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旅游產業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

2024-03-05 19:02余沁珊侯玉霞
現代企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陜西省效率旅游

余沁珊 侯玉霞

一、引言

中國自改革開放后逐步大力發展旅游產業,40多年來,旅游產業已經有了非??捎^的進步。隨著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戰略調整時期。在資金大量投入、科學技術進步、政策出臺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旅游產業在今后一段時期的繁榮發展及其帶動作用將深刻地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社會。國務院2021年印發了《國務院“十四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國發〔2021〕32號),隨后陜西省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陜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文旅政法發〔2021〕40號)中明確提出陜西省“十四五”規劃期間的發展目標:即陜西省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和旅游產業支柱地位充分彰顯,陜西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在“十三五”規劃期間,陜西省游客流量年均增長14.98%、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5.21%。目前陜西省旅游業還普遍存在旅游產業發展不均衡、旅游資源空間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陜西省旅游業效率的提高。相關部門對其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程度還不高,導致陜西省的旅游業整體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有效提升陜西省“十四五”規劃期間旅游業效率,成為陜西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旅游產業效率是衡量一個地區旅游經濟活動投入和產出之比的指標。鑒于此,基于陜西省11個地市“十三五”期間的面板數據,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數全面分析了陜西省各地市的旅游產業效率,并結合Tobit方法進一步揭示其影響因素,從而為“十四五”規劃期間陜西省旅游的協調發展、效率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指導。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研究方法

①DEA-BBC模型

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方法)用來衡量一系列績效和決策部門的生產效率。 CCR和 BCC是目前最典型的兩種 DEA模型。CCR模型以不改變規模報酬為基礎,對投入和產出進行了全面分析。BCC模型將 CCR模型下的綜合技術效率分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由于旅游產業的投入要素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因此,本文選取投入導向性的BCC模型。

②Malmquist 指數模型

采用Malmquist指數對陜西省旅游產業動態效率進行研究。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TFPCH)可以分解為技術進步指數(TECHCH)和技術效率變化指數(EFFCH),其中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又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指數(PECH)和規模效率指數(SECH),即各指數之間的關系為:TFPCH=TECHCH×EFFCH= TECHCH×PECH×SECH。

③Tobit回歸模型

本文選擇綜合效率指標為因變量,其值均分布在(0,1]之間,是一個有界變量。因此,借助STATA軟件,運用Tobit模型對陜西省旅游產業效率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回歸分析。

2.指標體系與數據來源

旅游產業效率是指以某個區域作為旅游經濟的生產單位,衡量區域內旅游經濟活動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綜合考慮指標的科學性、代表性及可獲得性等原則,在投入產出指標方面,借鑒胡煒霞等(2022)、李占風等(2017)、李會琴等(2016)相關學者的研究,構建旅游產業效率的投入產出評價指標體系。將旅游從業人員數、旅行社數量、星級酒店數量確定為旅游效率投入指標,將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收入確定為旅游效率產出指標。因為統計年鑒上沒有關于旅游業從業人數的數據,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選擇用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來代替旅游從業人數。

三、陜西省旅游產業效率評價分析

1.旅游產業靜態效率分析。運用DEAP 2.1軟件對陜西省11個地市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進行測算,結果如下。

①從效率測度結果來看,2016-2020年陜西省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率并不是很好,綜合效率均值僅為0.75,處于中等發展水平。這表明在絕大多數地市,旅游開發建設的投入產出轉化率很低,資源利用效率嚴重不合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得到有效的糾正和改善。西安市、商洛市的綜合效率值達到了1,是有效狀態,但僅占所有地市的18%;寶雞、渭南、楊凌示范區效率均值超過了全省均值0.75。從整體上來看,關中地區的旅游產業效率值最高,其次是陜南,最后才是陜北地區。

②從純技術效率測度的結果來看,2016-2020年期間陜西省旅游產業純技術效率并未達到有效狀態,均值為0.8。西安市、楊凌區、商洛市的純技術效率達到了1,處于有效狀態,占所有地市的27.2%;延安、榆林、銅川、漢中、咸陽、安康六個地區的純技術效率均值在0.8以下,說明這六地區的旅游產業經營水平和技術水平較低,旅游產業管理要不斷提升,經營方式要優化。要想提升純技術效率,關鍵是要在充分發展旅游產業的基礎上,既要強化對現有資源的管理,又要保證技術的有效利用。

③從旅游產業規模效率來看,2016-2020年期間陜西省旅游產業規模效率均值為0.93,高于綜合效率和純技術效率,說明全省旅游產業發展狀況總體來看較良好。西安、商洛的規模效率在連續五年間達到1,占所有地市的18%;寶雞、安康、延安、漢中、渭南的規模效率均在0.93以上,比較接近于完全有效狀態。說明這五個地區旅游產業的運營基本處于最合理的投資規模。

為了更好地判斷綜合效率受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影響程度,運用SPSS軟件,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作為自變量,綜合效率作為因變量,進行三者之間的相關性測定。結果發現,純技術效率與綜合效率的相關系為0.916,而規模效率與綜合效率的相關系數為0.424,因此,證實了純技術效率對綜合效率的影響更強。

2.旅游產業動態效率分析。

①時間層面分析。不同時期旅游效率的動態變化趨勢能由Malmquist指數模型反映出,利用DEAP2.1軟件計算出2016-2020年陜西省各地市旅游產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變化及其分解。2016-2020年陜西省旅游產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平均值為1.189,表明旅游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幅度為18.9%。從全要素生產率分解來看,技術效率年均增長5.9% ,技術進步效率年均增長12.3% ,并且技術進步效率的變化趨勢與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趨勢相吻合,表明技術進步在陜西省的全要素生產率中起著重要作用。

②地區層面分析。對陜西省11個地級市歷年平均的旅游產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由結果可知,西安、寶雞、延安、漢中全要素生產率平均增長率較高,都在20%以上。是因為技術進步的快速發展,使得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增長都比較緩慢。因此,在旅游業開發中需加強創新技術和知識的投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促進旅游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榆林、渭南、商洛、咸陽、安康平均增長率在0~20%之間,原因在于雖然技術進步在以較慢的速度不斷增長,但是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卻沒有什么變化,反而出現了輕微的下降,這會使總體生產率的增長放緩。銅川,楊凌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均為負數,其主要受技術效率的制約。

四、陜西省旅游產業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1.影響因素選取。2016-2020年,陜西省11個地市旅游產業效率存在顯著的差異,為研究影響其旅游產業效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綜合選取以下6個指標。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PGDP):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地區經濟越發達,旅游產業發展就越是繁榮。因而采用地區人均GDP來體現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固定資產投資(FAI):固定資產投資是衡量一項產業發展程度的主要指標,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也會極大地影響到旅游產業效率。增加投資將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增加對旅游資源的開發等。交通便利程度(TLE):交通便利程度決定了一個目的地的可達性,而可達性又影響了外地游客到達目的地的速度和便捷程度。本文將公路里程作為評價區域交通便利度的指標。星級酒店的數量(SGH):一方面代表了該地區的服務業水平,該地區的服務業越發達,游客的舒適度越高,游客滿意度也越高。另一方面,星級酒店投資的增長可能使旅游產業的短期投入大大高于其產出,從而使效率下降。產業結構(STI):是指旅游產業各部門、各地區以及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活動各環節的構成及其相互比例關系,采用旅游收入在GDP中的份額作為衡量旅游產業結構發展程度的指標。第三產業從業人數(HR):旅游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具有拉動就業的顯著性作用。盡管第三產業人數與實際投入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這一數據幾乎覆蓋了與旅游產業相關的全部工作人員。

2.模型構建及結果分析。① 模型構建。在對影響陜西省11個地市旅游產業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后,對各指標取對數作為變量,目的是消除異方差。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個雙對數線性回歸模型,用來分析旅游產業綜合效率。②數據檢驗。本節綜合運用LLC檢驗、ADF檢驗和PP檢驗三種最常用的單位根檢驗方法。所選取變量PGDP、FAI、TLE、SGH、SRI、HR一階差分后,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不存在單位根,具有平穩性。因此,可以進行下一步的面板數據分析。③回歸結果分析。由回歸分析結果可知,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看,其與旅游效率在5%水平上存在顯著正相關,表明如果能夠利用資本的力量,將會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其與旅游效率存在10%的顯著正相關。說明增加投資將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加強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從交通便利程度來看,其與旅游效率在5%水平上存在顯著正相關,說明要提高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游客的人數,就必須提高交通便利度,減少游客出行的困難。從星級酒店數量來看,其與旅游效率在10%水平上存在顯著負相關,與預期的結果不一致,說明星級酒店數量在地區旅游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不是正向作用,數量增多反而會降低旅游產業效率。從產業結構看,其與旅游效率在10%水平上存在顯著正相關,表明了旅游收入占 GDP比重的增加,可以更好地發揮旅游綜合效應和相關帶動性,進而提高旅游效率。從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看,其與旅游效率在5%水平上存在顯著負相關,說明因為旅游行業并沒有較高的準入條件,所以旅游產業存在服務質量差等問題。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研究采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對陜西省11個地市在“十三五”規劃期間的旅游效率進行了靜態和動態兩方面的測度,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對旅游產業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回歸研究,結論如下:第一,2016-2020年陜西省綜合效率為0.75,純技術效率為0.8,皆均處于中等效率水平;規模效率為0.93,數值偏高。高水平效率地區主要分布于西安、寶雞、商洛等地區和陜南地區。第二,2016-2020年陜西省旅游發展的全要素生產率指數的年均增長率為18.9%,技術效率年均增長5.9%,技術進步效率年均增長12.3%,技術進步指數的提高是全要素生產率正向增長的主要原因。表明陜西省多數地區都在優化旅游資源,改善了旅游投資環境,促使了旅游效率的增長。第三,旅游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陜西省旅游效率主要與旅游產業結構、交通便利程度、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固定資產投資呈正向影響,與星級酒店數量和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呈負向影響。

2.建議?;谏鲜龇治黾敖Y論,提出如下促進“十四五”規劃期間陜西省旅游產業效率整體提升、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建議。①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各市應向集約化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從而提高旅游產業的效率,避免資源浪費。關中地區在開發旅游資源方面潛力巨大,可依托雄厚的經濟力量,建設現代化的旅游文化,拓展旅游產業鏈;陜南地區應重點開發和打造名牌旅游線路,使旅游產業成為城市的經濟支柱之一;陜北地區應整體上形成鮮明的以黃、紅色為基調的特色資源。②合理布局建設投資。陜南地區的投資應該是多元化的,以吸引資本和人才。政府應積極推動陜北的旅游投資環境,鼓勵關中地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向陜北轉移,并為陜北的旅游企業提供一些政策指導,以彌補陜西省旅游產業的地域差距。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個陜西省旅游產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并為陜西省的經濟振興、脫貧致富和可持續的健康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③完善旅游交通網絡。陜西省的旅游產業要想取得成效,需優化交通區位,完善交通網絡,使周邊地區和來自全國各地區的潛在游客能夠輕松進入旅游目的地,增加旅游產業的吸引力。同時加快各地區航空、鐵路、公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實現無縫銜接的旅游交通網,充分提升旅游資源的可達性和便捷性。④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旅游產業作為一個服務行業,其發展程度與人才的質量息息相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帶領作用。伴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客的需求更為個性化和精細化,相關消費持續升級,對旅游業工作人員也提出更高要求。景區要從根本上改進管理制度,引進高質量的人才。旅游管理人員的素質是決定旅游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與運營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

猜你喜歡
陜西省效率旅游
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旅游
跟蹤導練(一)2
“錢”、“事”脫節效率低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提高講解示范效率的幾點感受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