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興桐鄉稻—小龍蝦綜合種養實踐與產業發展芻議

2024-03-03 06:36孫偉杰陸靜范仉洪胡曉波姚德強
中國水產 2024年1期
關鍵詞:稻蝦桐鄉市小龍蝦

◎ 文/孫偉杰 陸靜 范仉洪 胡曉波 姚德強

唐建軍 攝

本文以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為例,綜合考量浙江省實際,對稻—小龍蝦綜合種養模式實踐和發展途徑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其他地區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近年來,浙江省高度重視稻漁綜合種養工作推進,以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彌補先天稟賦不足,有效推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浙江省為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貢獻了“稻—鱉”“稻—紅螯螯蝦”“稻—羅氏沼蝦”“稻—青蟹”等新型高產高效模式及綜合管控技術,在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模式創新方面,發揮了浙江省“先行先試”和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持續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百萬工程,2022年,浙江省新創建42家省級示范基地、2個示范縣;組織實施新一輪水產產業技術團隊項目60項,其中,稻漁綜合種養項目15項。截至目前,浙江省創建漁米品牌133個、稻漁水產品品牌86個,通過各類博覽會、展銷會等大力宣傳推介,5個漁米產品和1個稻漁水產品獲2022年浙江網上農博會優質產品推選活動金獎。

一、桐鄉市稻—小龍蝦模式發展實踐

桐鄉市地處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素有“魚米之鄉”美稱。自2018年開始,桐鄉市堅持穩糧為綱、以漁增效,加大力度規?;七M稻蝦綜合種養,主推不挖溝的稻—小龍蝦輪作模式,創新“季節性流轉”和“公司+農戶+服務”經營模式,通過規劃、政策、黨建、模式、技術、效益“六個一”工程,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稻蝦綜合種養模式。

(一)突出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浙江省率先開展漁業發展規劃編制,將稻漁綜合種養納入規劃布局,通過主推稻—小龍蝦模式,形成“1+n+x”布局,即以宏望基地為龍頭,省級示范基地為補充,引領帶動桐鄉市稻漁綜合種養基地發展。目前,桐鄉市宏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稻漁基地覆蓋6200畝,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單體稻漁基地,成為引領稻蝦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領頭羊,在浙江省有影響力。

(二)突出政府引導,一攬政策落到底

2023 年8 月,出臺《桐鄉市推進稻漁綜合種養“萬元千斤”工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稻蝦綜合種養工作納入農業產業政策,鼓勵稻漁綜合種養連片發展,鼓勵村集體支持稻漁產業發展,對稻漁主體開展建設類、獎補類和創建類等建設給予扶持。同時,加大資源整合,做好桐鄉市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溝渠、農田退排水等項目的銜接,項目建設與稻漁生產田塊改造同步進行,加大農機農藝與稻漁產業的融合力度。

(三)突出黨建聯建,一根紅線串到底

堅持黨建統領,將稻漁綜合種養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工作要點和考核內容??h市級成立以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稻漁綜合種養工作領導小組,水產、糧油、植保、土肥、農機、農安等環節明確分工。鎮級按照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村各主體,在重點鎮成立稻蝦產業黨建聯盟,設立鎮農經中心和村書記聯系制度。

(四)突出模式創新,一個標準貫到底

制定并發布《稻蝦(克氏原螯蝦)輪作技術規范》桐鄉地方標準,主推不挖溝的稻蝦輪作技術,形成“季節性流轉”和“公司+農戶+服務”兩大創新經營模式?!凹竟澬粤鬓D”是指通過流轉周邊種糧戶的冬閑田,統一承包給稻蝦企業養蝦,種糧、養蝦分期分工,保障農戶效益和種糧積極性,2022年,流轉規模已達15768.3畝?!肮?農戶+服務”,由稻蝦龍頭企業提供稻田、蝦苗、飼料、工具等生產資料以及技術服務、統銷等全過程支持,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2022年,服務規模達3425.8畝。

(五)突出技術賦能,一批專家幫到底

加強與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農推中心以及浙江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部門院所合作,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建立浙江大學—崇福稻漁生態種養研究工作站,對稻漁綜合種養新品種、新模式、綠色防控等關鍵環節進行研究,為桐鄉市稻漁提供可學習、可復制的技術模式。通過培訓班、現場交流會和外出考察活動等形式,不斷提升農技人員和種養主體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突出效益優先,一項目標爭到底

2022年,桐鄉市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21950畝,其中稻田小龍蝦模式20398畝,占比92.93%。稻田小龍蝦模式中稻蝦共生2557畝,稻谷平均畝產558kg,商品小龍蝦畝產80kg,蝦苗畝產151kg,畝效益6810元;稻蝦輪作17711畝,稻谷平均畝產567kg,商品小龍蝦畝產155kg,畝效益3836元。與水稻單作相比,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二、桐鄉市稻—小龍蝦模式和技術特色

截至2023年6月,桐鄉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增至3.01萬畝。桐鄉稻蝦產業具有“穩糧效應、增收效應、肥藥雙減效應、規模發展效應”等“四大效應”,形成了桐鄉特色,成功創建浙江省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示范縣。

(一)分階段種養,實現一田雙收

每年6月中旬前后,根據前一年試種評比結果,以食味優先、抗性和產量兼顧的原則,選出適宜的水稻品種用于水稻生產。水稻收割后做好秸稈返田處理、進水除野并種植水草,大約10天后即可開始小龍蝦養殖。輪作模式的苗種放養一般在2月開始,以3月為多,4月中下旬開始捕大留小,至6月上旬結束。該模式對普通種養戶來說生產難度降低,養殖周期縮短,養殖成功率大幅提高,減少了稻田冬季拋荒現象,實現穩糧增效。

(二)無溝式養殖,實現繁養分離

主推無溝平板式養殖,單個種養單元面積以10000m2為宜,外堤埂宜高出田面0.8m,面寬大于0.8m,坡比1:1 ~1:1.5,水深可加至50cm為宜。通過加高田埂以及安裝進排水設施,有效保障農田空間及糧食生產能力,提高單位良田優質水產品產出。稻蝦共生與稻蝦輪作的面積比以1:4 ~1:6為宜,與單一的共生模式相比,實現繁(共生)養(輪作)分離、錯峰上市,提高了小龍蝦商品規格和售價。

(三)產學研結合,實現生態種養

通過和浙江大學稻漁生態團隊等單位合作,開展稻蝦輪作機理研究,從養分平衡和環保角度提出了稻—小龍蝦輪作模式的產量閾值為1.681t/ha,較大幅度降低蝦苗投放密度,規格為300尾/kg的蝦苗投放量降低到不超過6000尾/畝,以減少種內競爭并主攻規格。幼蝦宜用蛋白質含量32%~38%的配合飼料,成蝦宜用蛋白質含量30%~32%的配合飼料,根據氣溫情況確定日投餌量為存塘蝦體重的2%~6%,一天兩次,7:00~9:00投喂30%,16:00 ~18:00投喂70%。通過項目對排水渠進行生態化改造,建設生態溝渠,并在河道設立緩沖區,通過水下森林等凈化養殖尾水。據抽樣統計,稻蝦輪作模式全年化肥施用量減少52%,農藥使用量減少56%。

三、稻—小龍蝦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全國稻田小龍蝦規模迅速擴大、上市時間集中、食品加工產業滯后等問題集中顯現,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苗種風險和病害風險不斷加大。尤其是2023年,稻田小龍蝦產業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小龍蝦早苗減產20%以上,帶動苗價上漲,使得買苗經營戶畝效益減少50%以上。

(一)供需不平衡

以“糧食安全、糧漁雙收”為背景,在政府推動、技術進步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快速發展,小龍蝦產量不斷增加。2022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4295.56萬畝,其中稻—小龍蝦2350萬畝,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54.71%。以桐鄉市為例,2023年度新增稻—小龍蝦7535畝、同比增長37%。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小龍蝦的消費能力和市場需求明顯下降。

(二)模式較單一

桐鄉市稻—小龍蝦綜合種養模式占比很高,輪作模式占比近87%,養殖結構單一,產品集中上市,行業風險較大。受2022年高溫影響,2023年初,小龍蝦苗種少且遲,價格居高不下,苗種成本1500元左右,加上3月~4月氣溫較低,小龍蝦生長緩慢,導致在5月~6月插秧前集中上市,小龍蝦產量、售價、效益均創新低,尤其是苗種依靠外購的養殖戶,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

(三)產業鏈不完善

湖北省潛江市等基本實現三產全面融合,以小龍蝦產業鏈獎補資金為引導,統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村電商示范、漁業高質量發展、財政貼息等項目資金,集中支持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金融、保險等支持手段發揮了良好作用。而浙江省稻—小龍蝦主產區以小龍蝦苗供應和商品蝦生產銷售為主,配套的加工、儲藏、物流、消費等環節尚不完善,且缺乏小龍蝦優質種源,產業主導權和市場話語權不夠,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嚴重不足。

四、浙江省稻—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途徑芻議

近年來,稻—小龍蝦模式作為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的最主要模式,在保障糧食安全、踐行“大食物觀”以及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構建多元化水產品供給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自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稻—小龍蝦產業由此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抓牢種業基礎,實現苗種高質量供應

種業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目前,國內小龍蝦種業存在種質退化、出肉率低、病害多發等多種問題,湖北省、江蘇省多個團隊正在開展新品種選育工作,但尚無公開發布的新品種面世。建議大力研究小龍蝦苗種規?;庇夹g,竭力改變浙江省小龍蝦新品種選育和種業培育嚴重滯后的現狀,盡快滿足出苗早、生長快、抗逆性強、出肉率高的小龍蝦新品種需求。

(二)強化技術支撐和模式創新,實現錯峰上市

建議加強與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發展稻漁新模式、推進小龍蝦錯峰養殖等多種技術措施,大力推動稻—小龍蝦+鱉、稻—小龍蝦+鱔、稻—小龍蝦+羅氏沼蝦等模式試驗和養成技術研究,通過多模式、多品種種養結合,促進稻、蝦增產和稻田增收;研究小龍蝦大規格早苗大棚培育技術、大棚親蝦早繁技術,通過“兩段式”實現早出苗、出大苗,切實提高養殖效益。

(三)深化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提升產品附加值

建議通過發展小龍蝦加工及預制菜產業,引導和推動加工、倉儲、物流等環節向稻漁綜合種養主產區布局,實現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銜接配套,推進即食品、預制品、精深加工產品開發和蝦蟹殼等副產物綜合利用。推進農旅融合,持續挖掘拓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多功能性,促進特色美食、民俗文化、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等業態融合,實現產業多元價值和融合發展。注重品牌打造,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加大營銷推廣和產銷銜接力度,著力提升品牌市場號召力、競爭力和影響力,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知名度高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和產品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農業保險創新,利用產業發展指數監控產業健康發展

稻漁綜合種養作為重要的鄉村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目前需要上下統一思想,既大力鼓勵發展,又要加強監管,尤其要大力推行屬地管理和第三方測試配套的優良做法。通過指標設置和模型構建,在浙江省創新提出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指數,對面積規模、產量效益、設施品牌、從業人員等情況和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權重賦分,用于評價稻漁產業發展水平,從而客觀反映各地稻漁產業發展的優勢和短板。繼續加大和優化政策補助,一方面加大對稻漁項目的支持,優化落實稻漁政策性補助,集中支持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另一方面,建議加快推進政策性保險,以農戶自愿參保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稻田小龍蝦價格指數地方特色農業政策性保險,降低稻—小龍蝦養殖風險,保障稻蝦產業穩定發展。同時,可結合規模養殖場、交易市場和加工企業,開展保護價收購試點。

猜你喜歡
稻蝦桐鄉市小龍蝦
褲子穿反的一天
都是『神醫』惹的禍
小龍蝦不火了?畝賺10000元!快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小龍蝦
2019年第一季稻蝦行情報告新鮮出爐,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廣大蝦農們
發展稻蝦產業,重振魚米之鄉
南縣稻蝦產業富民強縣
小龍蝦的正確打開方式
稻蝦共生高效種養關鍵技術
小龍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