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2023年高郵市小麥品種安全性測試簡報

2024-03-05 02:31彭放金春香
上海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寧麥揚麥小麥

彭放 金春香

(1 高郵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高郵 225600;2高郵市珠湖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高郵 225600)

近年來,隨著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的修改和育種技術的進步,通過品種審定、認定和引種的農作物品種數量有了大幅度增長。品種數量過多,不僅使廣大農民在購買種子時無所適從,也增加了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指導的難度。開展農作物品種安全性測試,可以減少品種推廣應用風險,提高品種推廣效率,降低品種安全事故發生頻率[1],從而為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提供保障。近年來,在上級農業項目的支持下,高郵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種子管理科(原種子管理站)持續開展了稻麥品種安全性測試工作,并組織了展示觀摩,從而為高郵市每年發布農業主導品種提供了決策依據。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2022年—2023年高郵市小麥品種安全性測試情況進行總結介紹,以期為保障高郵市小麥生產提供參考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小麥品種安全性測試于2022年秋在高郵市三垛鎮茆吳農場內進行,測試田塊的土質為黏壤土,土壤肥力為中等水平,交通便捷,溝渠配套,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水稻(2022年10月27日收獲讓茬)。測試小麥品種共16 個,分別為:‘蘇麥0558’(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004)、‘蘇麥198’(審定編號:蘇審麥20210017)、‘蘇麥288’(審定編號:國審麥2 0 2 1 0 1 0 2)、‘揚輻麥1 5’(審定編號:蘇審麥2 0 2 0 0 0 2 4)、‘揚輻麥1 3’(審定編號:蘇審麥20210005)、‘揚麥25’(審定編號:國審麥2016003)、‘揚麥28’(審定編號:國審麥20180010)、‘揚麥27’(審定編號:蘇審20170003)、‘揚麥37’(審定編號:蘇審麥20200004)、‘揚麥33’(審定編號:國審麥2 0 2 1 0 0 7 8)、‘揚麥3 4’(審定編號:蘇審麥20200027)、‘寧麥資218’(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011)、‘寧麥資126’(審定編號:蘇審麥20170002)、‘鎮麥16’(審定編號:國審麥20220100)、‘鎮麥18’(審定編號:蘇審麥20200006)、‘寧麥13’(審定編號:國審麥2006004)。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1 個小麥品種為1 個處理,且為方便展示觀摩,將16個小麥品種集中安排種植在同一塊田中,南北向種植,各小麥品種的播種面積統一為533.25 m2(種植區長為118.5 m、寬為4.5 m),種植區北面為小麥同品種延伸,其他三面均種植保護帶。

各小麥品種的栽培管理均按照高郵市種植大戶的常規種植模式進行實施。具體為:小麥種子采用“四冠”藥劑拌種,于2022年10月31日人工播種,根據各小麥品種的實際發芽率、千粒質量和出苗率,精準計算各小麥品種的播種量,將各小麥品種的每667 m2基本苗數控制在16.0萬~17.6萬苗之間。大田每667 m2施46%(N∶P∶K=22%∶18%∶6%,質量分數)富島復合肥40.0 kg 作基肥,2022年11月下旬每667 m2施尿素15.0 kg 作苗肥,2023年2月下旬每667 m2施富島復合肥17.5 kg 作拔節孕穗肥,合計小麥全生育期每667 m2施純氮19.55 kg、五氧化二磷8.95 kg、氧化鉀4.85 kg。2022年11月4日小麥出苗前,對麥田雜草每667 m2用“合禾凈”20 mL+異丙隆100 mL 進行人工封閉化除;2023年2月20日,每667 m2用阿維菌素100 g+戊唑醇20 g+噻呋酰胺30 g 防治小麥紋枯病和蚜蟲等;3月29日,每667 m2用葉清秀30 g+戊唑醇20 g+聯苯噻蟲胺25 g 防治小麥白粉病和蚜蟲;4月14日,每667 m2用“夏甜組合”50 mL+ 戊唑醇20 g 兌水飛防小麥赤霉??;4月19日,每667 m2施用環丙唑醇10 g+戊唑福美雙100 g+聯苯噻蟲胺25 g 兌水飛防小麥赤霉病。

1.3 調查項目

在試驗期間,對16 個小麥品種的生育進程、莖蘗動態、綜合抗性、產量及產量結構進行全面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進程

由表1 可知,16 個小麥品種均于2022年10月31日播種,均在播種后9 d 出苗,出苗時間一致;拔節期都在2023年2月18日;始穗期在4月3日—8日之間,不同品種間相差5 d,其中,‘揚麥34’的始穗期最早,‘揚輻麥13’‘揚麥28’的始穗期最遲;齊穗期在4月8日—13日之間,不同品種間相差5 d,其中,‘揚麥34’的齊穗期最早,‘揚輻麥13’的齊穗期最遲;成熟期在5月29日—6月1日之間,不同品種間相差3 d,其中,‘揚麥37’的成熟期最早,‘揚輻麥13’‘揚麥28’的成熟期最遲;全生育期在201~204 d 之間,其中,‘揚麥37’的全生育期最短,‘揚輻麥13’‘揚麥28’的全生育期最長。

表1 測試小麥品種的生育進程

2.2 莖蘗動態

由表2 可知,16 個小麥品種在基本苗數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在越冬期、返青期、拔節期的在田苗數差異較大。從高峰苗數來看,高峰苗數最多的品種是‘鎮麥16’,每667 m2高峰苗數為80.8 萬苗;高峰苗數最少的品種是‘蘇麥0558’,每667 m2高峰苗數為49.6 萬苗。從成穗率來看,‘揚麥34’的成穗率最高,為78.11%;‘鎮麥16’的成穗率最低,為44.43%。

表2 測試小麥品種的莖蘗動態

2.3 產量及產量結構

由表3可知,‘揚麥34’的有效穗數最多,每667 m2為38.9萬穗;‘揚麥28’的有效穗數最少,每667 m2為30.1 萬穗?!畵P麥33’的每穗粒數最多,為44粒,‘寧麥13’的每穗粒數最少,為34.6 粒?!畵P麥25’的千粒質量最高,為46.6 g;‘揚輻麥13’的千粒質量最低,為40.3 g。16個小麥品種的實際產量均較高,每667 m2實際產量在500 kg 以上的品種有14 個,其中,‘揚麥34’的實際產量最高,每667 m2為615.5 kg;其次是‘揚麥25’,每667 m2實際產量為605.2 kg。

表3 測試小麥品種的產量及產量結構

2.4 綜合抗性

由表4可知,16個小麥品種的抗倒性均較強,除了‘蘇麥0558’‘揚麥33’略有倒伏外,其他小麥品種均未出現倒伏現象。從凍害發生程度來看,雖然高郵市在2023年2月至3月出現了較低氣溫,但是16 個小麥品種的抗凍性表現均較好,僅‘蘇麥288’‘揚麥37’‘寧麥13’的凍害發生程度為中等,其他小麥品種的凍害發生程度為零星發生或輕發生。從病害發生程度來看,黃花葉病毒病只有‘寧麥13’為輕發生,其他小麥品種均未發??;紋枯病16個小麥品種均發病較輕;白粉病以‘寧麥13’為重發生,‘蘇麥0558’‘蘇麥198’‘揚輻麥15’為中發生,‘蘇麥288’‘寧麥資218’‘鎮麥18’為輕發生,其他小麥品種均未發生;赤霉病、銹病16個小麥品種均未發生。

表4 測試小麥品種的綜合抗性

3 結論與討論

測試結果表明,16 個小麥品種在高郵市種植均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生育進程與高郵市的季節生態條件同步,成熟期正常;雖然高郵市在2023年2月—3月出現了較低氣溫,但是16 個小麥品種均未出現明顯凍害。高郵市在4月—5月以晴朗天氣為主,無特別大風天氣,16 個小麥品種生長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的病蟲害和倒伏現象,僅‘揚麥33’‘蘇麥0558’略有倒伏,但對產量不構成影響。從實際產量來看,每667 m2產量在600 kg 以上的小麥品種有2 個,分別為‘揚麥34’‘揚麥25’;每667 m2產量在550 kg 以上的小麥品種有3 個,分別為‘鎮麥18’‘揚麥33’‘揚輻麥15’;每667 m2實際產量低于500 kg 的小麥品種有2 個,分別為‘蘇麥288’‘揚麥37’,這可能是因為田間畦面不平整、局部受漬、小麥出苗不均勻,從而導致成穗不均衡,最終對產量造成了一定影響。綜上所述,16個小麥品種均通過了2022年—2023年的安全性測試,具有廣適性和安全性,只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在高郵市種植均能獲得穩產、高產。

猜你喜歡
寧麥揚麥小麥
常州市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2020—2021 年度來安縣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寧麥系列小麥品種的性狀特點及相關基因位點分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揚麥系列小麥品種的餅干品質分析
哭娃小麥
揚麥系列品種品質性狀分析及育種啟示
1996-2015年江蘇省淮南麥區育成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