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池水力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2024-02-24 10:07朱智勇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4年1期
關鍵詞:清水池進水管隔墻

朱智勇

[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306]

0 引言

所有飲用水水廠中,清水池均是不可缺少的構筑物,具有水力調節和消毒接觸的雙重作用。優化清水池水力條件,使清池內水流盡量活塞流,能夠提高消毒效率。根據Collins-selleck 滅活模型以及美國《地表水處理法則》,CT 值是實用的預測消毒效果的控制參數[1]。t10/T 則是反映短流程度的指標,其值越接近1.0 則清水池流態越接近活塞流,流態也就越理想,水力效率t10/T 也就越高[2]。有些清水池由于存在短流,t10/T 大多僅在10%~15%,水力條件亟待優化。

傳統的示蹤方法可被用于探求清水池的t10/T。近年,有學者在中試試驗中以NaCl 等為示蹤劑進行了研究[3-4]。但是,通過示蹤試驗測定清水池時間分布函數費時費力,而且有時限于現場條件可能無法實現。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全尺寸建模和數值仿真,可以便捷快速的模擬每一個工況下的水力條件及t10/T,甚至揭示單個顆粒停留時間和運行軌跡等[5]。因此,基于CFD,研究清水池優化的幾何結構、長寬比、隔板數量等影響因素,分析水力參數,為清水池的改造、新建和設計提供技術方法。

1 工程實例

實際清水池體積1 萬m3,設計參數如下:長50 m,寬48 m,水深4 m,;廊道寬8 m,彎道寬4 m;進水管和出水管均為DN1000。

2 主要影響因素及數值模擬工況

2.1 主要影響因素

結合清水池工程設計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隔墻數/長寬比

通過增設隔墻,廊道總長度和寬度的比值,即長寬比也隨之改變。一般,隔墻數越多,長寬比越大。以同樣平面尺寸的清水池,隔墻分別為2、3、4、5 和11,則長寬比分別為9、17、26、38 和150。

(2)進水方式

清水池的進水方式直接影響水流入池的能量轉化和速度分布均勻性。實例中,進水管采用單管DN1000,流速0.74 m/s。其他進水方式,例如雙管DN700、增設穿孔墻、溢流或單管DN1500 等作為對比,分析進水方式對水力效率的影響。

(3)彎道寬度

工程實例中,廊道寬8 m,轉彎處寬4 m。以彎道寬度8 m 作對比,分析彎道寬度不同引起的水流特征對水力效率的影響。

(4)彎道數量

通過改變清水池平面布置,由48 m×50 m 變為24 m×100 m,相應減少轉彎次數,研究轉彎數量對水力效率的影響。

2.2 數值模擬工況

按照主要影響因素,設置各工況結構參數。以Fluent 對各個工況分別進行建模和模擬,分析水力效率t10/T 的變化。建模參數按文獻[6]設置。其中,穿孔墻距進水口5 m,受過水斷面限制,孔口取250 mm×250 mm,間距均為250,共64 個。

3 結果與討論

3.1 長寬比對t10 /T 影響

對于清水池,不同隔墻數對應不同的長寬比。不同工況下的t10/T 和停留時間分別見圖1、圖2。

圖1 長寬比對t10 /T 的影響

圖2 不同長寬比下的停留時間分布函數

由圖1 可知,增加隔墻導致長寬比增加后,t10/T隨之增大。長寬比變大到26 以上,t10/T 的增大趨勢顯著變緩。以水力效率0.5 衡量,按模擬趨勢線法,長寬比26 以上。

圖2 表明,隨長寬比增大,W(t)曲線在1000~6000 s 區間逐漸變陡,這表明進口管釋放的顆粒越來越集中流出清水池。例如,長寬比150 時,顆粒集中在2000~4000 s 出流,時間段明顯縮短。4000 s時,顆粒出流累積概率近96.5%。

3.2 進口方式對水力效率影響

針對進水管直徑、根數和增設穿孔墻等不同的進水條件,研究進口方式對水力效率對影響,結果見圖3。不同進水條件下,各工況的累積停留時間分布函數F(t)見圖4。

圖3 進口方式對t10 /T 的影響

圖4 不同進口方式下的累積停留時間分布函數

由圖3 可知,不同的進口方式對水力效率的影響較明顯,相差最大近0.2。各模擬工況下,單根DN1000 的水力效率比穿孔墻和溢流更好。DN1500時,略好于DN1000,后者卻更經濟。模擬中,加設穿孔墻后水力效率反而降低,原因可能在于:受過水斷面僅8 m×4 m 的限制,穿孔墻孔口過孔流速0.14 m/s,大于0.1 m/s,且距進水口沒能足夠遠,導致水流流態發展不充分。兩根DN700 流速同單根DN1000,但是t10/T 變差。

圖4 表明,所有工況中,DN1500 的t10最長。對于設計采用的單根DN1000 工況,停留時間密度較集中。

3.3 彎道寬度對水力效率影響

彎道寬度8 m 工況下顆粒出流頻數和累積概率見圖5。彎道4 m 時,水力效率為0.537,彎道擴至8 m 后t10/T 減少至0.444。

圖5 8 m 彎道下顆粒出流頻數和累積概率

分析圖5 可知,彎道寬度增大到8 m 后,集中出流的3000~4000 s,顆粒數量比4 m 彎道時略有減少,約120 個,因此,該工況下的水力效率有所減小。

3.4 彎道數量對水力效率影響

清水池平面由50 m×48 m 改為100 m×24 m后,彎道數量由5 個減少至2 個。清水池100 m×24 m工況下顆粒出流頻數和累積概率見圖6。

圖6 2 個彎道下顆粒出流頻數和累積概率

如圖6 所示,集中出流的3000~4000 s,顆粒數量增加約40 個。因此,水力效率有所增加,平面50 m×48 m 時,水力效率為0.537,改為100 m×24 m后t10/T 略增至0.561。但彎道數量的影響相比于長寬比要明顯變小,這表明彎道數量并非影響水力效率的最關鍵因素。

6 結語

該文以CFD 數值模擬,分析了影響清水池水力效率主要因素,驗證了設計實例的預期效果,得出以下結論:

(1)各主要影響因素中,長寬比對水力效率影響最為明顯,彎道寬度和數量以及進水方式并非影響t10/T 的最重要因素。

(2)t10/T 隨L/W 增大而增大,但變大放緩。清水池實例的長寬比為38,此時t10/T 為0.54,可以滿足t10/T 不少于0.5 的設計要求。

(3)減少彎道數量和增大進水管管徑,均可使t10/T有所增加,但增大幅度和效果并不明顯。

猜你喜歡
清水池進水管隔墻
基于主筋軸力長期監測的連拱隧道淺埋段中隔墻受力特性研究
鍋爐中隔墻中間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處理措施
給水廠工程清水池的設計總結
水廠清水池的水力特性模擬與結構優化
熱泵干衣機的清洗系統和具有其的熱泵干衣機
一種塑料制品除異味裝置
錦言齋
新型高溫隔墻結構的研究與開發
易安裝型洗衣機進水管
大直徑地鐵隧道中隔墻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