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家具市場保持強勁勢頭

2024-03-05 17:23Coco
收藏·拍賣 2024年1期
關鍵詞:古典家具紫檀黃花梨

Coco

30年家具拍場風云變幻

1995年,國內推出首個家具專場,28件拍品總成交額4466萬元,由此拉開國內古典家具拍賣市場的序幕。

從2002年開始,古典家具的年成交額就已經突破了千萬元大關,此后幾年發展迅猛。2010—2012年,古典家具的年成交額均在上億元的高位。以1995年“明黃花梨四面平帶翹頭條桌”和“明黃花梨高束腰馬蹄足挖缺做條桌”兩件拍品為例,當年分別以27.5萬元和18.7萬元成交,到2010年又分別以2352萬元和1008萬元的高價拍出,引起一片嘩然。

2012年至今,古典家具拍賣開始從高峰期轉入成熟調整期。在此期間,各大拍賣公司競相加大對古典家具的關注力度,場次不斷增多。西泠印社、南京正大、北京保利、北京傳是等拍賣公司相繼推出了古典家具專場或將古典家具拍品摻雜于古董珍玩大項中。近3年,成交紀錄更迭頻繁。比如2021年,有“天下第一案”之稱的“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架幾式巨型供案”在北京以1.15億元創造中國古典家具世界拍賣紀錄,將中國古典家具一舉帶入“億元時代”。而在八年前,2013年3月21日的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這件“天下第一案”在“美國私人珍藏黃花梨家具”專場中,估價僅為150-200萬美元,最終以800萬美元落槌,908.3萬美元成交(約合5600萬元人民幣);2022年佳士得香港秋拍“卓木沁香:曾氏收藏中國古典家具”專場中,17世紀黃花梨五足圓香幾以7132.75萬港元成交,刷新香幾世界拍賣紀錄。

在市場中,不只黃花梨家具節節攀升,深受廣作影響的紫檀家具的價格也表現搶眼,以佳士得歷年上拍數據為例:2003年清康熙紫檀嵌壽山石人物圖鏤空龍壽紋十二扇圍屏以2358萬港元成交;2013年清乾隆/嘉慶御制紫檀雕獸面龍紋條桌一對3795萬港元成交;2021年清乾隆御制紫檀雕西番蓮紋束腰帶托泥扶手椅一對以1405萬港元成交。

而在學術研究領域,1944年出版的艾克所著《中國花梨家具圖考》;1971年出版的安思遠所著《中國家具硬木實錄》及1985年出版的王世襄專著《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這三大里程碑,共同推動了中國古典家具市場的學術研究熱潮。

由此可見,中國古典家具拍賣市場始終保持著強勁勢頭。

中國古典家具擁有穩定的藏家群體

《收藏·拍賣》:站在一個拍賣人的立場,您對目前中國古典家具拍賣市場有什么看法?

喬皓:剛剛結束的秋季拍賣,包括中國古典家具在內的所有板塊的表現都在意料之中。近些年,從海外到國內很多公司都紛紛推出了古典家具專場拍賣,藏家對精品和生貨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實際上,在家具拍賣早期,貨源非常多。經過幾十年的沉淀,確實有一部分藏家手里收藏了很多東西。優秀的古典家具一旦為藏家所收藏就將與藏家朝夕相處,隨經年流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就好似可親的家人和老朋友,想說服藏家再度易手,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整體而言,如今征集的路子比過去窄了很多,尤其是經典款一物難求。有些樣式在市場上已經見不到了,存世的也藏入了博物館。

劉旭:這幾年由于大環境影響,可能各個板塊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家具板塊也一樣,就近幾年的拍賣來說,普通常見的東西在市場表現一般,價格也越來越理性。特殊性、藝術性強的家具依然受收藏家的追捧。比如中貿圣佳2019年秋拍,明萬歷黃花梨刻詩文蒼松葡萄圖四柱架子床以5002.5萬元成交;北京保利2021年秋拍中的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架幾式巨型供案以1.15億元成交,創造中國古典家具世界拍賣紀錄,將中國古典家具一舉帶入“億元時代”;202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晚拍,一把明代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以1.24億港元拍出。

《收藏·拍賣》:在中國古典家具里,廣作的市場占有量有多大?市場表現呈現出什么特點?

喬皓:市場上常見的除了明式家具,還有宮廷紫檀類家具,重工重器的紫檀家具,在市場中都有非常好的表現。它們大多受到廣作家具的影響。廣作家具的品類非常豐富,上到宮廷御用家具,下至民間文人、富裕階層都在大量地使用。宮廷家具中,以紫檀為主要用材在乾隆時期漸成主流,并到達巔峰,這與粵海關密切相關,每年大量紫檀料的輸送促成了有清一朝家具范式的最終形成。而在民間,用料非常奢侈的紅木嵌大理石這一類家具非常多。

劉旭:廣作家具是中國古典家具很重要的一類,用材充裕,工藝富麗、繁華,雕工精巧。廣作家具有一定的收藏愛好者,但拍賣量并不是很大,價格相對偏低?,F在的價格應該是最低點了,如果現在入手是非常合適了。

《收藏·拍賣》:在多年征集生涯中,令您印象深刻的家具是哪件?

喬皓:原計劃在中國嘉德2023年秋拍推出的一堂清晚期紫檀家具(共含26件套)是非常難得的,非常遺憾因為某些原因最終沒有上拍。不過從這堂家具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市場關于廣作家具研究的幾個方向:第一,家具上有廣州某個工匠的名號,可以深入研究廣作工匠名號的出處和歷史,他大概做過什么東西?第二,據考證這套家具原是孫中山為廣州大元帥府定做,但因之后變故未能取走,后被李兆禧的姑丈岑日初(僑港新會商會第30、31屆顧問)整套買下,安置在私人大宅景賢里(原名“禧廬”,現為香港法定古跡)的紫檀廳。后來業主多輪更替,這套家具就流散出來了。這一堂家具的陳設和使用可供研究民國初年廣作的審美傾向和標準是什么。第三,從這堂家具的制作工藝可以看到典型的廣作特點和民國時期工藝的創新。

《收藏·拍賣》:從上面提及的一堂家具,可見“傳承有序”“名家珍藏”也是中國古典家具里的一大賣點?

喬皓“:傳承有序”“名家珍藏”代表著一個藏家的獨到眼光和精挑細選的收藏成果,是他獨有審美品位和生活方式的體現。比如,王世襄先生的收藏,這直接代表了中國古典家具收藏的學術體系。想達到王世襄先生那樣的收藏水平和級別,除了需要很大的財力,還需要長時間的市場沉淀、時間沉淀,才能夠形成具有一定學術體系的、立體的收藏。這也說明,為什么市場有重要舊藏釋出,往往會引起藏家的關注。

《收藏·拍賣》:您覺得中國古典家具的魅力或價值主要是體現在哪些方面?

喬皓:之所以稱之為古典家具,不只是古典樣式,還是真正制作于幾百年前的家具,這些家具恰恰代表了我們今天家居發展的方向。第一,古典家具“以人文精神為本”,它是尊重使用者的。幾百年前的工匠沒有電腦,可能一輩子也沒有走出過多遠的地方,但他們創造出來的家具在視覺感受、體積、式樣、材質、工藝等無一不強調使用者的尊嚴和舒適度。第二,它是彰顯社會需求,符合家具審美發展的。譬如,說什么人該坐什么椅子,什么地位應該用什么紋飾等?,F代家具由繁入簡,設計的思想就是來源于明式家具。第三,能夠保留到現在的古典家具,它的選材用料設計必然是處處達到90分以上的,如果是粗制濫造,可能使用十幾年就沒了。

作為高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風向標,中國嘉德對于硬木類古典家具的認可或許也暗示著未來古典家具的收藏方向必將越來越注重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和家具本身所承載著的審美意趣。中國古典家具可研究的方向非常豐富,不是說功課已經做完了,而是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收藏·拍賣》:藏家對于中國古典家具認知是否發生了變化?高凈值人群在投資與收藏古典家具的比例是否有所調整?

劉旭:我們每個人隨著時間和認知都會發生變化,收藏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提高的過程,可能開始都會買一些普通實用的,有一定的積累后會買一些更有代表性、更特殊的東西。從投資角度看家具板塊還是比較穩定的,家具有國際市場,既有實用性,也可以當作一件雕塑去陳設。不僅是中國人收藏,歐洲國家都有很多人收藏,越發達的地區收藏越多。

《收藏·拍賣》:目前中國古典家具收藏市場的主流是什么?

劉旭:紫檀家具、黃花梨家具都是值得收藏的藏品,就像生茶和熟茶一樣。紫檀宮廷家具年份如果到乾隆或者乾隆之前基本上工藝都能達到很好的水平。黃花梨大家都喜歡簡約明式,線條優美,干凈利落。這也符合我們現在的家裝風格。

猜你喜歡
古典家具紫檀黃花梨
遭雷擊的黃花梨
中國紫檀博物館
紫檀的江湖名稱之亂象解讀篇
黃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價可奪金的明朝黃花梨床
中國古典家具賞析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攢萬字紋羅漢床
傳統茶文化對古典家具藝術形態的影響
大果紫檀葉斑病的病原鑒定
古典家具融入現代生活的理念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