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盾構隧道的變形效應研究

2024-03-04 02:25么家琦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24年1期
關鍵詞:盾構測點土體

么家琦

(廣東粵東城際鐵路有限公司,廣東 汕頭 515000)

城市地鐵軌道交通日益發達,很大程度地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在使用盾構機挖掘軌道交通隧道的過程中[1],地下的地質條件復雜,在軟土環境下盾構隧道容易出現變形效應,在該情況下盾構隧道出現坍塌的風險較大。為保障盾構機施工作業安全,保證盾構隧道施工質量,對盾構隧道變形效應進行研究意義較大[2]。復雜環境軟土地層內含水率較高且土層內由淤泥質土、粉質黏土組成,當受到荷載或者自身荷載發生變化時,容易出現位移現象,地質結構不穩定增加了盾構機施工難度[3]。在該情況下,本文研究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盾構隧道的變形效應,為盾構隧道施工提供變形數據。

1 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盾構隧道的變形效應

1.1 工程地質概況

本文以某地鐵項目作為研究對象,車站主體基坑基底范圍內為軟土地層,以淤泥質土、淤泥質細沙和粉質黏土為主,其次為全風化和強風化的泥質粉砂巖,地質環境較為復雜。在車站主體基坑基底范圍地質結構內含水率數值較大,地質結構不夠穩定,為盾構隧道建設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工程地質匯總見表1,其盾構隧道平面圖如圖1所示。

圖1 盾構隧道平面圖 (單位:mm)

表1 地質匯總表

盾構隧道推進方向相同,兩側均設有承臺,承臺尺寸為10m×10m,承臺兩端分別距離隧道5.5m 和5.8m,每個承臺均具有3 排樁,分別為前排樁、中排樁和后排樁。盾構隧道外徑寬度為6.1m,2 個盾構隧道之間的距離為11m。

1.2 基于HSS 模型的盾構隧道的變形效應計算

HSS 模型(Hyperstatic Soil-Structure)是一種新型的土力學模型,它可以描述土體中不同巖性的存在,從而更準確地預測建筑物所處的土壤狀態。該模型可以用于分析盾構隧道在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的變形效應?;趶椝苄岳碚?,將盾構隧道土體的變形行為視為由2 個方面共同貢獻的因素: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其中,彈性變形是土體在受到加載后能恢復到原始狀態的變形,而塑性變形是當土體受到過大加載時,無法完全恢復的永久性變形。使用HSS 模型可以計算盾構隧道在不同情況下的變形效應。盾構機工作是分段連續進行的,盾構機每推進一段長度[4],其土倉內壓力和尾部注漿的壓力均會被激活,土倉壓力和注漿壓力變化后,對盾構隧道產生一定作用力,使盾構隧道出現變形效應。令P為盾構機土倉壓力,其計算如公式(1)所示。

式中:L為盾構隧道中軸線以上覆土厚度;γm為盾構隧道覆土層加權平均重度;K0為正常固結條件下,靜止側壓力系數。

盾構機在工作的過程中,當盾尾部脫出時導致隧道壁和襯砌間出現間隙[5],在理論上該間隙數值約為1.65m2,但在實際工況中,會存在一定偏差。為充分描述盾構尾部與襯砌之間間隙、盾構機注漿程度和隧道面土體的變形程度和范圍[6],將盾構尾部與襯砌之間間隙概化為均質的彈性等代層,δ表示該層厚度,其計算如公式(2)所示。

式中:η為經驗系數;Qp為理論盾構尾部與襯砌之間間隙。

當考慮注漿時,盾構機尾部間隙填充不足、偏心超挖和支護壓力不足引起的間隙,則等代層厚度可改寫式(3)。

式中:z1、z2、z3分別為盾構機尾部間隙填充不足、偏心超挖和支護壓力不足引起的間隙。

以公式(1)和公式(3)結果為基礎,利用HSS 模型對盾構隧道變形效應進行反演。HSS 模型是反映土的硬化特征的模型,利用該模型可得到盾構隧道變形效應數值。令q、ε1分別為盾構隧道的偏應力和主應變,二者之間關系如公式(4)所示。

式中:Vf=qf/qa,qf為盾構隧道變形時偏應力;E50為三軸加載模量;qa為剪切強度漸進值。

令Eoed為不同預應力下盾構隧道土體壓縮模量,其計算如公式(5)所示。

令Eur為不同圍壓情況下盾構隧道土體卸載模量,其與盾構隧道土體切割線模量E50之間轉換公式如公式(6)所示。

令Q0為不同圍壓下,盾構隧道初始剪切模量,如公式(7)所示。

以公式(7)結果為基礎,計算盾構隧道土體剪切模量,如公式(8)所示。

式中:Q為盾構隧道土體剪切模量;ζ、ζ0.7分別為初始剪應變和剪切模量衰減到初始剪切模量的70%時對應的剪應變。

通過上述步驟,得到不同情況下盾構隧道土體剪切模量,該剪切模量為盾構隧道變形效應數值。

2 盾構隧道—周邊建筑群全區段一體化施工數值模擬方法

PLAXIS 3D 軟件是一種專業的有限元分析軟件,可用于進行土體和結構的三維數值模擬。在本文中,研究人員使用PLAXIS 3D 軟件進行盾構隧道與周邊建筑群全區段一體化施工的數值模擬。通過該軟件可以模擬盾構隧道施工對周邊土體和建筑物的影響,以評估變形效應并優化施工方案。使用PLAXIS 3D 軟件對盾構隧道-周邊建筑群全區段一體化施工數值模擬,獲得盾構隧道在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的變形效應[7]。盾構隧道與其周邊建筑群實體單元和節點較多,為簡化計算,將其地質軟土層看均質水平分布,周邊建筑樁基為矩形均勻分布[8],建筑荷載也是均勻分布在底板位置。盾構隧道土體參數根據表1,隧道模型采用笛卡爾坐標系,盾構隧道邊界尺寸參考圖1,盾構隧道為彈性本構,其結構參數見表2。

表2 盾構隧道結構參數

根據上述參數,使用PLAXIS 3D 軟件建立盾構隧道施工數值模擬模型,從而進行施工模擬。這包括逐步添加盾構隧道和支護結構,并設置相應的施工時間和序列。定義盾構推進速度、注漿壓力等施工參數,并考慮盾構隧道和支護結構與土體的相互作用。通過動力學分析,模擬盾構的推進過程和支護結構的安裝過程,預測隧道變形和土體響應。首先,利用該模型模擬盾構機作業過程,其次,得到盾構隧道變形效應。最后,分析結果。施加適當的荷載條件,如地震荷載或靜態荷載,以評估盾構隧道和周邊土體的穩定性。通過計算位移、應變、應力和變形等參數,評估盾構隧道和周邊土體的變形效應。生成圖形化和數值化的分析結果,并進行后處理和結果解釋,以支持工程設計和決策。

3 試驗分析

利用建立的盾構隧道施工數值模擬模型,模擬盾構機推進,使用本文方法對該盾構隧道進行變形效應計算。在盾構隧道內每隔50m 設置一個觀測點,以5 個連續觀測點作為試驗對象,對右側隧道進行盾構機推進時,模擬5 個連續觀測點水平方向的變形位移,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盾構隧道水平方向變形效應

分析圖2 可知,該隧道5 個監測點在水平方向上均出現不同的變形效應,其中測點5 在水平方向上變形效應數值最大。從5 個測點水平方向變形效應數值曲線來看,當樁長為20m~40m 時,該隧道水平變形效應最大。利用數值模擬方式呈現該盾構隧道垂直方向的變形效應,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盾構隧道垂直變形效應云圖

分析圖3 可知,從盾構隧道垂直變形效應云圖來看,盾構隧道豎向位移由拱頂位置逐漸向兩側降低,但其幅度略小。盾構隧道豎向位移數值由大到小順序:拱頂位移大于兩側位置大于拱底為止,說明盾構隧道頂部位置變形效應較強,該結果也說明本文方法具有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以盾構隧道變形效應中的沉降量為衡量指標,10 個測點作為試驗對象,測試盾構隧道在穿越的過程中、穿越50 d 后和后續沉降數值,測試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時段盾構隧道變形效應沉降量(單位:mm)

由表3 可知,10 個盾構隧道測點在盾構穿越過程中、盾構穿越后50 d 和后續時間中,其最大變形效應沉降量呈現上升趨勢[9],但上升幅度不明顯。當10 個盾構隧道測點在盾構穿越時,其最大變形效應數值為0.193mm,最小變形效應數值為0.124mm。盾構穿越后50 d 時,盾構隧道測點最大變形效應數值為3.096mm,最小變形效應數值為2.036mm。當隧道盾構施工作業完成后,盾構隧道測點最大變形效應數值為3.824mm,最小變形效應數值為2.978mm。綜上所述,利用本文方法可有效獲得盾構隧道在不同時間段時,其最大和最小變形效應,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變形效應數值,應用效果較佳。

4 結論

本文研究復雜環境軟土地層中盾構隧道的變形效應,采用該方法通過HSS 模型獲得盾構隧道變形效應數據,并建立盾構隧道掘進數學模型,對其盾構機掘進進行模擬。經過試驗可知,在負載環境軟土地層中,盾構隧道拱頂位置變形效應最大,當盾構樁長度為20m~40m 時水平變形效應最大。通過對盾構隧道變形效應進行研究,為盾構隧道施工安全管控打下良好基礎,未來可在盾構隧道施工領域廣泛應用。

猜你喜歡
盾構測點土體
液壓支架整機靜強度試驗及等效應力分析
頂管工程土體沉降計算的分析與探討
基于CATIA的汽車測點批量開發的研究與應用
基于土體吸應力的強度折減法
盾構近距離下穿房屋接收技術
復合盾構在縱向錨桿區的掘進分析及實踐
不同土體對土
——結構相互作用的影響分析
拱壩結構損傷的多測點R/S分析
《盾構機切削刀具》行業標準頒布
簡述滲流作用引起的土體破壞及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