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2024-02-26 17:45張秦涵孫炳海李偉健王永麗
基礎教育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印度

張秦涵 孫炳海 李偉健 王永麗

摘? ?要: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印度作為人口大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尤為關注。文章介紹了印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與實踐探索,包括推出支持和保障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特別是開始重視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發揮社區的重要作用;依據各地區發展情況,并結合大數據手段,因地制宜地探索并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實踐。目前,印度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對問題和挑戰的過程中不斷發展。

關鍵詞:印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區干預;立法;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5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4.01.005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國。為了應對社會壓力、貧困、不平等、疫情等帶來的問題,更好地照顧和提升每個人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印度通過各種政策和計劃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服務,促進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在學校和社區普及,并在慕課平臺中整合了大量心理健康課程。

一、印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消息,新冠疫情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就已嚴峻:約半數的精神障礙始于15歲之前,75%始于步入成年早期之前;每年死于自殺的 80萬人中,大部分是年輕人;自我傷害已成為15至19歲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2016 年,印度 《全國心理健康調查》顯示,13-17歲年齡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7.3%,上學兒童中的抑郁癥和焦慮癥分別為2.6%和1.3%。在印度城市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承受高水平壓力。大都市地區青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為 13.5%,農村地區為6.9%。雖然印度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但在需要心理健康支持的人中,有70%~90%沒有得到早期、及時和高質量的干預[2]。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1年初對21個國家的2萬名兒童和成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兒童似乎不愿意尋求精神壓力方面的支持[3]。在印度,只有41%的15—24歲年輕人表示,在心理健康問題上獲得支持是件好事,遠遠低于21個國家的平均比例(83%)。在該調查報告中,印度也是唯一的只有少數年輕人(41%)認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應該向他人求助的國家,而在其他所有國家,大多數年輕人(56%~95%)都認為向他人求助是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最佳方式。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還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印度15—24歲年輕人中約有14%經常感到抑郁[3]。在因疫情而全國封鎖期間,青少年由于父母焦慮、日常生活中斷、家庭暴力增加以及家庭禁閉等原因,很少或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同齡人、老師或參加體育活動,導致急性和慢性壓力,從而產生心理問題[4]。

相關調查發現,在疫情前,辱罵等言語欺凌是青少年中僅次于身體欺凌的常見欺凌形式。最常見的欺凌類型是戲弄和給他人貼上歧視性或冒犯性的標簽或綽號。還有研究發現,調查樣本中有16%是直接欺凌或身體欺凌的受害者,34%是辱罵的受害者。在2015年的研究中,學生報告了基于種姓的欺凌行為,對于女性來說,性騷擾比較常見[5]。在疫情發生之后,主要是網絡欺凌和兄弟姐妹間的欺凌。

印度青少年自殺與抑郁問題嚴重。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有數據顯示,2017—2019年,超過2.4萬名14—18歲青少年自殺身亡。其中,2017年8029人,2018年8162人,2019年8377人。印度是全球青少年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也是年輕人(15—29歲)自殺為首要死因的國家[6]。為此,印度在各大城市建立“危機中心”或“自殺預防中心”,倡導多方參與,發揮醫生、學校教師、輔導員等群體的力量,并提供24小時電話服務等形式以預防自殺[7]。抑郁癥使青少年試圖自殺的風險增加了12倍。根據此前針對印度不同地區的調查顯示,印度不同地區青少年抑郁癥患病比例分布于1.75%~55%之間,并與自殺、學業失敗、不良同伴關系、藥物濫用有關。研究者們認為,這些調查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于所調查區域學生所處的不同環境所導致的,相較于農村環境,城市中的競爭更激烈,抑郁癥的檢出率更高[8]。大約30%的抑郁癥青少年也會出現藥物濫用問題[9]。

青少年存在高風險健康行為。據2008—2011年印度不同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印度青少年中,與暴力有關的活動(如攜帶尖銳物品上學、校園欺凌、損壞偷竊他人物品等)在7%到33%之間,自殺意念在12%到19%之間,自殺未遂在4%到31%之間。許多導致晚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健康行為,包括煙草、酒精和非法精神活性物質濫用、不安全的性行為、肥胖和缺乏運動,通常出現在青春期。在印度不同地區青少年中,煙草消費量在7%到12%之間,酒精消費量在1%到7%之間,這些行為被稱為高風險健康行為[9] 6。

二、政府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資源與政策支持

(一)基礎設施與資源支持

20世紀30年代后,印度政府開始意識到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的重要性,開始提供基礎設施和資源方面的支持,如建立心理輔導中心和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等。1937年,印度塔塔社會科學研究所在孟買建立了第一個兒童指導診所,1940年代成立了“印度心理衛生委員會”這一非政府組織,這是印度解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努力。到20世紀80年代,印度已有120家由醫院等開設的兒童指導診所,由400名專業人員經營管理[10]。除了1954年在班加羅爾成立的國家精神衛生委員會,印度還設立了精神衛生中心、專業醫院和藥物研究所等機構來提供精神衛生服務,以應對越來越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包括兒童青少年。

(二)啟動國家精神衛生方案

20世紀80年代,印度的經濟發展促進了社會變革,并開始重視精神衛生問題。1982年,印度啟動《國家精神衛生方案》,其中包括地區精神衛生計劃、國家精神病院現代化、醫學院/綜合醫院精神病學部門的升級和人力發展計劃四部分。該方案的目標是確保在可預見的未來,人人都能獲得最低限度的精神保健,特別是最脆弱和最貧困的群體[11];鼓勵將精神健康知識應用于一般醫療保健和社會發展,將精神健康與初級保健、精神藥物和心理社會方法相結合;強調社區參與,促進社區參與精神衛生服務發展,并加強精神衛生??频娜肆Y源。此外,印度在兒童發展的不同領域采取了若干國家政策,但是這些政策都沒有將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作為一個政策要點[12]。

(三)推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專業化

進入21世紀,印度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教育的最高中心——國家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研究所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實踐活動,包括培訓中學教師作為“生活技能促進者”教授學生生活技能;實施教師指導計劃,教授教師識別心理問題的技能,并在必要時將學生轉介給心理健康專業人員[13]。該研究所旨在提高青少年對社會心理障礙的認識,了解自我并改善與同齡人和教師的關系。這種以學校為基礎的項目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區,且運行時間很短。這一時期,精神衛生問題被認為是國家青少年健康戰略的六個優先事項之一。2014年,印度政府提出國家青少年健康計劃(National Adolescent Health Program),將心理健康作為重點領域[14]。該計劃由邦政府通過國家衛生任務實施,除了改善營養和生殖健康外,還在學校和社區層面引入同伴咨詢。這是在國家層面改善青少年整體健康的里程碑[10] 9??偟膩碚f,印度青少年心理健康政策逐步完善,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越來越多樣化和全面化,以滿足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需求。

三、學校是促進年輕人心理健康的主陣地

印度通過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干預計劃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如PRIDE項目,學校心理健康(School mental health,SMH)服務計劃,地區試點等。

(一)PRIDE項目

PRIDE(PremIum for aDolEscents)項目是由惠康信托基金會資助的基于全球多地案例所提出的以解決問題為要素的跨診斷、低強度的心理干預,旨在大規模緩解全球范圍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負擔[15,16]。2016年,該項目在印度啟動,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干預開發團隊指導,并與英國和印度桑加特的研究人員、臨床專家密切合作,花了兩年時間設計干預措施,并進行了各種迭代,以測試其在印度公立學校中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并為資源貧乏地區的心理治療發展和評估建立了系統的分階段方法。例如,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研究者在印度新德里五所中學進行試驗。在干預的第一階段,非專業輔導員根據參與者所存在的問題提供問題解決策略;第二階段,對青少年進行重新評估,心理學家為未得到緩解的青少年提供進一步更具針對性的干預。干預結束后,參與者認為咨詢服務幫助他們更有效地處理了自己的問題,有較高的滿意度。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該方案可以使用同一干預框架,以提高干預的效率和效用,有潛力成為解決印度常見心理健康和疾病的一線跨診斷[1]干預措施。心理治療領域中的跨診斷是尋找一系列心理疾病背后的共同致病機制和治療方法,而不是僅探討某一特定疾病分類的背后機制和干預,這可以有效降低治療師的臨床負擔,提高治療效率。

PRIDE項目還開發了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化干預手段“POD Adventures”, 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提供新型游戲化干預措施,并由輔導員為印度心理健康的學生群體提供遠程支持[17]。該應用程序是通過互動動畫故事、基于技能的迷你游戲和測驗來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學生通過創建個性化的行動計劃,在游戲指南的幫助下,將解決問題的技能應用于現實生活。該計劃旨在解決資源匱乏地區常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非常適合13-19歲面臨問題和壓力并希望尋求幫助的青少年,也能滿足印度中學生對心理健康支持日益增長的需求[18]。

根據PRIDE項目試驗階段的結果來看,其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該項目的干預措施已在網上公開,為其他研究人員提供了心理健康標準,其研究成果發表在《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并在最近的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協會獎評選中獲獎,以表彰其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創新研究、培訓或實踐[19]。未來,該項目的組織者將與政府、資助者、非政府組織等建立聯盟,在衛生部門之外架起橋梁,實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和大規模干預實施[20]。

(二)學校心理健康計劃

學校心理健康計劃目前在印度還處于起步階段,正在部分地區由政府或非政府組織以較零散的方式進行,并未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面系統、可持續的計劃。其基本要素包括促進情緒健康和干預學齡兒童的心理問題,目的是幫助兒童發展更有效地處理壓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對生活持有積極態度。其重點是識別早期心理困難,并提供及時干預。一個全面的學校心理健康計劃包括多層次的集體努力,從而為學齡兒童提供長期的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措施。該計劃強調與學生利益相關者能夠為學生提供服務,目前在印度,教師是該計劃的重要實施者。教師地位獨特,既可以識別學生的心理優勢,也可以發現新問題,包括學生的某種情緒困難對學業表現的影響。掌握簡單心理技巧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學校處理問題,發現并促進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轉診。如果教師理解并真誠欣賞心理健康在學生能力建設中的作用,就可以在學校創造積極的環境。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計劃的各組織通過培訓,使教師幫助學生識別情緒、提高社交技能等。未來該計劃需要擴大培訓范圍,讓所有與學生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發揮協同作用[21]。

(三)地區試點

印度各個地區也在試點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開展干預。例如,“心理健康正義”計劃,將心理健康服務帶到學校。該計劃在孟買的學校試行可復制的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其中包括提高學校利益相關者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并培養他們相應的能力[22]。由于認識到心理健康問題與藥物濫用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聯系,“錫金反對成癮和邁向健康的印度”計劃使用“同伴教育”模式對學生、家長和學校工作人員的吸毒行為進行干預。

果阿的“青年之友”(friend of youth)是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青年健康促進計劃,其中包括點對點學習、教師培訓和加強學生對健康主題(如心理健康、生殖健康等)的認識。對該計劃的成效評估結果顯示,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青年,對于因藥物濫用、性虐待和自殺念頭等心理健康問題而尋求幫助表現出更加接納的態度[23]。

總的來說,在印度學校進行的干預措施包括同伴教育計劃、教師培訓計劃、健康教育課程和復原力課程。學校以各種方式提供主要針對抑郁、焦慮、復原力和應對技能的干預措施,對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健康產生了顯著而積極的影響。盡管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國家青少年健康計劃(Rashtriya Kishor Swasthya Karyakram,RKSK)發展的優先領域[24],但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計劃的實施規劃往往是有限和分散的。

四、印度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由地區醫院實施

社區干預是一種通過在青少年所處社區中提供各種心理健康服務和支持來預防和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的方法。地區精神衛生計劃是1996年根據國家精神衛生計劃啟動的一項基于社區的精神衛生服務提供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發展地區精神衛生團隊、社區組織和各個政府部門等之間的合作關系,提供更全面的精神衛生保健服務。為進一步落實地區精神衛生計劃中的基本心理健康服務,印度于2011年開始實施社區心理健康發展項目[25]。該項目旨在開發當地可持續的最佳社區心理健康模型,并可在地方、州和國家層面開展實踐。該項目有四個試點,分別位于城市的昌迪加爾區、農村部落的古姆拉區、混合城市環境的拉瑪納塔普拉姆區和低衛生資源的潘奇馬哈爾區,重點是通過將精神衛生保健納入公共衛生,發展地方預防、治療和康復精神障礙患者的能力。印度的一些教學醫院(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在各地區建立了“衛星診所”提供門診治療服務,以惠及距離醫院較遠的患者。這些服務由教學醫院的專業人員提供。一般來說,每一個衛星診所的團隊由一名精神科醫生/高級住院醫師、一名臨床心理學家/醫學碩士研究生、一名社會工作者和一名護士組成。衛星診所是在評估該區域精神障礙患病率和社區領導人是否愿意開始這些服務之后建立的。衛星診所沒有固定位置,取決于社區空間的可用性。大多數衛星診所每周提供一次3~4小時的服務。衛星診所的設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是設在有衛生設施和常規調查設施的地方,如村民經常光顧的宗教場所或附近;二是對于嚴重病例和精神科緊急情況,必須有轉診到三級中心的安排;三是在門診時間后以及緊急情況下,需要告知社區向誰和在哪里尋求幫助;四是應與社區其他保健設施建立聯系。衛星診所的設立有助于為社區成員提供有關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斷。這些診所還為精神障礙的一級預防提供框架,讓偏遠地區的社區成員有機會了解如何處理此類疾病??傊?,該方案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具有較高的效益和可持續性,可以為社區所接受。

印度政府還開展“學校健康-RBSK”計劃[26],于2013年在印度每個區域性醫院啟動了地區早期干預中心,但只為患有自閉癥和其他學習/神經運動障礙的兒童提供服務。執行該計劃的團隊由一名醫務人員、一名女性衛生工作者和一名藥劑師組成,在學校中進行常規健康檢查時,使用易用量表(如貝克抑郁量表)篩查青少年抑郁癥和其它常見精神疾病。印度醫學院社區醫學系對此提供專業指導和監督,并對高風險行為進行常規調查[9] 14。

研究發現,基于社區的心理健康干預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印度目前還并沒有全面的針對青少年的社區心理健康干預措施。

五、印度心理健康服務中的信息化手段

麥肯錫咨詢公司發布的《數字化印度》報告顯示,印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數字消費基地之一,其數字化進程比許多成熟和新興經濟體還要快。截至2018年9月,印度互聯網用戶為5.6億,僅次于中國。數字服務正在同步增長。印度人在2018年下載應用程序達123億次,僅次于中國;印度網民平均每周在社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為17個小時,比中國和美國的社交媒體用戶使用的時間更長[27]。

2020年8月15日,印度啟動國家數字健康任務,旨在運用數字技術解決醫療資源短缺難題,由此涌現出一大批勢頭強勁的醫療科技初創公司與研究所。2023年8月,東盟與印度合作簽署的《2023年印度-東盟數字工作計劃》,強調信息與通信技術在數字健康中的重要性,為推進全球數字健康治理提供了樣本。印度借助“阿尤斯曼·巴拉特數字健康計劃”建立起連接本國數字健康生態系統的開放平臺,在此基礎上,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還部署了e-Sanjeevani全國性遠程醫療應用,并由23個遠程心理健康卓越中心組成網絡以提供全國性的遠程心理健康方案[28]。

目前,位于班加羅爾的全民心理健康實驗室正在構建一個名為“EMPOWER”的數字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學習、掌握和提供基于證據的社會心理治療。其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培訓超過 100 萬名一線工作人員,為情緒、焦慮、創傷和成癮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心理治療[29]。

桑加特(Sangath)是印度心理健康領域最負盛名的非營利組織之一。除了聯合開展PRIDE項目以外,該組織還提出了It's Ok To Talk倡議,旨在提高青少年對心理健康和福祉的認識,使更多青少年能夠參與有關心理健康的對話,并尋求和獲得幫助。通過創設線上平臺,記錄印度青少年的真實故事,幫助青少年解決對心理健康的誤解,解決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和疾病,分享有關如何尋求幫助、解決污名化和建立復原力的信息。2019 年,It's Ok To Talk 被 Facebook 評為 10 大最杰出國際心理健康活動之一[30]?;贗t's Ok To Talk平臺,“Baatcheet項目”設計、開發和試點基于網絡的講故事干預,旨在減少 16-24 歲青少年的焦慮、抑郁和社交障礙。Baatcheet的核心內容是精心策劃雙語(英語和印地語)個人敘述檔案,這些敘述檔案涉及青少年應對焦慮和抑郁并從中恢復的有效策略。此外,Baatcheet還將包括一些工具,供青少年用戶制定個性化的目標和行動計劃,以建立反思性自我保護的能力,并增強個人控制感,而這種控制感對于長期處于壓力和弱勢群體的青少年來說尤其缺乏[31]。

PeakMind是一個專注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數字平臺,其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具備壓力管理等能力以及樂觀和專注力等特質,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成功。PeakMind設計了一項根據五個參數來衡量學生優缺點的測試,以及Compete和Flourish兩種不同課程。參加 Compete課程的學生由接受過行為科學、應用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和表現訓練的輔導員來幫助他們學會解決問題。而在 Flourish課程中,學生們可以參加為期一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發展課程。此外,PeakMind還提供超過50種習慣養成工具和跟蹤工具(如SMART Goal等),圍繞30種日常情況提供精心策劃的引導視頻供學生體驗[32]。

印度的網絡數字干預還通過移動短信提供服務,并主要是為了促進解決城市貧民窟年輕女性心理健康問題。這一服務為促進心理健康和預防心理問題提供了情感支持,并獲得了較高的用戶滿意度?;诎嗉恿_爾這一世界信息科技中心,印度在遠程心理健康、移動應用程序、培訓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和向公眾提供信息方面的技術仍在不斷進步。

六、印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就與挑戰

印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顯著的進展和成就。一是心理健康問題引起更廣泛的關注,開始重視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公眾更加了解心理健康問題。二是社會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不斷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對這些問題進行開放的討論和交流。三是學校和社區發揮力量,增加心理健康支持的有效性和可及性。四是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擴大了人們獲取心理健康支持和信息的渠道,使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更加高效和便捷。

總體上,雖然印度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在項目、內容、實施、持續時間和樣本量方面的異質性,使研究者很難就干預措施的有效性得出結論,但是有證據表明,持續時間較長的干預措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有積極影響。一項關于心理健康干預的系統評價顯示,與結構化程度更高、持續時間更長的干預措施相比,持續時間短、頻率較低、療程較少的干預措施對改善心理健康沒有顯著影響。目前印度大多數干預措施針對13歲及以上的青少年,缺乏針對10—12歲早期青少年的干預措施。然而,從以往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印度的早期干預[2],即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早期識別并及早干預和介入治療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健康促進和預防策略[4] 16。

印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是數據缺乏。由于缺乏與心理健康問題相關的數據,使研究者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追蹤和評估十分困難。二是心理健康問題還存在一些文化、信仰方面的困境。印度文化教育與心理治療的距離較遠,很多人不愿或不敢參與診療,或者只是將之視為神圣的權威治療之外的第二種選擇。三是教育系統尚未充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或提供足夠的機會供青少年進行心理咨詢,這也可能與學校的課程負擔較重有關。四是衛生人力資源短缺及其精神衛生培訓不足、社區參與不足、初級保健工作人員參與度低、治理不善、主要部委和部門的精神衛生工作支離破碎,以及總體上缺乏領導和技術能力,這是導致許多地區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失敗的原因。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上海師范大學國際教師教育中心.印度頒布《心理健康與幸福感指導手冊》聚焦兒童心理健康[EB/OL]. (2021-05-08) [2023-08-05]. http://untec.shnu.edu.cn/53/41/c26039a742209/page.htm.

[2]GURURAJ G, VARGHESE M, BENEGAL V. N, et al. National Mental Health Survey of India, 2015-16: Mental health systems [R/OL]. (2016) [2023-11-21] http://indianmhs.nimhans.ac.in/Docs/Report1.pdf.

[3]UNICEF.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21: On My Mind - Promoting, protecting and caring fo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R/OL]. (2021-10)[2023-11-21]. https://www.unicef.org/media/114636/file/SOWC-2021-full-report-English.pdf.

[4]MEHRA D, LAKIANG T, KATHURIA N, et al.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among adolescents in India: A scoping review[J]. Healthcare, 2022, 10(2):337.

[5]THAKKAR N, GEEL V M, VEDDER 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Ind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llying Prevention, 2020,3(4):1-17.

[6]環球時報.印媒:從2017年到2019年,全印度有超2.4萬名青少年自殺[EB/OL]. (2021-08-02) [2023-08-05].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4BPWhrZVdk.

[7]RAPPAI R, CHERIAN A V, LUKOSE A, VIJAYAKUMAR L. Suicide research in India: An overview of four decades[J/OL].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5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201820303038

[8]CHAUHAN S, LAL P, NAYAK H.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school children aged 15 years and above in a public school in Noida, Uttar Pradesh[J]. Journal of Academia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2014, 3(6): 269-273.

[9]CHAUHAN P A, RUPANI M P. High-risk health behaviors predict depression among school‐going adolescents: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with school health program in India[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21, 49(6): 1891-1903.

[10]HOSSAIN M M, PUROHIT N. Improving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in India: Status, services, policies, and way forward [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9,61(4):415-419.

[11]Nath N W, R S M. The birth of national mental health program for India[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5,57(3):315-319.

[12]SHASTRI P C.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in child mental health[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9,51(2):88-95.

[13]RAMAN V, THOMAS S. School mental health program in India—issues and possible practical solutions. 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23,45(3):283-288.

[14]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 Government of India. Strategy Handbook, Rashtriya Kishor Swasthya Karyakram[R/OL]. (2014)[2023-11-21]. https://nhm.gov.in/images/pdf/programmes/RKSK/RKSK_Strategy_Handbook.pdf.

[15]Centre for global mental health. PRemIum for aDolEscents (PRIDE) [EB/OL]. (2017-12-1) [2023-11-21]. https://www.centreforglobalmentalhealth.org/premium-for-adolescents-pride.

[16]Sangath. PRIDE (Premium for Adolescents) [EB/OL]. (2023-03-23) [2023-11-21]. https://empowerindia.care/projects/pride-premium-for-adolescents.

[17]GONSALVES P P, HODGSON E S, KUMAR A,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D Adventures” smartphone game: A blended problem-solving intervention f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in India[J/OL].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19, 7.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19.00238.

[18]Sangath. POD Adventures [EB/OL]. (2021-08-03) [2023-11-21]. https://podadventures.in/.

[19]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The PRIDE program, led by Dr. Patel received a Highly Commended award at the recent ACAMH awards [EB/OL]. (2023-11-10) [2023-11-21].https://mentalhealthforalllab.hms.harvard.edu/news/pride-program-led-dr-patel-received-highly-commended-award-recent-association.

[20]LUCIE C. Solv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adolescent mental ill-health [J]. The Lancet, 2020, 4(8):556-557.

[21]KUMAR D. School mental health program in India: Need to shift from a piecemeal approach to a long-term comprehensive approach with strong intersectoral coordination [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1, 63(1):91-96.

[22]The Mental Health Innovation Network.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and justice program for youth in India[EB/OL]. [2023-11-21]. https://www.mhinnovation.net/innovations/school-based-mental-health-and-justice-program-youth-india.

[23]Turn the Bus.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 in India [EB/OL]. [2023-11-21] https://www.turnthebus.org/blog/mental-health-in-schools-in-india.

[24]PARIKH R, MICHELSON D, SAPRU M, et al. Priorities and preferences for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India: A multi-stakeholder study with adolescents, parents, school staff, and mental health providers[J]. Global Mental Health. 2019, 6. https://doi.org/10.1017/gmh.2019.16.

[25]NG C, CHAUHAN A P, CHAVAN B S, et al.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into public health: Th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project in India [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4;56(3):215-220.

[26]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 Rashtriya Bal Swasthya Karyakram(RBSK): Child Health Screen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under NRHM [R/OL]. (2013-02) [2023-11-21]. https://www.nhm.gov.in/images/pdf/programmes/RBSK/Operational_Guidelines/Operational%20Guidelines_RBSK.pdf.

[27]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Digital India: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 connected nation. [R/OL]. (2019-03) [2023-11-21]. https://www.mckinsey.com/~/media/mckinsey/business%20functions/mckinsey%20digital/our%20insights/digital%20india%20technology%20to%20transform%20a%20connected%20nation/digital-india-technology-to-transform-a-connected-nation-full-report.ashx.

[28]孫灼昕,董宏偉. 關注東盟-印度數字健康戰略 構建健康中國發展新格局[EB/OL]. (2023-09-01) [2023-11-21]. 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309/t20230901_500193.html.

[29]Mental Health For All Lab. EMPOWER: Building the Mental Health Workforce[EB/OL]. (2023-10-05) [2023-11-21]. https://mentalhealthforalllab.hms.harvard.edu/empower.

[30]Sangath. Mann Mela [EB/OL]. (2020-08) [2023-11-21] https://sangath.in/mann-mela/.

[31]Sangath. Baatcheet, a mental health programme to addres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ocial disability among Indian youth aged 16-24 years [EB/OL]. (2022-08) [2023-11-21].https://sangath.in/baatcheet/.

[32]Peakmind. A premier platform empowering students for motivation, performance, mental health, wellbeing[EB/OL].(2023-12-18)[2023-12-27].https://www.peakmind.in/.

Explo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India

ZHANG Qinhan1,2? ?SUN Binghai1,2? ?LI Weijian1,2? ?WANG Yongli3

(1.College of Psych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Zhejiang;

2.Intelligent Laborator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321004 Zhejiang;

3.R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The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essential not only for the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growth of students but also for the overall societal health development. As a densely populated nation, India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its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ndia,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aimed at support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initiating education regarding female mental health; integrating school education with societ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vital role of communities; customiz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ccording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ing big data methods for expl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urrently, Indias educa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continuously evolving in response to issues and challenges.

Keywords: India;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Legisl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責任編輯 郭向和? ?校對 張又文)

作者簡介:張秦涵,浙江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浙江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智能實驗室博士研究生(浙江金華, 321004); 孫炳海、李偉健,浙江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浙江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智能實驗室教授(浙江金華,321004);王永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處副研究員(北京,100816)

基金項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與決策研究服務專項 2023年度委托課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和服務國際化比較研究及數據庫建設”(編號:MOE-CIEM-20230002)

猜你喜歡
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試論我國證人拒絕作證權制度的構建
關于治理潮州市區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的思考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簡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印度式拆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