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髖關節置換術后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與常規康復訓練效果比較分析

2024-03-01 04:38宋歡歌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步速步幅強化訓練

宋歡歌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 鄭州 450000

髖關節置換術(hip replacement,HR)是目前臨床治療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發育不良、退行性髖骨關節炎等髖部疾病較為成熟的手術方式[1]。但由于患者多為高齡人群,加之術后臥床制動時間過長,可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影響下肢及髖關節等功能,因此術后需協助患者及時開展專業康復鍛煉,以鞏固手術效果和改善預后[2-3]。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能提升關節功能及其穩定性,增強肌力耐力和平衡力,有利于肌群協調收縮,加快患者恢復進程[4];放松訓練可指導患者放松身心,增強訓練積極性,有效緩解術后疼痛[5]。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行HR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術后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與常規康復訓練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1-01—2022-11我院骨科行HR術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均符合HR術的指征[6],心肺功能良好。(2)無其他肢體功能障礙者。(3)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有髖關節手術史者。(2)肢體癱瘓無法獨立步行者。(3)合并急慢性感染,或髖部病理性骨折者。共入組102例患者,其中術后進行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51例(觀察組),采用常規康復訓練51例(對照組)。均由我科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本研究已獲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術后第1天,指導患者抬高患肢,以促進血液循環;進行踝泵運動和股四頭肌、腘繩肌收縮訓練;根據髖關節活動程度逐漸從被動活動向主動活動過渡,并循序漸進開展坐位轉移、站立位平衡訓練。觀察組:(1)放松訓練。術后第1、第2天,指導患者保持后背放平,四肢自然伸展體位。指導患者用鼻吸氣,至腹部高高隆起后屏住呼吸2 s,之后用嘴緩慢呼出氣體。囑患者緊握雙手,保持拳頭狀5 s,之后伸展五指。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對頭、頸、肩、手、軀干、腿部、足跟部進行放松及肌肉緊張訓練,促使全身放松。(2)脊柱核心肌群強化訓練?;颊弑3终玖⑽?雙腳與肩同寬,伸展左臂與肩平齊,右手扶住肘關節往右側拉伸,堅持10 s后放松;右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連續訓練5次;雙側上肢側展與肩平齊,左側旋轉至最大幅度,堅持10 s后放松,對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連續訓練10次;將雙手放于腰部,后仰至最大程度,堅持5 s后放松,連續訓練5次。(3)腰部核心肌群強化訓練: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兩下肢間放一軟枕,左腿屈曲,右腿伸直,進行抬臀,堅持15 s后放松,對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連續訓練3次;雙腿同時屈曲,抬臀,堅持15 s后放松,連續訓練3次;指導患者保持雙腿并攏伸直,抬起雙腿至與床面垂直,堅持10 s后放松。20 min/次,2次/d,5 d/周,持續訓練3個月。

1.3 觀察指標(1)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2組干預前后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重。采用Charnley髖關節功能評分(CHS)和Harris髖關節功能量表(HHS)評估2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總分分別為18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髖關節功能越好。記錄患側屈髖生物力學指標水平:患側屈髖峰力矩(PT)、總做功(TW)、平均功率值(AP)。(2)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測定法(MWS)[7]測定患者的步幅和步速:步行10 m的時間和距離,一共測試3次,取3次平均值。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2.2 VAS評分、CHS評分、HHS評分干預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CHS評分、HH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VAS評分、CHS評分、HHS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VAS、CHS、HHS評分比較分)

2.3 患側屈髖生物力學指標干預前2組患者的PT、TW、AP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PT、TW、AP水平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患側屈髖生物力學指標比較

2.4 步幅和步速比較干預前2組患者的步幅和步速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步幅和步速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步幅和步速比較

3 討論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隨著人的年齡的增加,骨質疏松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嚴重髖部骨折、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等終末期髖關節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HR目前已成為治療嚴重髖部骨折、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等終末期髖關節疾病患者的主要手段[8-9]。由于患者多為老年人群,其骨骼肌的質量和強度不斷下降和生理功能減退,加之HR術后患者會因懼怕疼痛,康復訓練的依從性差。同時,臨床缺乏對置換關節假體髖關節生物力學以及功能恢復情況的認識,忽視了核心肌力強化訓練的重要性,導致術后治療效果不佳。因此HR術后指導患者規范進行康復鍛煉以增強肌力,對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有重要意義[10-11]。

本研究對HR術后患者采用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通過病例對照分析,結果顯示,干預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CHS評分、HHS評分,PT、TW、AP水平,步幅和步速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2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充分表明了HR術后開展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的重要性和良好效果。其主要原因為:(1)脊柱核心肌群和腰部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能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脊柱的穩定性,提升軀干間力量傳遞的高效性和順暢性,故有利于改善拮抗肌群的收縮與舒張力、髖關節功能和患側屈髖生物力學指標[12-13]。(2)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放松、收縮下肢肌肉訓練,能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指導患者開展深呼吸運動,可進一步刺激副交感神經和肌肉運動活性,協調機體的生理活動。(3)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能進一步促進肩部肌肉協調收縮,維持腹內壓,為脊柱運動提供動力,故可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感,促進髖關節功能改善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核心肌群強化訓練聯合放松訓練應用于HR術后患者,能有效減輕疼痛程度,改善髖關節功能和患側屈髖生物力學指標,提升其步幅和步速。

猜你喜歡
步速步幅強化訓練
一般過去時態強化訓練
試試4米步速測驗法
“三角、數列、平面向量”強化訓練
步速與住院高齡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關性
老年人步速與跌倒風險的研究進展
空間幾何、解析幾何強化訓練
集合與微積分強化訓練
健康老年人舒適步速測評的Meta分析
不同水平障礙賽馬越障步態特征
伊犁馬1 000 m速度賽步態特征與步速相關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