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B技巧模型健康教育護理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飲食依從及預后轉歸的影響

2024-03-01 11:17潘影祁平平趙大梅康穎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肝硬化依從性飲食

潘影 祁平平 趙大梅 康穎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市立醫院)消化內科,徐州 221000

肝硬化是在過量飲酒或感染等不良因素侵襲下,肝細胞組織廣泛壞死,導致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進而對器官正常血供和組織產生直接影響的消化系統疾病〔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發展至中晚期最為嚴重且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具備起病急、發展速度快等特點,極易誘發肝性腦病,甚至感染休克,預后效果較差〔2〕。飲食科學性、合理性欠缺是引發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破裂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在破裂出血再復發中高達60%左右,因此,保證患者合理飲食是降低患者再出血發生率的關鍵環節〔3〕。通過對肝硬化出血患者實施健康認知行為教育,利于患者對于疾病健康知識全面掌握,增強合理飲食配合依從性,提高患者預后效果。但在以往常規健康宣教護理中,忽視了動機改變對患者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導致患者臨床遵醫行為較差〔4〕。信息-動機-行為理論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是指通過轉變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從而實現疾病預防控制的理論模型,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依從、加強其生存質量水平中效果顯著〔5〕。本文旨在探討對肝硬化出血患者實施IMB理論技巧模型健康教育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就診時間不同,將其依據1∶1比例進行隨機抽取,均分為每組30例的對照組(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和干預組(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入組標準:①經由血常規、肝功能試驗、甲胎蛋白(AFP)、磁共振成像(MRI)、超聲等檢查,符合《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指南》〔6〕中肝硬化診斷標準;②首次就診、年齡>18歲;③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A級~B級;④臨床資料確實,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4 w內服用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鎮靜劑等藥物;②長期酗酒、藥物依賴者;③合并心、腦、腎等臟器功能不全;④合并顱腦活動性出血;⑤合并凝血機制障礙性系統疾病。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出血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級、體質量指數(BMI)等一般臨床資料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基線資料情況對比〔n(%)〕,

1.2 方法

成立健康宣教護理干預小組:主要包括消化內科主治醫師2名、營養??谱o理人員1名、消化內科責任護士7名等。

1.2.1對照組 實施常規健康宣教護理措施。護理觀察周期為3個月。護理人員將肝硬化出血疾病發生發展、臨床治療、并發癥、飲食計劃、用藥方法等相關疾病健康知識內容,對初入院患者進行口頭宣講,并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情況,并給予其心理安慰與疏導。密切關注患者體溫、呼吸、血壓等機體生命指標變化情況,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增加高纖維、易消化、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嚴禁煙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攝入。叮囑告知患者家屬定期帶患者復診。

1.2.2干預組 實施IMB技巧模型健康宣教護理措施。觀察周期為3個月。見表2。

表2 IMB技巧模型健康宣教護理措施

1.3 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1.3.1飲食依從性 責任護士于入院1 d、干預3個月,借助我院自制住院肝硬化患者飲食依從性調查問卷對患者飲食依從性進行評價,主要包括飲食種類、飲食營養、飲食禁忌、進食方式4個維度,共12個條目,每項條目滿分為3分,總得分為0~36分,分數越高說明飲食依從性越好,Cronbach α系數為0.842~0.879,效度為0.614〔7〕。

1.3.2并發癥 包括肝性腦病(意識昏迷、行為改變)、再出血(黑便、便血、嘔血)、感染(咳嗽、發熱)、營養不良(體重減輕、脂肪含量減少)等。

1.3.3生存質量 責任護士于入院1 d、干預3個月,借助慢性肝病特異性量表(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乏力(FA)、腹部癥狀(AS)、情感功能(EF)、活動(AC)、全身癥狀(SS)、焦慮(WO)6個維度,共29項條目,每項條目滿分為7分,總得分為0~203分,分數越高說明生存質量越好,Cronbach α系數為0.874~0.913,效度為0.623〔8〕。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飲食依從性比較

入院1 d,兩組患者肝硬化飲食依從性情況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3個月后,干預組在飲食種類、飲食營養、飲食禁忌、進食方式等飲食依從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飲食依從性比對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干預組在肝性腦病、再出血、感染、營養不良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入院1 d,兩組生存質量情況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3個月后,干預組FA、AS、EF、AC、SS、WO等生存質量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生存質量干預前后比較

3 討論

本文通過分析發現,IMB理論技巧模型健康教育護理對肝硬化出血患者飲食依從性提升效果顯著??梢?,護理人員借助現代化互聯網技術手段,創建基于IMB模型的肝硬化出血疾病自助護理APP,結合患者自身對于疾病健康與飲食等相關知識的了解,提供針對性的信息和教育,促使患者對于疾病發生發展、自我防控與護理管理等專業知識全面系統了解,提高臨床飲食種類篩選、控制的準確性與合理性,糾正患者不良飲食攝入習慣與愛好,調動患者自我飲食護理管理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9-11〕。

研究表明,干預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對照組相比,下降趨勢明顯。表明對肝硬化出血患者實施IMB技巧模型健康護理教育措施后,強化其對于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對于自身營養狀態可進行動態且及時地自我監測,積極遵循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利于促使患者胃腸功能得以早期恢復,強化機體免疫力、抵抗力及代謝能力,減少消化道再出血及感染等風險發生〔12-13〕。同時,隨著患者胃腸道功能逐漸恢復,有助于提高腸道血液流通,增加肝內血流量,對肝組織網狀內皮系統起到保護作用,加強新生干細胞組織對于外界細菌及病原體的抵抗能力,減少肝性腦病的發生頻率〔14〕。

此外,研究還發現,采取IMB技巧模型健康護理教育的干預組患者生存質量水平明顯提升。由此可見,通過對患者進行早期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對于自身護理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積極求助,護理人員適當給予專業性建議,聯合家屬給予鼓勵支持,與其共同探究解決措施,加強患者自我護理管理的參與性,激發患者求生欲,樹立其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同時,教會患者進行日常健康行為記錄打卡,協助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水平〔15〕。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肝硬化依從性飲食
春節飲食有“三要”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何為清淡飲食
防治肝硬化中醫有方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健康飲食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活血化瘀藥在肝硬化病的臨床應用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