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

2024-02-28 01:50梅宏
中國周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要素數字體系

梅宏

數字經濟是一種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源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正處于成形展開期,其主要特征是數據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未來幾十年,我們將經歷一場由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的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無論是將其視為新一輪的工業革命,還是將其視為對工業社會的顛覆性變革,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轉之勢。我們已經站在信息社會的門口,并將走向“數字文明”。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新時代的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拉開了我國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帷幕,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特別是《“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發布,以及《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出臺,更是掀起了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高潮。但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認知和理念、體制和機制、路徑和方法、技術和工具等多方面挑戰。為促進數字經濟新形態的有序形成和健康發展,必須夯實數據要素市場、數字治理體系與數據技術體系“三大基石”。

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高效共享、流通、交易構成了數字經濟的源頭活水。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是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與形成。所謂數據要素化,是指將數據確立為重要生產要素,并通過各類手段讓其參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我國是首個將數據列為生產要素的國家,數據要素化尚處起步探索階段,國際上亦無先例可循。數據要素化在資產地位、權屬確權、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隱私等方面存在諸多障礙。

總體來看,數據要素化主要包括遞進的三個層次:

一是數據資源化。主要涉及原始數據的獲取以及后續的清洗、加工和組織等,這是數據價值釋放的前提。當前,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已得到廣泛共識。

二是數據資產化。需要在法律上確立數據的資產屬性,成為和不動產、物產等一樣可以入表的資產,這是數據要素價值得以保障的根本。在現有法律體系框架下,數據資產地位尚未確立,更難以有效解決數據的權屬和確權問題。

三是數據資本化。要使得數據的價值可度量、可交換,成為可以被經營的產品或商品,這是數據要素價值得以釋放并創造新價值的途徑。但目前數據的流通共享難,定價和收益分配無章可循,數據平臺的虹吸效應、壟斷行為帶來稅收侵蝕、收益失序等問題,成為制約數據要素化的瓶頸?;诖?,需從國家層面統籌數據要素市場培育,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為數據要素市場建設設定目標、構建框架;另一方面在體制與機制建設過程中留足探索與創新空間。

構建數字治理體系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數字治理體系是數據要素市場健康有序及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保障,其中,數據治理體系的建設是核心。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快,傳統的形成于工業社會的國際治理體系、機制及規則難以適應數字化發展所帶來的變革,無法有效解決數字平臺崛起所帶來的市場壟斷、稅收侵蝕、數據安全等問題以及新興技術及其應用所帶來的監管、倫理和社會問題,亟需構建多元主體參與、開放多元、基于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的新型治理模式、體系與機制。

目前,全球數字治理體系的構建已提上議事日程,未來十年,全球治理體系將深刻重塑。數字治理涉及國際、國家、社會、機構、個人等多主體,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科技、輿情、安全等多領域,其中,以最大限度釋放數據價值為目標的數據治理是數字治理的資源基礎。近年來,各國高度重視數據治理體系構建,基于不同關注點,推動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制定與發布,但系統化的數據治理框架尚未形成。

鑒于我國國情,需從治理內容(四個方面:數據資產地位、管理體制機制、促進共享開放、保障安全隱私)、治理主體(三個層次:國家、行業、組織)、治理手段(四項工具:制度法規、標準規范、應用實踐、支撐技術)三個維度構建“四三四”數據治理體系框架。

完善數據技術體系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數據技術體系是數據要素化、數據治理和數字治理以及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基礎設施與信息技術,特別是涉及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技術的支撐。

大數據技術主要涉及大數據管理和處理技術、大數據分析方法以及大數據治理技術等。當前,大數據技術發展面臨系列挑戰,諸如如何應對數據指數增長帶來的算力性能和能效挑戰,如何管理超大規模的數據資源,如何滿足大數據高效處理的需求,如何實現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多模態融合分析與可解釋性分析,如何形成系統化的大數據治理框架與關鍵技術等。

展望未來,大數據技術發展呈現出若干重要趨勢,總體來看,未來將以數據為中心,計算資源圍繞數據組織,從“計算為中心”向“數據為中心”的技術模式轉型;數據進一步獨立于應用,推動數據要素化的發展;高能效大數據技術棧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大數據標準規范和以開源社區為核心的軟硬件生態系統仍然是發展的重點。

數據處理方面,近數處理成為突破性能瓶頸的重要途徑,包括存儲上移、算力下移以及分布式計算模式的轉變。系統設計需從擴展性優先走向性能優先,需要考慮性能優先的系統設計、領域專用軟硬件的支持和新興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據管理方面,數據管理正在從面向和限定于單域的孤立服務,發展到跨越空間域、信任域和管轄域的數據共享與協同服務的新階段,跨域數據管理需要破除“數據孤島”,促進數據要素的共享與協同,促進數據價值的最大化。

數據分析方面,需從單域單模態分析到多域多模態融合,實現廣譜關聯計算。從聚焦關聯到探究因果,實現分析結果可解釋。

數據治理方面,基于數字對象架構(DOA)的數聯網將成為數字化時代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為數據治理的體系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數據技術體系的演進難度大、創新性強,需從國家層面統籌并組織實施,集中力量攻克核心關鍵技術。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需要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做好頂層規劃并抓好推進落實。去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如今,國家數據局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開始。期待在國家數據局的統籌規劃與領導下,圍繞“三大基石”,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有序健康和高水平發展。

猜你喜歡
要素數字體系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答數字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數字看G20
也談做人的要素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成雙成對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