材料和施工機械的節能減排技術措施,從材料節約、能源節約、工藝優化、施工管理和政策支持等層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減排措施。

猜你喜歡
筑路消耗量排放量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藥消耗量研究
天然氣輸配系統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沿線老鄉的“筑路夢”
黑龍江省碳排放量影響因素研究
有機化學反應中試劑最大消耗量問題探析
基于PLC和觸摸屏的筑路機械控制系統研究
《輕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
邁騰1.8TSI車燃油消耗量大
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第Ⅱ部分)
江蘇省火力發電機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