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

2024-03-06 13:25鄭斯揚
臺港文學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美食文學文化

鄭斯揚

2023年12月15—18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學筆會暨“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在廈門及泉州舉辦。本屆筆會由中國作家協會港澳臺辦公室指導,福建省作家協會、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廈門市作家協會、廈門文學院、泉州文學院聯合承辦,臺港文學選刊雜志社為媒體支持單位。來自兩岸的作家、學者和評論家等約80位嘉賓濟濟一堂,共話兩岸文學未來發展。筆會采取大會報告和采風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方面順應新時代的召喚,繼續用文學架設兩岸交流的橋梁,分享交流與合作的寶貴省思和建議;一方面讓兩岸同胞相聚八閩,通過文化地標尋根的采風方式感知兩岸血脈同源、文化同根的歷史來路,在尋訪與暢敘之間凝聚情誼,構建兩岸文學融合發展新格局。

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歐陽麗娟、宣傳部文藝處處長董智穎,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陳影等出席開幕式。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文聯副主席、廈門市作家協會主席林丹婭女士主持開幕式。林丹婭在歡迎詞中說,海峽兩岸文學筆會自2013年舉辦以來,迄今已走過十年歷程。在這段兩岸文學交流互動的歷程中,筆會充分發揮廈門對臺交流合作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兩岸專家、作家朋友們常來常往,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并肩采風,激發靈感,創作出一批批兩岸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期待各位嘉賓以本次交流會為契機,一起回顧來路,不忘初心,共同譜寫兩岸文學融合發展的光明前景。

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林秀美女士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耕耘,海峽兩岸文學筆會已成為福建重要的文學品牌活動。希望兩岸作家依托海峽兩岸筆會平臺,圍繞主題,積極發表真知灼見,進行交流,為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學創作和研究貢獻智慧和力量。廈門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春洋指出,隨著“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的意見的實施,希望兩岸文學界進一步以海峽兩岸筆會為紐帶,加強兩岸文學交流對話,用文學講述海峽兩岸交流的“好故事”,傳遞兩岸協同發展的“好聲音”,共同創建海峽兩岸文學融合共生的嶄新未來。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廈門文學院原院長劉岸指出,要不斷增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作家的創作交流、情感聯系,共同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攜手讓文學在新時代煥發嶄新光彩。臺灣作家、亞洲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朱振藩表示,希望通過本屆海峽兩岸文學筆會,深入探討兩岸美食文學的弘揚和傳承,進一步加強兩岸的文學交流,讓兩岸美食通過文學讓更多人看見。

本次研討會由徐勇教授(廈門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廈門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主持,研討會分為四個議題:兩岸關系發展與中華文化傳承、美食文化與兩岸情感共鳴、兩岸情緣與文化圖景、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

一、兩岸關系發展與中華文化傳承

對兩岸關系發展與中華文化傳承的探討是本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程郁綴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其《中華古典詩歌:兩岸心靈交融的水晶橋梁》發言中,首先肯定研討會以“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為主題契合時代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指出兩岸同胞扎根于共同的歷史和文化,不僅具有共同的中華文化精神,而且在長期的交流和交往中不斷增強民族情感與心靈契合。同時,他指出兩岸風土人情、社會制度和生活理想存在一些差異,有其歷史、經驗和距離等多種原因,并分析指出中華古典詩歌在助推兩岸心靈交融中的“共振作用”。他強調文學中的中華古典詩歌,可以說是連接兩岸同胞心靈交融契合的一座水晶橋梁——水晶是純凈的、透明的、晶瑩的、透亮的。構建這樣一座心靈交融的橋梁,需要兩岸同胞一起努力,相向而行,可以在提高和普及兩個層次上開展一些有益的工作。其一,兩岸以高等學校為抓手,策劃定期開展中華古典詩歌高層論壇。每次可以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諸如熱愛故土熱愛故園的詩歌研討,熱愛自然謳歌邊塞山水的詩歌研討,崇尚友道珍惜友誼的友情送別詩研討,寸草春暉尊長孝親的詩歌研討,??菔癄€忠貞不渝的愛情詩歌研討,等等。通過主題研討的深入,有計劃地出版一套叢書,將研究成果推向海峽兩岸,普及到社會民眾。其二,兩岸的有關媒體部門可以聯手合作,利用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舉辦中華古典詩歌演唱會、吟誦會、詩歌名篇名句比賽會等活動,在兩岸同胞中營造一種學習中華古典詩歌、誦讀中華古典詩歌、欣賞中華古典詩歌的良好氛圍,推動中華古典詩歌的普及和傳播,提升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感和親近感、愉悅感。其三,兩岸有關出版機構可以聯手策劃、組織編寫、統一出版一組中華古典詩歌普及讀物,對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進行中華古典詩歌教育,將中華古典詩歌的良種,播撒到兩岸孩子們純真圣潔的心田里,成為他們終身受用的優秀民族文化基因。另外,組織多方面的專門人才,研發和創作帶有中華古典詩歌元素的文創產品,立意新穎,格調高雅,形式活潑,樸素美觀。產品主要面向兩岸青少年,也可以在成年人中推廣。通過中華古典詩歌這一橋梁和紐帶,融合發展,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前面有看不完的錦繡前程,有望不盡的春光燦爛!程郁綴先生的發言引起在場嘉賓的強烈共鳴,熱烈的掌聲表達著共同的心聲與特殊的情感聯結。

洪玉芬女士(臺灣作家、華文女作家協會理事)的發言《兩岸以華文共同語言與全世界交流》,分析了當前華文教育與各國民眾漢語學習情況、多元文化建設和世界人文交流之間的緊密關系。世界各地的華校通過華教中心與祖國大陸的各級學校建立廣泛的交流互動平臺,不僅組織師生前來祖國大陸進行培訓和交流,還在本國或本地區開展各種中華文化類活動。在發言中,洪玉芬女士從她個人近二十年來數次往返祖國大陸和非洲的經歷談起,分享了她對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關系的理解和看法。其一,華文的學習蔚成世界潮流。華文教育已經在世界各地掀起學習漢語的熱潮,這既滿足了當地主流社會對漢語教學及中華文化了解的需求,又擴大了華校的社會服務功能,使華文教育漸漸融入當地主流教育。其二,華文在文化交流與傳播中的多種功能。洪玉芬女士舉例指出,各國商人趁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之際,借助學習漢語的機會,了解到如何跟中國人打交道,不但激活了商業發展的動力,還促進了中國的商務發展。在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中,華文教育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參與到經濟活動中,最終和其他經濟活動構成了社會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華文教育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學習漢語提供了便利,逐漸清晰的是從傳統靜態新聞訊息中的中國到當下交流最簡便、回響最及時的中國,日益開闊的將是中國文化納入世界及人類文化格局的視野。其三,以中文的魅力推動中華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廣泛引領世界風潮。今天的兩岸文學應該向更寬廣的方向發展,讓文學與世界接軌并引起共鳴,造就普世價值。這預示著,兩岸以華文共同語言與全世界交流將創造新的奇跡和輝煌。

袁勇麟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福建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的發言《兩岸散文跨文體寫作的問題化進程》明確指出,當代散文領域中跨文體寫作已然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若能從文體研究視角考察散文中的文類互滲現象,并理清散文跨文體寫作的問題化進程,就能更好地把握當代漢語散文的發展趨勢,也就能更好地推動兩岸散文研究的發展。對此他從三個方面展開闡釋,其一,散文應當挖掘具有自身文類特性的敘述手法,避免陷入與小說之間的爭議,散文創作在消費時代要保持住創作主體的獨立性,這是對當代作家的考驗。他分析了散文詩化與散文小說化的閱讀接受差異,指出中國文學批評,始終深受“詩言志”的批評傳統影響。不論是古典詩詞,還是現當代散文,中國的文學批評都傾向從創作者的主體性入手。以小說手法寫散文的行為,雖以共情的方式將病痛心理寫得切膚徹骨,卻仍是將想象的翅膀插在他人的故事上,違背了散文創作主體的本真性要求。其二,對中國當代散文的文類文體研究必須立足于我國自身的文學傳統。近年來將散文的跨文體研究納入學理性的系統研究,并具有較突出貢獻的當屬以丁曉原、王兆勝、陳劍暉等為代表的散文研究專家。研究者們致力于貫通古代和現當代的文體研究,既系統地梳理并繼承了傳統文體資源,又以現代性視野觀察新文學及文體的發展。這些研究證明了跨文體寫作是中國現代文學早已有之的創作實踐,同時為審視文學現代性的價值與意義提供了一個新的面向。其三,在散文的跨文體研究中,辨認作品內容虛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往往會引起人們關于作品文類歸屬的爭論。袁勇麟教授以傅德岷、馬中欣、林幸謙、陳敢、李儀、陳亞麗等人的觀點為例,分析闡釋了散文中的真實性問題,細分真實與事實之間的辯證關系,指出散文真實性問題在中國文化語境的復雜性。同時,他也指出如果過多借助西方敘事學理論剖析散文,那么“不可靠敘述”這一概念極易將所有具備自傳性質作品中的“自我”論證為虛構,這是非常危險的。袁勇麟教授提倡兩岸研究者要將散文的跨文體寫作提到問題層面進行系統的學理分析,立足于自身的文學傳統,盡可能貫通歷代散文問題,探索符合中國散文文體性的理論方法,為建設中國特色文論話語體系作出努力。

程郁綴先生提出用中華古典詩歌聯結和溝通兩岸同胞心靈,洪玉芬女士提出借助華文教育熱潮推動中文與全球文化融合,袁勇麟教授呼吁研究者探索符合中國散文文體性的理論方法。他們從文學民族學、文化地理學、文化融合三大方面,把漢語傳播的凝聚力和跨文化交流結合起來,不但闡明了中文的流行與中國崛起和全球化進程的重要關系,尤其是中國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和文化產生的令人矚目的重要貢獻,而且也說明了當前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上的關注、認同與贊賞。這有助于中國和平友好精神的傳播,更有助于中國與世界各國建立精神和情感的連接,顯現出中國氣派和中國風范。

二、美食文化與兩岸情感共鳴

就兩岸飲食多樣化的探討,引發了與會嘉賓的文化共鳴和情感共鳴。嘉賓們圍繞兩岸飲食之道和生活模式關系展開探討,透過美食體悟兩岸真情和真味,既加強了對兩岸飲食文化源流演變的認識和理解,又通過飲食文化互相了解和借鑒,展現了兩岸飲食素養的好品格和好品味,這也將繼續映照我們的今天和未來。

朱振藩先生(臺灣作家、亞洲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的發言《臺灣的飲食與文學》,從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四個方面考察了近世臺灣飲食觀,指出就飲食的多樣化及精彩度而言,臺灣納百川而成大海,真可謂“寶島”。特別是祖國大陸各菜系在臺灣共存發展,充分說明兩岸同文同種、同風同俗,有一樣的美食愛好,一樣的文化品味。其一,臺灣美食以鄉情掛帥。臺灣很多外來飲食來自祖國大江南北,摻有濃濃且割舍不斷的鄉愁。以臺北市為例,專賣各地“土吃”(土味)的館子林立,其特色是空間都不甚大,各賣自己當地的小吃,與家鄉的道地做法尚能保持某種程度的神似貌似。這些美食有著豐富的“鄉愁”文化資源和精神內涵,隨社會發展在臺灣地區不斷傳播、弘揚與轉化。由此可見,兩岸深厚的情感共鳴,是兩岸血脈親情關系最好的佐證。其二,臺灣美食以傳承為重。臺灣很多美食工藝堅持“工匠精神”,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代代相傳。比方說,江浙菜的唐永昌,湘菜的彭長貴,川菜的魏正軒、張伯良、鄧九良等,皆為各菜肴的龍頭,栽培出的桃李亦多,不僅遍布寶島,很多向海外發展。其三,臺灣美食以民間情懷傳遞兩岸同胞對生活的向往與期待。過去在祖國大陸時,各幫菜系在不斷的交流中,地域的色彩融合,口味遂異中求同,漸有大一統之勢。這場大變局似乎臻于混而為一,兩岸同胞文化和情感共鳴越加牢固。在集中國菜之大成后,再合創出璀燦光明的新臺菜,自成體系、自樹一格,造就真正的美食天堂,不僅與世界各國名菜并駕齊驅,更可互爭短長,風行全球。

楊明女士(臺灣作家,香港珠海學院副教授)的發言《臺灣飲食文學的兩岸情味融合》,從一個讀者的角度梳理了臺灣飲食文學中兩岸情味融合的歷史脈絡。其一,臺灣的美食起源與發展。楊明女士通過對歷史傳統的追根溯源,指出在1945年臺灣地區光復之后,臺灣的餐飲環境發生很大改變,祖國大陸各色菜系通過改造匯聚成為“新臺菜”。這一時期臺灣最流行的臺菜館是南京西路的“蓬萊閣”和保安街的“新中華”。滬式菜館有忠孝路上的“老正興”和“狀元樓”,雖然店面是簡陋的日式店鋪改裝,但廚師都是上海來的師傅,味道與上海無異,非常地道。衡陽路的“三六九”專售滬式點心。后來“玉樓東湘菜館”“會賓樓”“平津菜館”在西門町先后開館,師傅也都是從祖國大陸來的。川揚“銀翼”菜館開在臺北火車站前,林森南路有“岳云樓”湘菜、中山堂外也開了一家“山西館”,此時的臺北幾乎祖國大陸各省名菜都有。這些菜館對戰后臺灣菜的影響頗深,以至于很多戰后的臺灣菜館都在訴說自己與祖國大陸菜的淵源。其二,臺灣美食凝聚濃濃兩岸情。楊明女士圍繞個人成長經歷,講述了一段家族和老店“沁園春”的情感故事?!扒邎@春”是她兒時親戚聚會常去的重要餐廳,在品嘗無錫排骨、清炒蝦仁、雪菜百葉的時候,她總能感受到一種習慣、一種鄉愁。這些事物之所以鮮美,甚至每次想起來都感覺溫暖,就是因為一道道美食里藏著來自親人的萬千關愛。創立于1949年的“沁園春”,見證了人類族群的遷徙,隱藏著人們的時間記憶,它用美食凝聚兩岸情誼、見證歷史和當下、生活和幸福、驚喜和感動。其三,飲食與哲學、藝術的關系。楊明女士圍繞梁實秋的《面條》、唐魯孫的《武漢三鎮的吃食》、林文月的《佛跳墻》、朱振藩的《麻婆豆腐的前世今生》、焦桐的《大腸蚵仔面線》、韓良露的《灶神在家的滋味》等作品展開分析,將一道道臺灣特有菜肴的滋味與故事展現出來,讓嘉賓們體驗到地道的臺灣味道。她指出臺灣美食烹飪,不僅是視覺和味覺的盛宴,更是藝術和哲學的盛宴。臺灣美食之道,不僅是一門獨特的技藝,更是獨特的哲學和藝術。每一位品鑒者都可以從中了解臺灣美食、歷史淵源、多元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屬于臺灣人的情感。

朱振藩先生指出臺灣飲食多樣化反映其海納百川的氣度和格局,臺灣美食之道在于將壁壘分明的各幫菜系混而為一,形成美食的大融爐。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飲食哲學和美學,造就真正的美食天堂。楊明女士指出兩岸美食具有共通之處,代表兩岸人民對傳統美食文化的傳承,代表兩岸人民交往進程穩定友好,代表兩岸人民對和平統一的認同和追求,是連結兩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紐帶。他們通過兩岸同源的美食文化呈現兩岸人民真誠相待之心,并深入兩岸背景和歷史淵源,把品嘗美食和交流情感聯系在一起,細細訴說那份優雅自在又有深度的文化認同自覺,從而尋找到一種充滿人間情味、可與他人共鳴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

三、兩岸情緣與文化圖景

與會嘉賓對此議題的討論站在兩岸共同體的高度,具有宏大的歷史視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懷。汪舟先生(《兩岸關系》雜志社原社長、臺盟北京市委副主委)的發言《我的臺灣情緣》,回顧了個人40年來對臺出版工作的歷程,通過家族照片和家書,喚起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體認“兩岸一家親”,感悟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其一,講述家族故事。汪舟先生講述了曾祖父汪春源用生命捍衛民族國家尊嚴的故事。面對清廷《馬關條約》割臺議和時,曾祖父汪春源會同羅秀蕙、黃宗鼎及二名在京任職的臺灣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聯名向都察院上書,慷慨陳情,力主抗日保臺,表達了廣大臺灣同胞“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愛鄉赤誠。這份奏書很快就呈交到光緒皇帝御前,后來保存在故宮皇家檔案里。汪春源等臺灣學子的勇氣極大地激發了在京舉人的愛國熱情,才有了之后的公車上書,所以人們稱汪春源為“公車上書第一人”。其二,回顧訪臺經歷。汪舟先生回顧了1992年9月首批祖國大陸記者團訪臺時的情景。他表示自己作為首批祖國大陸記者團的一員,也是臺胞,有一種回到故鄉的感覺,所到之處受到臺灣民眾的熱情歡迎和接待。他還特別指出2013年9月在臺南孔廟舉辦的“清代臺灣進士碑帖展”的盛況。來自臺南、彰化、新竹各地的民眾很有興趣地觀看展覽,對自己的鄉賢高中進士感到自豪,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歷史榮譽感,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系由此可見。其三,回顧早期兩岸文學交流。汪舟先生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兩岸文學交流的一些重要會議和活動,分別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先生90歲誕辰紀念會、臺灣著名老作家楊逵先生紀念會、陳若曦帶領旅美臺灣作家訪問祖國大陸、臺灣作家王拓與大陸學者、作家交流會。汪舟先生表示,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自己參加并見證了兩岸關系40年來的發展變遷,許多場景和故事令人難忘。兩岸筆會是精神交流,也是心靈交流,這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題中之意,也是兩岸文壇的佳話。

朱雙一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發言《寶貴的回饋與豐富》,圍繞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征展開,分析其中的個性和共性、小傳統和大傳統、一體和多元之間的辯證關系,指出臺灣地區以其特殊經驗,對中華文化整體貢獻了寶貴的回饋和豐富。其一,臺灣文學成為包含豐富多元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學板塊。臺灣光復特別是1949年后,全國各省人員來到臺灣,將他們各自作為“一體多元”之一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小傳統”帶到臺灣,并在文學作品中加以生動體現。像朱西寧之于齊魯文化,司馬中原之于兩淮文化,於梨華、琦君之于江浙吳越文化,羅蘭之于燕趙文化,席慕蓉之于蒙古文化,田原、梅濟民之于東北文化,聶華苓之于荊楚文化,謝冰瑩之于湘楚文化,蘇雪林之于徽州文化,陳義芝之于巴蜀文化,白先勇之于桂北、南京、上海文化……雖然他們所寫未必全是臺灣在地生活,但所描寫的思想、感情、行為方式,乃基于中華民族共同的倫理道德、核心價值觀念,為廣大臺灣讀者所熟悉和認可,也就能為其所接受和喜愛。其二,金門是閩臺文學交流得天獨厚的橋梁。金門文風鼎盛,有著非常優秀的作家和創作成果。更重要的是,金門可說是閩臺文學交流得天獨厚的橋梁,這在歷史上就是如此。金門比廈門開發得更早,很早就號稱“紫陽過化之區”(朱熹有號“紫陽”),當廈門還是一個小漁村時,金門就出了幾十位進士,甚至“開臺進士”——即有史以來臺灣的第一位進士——鄭用錫,原籍就是金門。福建的文人、作家、作品以金門作為中繼站而后傳到臺灣,歷史上屢見不鮮。今日金門的作家們很努力,很優秀,我們可以先推進廈金的文學交流,然后擴大到閩臺、乃至整個兩岸的文學交流。其三,臺灣飲食匯聚了全中國各地域飲食文化特色。朱雙一教授以楊念慈、楊明、朱振藩、林海音、劉臺平等人書寫臺灣美食的作品為例,指出臺灣飲食就是匯聚了全中國各地域飲食文化特色的典型例子。1949年之后,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帶來了各自家鄉的正宗美食味道,各地飲食在臺灣發展、融合、創新,形成了聲名遠播的臺灣美食,其中有著中華“基因密碼”。盡管菜系很多,但臺灣的中餐廳很少有堅持某個單一菜系的,通常都兼容并蓄、包羅萬象。各種菜系和風味在臺灣交流、繼承、融合,使來自不同省區的祖國大陸游客都能從“臺灣菜”中吃到似曾相識的味道。

汪舟先生和朱雙一教授,分別在對臺新聞出版和文學研究工作中默默耕耘數十載,他們個人的經歷和經驗包含著深深的臺灣情緣。他們指出臺灣文學豐富多彩,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它既是中華文化、祖國大陸文學播遷的結果,又因臺灣特殊的歷史際遇、特殊的風土人情,以及臺灣作家的勤勉和豐富飽滿的創造力,而有許多新的創造。這些作品和經驗都反過來對于中華文化、中國文學整體,構成一種寶貴的回饋和豐富,值得我們多加閱讀、研究和傳播,推動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

四、文學的兩岸融合與發展

李臺山先生和郭艷媚女士的發言都從兩岸歷史文脈出發,發掘兩岸共同的文化根脈和人文傳統,倡導兩岸人文精神和文化情感溝通和共享。李臺山先生(臺灣作家,《金門文藝》發行人)的發言《金門現代文學與兩岸融合的時代意義》,以梳理金門文學的方式重述金門的地方歷史,又以回溯的視角呈現百年臺灣文學的變遷趨勢,展現其中鮮明的歷史情懷和歷史意識。其一,金門現代文學的特色與現狀。李臺山先生分析并總結了金門現代文學的特色與現狀,梳理了金門文學的歷史源流,特別分析了僑鄉文學與軍旅文學發展過程和寫作特色。其二,百年來臺灣文學的變遷趨勢。李臺山先生分別從古典文學、鄉土文學、現代文學、網絡文學的變遷歷程勾畫百年來臺灣文學的變遷趨勢,以近年兩岸學界文學史觀的對話作為討論依據,對其中的斷裂性與連續性、變動性與經典性、鄉土性與現代性等問題作了分析闡釋,并指出未來臺灣文學融合發展的趨向。其三,共同展望兩岸融合發展機遇與前景。李臺山先生追溯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源頭,分析中華文脈傳承和發展的軌跡,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他倡導兩岸作家和批評家要把握歷史大勢,勇擔時代責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融合發展。希望以文學之光,映兩岸深情,共同創造兩岸融合發展新美景。

郭艷媚女士(香港作家、記者,香港作家聯會理事)的發言《文學的兩岸融流、混合與繁榮發展》,聚焦香港文學的融合發展,并把問題放在歷史脈絡中去分析。其一,從香港文學的起點說起。郭艷媚女士從劉以鬯主編的《香港文學》和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說起,指出香港文學初期發展的移植性現象,以及內地文人與香港文學形成的相互成全的關系。其二,南來作家對于香港新文學的發展??谷諔馉幦姹l和八一三事變,大量內地文化人和文學家避難南下,香港由此成為戰時文化運動中心。香港文學基本疊合于中國新文學的發展軌跡之中。南來作家對于香港新文學的發展變得舉足輕重。1938年4月,茅盾創辦的《文藝陣地》被視為香港文學史上第一本抗日文藝刊物。內容上不但發表理論文章,也推出相當數量的文學作品。戰后報紙副刊為作家的創作提供發表園地,當時以《文匯報》《華商報》影響最大,對香港文學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20世紀50年代香港作家群體發生重組,形成香港文學發展過程中相當有趣的文化景觀。其三,《香港文學》的橋梁作用。1985年《香港文學》創刊,由劉以鬯擔任總編輯,《香港文學》成為團結香港各路作家的橋梁?!断愀畚膶W》的發刊詞強調,香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代表某個同人或黨派,而是代表整個香港,香港文學可以在溝通中西、聯絡華文文學方面擔當特殊作用。這奠定了香港文學的發展方向。劉以鬯提出要盡量發揮《香港文學》的橋梁作用,為華文文學服務,將各地華文文學結合在一起,當作有機的整體來推動。香港文學多元、包容、世界性的特質漸漸形成。

李臺山先生和郭艷媚女士的發言分別指出臺灣文學、香港文學的實質是中華文化母體和文學傳統在臺灣地區、香港地區延播所形成的區域形態,是文學的地方特征,而這一特征是歷史性的,從兩岸文學融合發展的層面來看,呈現這種歷史性無疑具有深刻的文化與現實意義。他們相信文學是深入社會和民心的深刻力量,文學固然受制于各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但文學又能超越種種限制,潛移默化地參與到日常生活、飲食男女、血緣情感、習俗經驗之中。通過對臺灣文學、香港文學的歷史考察,發掘中華文化構成中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呈現生生不息的兩岸文化精神,無疑將大大加強兩岸間的文化和文學聯系。

本次筆會大家共同回顧了兩岸文學交流的豐碩成果,分享諸多令人感懷的兩岸故事,并對未來兩岸文學的融合與發展提出多樣化的建議,為構建兩岸文學融合發展新格局作出努力。除了上面提到的,這次會議還有作家們的交流發言,極大地促進了我們對兩岸文學發展的研究,相關問題也會在研究與探討中獲得新的拓展。在筆會期間,兩岸嘉賓共同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洛陽橋、德濟門遺址等地參觀、采風、研討,深入了解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積累創作素材。與會者表示,希望兩岸文學界進一步以筆會為紐帶,互促互進,加強兩岸文學交流對話,共同創建海峽兩岸文學融合共生的嶄新未來。

猜你喜歡
美食文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們需要文學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誰遠誰近?
美食
美食都被玩壞了
美食的誘惑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