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優化策略

2024-03-02 16:12康楊麗
江西教育B 2024年1期
關鍵詞:延時困境雙減

康楊麗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各地中小學創設了多種課后延時服務項目,在不同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學校希望課后延時服務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雙重認可,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著各種現實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要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從多方面進行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一、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目的和意義

首先,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有助于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家長接送孩子的問題,可以有效銜接學生的放學時間與家長的下班時間,具有便捷性。其次,在課后延時服務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創新小學課后延時服務模式,拓寬課后延時服務資源渠道,在明確課后延時服務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價值,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監督下,高質量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后,學??梢岳谜n后延時服務,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彌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體育運動的不足,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課后延時服務有助于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夯實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校在場地、資源、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優勢,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困境

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困境有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既有問題的適應性困境,二是來自政策挑戰的超越性困境。適應性困境主要表現為:學生家庭對課后延時服務的高期望壓力,學??荚u機制給予課后延時服務空間壓力,學生競爭心態給予課后延時服務供給壓力。適應性困境帶來的直接影響聚焦在學習主體——學生身上,使得其在主體感受上體驗到課上時間的緊張和課下時間的有限。在某種意義上,如果不能突破課后延時服務的適應性困境,“雙減”政策的落實將會“打折扣”,學校教育教學“提質”目標的實現也會受到影響。超越性困境主要表現在“雙減”政策向學校提出的高質量教育資源供給。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離不開學校有效的教育資源供給。但實際上,既有學校教育資源不能滿足廣大家長和學生的現實需求,不能直接吸引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后延時服務,學校課后延時服務自主性和活力不足。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優化策略

1.合理制定課后延時服務方案

為了保證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相關人員需要加強學習,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和學生的個性特長,遵循“家長自愿,校內實施,有效管理”的原則,制定科學、細致的活動方案,從根本上保證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教育性、科學性、安全性。同時,學校要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課后延時服務的重心,要求教師在完成學生作業輔導的基礎上,組織多樣化的趣味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在快樂溫馨的環境下成長,從而實現課后延時服務時間利用最大化,保證教學管理的最優化。此外,教師必須杜絕不符合課后延時服務規定的行為,切忌將課后延時服務變為學科類集體教學、集體補課,避免增加學生的作業量和課業負擔。

2.提升課后延時服務教師隊伍素質

首先,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制定嚴格的培訓考核評價機制,精選培訓內容,保證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其次,保障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權益,保障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報酬獲得權益;把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納入工作考核、績效評估、評獎評優、職稱評定,增加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激情,鼓勵教師在課后延時服務中主動創新,做出成績。最后,增加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來源,通過教師交流輪崗或招聘課后延時服務專職教師,緩解教師隊伍結構失衡和教師數量欠缺問題,使各學科教師分布趨于合理化;適當調整現行“坐班制”,實行“彈性上班制”,科學合理規劃工作時間,減輕嚴格的規章制度帶來的形式化負擔。

3.豐富服務內容

“雙減”政策背景下,科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對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提升小學階段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具體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科學開展創新性、多樣性教學指導活動,為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強化綜合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在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多元化、多層次、多樣性的活動內容,拓展學生的認知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做好充分準備。比如,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教師要結合課程體系科學創設藝術類、體育類、勞動類、德育類、益智類活動,增強學生實踐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高質量、全面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戶外健身、戶外拓展等游戲活動,借助“勤勞的小蜜蜂”“我是小小演說家”“體育足球游戲”等活動,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

4.嚴把學生作業關

如果教師一味地沿用早期的課后延時服務形式,要求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任務,不僅會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聊,久而久之還會令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到統籌作業管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質、量、時、效四個方面進行協調控制,提高課后延時服務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交流討論、集思廣益等方式,對各科目的基礎課程知識進行全面整合,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知識框架與思維導圖,為學生指明知識學習的大致方向和學習要點,在課后延時服務方面提供更好的指導。

總之,教師要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踐行“雙減”政策背景下“減負提質”的育人理念,積極開展多樣化教學、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逐步增強學習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做好準備。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要充分凸顯學校的育人特色,提升教育效果。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要切實解決學校、家庭的共同難題,拉近教師、家長、學生的關系,增強整體育人成效,彰顯“雙減”政策的價值。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猜你喜歡
延時困境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基于級聯步進延時的順序等效采樣方法及實現
困境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