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開展策略

2024-03-04 13:27環榮仙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種植活動勞動教育科學

環榮仙

[摘 要] 幼兒是天生的探索家,他們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能認識各種各樣的植物,在感知季節變化的同時,能豐富自身的認知。幼兒園的種植園地和自然角可以說是大自然的縮影。在幼兒園的種植區,通過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激發幼兒的觀察力、動手協調能力、同伴合作能力,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經驗,積累幼兒園科學領域的教育經驗。

[關鍵詞] 幼兒園;科學;勞動教育;種植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應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的欲望;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在探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園的種植活動具有操作性、真實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在幼兒園開展種植活動,不僅能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成長機會,形成豐富的課程資源,還能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能力發展、經驗積累起到積極作用。

一、關注學習主體,探究種植的方法途徑

幼兒園種植活動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點來進行。不管是在戶外的種植園地還是室內的自然角,都需要以兒童為本,以經驗為基礎,從問題導向入手。

(一)依據幼兒的興趣選擇種什么

每學期初,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班級種植園地和自然角內可以種什么植物。大多數幼兒會基于自身認知選擇植物,這時教師可以將幼兒的想法記錄并呈現出來,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審議和選擇,最后確定要種植的植物。這個過程一來可以順應幼兒的興趣,二來可以在甄選的過程中了解到哪些植物適合室內種植,哪些植物適合室外種植。

(二)從問題導向入手討論怎么種

“種”是一個科學經驗加實踐的過程。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種植知識,懂得種植的步驟。同時,掌握這些必備知識后,需要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讓幼兒參與種植活動,在實踐中梳理科學種植及管理的方法。

例如,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種植園地里可以栽種各種各樣的蔬菜,班級自然角內可以種植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苗。育苗時,教師可以讓幼兒選擇種植方式,如土培、水培、沙培等,觀察種子“播種—發芽—成苗”的生長過程。教師也可以采用控溫的方式,讓學生對比不同溫度下植物的生長速度。當班級的生長條件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時,就可以將培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班級的種植園地里,再經過細心管理,讓它們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長大。

(三)根據各年齡段目標可以做什么

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動手操作能力及對事物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幼兒的年齡特征是教師制定教育活動目標的重要依據。例如,在育苗課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在種子的選擇中,小班幼兒播種的種子較大,中大班的相對小一些;在播種方式的選擇中,小班通常是刨坑埋種,中大班可以均勻撒播;在播種技巧的選擇中,中班可以著手移苗、扦插等,大班幼兒可以開展嫁接活動。

二、利用空間環境,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

為發展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幼兒園的室內外空間都應該為孩子提供適宜的種植環境。戶外的種植園地、室內的自然角自然而然就成為幼兒園觀察和學習的重要陣地。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還蘊藏著很多寶貴的教育契機。

(一)工具選擇的合理性

《指南》中提出,幼兒喜歡探究,常常動手動腦探索,并樂在其中。在種植活動中,為了能滿足幼兒探索和操作的需求,不管是室外種植還是自然角種植,教師都要投放適宜的工具,促進幼兒學習行為的發生。工具可以分為:種植工具、探索工具、記錄工具、室外運輸工具、輔助工具等。教師還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體發育特點,選擇適合抓握、操作的使用工具。工具投放以后,教師要跟蹤觀察幼兒對工具的使用情況,根據實際活動內容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

(二)“支架環境”的有效性

在種植區環境創設中,除了提供豐富、有趣且能產生互動的區域材料外,教師還需要創設一個科學探索的“支架環境”,支持和鼓勵幼兒主動探究。例如,為了讓幼兒了解班級自然角內的植物信息,教師可以用展板、相關植物張貼畫等為植物做名片;也可以為植物做一個成長周期圖,貼上顯示該植物不同階段生長的形態圖片(種子—發芽—長大—成熟)等。再如,教師如果發現了植物無人照顧和過量照顧的情況,組織幼兒討論植物的生長習性,用圖示呈現在該區域內,供幼兒參照,同時提供標注好水量的澆水工具和記錄牌,幼兒照顧過植物后在澆水記錄牌上做上記號,提醒其他幼兒不需要再去澆水。如果不能定時定量給植物澆水,可以在植物種植盆內插入雪糕棒,幼兒在該區域活動的時候可以先把雪糕棒拔出來,通過觀察它的濕度,了解植物是否缺水。還可以放置一本關于當下主題的繪本,幼兒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在書中找答案,以此激發幼兒的觀察和學習興趣。支架環境的創設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還需要根據植物生長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幼兒的興趣、課程進程等進行調整和優化。只有創設動態的、有準備的環境,才能真正激發幼兒參與探究種植活動的動力。

(三)記錄方式的多樣性

有活動就會有記錄過程。為了真實地記錄幼兒看到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拍照、錄音、繪畫、表征、語言描述等方式來記錄幼兒當時的發現和思考。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提供多種記錄工具,如照相機、手機、錄音筆、記錄本等??刹捎谜掌涗浄?、音頻記錄法、影像記錄法、日記記錄法、插牌記錄法、表征記錄法等,讓幼兒隨時記錄植物生長過程中發生的有趣事情。 例如,日歷記錄法是指在觀察和管理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幼兒在日歷上記錄植物變化的點點滴滴,通過測量發現植物在悄悄變化,從而感受植物生命成長的整個狀態。不管使用哪一種觀察記錄方式,都應是有效的、有意義的,同時也能給進入該區域的其他幼兒起到引領作用。

三、注重參與實踐,強化幼兒的學習體驗

幼兒真實參與和實際操作的自然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參與并不意味著真實的操作活動,有時幼兒只是在該區域轉一圈,偶爾對感興趣的事物駐足一下,但僅限于“看”。讓幼兒真正參與管理,需要提供更多可操作的工具和多元材料,才能激發幼兒的動手積極性。同時,在種植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設問—探究—答疑”的方式,不斷激發幼兒持續研究、探索的興趣。

(一)與實踐結合,動態建構,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

幼兒園種植角的創設,可以讓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在種植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學會照料、學會觀察、學會發現。

例如,筆者班級開展的“百合成長記”活動中,幼兒討論百合的種植方式,有的學生說把整個種球直接種進土里,還有的學生說可以把百合種球掰開插到土里。究竟哪種方式可以讓百合生長呢?教師將幼兒分成了兩個研究小組,讓他們自己選擇一種方式播種。經過細心照顧,幼兒驚奇地發現兩種方式都可以讓百合發芽。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比較后發現,整顆種植的百合可以抽出枝芽并長出葉子,而葉片種植的百合雖然生了根,但是不能成功生長成真正的百合。通過這個實驗,幼兒不僅收獲了種植百合的經驗,而且知道了種植成功的秘訣是科學播種。

(二)與繪本聯結,提供支架,支撐幼兒的持續探究

在自然角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有自我管理、自我調整、自我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提供自然角的支架環境,以及與當下活動相適應的科普繪本。

例如,秋季正是各種植物收獲的季節,教師將“尋”來的種子與班級自然角聯結,在該區域內創設了環境支架區——將植物種子傳播的方式用“手抄報”的形式呈現出來,并結合圖片進行問題設計;分類操作區——建立種子博物館;形態辨別區——觀察和對比相似種子的相同與不同;實踐體驗區——嘗試不同的種植方式和環境等。再結合繪本,通過師幼共讀、幼幼互讀的方式進行繪本內容的解讀,豐富了幼兒對植物種子科學知識的認知。

(三)與領域互通,相互滲透,促進幼兒的多方發展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除了有教師為他們科學探究技能的發展提供指導之外,還有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例如,幼兒在學習和操作中,涉及很多數學活動,有測量、數數、排序、分類、比較等。種植活動為幼兒搭建了一個表達與交流的平臺,幼兒會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分享自己的新發現,也會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告訴其他小朋友。通過與同伴的合作交流,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為今后的讀寫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尊重自然生命,形成寶貴的精神品質

植物的生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幫助幼兒建立對植物生長變化的系統認知,在種養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進行持續觀察,經歷植物完整的生命周期。當幼兒面臨植物死亡的時候,教師需要抓住教育契機與幼兒共情,表現出對植物死亡的悲傷和應有的尊重。在這里,他們能體會、感悟、探索每個植物的生命歷程,理解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從而學會珍惜、尊重、熱愛和保護生命,形成懂得關心他人、熱愛大自然的良好精神品質。

例如,在自然角種子的生發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植物媽媽有辦法》,讓幼兒理解世界萬物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中每一種生命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繁衍后代,每種植物都有讓自己的種子“旅行”的特殊本領。正如繪本中的“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而遍布世界的植物要把生命的種子傳播到大地的各個角落,正是尊重自然生命、升華情感的教育契機,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引發幼兒對生命意義的情感共鳴。

五、創新家園合作,巧用多元的家長資源

幼兒是在家庭、社會、幼兒園的共同影響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教師應充分了解本班家長資源,讓家長資源服務于幼兒的種植活動。教師可以邀請懂得種植理論或有種植經驗的家長進入幼兒園,以志愿者或者家長助教的形式參與到班級或者幼兒園的種植活動中,指導種植園地的開發和利用,以及在原有的基礎上科學管理種植園地。

例如,大班需要栽種西瓜,教師可以邀請職業是果農的家長全程指導西瓜培育。在選種、育苗、移栽、鋪地膜、搭瓜棚、授粉、剪葉、除草這一系列過程中,幼兒積累了更多新的種植經驗。當幼兒看到親手栽種的西瓜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一天天長大并成熟,洋溢在幼兒臉上的是成功,是滿足,是希望。

另外,在種植活動中,幼兒園要基于不同季節植物的生長,有目的地種植不同顏色、種類、形態的植物,讓幼兒持續體驗自然的美好。教師應充分利用室內外自然環境,抓住種植、管理、收獲和使用過程中的教育契機,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種植活動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師還可以激發幼兒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之情,讓幼兒對有趣的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豐富科學經驗,積累生活常識。同時,在這些活動中,教師還要引導幼兒感受和判斷風險,提升在不確定的自然環境中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猜你喜歡
種植活動勞動教育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語言能力培養:幼兒種植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風景”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在種植活動中迸發自主探究的火花
種植活動促進幼兒多元化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
幼兒園種植活動與教育價值分析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