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震林在旗桿大院的點滴

2024-03-04 18:03黃定夷
世紀風采 2024年2期
關鍵詞:密室后門旗桿

黃定夷

1940年4月下旬,譚震林受新四軍軍部委派,來到了常熟東鄉全面領導蘇南東路地區的抗戰。在他的領導下,蘇南東路地區抗日浪潮風起云涌,軍民魚水的贊歌也到處傳唱。這里擷取譚震林與旗桿大院的幾則小事。

譚震林初次到大院

距常熟徐市鎮不遠河塘交錯的地方,有一個旗桿里村,村中有一個大戶人家。因其祖上黃金鳳于清嘉慶年間考中武舉人并擔任守御所千總,遂在大院前豎起旗桿,由此村民把這大院喚作旗桿大院。此處被河流與樹竹林包圍,隱蔽且風景幽秀。大院由以老廳為中心的東側院落和以新廳為中心的西側院落組成,是一座典型江南建筑風格的院群。我們一家住在西側院落,共有三進。自從父親病逝、大哥黃良史犧牲和大嫂陳行之參加“民抗”后,母親顧瑞霞照顧著我們兄弟三人及大嫂的兩個弟弟,艱辛撐起了這個家。

1940年5月初,譚震林化名林俊,初次來到大院。那天我不在家,是后來母親講起的。自從大院成了“江抗”與“民抗”兩個司令部的辦公地點后,部隊與地方干部進出大院多了,母親早習以為常了。但那天不同,譚震林是由“老天”(任天石)等人陪同過來的。他們從前門進來,沒在廳堂小坐,而是待“老天”與我母親寒暄了幾句后,就由我母親帶了他們直奔第三進院落的密室。母親當時感覺此人來頭不小,但給我母親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是他的穿著打扮。只見他穿著半舊深色短衣與肥大的長褲,頭上戴了一頂破帽,在舉手投足間活脫脫像個老農民。后來母親笑著對我們講,如果不是“老天”領來的話,還以為是來大院打短工的。那天譚震林與我母親沒講上話,就匆匆離開了。當天夜里母親就在密室里鋪好了床鋪,放好了桌椅及洗漱用品等。

一聲“大嫂”一首“歌”

我家第三進院落由三間平房與前后兩個花園組成。記得前花園西南角有棵百年樹齡的金桂,開花時香味飄滿整個院落。離桂花樹不遠處的西側圍墻上有扇木制側門,出門右拐可進入后花園。院落的東側有條南北向的鋪著木地板的幽深備弄,走到北面盡頭下臺階穿過小走廊就來到密室。小走廊東側墻上有扇后門,出后門就是一片橡竹園。

密室并排有兩間,里面一間的房門是隱藏著的,約20平方米,算得上真正的密室,知道的人不多。若遇到緊急情況,住在密室里的人有多條路徑可以撤離。最佳的一條就是出后門穿過橡竹園,到達北側橫涇河水站,上船走水路或進入河對岸樹林。密室的安全性還在于前面那條備弄,走在木地板上腳步很響,若有人經備弄偷襲密室,人還未到,腳步聲早傳到室內。

譚震林多數是在傍晚或夜間來大院,僅帶著警衛員走水路從后門來。白天帶著戰士從前門來的時候不多,我只見過兩次且印象深刻:一次是戰士們齊唱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走進大院;還有一次是一個戰士進大院時不慎把嬸娘家一只小雞踩死,執意要賠錢?!度蠹o律八項注意》這首歌當時廣為流傳,我雖然也會唱,但第一次看到這么多戰士齊聲合唱,感到很有氣勢,也很親切。

戰士們到大院多是來用我家灶頭蒸包子,常常剛蒸好就邊啃著或帶著包子出發了。記憶中戰士們蠻喜歡我家腌制的咸菜、咸蘿卜和釀制的甜醬,母親總會給他們帶上些。母親常常想燒些葷菜給戰士帶上,卻總是被謝絕。

我家后門白天僅掩上,并不上鎖,便于“老天”他們進出大院,但到夜里要上鎖。譚震林與警衛員很晚從后門進大院的話,與“老天”做法是一樣的,不敲門,而在門傍邊的小窗戶上敲幾下,聲音不大,但母親能聽到,母親會起床去開門。每次母親開門后,譚震林總是會十分歉意地說上一句:“大嫂,謝謝啦!”有時母親會弄些簡單的飯菜給他們充饑,而密室里的熱水等,每天傍晚都會事先準備好。

譚震林的一聲“大嫂”和戰士們的歌聲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人民軍隊和其他武裝的巨大差異。在日偽統治的腹地,黨領導的抗日力量之所以能星火燎原,正是因為軍民情血濃于水和千千萬萬民眾真心實意地支持保護著抗日力量,他們才是真正的“密室”。

母親教他吃螺螄

旗桿大院的黃家從乾隆初年到清末,歷代為官,積累了豐厚的田產。我父親病故后,田產傳到比我大17歲的大哥黃良史手里。大哥在上海讀高中時,接受了進步思想的教育,他在巴金的著名小說《家》的扉頁上寫下:“暴露舊家庭的罪惡,指示新生路的光明?!睘檑`行自己的誓言,他征得母親的支持,放棄了上千畝糧田的收租,僅保留了200余畝田的收租。常熟淪陷后,住在城里的祖父的生意一落千丈,對我家的貼補也減少了。旗桿大院已逐漸衰落,但我們舉家參加抗日救亡的懿行,讓我們感到在精神上反而更加富足了。

我母親持家有方。她請人在西浜用竹柵欄與外塘隔開后養上魚蝦,自己又種了各種蔬菜。因此除肉類少點,魚腥蝦蟹、蔬菜豆腦還是蠻豐富的。母親教會譚震林吃螺螄的那次“河鮮宴”,用的就是產自我家西浜的河鮮。記得那是譚震林來大院不久的一天清早,不?;貋淼拇笊╆愋兄蝗辉缭缁貋砹?,交待我母親午飯備好點。母親是聰明人,她叫上了有抗日傾向、燒得一手好菜的孟大倌來幫廚。他的兒子是漁民,隨父過來后在西浜捕了點水產。母親嫌魚太小,不能氽爆魚,又專門買了一些大魚和養清的螺螄。

那天中午我放學回家,看到孟叔在我家,就知道今天有“好飯”吃了。走進餐廳,我看到大嫂在招呼眾人坐下,好幾個來過大院但叫不上姓名的也在,后來知道其中有薛惠民等,來過大院多次的楊浩廬那次沒來,可能是還在醫院養傷的原因。這次我總算看清楚住在密室里的譚震林了。他還是一副農民打扮,看不出有大官的架子。用餐時,他看著一大碗螺螄良久,好像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舀了一勺螺螄湯喝了后,對旁邊的人講:這是什么東西?如此鮮美。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他沒有吃過。于是母親從廚房里拗斷了一根帚竹絲,洗凈后給他做起了示范:先把螺螄厴挑掉,然后把里面的肉挑出來,吃頭部不吃尾部。他跟著學吃上幾個,慢慢熟練起來。這時旁邊有的人來勁了,表演性地用筷子夾著螺螄嗦著吃,速度極快。那天他也想這樣,但始終沒做到。母親講他還特別喜歡我們這里的草頭與韭菜面衣以及糖醋黃瓜。

我對譚震林學吃螺螄的場景記憶尤深,它讓我感受到共產黨干部的樸實和真誠。他們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能保持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十多年后,我光榮地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中,就是靠了這種精神與戰友一起出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作戰任務,并榮立戰功。

在我母親的用心照護下,譚震林斷斷續續在我家住了半年時間,既沒生過病也沒遇到危險。不久,為了建立澄錫虞根據地,他告別了常熟。1941年的早夏,即日偽大規?!扒遴l”前,大院首先遭到日偽報復劫掠,母親與其哥(大嫂陳行之父親)被打成重傷。消息傳到譚震林那里,他隨即作出決定:大院目標太大.暫時不要作為抗日武裝的重要駐地,不能犧牲百姓。那時,他清晰記得大院與我母親等鄉親。然而,可能歲月久遠,記憶淡忘,1982年重回常熟的譚老,沒有提及旗桿大院與我母親等往事,而我母親那時也已辭世兩年了。1983年,譚老也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為了不讓這段紅色記憶被后人遺忘,我特口述記錄下來,以供存史育人參考之用。

猜你喜歡
密室后門旗桿
測量旗桿的高度
密室逃脫
回聲密室
賀晉年東北剿匪拔掉“四大旗桿”
旗桿到底有多長
工業物聯網后門隱私的泄露感知研究
密室脫身之計
這個班還不錯
新途安1.4TSI車后門車窗玻璃不能正常升降
逃離密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