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現實邏輯與政策建議研究*

2024-02-28 05:52周明順梁思宇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24年1期
關鍵詞:戰略目標碳達峰青海省

周明順,梁思宇,劉 靜

(1.青海民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7;2.青島市城陽第九中學,山東 青島 266000)

1 研究背景

2021 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會上有包括中國在內的近200 個國家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凈零承諾覆蓋超90%的世界GDP,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取得明顯進展,經濟全球化潮流將在“碳”的影響下發生新的變化。原本在全球模塊化分工下傳統產業價值鏈可以以林毅夫為代表的新結構經濟學范式強調的以比較優勢為核心的稟賦結構升級模式,或者以賈根良為代表的演化經濟學范式追求自主創新的技術追趕模式等方式,實現地區的產業價值鏈升級。而目前碳中和目標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在碳中和目標下各國不斷對綠色產業價值鏈進行投資且逐步精細化,其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經濟落后區域逐漸失去依靠稟賦結構升級和戰新產業培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鏈低端向產業價值鏈高端跨越的機會窗口。因而,在碳中和戰略目標下,青海省作為以高碳排放產業為主體的經濟落后區域,若不進一步融入與發展綠色產業價值鏈,發展生態經濟、低碳經濟,則會由于全球碳信用系統的存在,或者說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存在而進一步鎖定在綠色產業價值鏈的“黑色”低端環節,強化青海省作為綠色產業價值鏈低端落后區域與綠色產業價值鏈高端的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差距,形成對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阻力,難以實現產業價值鏈從“黑色”到“綠色”的躍升。

全球碳信用系統的構建對青海省既是機遇也是威脅。中國發布碳中和宣言之后,青海省積極響應,《中共青海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綠色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生態生產生活協調發展,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睂τ谇嗪J碇v,“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意味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變革,“倒逼”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迫切要求能源體系“非碳化”和產業體系“去碳化”發展。

2 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的機遇與挑戰

2.1 碳中和目標蘊含發展機遇

就像《三體》中,閱讀《寂靜的春天》后帶給葉文潔的震驚一樣,近年來人類的環保意識也在快速地增強,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方式受到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青海省長期以數量型的經濟追趕模式形式對資源、能源造成極大消耗,雖然青海省近年來不斷修復、保護生態環境并取得良好成果,但超70%的禁止開發地區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依然形成對產業發展極大的限制。當前全球碳中和共識與中國碳中和政策為青海省經濟綠色轉型發展,攀升綠色產業價值鏈提供了契機。張永生等[1]研究發現,2012年以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再是對立關系,標志著以環境犧牲為代價的傳統工業時代的落幕,一個新的以生態環境與高質量工業化協調發展的新時代開啟,產業體系“去碳化”不僅是作為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的戰略任務,更是青海省經濟發展的內在驅動,是對經濟社會工業化的根本性變革。張瑾華等[2]的文章中指出傳統工業向工業綠色轉型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擺脫以往的過度依靠資源環境等要素,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轉向依靠技術與人力資本為驅動要素,實現生產要素效率從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轉變??梢娗嗪J÷氏葘崿F碳達峰戰略目標的核心任務在于產業體系“去碳化”,與綠色產業價值鏈攀升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重點在于轉變發展模式,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資源環境約束條件下構建資源節約、低碳循環的新增長模式。

2.2 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存在挑戰

碳達峰是指隨著經濟發展,CO2的排放量經歷由增轉降的拐點,標志著經濟發展不再引起碳排放量增加,實現脫鉤[3]。從碳達峰的定義來看,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意味著青海省要更早、更有效地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脫鉤,這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青海省當前仍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遠未結束,碳排放量仍然有增加的趨勢,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控制碳排放難度較大;二是青海省的基礎設施、產業體系、經濟規模等現實基礎與其他實現碳達峰地區的脫鉤條件具有較大差距,因而無法效仿其他發達地區的碳達峰模式??梢?,雖然青海省具有后發優勢,但是在全要素生產率低、經濟規模小、產業基礎薄弱等背景下,想要率先實現碳達峰目標仍具有較大難度,迫切需要摸索出一條符合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碳達峰道路。

盡管如此,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不能以犧牲經濟發展來實現,而是要努力爭取產業競爭力提升與降低碳排放“雙贏”的發展局面,將所謂的“波特假說”變成現實。據此,本文基于青海省碳排放結構、能源結構,梳理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的現實基礎,探討青海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挑戰與機遇,為全國低碳發展提供新的思考。

3 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廓清兩種思想的謬誤

青海省提出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體現出青海的使命和青海的擔當,一直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然而這個過程是怎樣的?對青海省來講,當前社會上存在兩個極端主張:一個主張是越早達峰越好,原因就在于全球碳信用系統下產業綠色化發展蘊含龐大的市場機會,可以充分發揮青海省豐富的生態資源與西部大開發以來構建的產業基礎為盡早達峰所提供的條件;而另一個主張是現在仍需要大力發展高碳排放產業,提高碳排放峰值,在2030年盡可能享受高碳排放所帶來的經濟高增長。雖然兩種思想都有其內在道理,但顯然都有失偏頗,第一種主張低估了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的難度,忽視了隨著經濟發展,碳排放有增加的趨勢;而第二種主張則將碳減排問題簡單化了,未考慮到能源體系與產業體系碳減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對碳排放的“路徑依賴”與“沉沒成本”進行長期的變革。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必須擺脫這兩種思想的侵襲,走出一條符合青海省實際的碳達峰路徑?,F有研究多集中在能源、建筑業、交通運輸業、農業、工業等角度進行探討,而青海省建筑業、交通運輸業、農業碳排放比重和總量較小,且減排驅動力更偏重技術而非政策,因此不再贅述,本文主要關注青海省工業化碳排放問題。盡管能源供給側改革是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領域的重點問題,但研究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的路徑政策,要從青海省作為經濟單元的基礎條件出發,而非僅僅歸咎于能源供給側轉型。

3.2 消弭青海省碳排放長期增長勢能

本文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編制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使用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選取2009—2018 年青海省碳排放總量數據(見圖1)。由圖1 可知,2009—2018 年青海省碳排放量經歷了短暫下降后長期增長而后再緩慢下降的過程,2018 年相較于2009 年碳排放量增加了約55%。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指出,要把青海省打造成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自此,青海省開始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建設,用光伏、光熱等新能源替代傳統煤電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青海省從2016 年達到頂峰后的2 年間保持下降趨勢。

圖1 2009—2018 年青海省碳排放總量

能源結構的調整,特別是非化石能源的增長是青海省碳排放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但是碳排放增長的長期慣性仍具有加大的勢能,其表現為青海省工業化“去碳化”成為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一方面,黃群慧[4]按照工業化水平指數測算,青海省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全面實現工業化邁進的階段,青海省當前能耗與碳排放以大工業為主體,對碳排放的需求是巨大的、增長的;另一方面,根據全球碳減排經驗來看,通常人均GDP 超過20 000 美元后將實現碳達峰,而2021 年青海省人均生產總值剛剛超過7 000 美元,對比來看,青海省仍還處于“環境庫茲涅茲曲線”的左側,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增加碳排放的趨勢。

3.3 系統化變革青海省能源供給體系

2021 年10 月24 日,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十四五”時期,能源消費總量中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要占到20%左右。當前,青海省已經領先實現能源供給側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2021 年青海省全省發電量為887.1×108kW·h,其中風電占比10.91%,火電占比16.90%,水電占比53.72%,太陽能發電占比18.47%。盡管如此,青海省仍存在較為嚴重的棄風棄光現象,根據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最新公布的2022 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青海省電網風電利用率為94.1%,光伏利用率為92.1%,新能源利用率為92.8%,雖然較2021 年相比棄風棄光率有明顯好轉,但仍位于全國各省份棄風棄光率前列。究其原因在于,相較于傳統能源具有的集中式、可儲存、穩定的特點而言,新能源發電具有“極熱無風、極寒無光、晚峰無光”的特點。

由此出現的結果是:一方面,在國家政策號召下,風、光電裝機出現“井噴”式發展,但由于自身消納能力的限制和電網配套政策的不足,而出現體制性和結構性的電力過剩;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新冠疫情與經濟下行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消納壓力進一步增加。由此可見,新能源的能源供應體系與傳統火電供應體系有著本質的不同,并非在當前火電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就能夠實現轉型,而是需要顛覆性地創新以適應新能源分散式、難儲存、波動大的特點,不僅需要現有能源供給網絡體系發生變革,還需要大規?;A設施建設模式、商業模式創新,以及數字化技術支撐等為能源供給系統提供靈活性。

3.4 解凍青海省能源消費結構

青海省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主要將目光集中在能源體系“非碳化”的階段性目標上,而忽視了產業體系嚴重固化的能源消費結構,“去碳化”任重而道遠。根據CEADs 提供的2018 年青海省行業碳排放數據來看(見圖2),青海省碳排放前六大行業分別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占比2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占比1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占比1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占比1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占比9%),運輸、倉儲、郵政和電信服務(占比8%),前六大碳排放行業總排放量占全行業碳排放總量的83%。

圖2 2018 年青海省產業碳排放結構圖

解凍能源消費結構既包括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又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這兩方面對于青海省皆存在較大困難。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青海省產業大多處于綠色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的“黑色”環節,若依據產業價值鏈“微笑曲線”進行簡單的劃分,則青海省產業主要從事中間的生產、制造等環節,不僅資源消耗大、污染大、增值能力低,而且承擔了整個產業大多數的“轉移”排放。

4 青海省工業化碳減排對策建議

4.1 明確中間目標,推動工業領域綠色化轉型

根據鮮軍等[5]的研究結果,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能夠從整體上顯著降低CO2排放量,并對中國縣級市層面分析發現,青海省作為后發地區有著明顯的“后發優勢”,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會有明顯的CO2減排效果。也就是說,青海省當前全要素生產率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不能以抑制或犧牲工業化的方式來實現碳達峰,但也并非采取放任發展的方式。青海省碳排放權額度為1.47×108t,而當前碳排放量為0.642×108t(見表1),2016—2018 年青海省工業碳排放占碳排放總量比重分別為82%、79%、77%,取其平均數,青海省工業碳排放大約占總碳排放79%,即0.658×108t。假設在其他碳排放來源排放量不變的情況下,青海省工業碳排放仍有將近一倍的增長空間。如此,為青海省產業體系更好地實現“去碳化”,攀升綠色產業價值鏈提供了發揮空間[6]。一方面,政府應當出臺相關產業政策,擴大綠色產業價值鏈投資,拉動制造業企業綠色化轉型;另一方面,政府應針對碳排放重點工業,如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開采冶煉、鋼鐵、建材等高耗能、高碳排放產業執行嚴格產能限制,完成產業用能電氣化改造。

表1 青海省碳排放權分配、碳排放量與碳排放權初始空間剩余情況

4.2 能源效率補償,積極推進碳減排理念實施

此前兩次用能轉型(柴薪、煤炭) 均是具有較高使用效率的能源對較低使用效率能源的替代,因而具有內生性特點,而當前化石能源相較于新能源仍具有使用效率上的較大優勢,并且其未來仍有隨著科技進步而提升的空間。此次能源轉型并非自發性的變革,而是由政府主導的受控過程,其目的在于解決經濟發展與日益惡化的生態、氣候和安全之間的矛盾問題,因此,新能源對石化能源的替代與前兩次用能轉型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出發點并非由于使用效率的提高,而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政府出臺政策將取代新舊能源效率差成為能源轉型的主要驅動力。能源效率補償可以有效防止減碳資源的配置錯位和效率扭曲,既包括負外部性內部化又包括正外部性內部化,即積極推進“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理念實施。從用能結構上來看,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大工業,2018 年,青海省前五大高耗能行業在產值、能源消耗、碳排放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分別為48.30%、73.22%、46.40%。因此,勢必需要通過市場化機制形成碳市場價格,使得使用化石能源的負外部性成本內部化與清潔低碳化的正外部性內部化。

4.3 雙側協調發展,創新驅動價值鏈攀升

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決能源的有效供給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應著重于實現能源供給的效率與能源供給的質量,實現與用能需求側用能需求相匹配。用能需求側的變革對電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能源供給側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變革能源供應體系,能源供給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需求側管理的目的是解決用能替代問題,需求側管理的內涵重點是從宏觀經濟調控角度對能源轉型的投資、消費、出口等需求側的各個變量進行管理,促進工業用能由石化能源向多樣化能源需求轉變,升級能源消費、優化投資結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化解用能需求的結構性問題[7]。一方面要推進電氣化進程,大力推進以電能為主、新型燃料為輔的終端能源消費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要提升政府的碳排放治理能力,對具有碳減排先導作用的產業進行因勢利導,鼓勵其在碳減排行業領域發展[8-9]。雙側協調發展的目的在繼續推進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同時,將創造高水平的能源消費需求作為抓手,同時通過需求側管理進一步提升需求能力,進而牽引能源供給側升級,形成“能源供給升級滿足高水平能源消費需求”的局面,進一步通過引入新技術、技術創新提高能源供給質量,形成“更高質量的能源供給創造更高水平的能源消費需求”的局面,如此循環往復,核心在于創新驅動,最終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與綠色產業價值鏈攀升。

猜你喜歡
戰略目標碳達峰青海省
碳中和·碳達峰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煤炭洗選技術的發展
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2030碳達峰與2060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當采用何種立法思路
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設計思考
京東方大學堂:提升組織業績 推動戰略目標實現
落實“四個扎扎實實”展現開行使命擔當——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運輸行業數據中心節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科協青海省自然科學優犁匆圈獨砰審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屆青海省質量獎的授獎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