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群慧: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02-29 01:14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
國企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質工業化生產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

“從功能看,新質生產力表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也體現了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同時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要求”,黃群慧在2023(第九屆)國企管理年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提到,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尤其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也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包括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這些詞都很新。

下面來簡單闡述一下我對新質生產力、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認識。

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的概念,一直沒有官方的、權威的解釋。直到近日,中央財辦在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才對這一名詞作出了全面闡釋: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

一般我們理解的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資料的優化、組合。這里一定要強調質變,因為新質生產力是以“新質”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的生產力提升”為核心標志。

我認為,可以將新質生產力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從系統論的角度來說,它是由構成要素、組成結構發揮生產力系統的功能。簡單說,要素是指新型勞動力、新型勞動對象和新型資料,以及新型的基礎設施。這幾個新的要素就可以組合成新的結構,也就是我們說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占主導的時候,就會推動我們的產業體系從傳統向現代化轉型,所以它的結構應該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質生產力系統最終的功能體現在支撐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支撐我們高質量發展、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我認為,這就從一個系統的視角對新質生產力作出了全面的闡釋。

當然,核心還是作為結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定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日中央財辦在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對新質生產力作出全面闡釋: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

如何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央對現代化產業體系高度重視。2023年5月份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專門談到兩個主題,一個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另一個是以人口高質量發展作支撐的高質量發展??梢?,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非常關鍵的內涵。

我們來評估我們的產業:在26類代表性制造業里,有大概40%是領先和先進的,剩下的60%還是和先進的有著較大差距;26個產業里,有60%相對安全,40%對外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我們主要的問題是卡脖子的一系列技術、工藝比較多,包括一些零配件、元器件等。

那么,如何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呢?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提到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幾個基本特性,包括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我認為,全面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應從六個方面來看。

一是先進性?,F代化產業體系的先進性是指產業體系中的技術創新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什么叫先進?什么叫現代化?無非是符合“四化”——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

二是協同性。在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先進性時,應注意戰略的協同,包括一二三四產業的協同,各個要素(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勞動資料)的協同。

三是完整性。目前來看,我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要保持這個完整性。我們的工業體系是最完備的,我國共有666個工業小類,其中覆蓋了聯合國工業分類目錄的所有分類。

四是安全性。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產業安全發展至關重要。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新提法,將以前的“統籌發展與安全”改為“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這就將其提高了一個定位。

五是開放性?,F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非常重要。我們強調的產業完整、產業安全并不意味著我們要走封閉的道路,而是強調它的開放性。產業如果沒有開放性,沒有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就不是現代化的?,F代化的規律,除了工業化、市場化,一定還有經濟的全球化。因此,開放性很關鍵。

六是包容性?,F代化產業體系的包容性并不意味著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的科技創新都是好的。即使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這也僅僅是方向,并不代表所有的數字經濟發展都是正向的?,F代化產業體系的包容性關鍵在于過程,創新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科技向善,要強調社會責任。

另外,數字經濟帶來了收入分配的極化現象,對就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怎么在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14億人口收入分配、就業的問題。

不同國家對未來產業的理解不同。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出一些,包括量子信息、基因、低空經濟等,其中還包括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有企業想要實現自己的使命,就要進行大量的投資。

國有企業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過程中,經常提到一個詞,叫新型工業化。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召開的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爆F在的問題是,國有企業怎么才能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一定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到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國有企業有重要的投資點,如新型基礎設施。雖然這個詞并不是很新,2020年,大家就都在強調這個詞。但我們理解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含義比較窄,資本市場的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七大領域——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但實際上,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新型基礎設施就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時所有的工業設施,是在傳統工業化基礎設施上疊加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等要求。按照以上要求,推進整個工業產業融合,不僅僅是七大領域的產業融合。城鎮化與工業化也要結合起來,城鎮化的基礎設施也要融入進來,這很關鍵。

對國有企業來講,原本就在新基建方面有著一定的長項和優勢,現在應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另外,現在強調新質生產力,這應該體現為著力在未來產業,包括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上。國有企業想要承擔起國家戰略的使命,就一定要關注未來產業。

不同國家對未來產業的理解不同。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出一些,包括量子信息、基因、低空經濟等,其中還包括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有企業想要實現自己的使命,就要進行大量的投資。這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也有利于實現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其中有幾項關鍵措施。

一是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高水平自主技術要素供給。這里提到的新型舉國體制有兩個含義:開放和市場化,這一點很關鍵。對于國有企業內部來說,應該奉行長期主義,如果考核過于短期化,未來產業的風險就會很大,因為其技術路徑存在不確定性。國有企業搞未來產業,沒有長期的績效考核機制,沒有包容的、容錯的體制機制,就很難在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有所作為。未來產業技術路徑不確定,而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于成長期,兩者融資機制不一樣。

二是積極探索有效投資機制,加大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三是建立完善產業基礎能力評估制度,加快實施針對“產業四基”的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應評估基礎的元器件、零配件、原材料、工藝、行業技術等,從而進行突破。

四是加快推進數字技術發展,以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

五是積極推進綠色技術創新發展,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當前最大的使命就是為中國式現代化做貢獻,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創新,而這也是國有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

猜你喜歡
新質工業化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