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黃沙今何在 一片綠洲繪新圖

2024-03-04 07:09劉忠友霍明春楊靜李愛華張洪海
內蒙古林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敖漢旗全旗治沙

劉忠友 霍明春 楊靜 李愛華 張洪海

內蒙古敖漢旗林業和草原局

敖漢旗位于內蒙古赤峰市東南部,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水資源匱乏,十年九旱。20 世紀60 年代初到70 年代中期,敖漢旗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流動、半流動沙地以每年7 萬畝的速度遞增,嚴酷的現實堅定了敖漢人民根治沙害、防治水土流失的決心和信心。歷屆旗委、旗政府團結帶領全旗各族人民,大規模植樹造林,治山、治沙、治水,生態狀況有了明顯改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敖漢旗始終堅持生態立旗戰略不動搖,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履職盡責,全旗防沙治沙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1978—2000 年,敖漢旗依托“三北”防護林體系一、二、三期建設工程,完成營造林380 萬畝,農田、草牧場全部實現林網化,帶網片、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初步形成;2001—2010 年,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完成營造林178 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環境和生產條件得到根本改善;2011—2022 年,制定實施了“一減三增兩改”退化林分改造修復戰略,完成退化林分改造修復100 萬畝。全旗以文冠果、沙棘、山杏為主的林業產業基地初具規模,以沙漠之花、文冠莊園為引領的“基地+公司+農戶”的沙產業鏈條基本形成,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為主的“林藥、林草、林菌、林禽”等林下經濟快速發展。全旗現有林面積572 萬畝,其中人工林面積550 萬畝,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3 倍,森林覆蓋率達44.17%,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堅持綜合規劃,繪制宏偉藍圖。從1980 年開始,敖漢旗以小流域為單元,堅持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1989 年,旗政府針對全旗生態建設實際,制定了《關于7 年(1989-1995 年)實現全旗綠化的規劃》,并形成人大決議。1992 年,結合赤峰市生態經濟溝建設方略的提出,敖漢旗生態建設實現了由單一生態型向生態經濟型的轉變。1997 年,旗政府制定了《敖漢旗水土保持規劃》《敖漢旗生態建設近期規劃》和《敖漢旗坡改梯規劃》。1998 年,旗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敖漢旗生態農業建設的決定》。1999 年,敖漢旗第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水平梯田建設的報告》。2001 年,旗委、旗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生態建設的實施意見》。2003 年,旗委、旗政府編制了《敖漢旗生態建設規劃》。2018 年,旗政府編制了《敖漢旗退化林分改造與修復規劃》。2021 年,旗委、旗政府制定了《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的決定》。這些規范性文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為敖漢旗生態建設繪制了發展藍圖,確定了基本建設目標和指導思想。

堅持加強領導,發揚接力賽精神。敖漢旗歷屆領導始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生態建設工作,將生態建設作為立旗之本、生存之本、發展之本、振興之本。從1979 年開始,旗委、旗政府先后4 次作出大力植樹種草和治沙治山的決定,對每一發展階段都進行了精心規劃。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接力賽精神。20 世紀80 年代初以來,敖漢旗委換了7 任書記,政府換了7 任旗長,生態建設不僅從未間斷,而且形成了一任比一任建設得多、建設得好的勢頭。在干部任免方面,實行生態建設一票否決制,個別鄉鎮干部因生態建設滯后,在年末考核中被一票否決,近百名在生態建設中作出突出成績的鄉鎮干部先后被提拔任用。

堅持服務社會,促進協調發展。敖漢旗始終把生態建設置于全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進行謀劃,優先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針對農田草牧場退化沙化問題,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集中連片建設了農田牧場防護林,100 萬畝農田、150萬畝草牧場實現了林網化;針對水土流失問題,在中南部丘陵山區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林、經濟林和用材林,使該地區有林面積達到264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7.8%,實現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為減少山灣子水庫的泥沙淤積,1975 年,旗委、旗政府組織水庫上游3個鄉鎮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林,目前,3 個鄉鎮有林面積已達52.6 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8.8%;針對京通鐵路沙阻問題,1982 年,旗委、旗政府組織“七鄉兩場”9179 人在敖漢境內94.2 公里的鐵路兩側營造護路林31267 畝,被稱為“萬人百公里大會戰”,使京通鐵路徹底擺脫了沙阻;針對部分林分退化的嚴峻現實,2011 年以來,敖漢旗委、旗政府制定實施了“一減三增兩改”的退化林分改造修復戰略,改造修復退化林分面積達100 萬畝,大大提高了林分質量,生態與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堅持政策吸引,強化利益驅動。敖漢旗長期堅持“誰造誰有,一次到戶,過期不補,長期不變,限期治理,允許繼承和轉讓”的優惠政策,用政策調動群眾積極籌款,進行整地、選種育苗。同時,加大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在種苗供應上,最初由財政無償為群眾供苗,1985年后實行了半價供苗和以獎代補政策。在幼林期實行以耕代撫,不僅節約了撫育成本、促進了林木生長,而且增加了農牧民收入。20 世紀90 年代以后,采用家庭承包、聯戶承包、集體開發、租賃、股份合作、拍賣使用權和無償劃撥等多種方式治山治沙,群眾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2003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出臺,敖漢旗進一步加大了政策調整力度,全力推進林業產權制度、國有場圃、林業分類經營、任期目標管理責任制、重點工程項目管理、種苗市場化和舍飼禁牧7項重大變革,并取得突破性進展。

堅持集中會戰,實現規模治理。為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實現規模效益,從20 世紀80 年代起,敖漢旗采取了大兵團集中攻堅的辦法,每年確定3 ~5個鄉為會戰重點,集中連片治理。20 世紀90 年代中后期,在遠山、石質山、大沙等治理難度大的區域,采取聯鄉聯村連山連沙會戰的辦法,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集中大會戰,各鄉鎮在特定的行政區域內,輪流治理,以工換工,不僅加快了治理速度,而且形成了完善的工程體系。近年來,在國家投資加大的新形勢下,推出了集中會戰和專業隊伍治理相結合的全新生態建設組織形式,采取“先造后補、合同制造林、招投標造林”等先進的造林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堅持科技興林,提高建設質量。敖漢旗林業的快速發展,依賴于科技的全程支撐。開展“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前,大多采取埋干、埋條、直播、實生苗造林,造林成活率不足40%,需要經過1 ~3次補植才能成林。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后,應用大犁開溝造林技術,造林成活率達85%以上,大大加快了全旗造林綠化進程。多年來,敖漢旗堅持“不整地不造林”的原則,形成了深溝大坑整地、良種壯苗、苗木保濕、浸苗補水、適當深栽、擴坑填濕土、分層踩實、培抗旱堆8 個以開源節水為主的抗旱造林系列技術,為全旗林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在整個“三北”地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從“九五”后期開始,敖漢旗進入造林攻堅階段,宜林地多為石質山、大沙,造林難度大、成活率低。敖漢旗林業和草原局始終把林業科技攻關置于科技興林的突出位置,在山地綜合治理中,采取客濕土、洇濕土、營養袋、覆膜、坐水栽植等造林新技術,大力推廣應用ABT 生根粉、根寶Ⅱ號、保水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推廣黃柳網格沙障技術,使流動、半流動沙地一次性得到治理。同時,遵循生態平衡和水分平衡規律,因水定林,量水而行,推行兩個以上樹種混交造林模式,大力優化林種樹種結構。在營造林中,探索農林牧最佳組合,對人工造林全面實行質量管理,并對重點林進行集約經營,全面提高林業建設整體水平。全旗有11 項林業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退化草場防護林體系工程營建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堅持保護優先,鞏固綠化成果。敖漢旗把保護建設成果作為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認真貫徹《防沙治沙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堅持“一分造,九分管”,森林公安、資源林政等部門密切合作,嚴格執法,各鄉鎮蘇木都成立了護林護草機構,全旗現有專兼職護林(草)員3500 名。幾十年來,全旗沒有發生重大毀林毀草案件。2003 年,旗委、旗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生態保護工作的決定》,敖漢旗境內所有草食家畜實行全年全境舍飼禁牧,進一步加大了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切實維護了全旗生態安全,筑牢了綠色屏障。

敖漢旗林業生態建設歷經幾代人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奮斗,生態建設成就顯著。國家有關部委先后授予敖漢旗“三北”防護林體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治沙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再造秀美山川先進旗”等榮譽稱號。200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敖漢旗“全球500 佳”環境獎。2023 年,敖漢旗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2023 年11 月,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敖漢旗林業和草原局“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稱號。

猜你喜歡
敖漢旗全旗治沙
如皋市發揚治沙精神 打贏安全主動仗
喀喇沁旗氣候資源分布特點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分析
敖漢旗萬壽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釋
鄂托克前旗林業和草原局開展退化林摸底調查工作
赤峰市敖漢旗韓家窩鋪遼代壁畫墓發掘簡報
石光銀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每一片綠葉都有黃金的質地——內蒙古敖漢旗綠化大地三十年
治沙專家郭普
甘肅治沙研究60年回顧與展望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奮斗在一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